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周围型肺鳞癌和肺腺癌的主要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对周围型肺癌CT征象的认识。【方法】对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周围型肺鳞癌和42例周围型肺腺癌主要HRCT征象,并探讨CT征象与病理学的联系。【结果】与周围型肺腺癌比较,周围型肺鳞癌瘤体较大,以肿块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界多数清楚、边缘易出现多浅分叶、瘤体内多有局灶性坏死;腺癌瘤体较小、以结节为主要表现、瘤体边缘多见深分叶、毛刺、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瘤体内易见小空泡征。【结论】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周围型肺鳞癌与肺腺癌HRCT表现的差异,结合临床资料术前鉴别两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肺腺鳞癌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腺鳞癌的CT表现特点及瘤内的腺癌,鳞癌成分含量与CT表现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我院胸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肺腺鳞部,男13例,女2例,全部病例均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理光镜下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所占比例分为鳞癌成分占优势组(1组)和腺癌成分占优势组(2组)两组。结果:15例中1组7例,2组8例。(1)CT表现:中央型3例,表现为肺门肿块伴肺不张:周围型12例,主要征象有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血管集束下及胸膜尾征;(2)肿瘤内腺,鳞癌成分含量与病变的影像分型,大小及分布有一定相关性,与其他CT表现无明显关系。结论:肺腺鳞癌男性好发,周围型多见;中央型肺腺鳞癌中鳞癌成分占优势,周围型肺腺鳞癌的CT表现与肺腺癌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腺癌及淋巴结增大的螺旋CT征象与肿瘤微脉管(淋巴管、微血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标本行SP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其淋巴管密度(LM-VD)及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肺腺癌及淋巴结转移某些SCT表现与LMVD及MVD之间的关系。结果LMVD、MVD值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肺癌强化幅度、瘤体大小、淋巴结增大、棘突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淋巴结大小、周围脂肪间隙情况等CT表现与LMVD和(或)MVD有相关性。结论肺腺癌的棘突征、毛刺征、分叶征、强化幅度、瘤体大小及淋巴结增大等CT征象与肿瘤的微脉管生成有关,可以一定程度预测肺癌的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MA)的CT表现,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9月确诊的154例IM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影像学评估内容包括病灶的部位、分布、大小、形态、密度、内部征象、边缘征象、与胸膜的关系,有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病灶的强化方式、程度及有无血管造影征。结果 154例IMA中结节/肿块型134例,炎症型20例。病灶主要分布于双肺下叶(分别占比52.98%、70%),炎症型IMA的病变范围较结节/肿块型广泛(P=0.006),平均径线更大(P<0.001),炎症型病灶内空洞/空泡、充气支气管、血管造影征及晕征出现率较结节/肿块型高(P值分别为0.005、<0.001、0.004、<0.001);2组病例在平扫及增强CT值、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钙化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 肺IMA好发于双肺下叶,平扫CT值较低,增强后多为轻度强化(强化幅度<20 HU),病灶内部可见空洞/空泡、充气支气管、血管造影征,边缘可见晕征及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纯磨玻璃密度肺部早期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病变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特征与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相关性,评估HRCT对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6月单中心收治的123例HRCT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密度早期周围型肺腺癌或不典型腺瘤的患者资料。分析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s,PGGN)的HRCT形态学特征、大小和密度等因素与2015版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相关性,筛选出最佳预测因素,构建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9项影像形态学特征均与病理新分类分组明显相关(P0.05)。其中,分叶、毛刺、空气/支气管充气、胸膜凹陷、边缘规整、形状规则、密度均匀及血管集束等8项形态学特征与病理新分类分组线性正相关(P0.01);而且最大截面面积、头脚方向长度、PGGN实际平均密度和相对平均密度等4个描述病灶大小与密度的连续计数变量与病理新分类分组显著相关(P0.05)。采取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了7项最佳预测因素:毛刺征、头脚方向长度、实际平均密度、肺瘤分界清晰性、性别、年龄及血管集束征。构建模型后,似然比检验显示总体匹配率达70.7%,其中对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的匹配率高达92.9%。结论:PGGN的HRCT影像学表现与2015版WHO肺腺癌新分类明显相关,HRCT检查可预测PGGN的病理新分类,其中最佳预测因子为毛刺征、头脚方向长度、实际平均密度、肺瘤分界清晰性、性别、年龄及血管集束征。  相似文献   

6.
