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59-160
目的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在Ib~IIb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介入化疗组30例宫颈癌患者于术前进行新辅助介入化疗,新辅助介入化疗结束后1~2周再行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宫颈癌患者则直接行手术治疗。通过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及疗效等情况,评价新辅助介入化疗在Ib~IIb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介入化疗组有效率为93.3%;介入化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淋巴囊肿、尿潴留、下肢水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化疗组宫旁累及率、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能有效缩小病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疗效,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宫颈癌49例,均行病理确诊并采用PT方案(紫杉醇135~175mg/m2+顺铂50mg/m2)静脉化疗2~3个疗程,化疗后15~20d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手术为对照组。在化疗有效率、术后病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77.6%,观察组术后宫旁浸润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辅助化疗有反应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率较无反应者低(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成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价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术前用药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前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新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行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手术率、手术边缘阴性率及1年、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率及手术边缘阴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优于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患者生存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XELOX 与FOLFOX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生存率。方法 收集我院71 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 例)和对照组(36 例),观察组术前予XELO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术前予FOLFOX 方案行新辅助化疗,两组患者化疗后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手术风险和术后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化疗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毒副反应方面,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31.42%)明显低于对照组(55.55%);而观察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48.57%)高于对照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 方案使用方便,疗效与FOLFOX 方案相当,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替代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治疗。方法采用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对67例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1~2个疗程,临床观察有效后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情况。结果 67例术前新辅助化疗肿块妇科检查完全消退14例,肿块缩小达3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5.7%。新辅助化疗后,癌灶周边及癌灶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肿瘤直径有明显的缩小,阴道浸润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5),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均低于直接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化疗组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于单纯手术组,其中3年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初治的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可增加手术机会,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减少复发与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本组患者手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法进行治疗;选取单独实施手术方法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术后病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宫旁累及、脉管浸润、阴道切缘阳性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率,有效降低术后淋巴结阳性、宫旁累及、脉管浸润、阴道切缘阳性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8 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4 例患者接受单纯手术治疗,研究组84 例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治疗效果,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P<0.05);研究组患者宫旁累及、盆腔淋巴转移、切缘阳性和脉管浸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性宫颈癌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临床治疗宫颈癌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奈达铂(NDP)联合紫杉醇(TXL)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选取经病理学证实的晚期宫颈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均采取手术治疗,且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TP方案);同期患者40例为试验组,均采用TN方案;组间比较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RR)为52.5%(21/40),疾病控制率(DCR)为85.0%(34/40),对照组RR和DCR分别为30.0%(12/40)、55.0%(22/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贫血,试验组主要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至末次随访,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宫颈癌采用TN新辅助化疗方案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长春新碱联合顺铂用于Ⅰb~Ⅱb期宫颈癌术前辅助化疗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宫颈癌病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宫颈癌病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采用顺铂辅助化疗,观察组术前采用长春新碱联合顺铂辅助化疗,均治疗28 d。在化疗结束14 d后,对全部患者进行宫颈癌根治手术。观察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病例的有效率(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3.5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内CD3+、CD4+以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8%和32.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肢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在骨肉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2007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骨肉瘤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病患施行保肢手术联合术后化疗,观察组病患施行保肢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比较2组病患局部复发与转移概率与1、2、3年生存率、生存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病患局部复发与转移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比较1、2年生存率,差异不明显,但3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体生存质量增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病患肢体功能评价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组病患不良反应主要以Ⅰ~Ⅱ级为主,极少见于Ⅲ级,Ⅳ级未见,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保肢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对骨肉瘤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可信,是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手段,应在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1.
范素香 《安徽医药》2018,22(8):1585-1587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局部肿块型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住院治疗的局部肿瘤直径在3~4 cm的Ⅱa期宫颈鳞癌患者6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仅行单纯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而观察组在宫颈癌根治术施行之前行新辅助化疗PVB方案(长春新碱+博来霉素+顺铂).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宫颈癌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肿瘤直径、术中切缘阳性及深肌层浸润等情况,对术前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直径,切缘阳性例数,深肌层浸润例数分别为(2.05 ±0.32) cm、0例、7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65 ±0.65) cm、7例、17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x2 =4.99、4.76,均P<0.05).观察组经过PVB方案新辅助化疗后,6例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6例无缓解,4例进展,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单纯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4.588,P=0.00).结论 PVB方案新辅助化疗能显著缩小局部肿瘤直径在3~4 cm的Ⅱa期宫颈鳞癌的肿瘤直径,减少切缘阳性以及深肌层浸润情况,化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治疗.方法 采用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对67例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1~2个疗程,临床观察有效后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情况.结果 67例术前新辅助化疗肿块妇科检查完全消退14例,肿块缩小达3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5.7%.新辅助化疗后,癌灶周边及癌灶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肿瘤直径有明显的缩小,阴道浸润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5),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均低于直接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化疗组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于单纯手术组,其中3年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初治的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可增加手术机会,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减少复发与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应用与可行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宫颈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手术和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新辅助化疗组在术前先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比较两组宫颈癌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生存质量.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宫颈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新辅助化疗组生存质量水平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确切,可行性高,不增加副作用,可有效缓解病情,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患者中采取术前新辅助化学治疗(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80例宫颈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免疫功能指标、术后病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70.58±15.75)min、术后住院时间(15.32±5.87)d短于对照组的(191.45±18.47)min、(18.47±6.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70.42±30.56)ml少于对照组的(480.56±36.9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肌层浸润率22.50%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脉管癌栓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切缘转移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应用于宫颈癌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提升手术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汪佳明  任红梅 《中国新药杂志》2012,(17):2060-2062,2068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大肠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2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FOLFOX7方案化疗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24例,单用FOLFOX7方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疼痛的改善情况、免疫功能、肝功能和白细胞的变化等。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IL-2)显著升高(P<0.01),而IL-10显著下降(P<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7方案化疗在治疗大肠癌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肝功能损害和外周血白细胞降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局部肿块型宫颈癌的手术治疗疗效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局部肿瘤直径在3~4cm之间的Ⅱa期宫颈鳞癌6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仅行单纯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而观察组在宫颈癌根治术施行之前行新辅助化疗PVB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宫颈癌手术所需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肿瘤直径以及术中切缘阳性、深肌层浸润等情况,术前实体肿瘤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肿瘤直径,切缘阳性例数,深肌层浸润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过新新辅助化疗后,6例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6例无缓解,4例进展,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单纯手术治疗的疗效(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显著缩小局部肿瘤直径在3~4cm之间的Ⅱa期宫颈鳞癌的肿瘤直径,减少切缘阳性以及深肌层浸润情况,化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术中洛铂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92例晚期卵巢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中洛铂腹腔灌注化疗,术后给予TP方案化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TP方案化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人附睾蛋白4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腹水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5%(P<0.05)。2组患者毒副反应相近,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和HE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洛铂术中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辅助动脉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新辅助动脉化疗进行分组。观察组43例采取新辅助动脉化疗结合手术、放疗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放化疗结合手术治疗,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阳性率作为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转移率及脉管癌栓阳性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癌变控制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辅助动脉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对于提高手术质量、改善病理预后、减少癌细胞转移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为临床制定高效安全术式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将8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标准评估2组预后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判2组术前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评判2组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脑水肿体积、住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2组ADL评分及C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缩小脑水肿体积、减少手术时间,改善预后,提高血肿清除率,可作为优质手术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中灌注化疗可降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局部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