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鼓膜内陷,增厚,混浊,甚至钙化,导致鼓膜活动度差而引起听力下降,目前临床上中西医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本院采用自拟通窍利湿方来改善慢性卡他性中耳炎之鼓膜功能收到较好效果。认为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证属中医"痰瘀互结"型,通窍利湿方中的丹参、川芎、红花、香附等具有行气化瘀功效,泽泻、木通、茯苓、柴胡则有疏泄利湿之用,所以疗效较佳。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阐述了慢性卡他性中耳炎鼓膜功能不良的成因,亦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了本方药物的药理作用,分析了本方改善慢性卡他性中耳炎鼓膜功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龙胆通窍丸联合鼓膜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龙胆通窍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通窍丸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耳胀耳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分泌性中耳炎,与肺关系密切,李莹认为治疗时通窍利湿应贯穿始终,初期为邪阻清窍,以宣肺通窍为主;后期听力下降,则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主,急性期宜加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耳闭是以耳内胀闷,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为主要症状的耳奔疾病。相当于我们现代医学的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我们自1978年开始对耳闭进行临床研究,现谈谈自己粗浅体会。一、一般资料本组196例均为门诊病人。均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若中耳腔有积液进行鼓膜穿刺抽取。年龄最大73岁,最小8岁,其中以40~50岁患者为多,占43.3%,病程最短四天,最长为三年半。患者主要感觉耳堵门,自听过强,鼓膜检查可见充血、内陷、标志不清或有液面。196例病人均行咽管吹张术即捏鼻闭口呼气法和饮水通气法,使空气经咽鼓管吹入耳内,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有112例患者见有发线进行鼓膜穿刺抽液。  相似文献   

5.
卡他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多由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炎症引起。笔者2000年3月~2003年8月应用《伤寒论》小柴胡汤原方治疗由外感引起的急性、亚急性卡他性中耳炎32例,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唐英 《中医药信息》2002,19(4):57-57
分泌性中耳炎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临床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治疗不当则易转成慢性.本病是小儿常见病及常见致聋原因之一.治疗以清除中耳积液和改善中耳通气最为重要.现代医学最直接的治疗方法便是咽鼓管吹张、中耳穿刺及鼓膜切开,但常常不被患儿及家长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分泌性中耳炎(OME)中医学称为“耳胀”、“耳闭”,是以耳内闷胀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又因其病因复杂,极易复发,迁延难愈,而成为耳鼻喉科的疑难病症,故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从辨证的角度出发,综合调节全身脏腑气血,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采用自拟清热利湿通窍汤配合西医治疗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通窍法为临床基础治则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优势及重要性。方法:通过检索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通窍法”和“分泌性中耳炎”以及“卡他性中耳炎”、“耳胀”等类似病名为主题词检索通窍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报道,并辅以手工检索进行文献追踪。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组,通窍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为治疗组,提取纳入研究文献原始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4篇文献被纳入本次研究,共21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其中治疗组175例,对照组1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窍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优于常规治疗(P〈0.0001),总有效率合并OR及其95%cI为1.25(1.13,1.40)。结论:通窍法治疗该病有优势,可作为治疗该病的基本准则,但仍需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SOM)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鸣、耳闷、耳内阻塞感,发病时间较长者可引发粘连性中耳炎,严重影响患者的听力和生活质量~([1])。西医治疗方法较多,包括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咽鼓管激光成形术和药物治疗等,但是疗效仍有待提高。本文采用自拟胆芩苍芷通窍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以来,我科应用龙胆泻肝丸(邢台市人民制药厂生产)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180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0例,共225侧耳;男98例,女82例;年龄10~65岁;病程2天~3个月;其中急性卡他性中耳炎100例,渗出性中耳炎60例,慢性卡他性中耳炎20例。 2 治疗方法 2.1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初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耳痛、耳闷或听力下降。检查见鼓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内陷。成人服用龙胆泻肝丸6g,日2次;10~14岁儿童服3g,日2次,温开水送服,期间不服用其他药物。如果检查见邻近组织伴有急性炎症,如鼻炎、副鼻窦炎、扁桃…  相似文献   