肺部炎性假瘤HRCT征象及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7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HRCT征象,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对3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分析总结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并与病理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另随机选择同时期的周围型肺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炎性假瘤多位于两肺下叶,邻近胸膜增厚、粘连,病灶密度偏低(平扫CT值15~60HU,平均26.9±13.5HU),与周围型肺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形态以圆形/类圆形和不规则形多见,病灶内密度多不均匀,可见钙化及多发空洞,边缘呈平直状、周围见毛玻璃样改变及肺门纵隔无淋巴结肿大等征象对本病的CT诊断有意义。结论:肺炎性假瘤的部分HRCT征象能反映其病理特征,全面综合分析CT表现并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CT征象与病理组织分化及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岳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周围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肿瘤边缘(分叶征、毛刺征)及内部征象(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等特点。结果 95例患者中浸润性肺腺癌70例,其中附壁型12例、腺泡型39例、乳头型10例、实体型9例;非浸润性25例;低分化40例,中高分化55例。4种病理亚型肺腺癌患者中,以实体型直径最长,其他类型从长到短依次为乳头型、腺泡型、附壁型(P0.05);腺泡型、实体型分叶征显著高于附壁型、乳头型;腺泡型空气支气管征显著高于附壁型、乳头型及实体型(P0.05),而空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中低分化周围型肺腺癌肿瘤直径多3 cm,呈不规则形,CT扫描以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多见,中高分化周围型肺腺癌则相反,两者上述CT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空气支气管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病理亚型周围型肺腺癌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周围型肺腺癌病理亚型、组织分化程度的预测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腺癌、鳞癌的CT征象、病理表现与VEGF阳性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术前进行CT平扫,其中54例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并对手术切除肿瘤标本进行PV-6000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VEGF的表达。分析周围型肺腺癌、鳞癌的病理表现、CT征象与VEGF的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及某些CT征像与VEGF阳性表达相关。结论VEGF表达程度是反应肿瘤的恶性程度及肿瘤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某些CT征像可以评价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12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高对早期周围型肺癌征象的认识。方法:12例经病理和随访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采用MSCT技术对肺癌结节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所有肺癌结节在0.5~3 cm之间,11例为实性结节,磨玻璃密度1例,结节内见空泡征或(和)细支气管充气征3例,8例结节边缘呈浅分叶,3例结节边缘无明显分叶。胸膜凹陷征4例。结论:多排螺旋CT是早期周围型肺癌重要的检查方法,为周围型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肺黏液腺癌发病率较低, 在胸部CT上可分为2型:结节肿块型、肺炎型, 其中以结节肿块型较为多见。结节肿块型肺黏液腺癌与其他非小细胞肺癌难以区分, 表现为分布在肺野周围的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 伴毛刺、分叶, 更容易出现"空泡征"。肺炎型肺黏液腺癌预后不佳, 更易发展成弥漫性病变, 呈多灶性、多叶性, 类似炎症表现, 提示沿气道-肺内播散, 典型征象包括大片状低密度、低强化的实变、"枯树枝征"等。  相似文献   

11.
肺内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肺内常见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结核球、球形肺炎、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周围型肺癌、错构瘤及硬化性血管瘤的CT资料,记录分析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结果 结核球周围病灶以结节为主(66.67%),树芽征占12.64%,后者在其他性质结节中很少出现.球形肺炎周围病灶主要表现为絮状影(96.92%).周围型肺癌周围主要表现为胸膜凹陷征(76.04%)、血管集束征(14.58%).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周围以絮状影(64.00%)、斑片影(24.00%)及局灶肺气肿(64.00%)为主.1例硬化性血管瘤周围出现絮状影.本组错构瘤均未出现周围病灶.结论 分析肺内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肺内肺结核球、球形肺炎、周围型肺癌及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等常见孤立结节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肺内孤立性结节(SPN)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9例SPN行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HRCT扫描及薄层冠状位、矢状位MPR重建。图像分析分为2种方法,方法A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轴位HRCT图像,方法B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薄层冠状和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判断方法A和方法B对SPN基本形态和基本征象的评价有无不同。结果:方法A和方法B对39例SPN基本形态和征象评价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螺旋CT结合轴位HRCT的方法将2例炎症误诊为肺癌,螺旋CT结合MPR图像则作出正确诊断。与MPR图像比较分析后发现,轴位图像未能真实显示病灶的基本形态。结论:薄层MPR在显示SPN的基本征象方面同HRCT的作用相同、在评价SPN的基本形态方面优于单纯轴位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cT征象与病理结果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肺癌患者214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将肺癌病理类型与cT征象相对照,判断其病理类型与cT征象的一致性。结果:腺癌的胸膜凹陷征发生率高于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合并肺炎及肺不张发生率高于腺癌。结论:cT检查可在术前对肺癌的组织分型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4.