11.
韩哲仙主任医师自拟的清利活血汤,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养肝健脾治疗慢性肝炎。本方具有清解乙肝病毒、改善肝脏功能之功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通畅,消除病灶,重建听力.2006年-2008年以来我们对126余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采用中医参与的治疗方案,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引流、听力重建、康复等环节,发挥中医药扶正祛邪、化浊排脓,祛腐生新、补肾聪听的特色,结合现代医学准确的评估手段,耳显微手术技术在序贯方案中组合应用,达到满意效果.经序贯方案感染控制达到干耳的92%;干耳后部分患者经门诊刺激法修补鼓膜,穿孔愈合的达89%,部分患者鼓膜大穿孔合并听骨链缺损的经听力重建手术,随访85%有不同程序中力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索相关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文献,统计分析所用药物的特点和规律。方法:以"分泌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等为现代医学主题病名词,以"耳闭""耳胀"为中医学主题病名词,以"从肺论治""宣肺通窍"等为主题方药词,通过Pub Med、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列出药物的使用率、四气五味等频数分析表。结果:有17篇文章入选,有69种药物共使用了327次。石菖蒲、茯苓、柴胡和黄芩等药使用率最高,这些药归属于开窍药和利水药,药性大多表现为寒、凉、平性,味道多属辛、甘、苦味,所用药物大多属植物药材。结论: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韩斌  于少林 《陕西中医》2005,26(9):934-935
目的:探索利湿通窍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方剂(半夏、陈皮、茯苓、柴胡、黄芩、菖蒲、白芷等)治疗本病46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6.9%。提示:健脾利湿通窍法对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姚向东 《四川中医》2006,24(6):93-93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8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鼓膜穿刺抽液并中耳腔内注药耳正压鼓气,配以中药通气复聪汤活血通窍、利湿聪耳。结果:治愈52耳(58%),好转30耳(34%),无效7耳(8%),总有效率92%。所有病例穿刺孔全部闭合,无并发中耳感染。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恢复咽鼓管通气,消除中耳负压,是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组临床观察于 1996年~ 2 0 0 0年 ,单纯应用自制纯中药复聪通窍散外耳道放置治疗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74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均经临床表现、纯音测听及声阻抗检查确诊 ,共 74例 ,80耳。其中男 49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相似文献   

17.
宋翠叶 《河南中医》2014,(7):1340-1341
目的:观察通窍聪耳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31例(182耳),均先服用通窍聪耳汤,待症状缓解后继用通窍聪耳丸,同时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结果:痊愈128耳,有效45耳,无效10耳,总有效率为95.05%。结论:通窍聪耳法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耳疳散     
一、药物组成:已出蛾蚕茧10个,冰片0.15克。二、适应证:耳疳。症见耳内长期流脓不愈,鼓膜有中等大穿孔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者。  相似文献   

19.
对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3 组: 一组单纯中医治疗, 一组单纯西医治疗, 一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效率为86.11% , 与单纯中医、单纯西医有明显差异(P< 0.05), 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跟随导师学习期间运用铺药隔姜灸治疗急性卡他性中耳炎2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25例(31耳)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均来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督灸中心门诊,就诊前皆于外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后又发作遂就诊于本中心。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16~65岁,平均(40±11)岁;病程0.5~2.5 d,平均(2±0.5)d;单耳19例,双耳6例;病情属轻度者11例,中度13例,重度1例。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发病较急,耳痛呈进行性加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听力减退、鼓膜内陷或鼓室积液,初起多伴有发热、恶风寒、流黄浊涕或咯黄痰等症状,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数,符合急性卡他性中耳炎风热外侵型中医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