周围型肺癌钙化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周围型肺癌钙化的CT征象及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 98例经CT检查并有病理证实的周围肺癌中,17例可见钙化。其中腺癌10例,鳞癌5例,肺光癌2例。用2-3mm薄层扫描评价的钙化征象。结果 肺癌钙化征象的CT形态有三种:(1)细点状钙化:12例,其中腺癌6例,鳞癌4例,肺泡癌2例。钙化呈细小点或沙粒状偏心分布。(2)斑片状钙化:3例,其中腺癌2例,鳞癌1例。钙化呈不规则斑片状,偏心分布。(3)结节状钙化:2例均为腺癌,1例为单发结节,另1例为多发结节。结论 CT上肺结节或肿块内出现钙化,尤其是细点状钙化不能作为排除肺癌的指征,而应结合其它CT征象才能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与CT计量诊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CT计量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45例经病理证实的SPN(原发性肺癌86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球18例、炎性结节29例),采用最大似然法综合分析它们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HRCT或薄层CT征象(边缘形态、密度、周边特征),转化为评分值,判定结节所属类型.结果最大似然判别法对原发性肺癌、良性肿瘤、结核球、炎性结节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9%、83.3%、72.2%、48.3%.平均判断正确率为80.0%.结论结合临床和CT指标的计量诊断法有助于鉴别SP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部多发肿瘤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fGGN) CT征象与病理结果,探讨CT征象对肺内多发fGG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多发肿瘤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每例至少包括2个fGGN,根据结节内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将其分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和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mGGN),分析结节的形状、大小、内部特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血管改变)、外部特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9例患者共64个结节,其中pGGN 36个,mGGN 28个。两种结节间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mGGN最大径大于pGGN (P < 0.05)。各种征象中,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pGGN以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多见(12/36,33.33%);mGGN以浸润性腺癌多见(15/28,53.57%)。结论 观察肺内多发性局灶性磨玻璃结节大小以及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及血管改变征象,可判断结节是否具有侵袭性,有助于帮助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3cm以下周围型肺癌肿瘤边缘的HRCT表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肺癌肿瘤边缘的HRCT表现特征。方法 对 40例直径 <3cm的周围型肺癌进行了HRCT扫描 ,重点分析肿瘤边缘CT表现。结果 本组 40例中 ,肿瘤边缘不光滑 3 4例 ,分叶征 3 5例 ,毛刺征 2 2例 ,小棘状突起 3 5例 ,胸膜凹陷征 3 1例 ,血管集束征 2 9例 ,锯齿征 12例 ,胸膜受侵 8例。结论 上述征象集中发生或大部发生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肺癌内钙化的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165例肺癌时,CT扫描发现21例肺癌内钙化,本文对钙化的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腺癌(14例)和鳞癌(6例)为主要细胞类型,腺癌多趋向于偏心点状和散在细颗粒状及弥漫不规则斑片状钙片。与良性钙化病变相比,除层状钙化外,肺癌可出现各种形态钙化。小于3cm结节出现弥漫性钙化易误诊为良性肉芽肿病变.如钙化性肿块伴有深分叶及毛刺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有助于提示肺癌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探讨MRI技术在肺癌与肺良性肿物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30例(腺癌17例,鳞癌12例,腺鳞癌1例);肺良性肿物12例(结核球8例,错构瘤2例,炎性假瘤2例)。均行常规MRI扫描(GESigna1.5T),其中8例行静脉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结果:周围型肺腺癌MRI信号表现为,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多呈高→略高信号(52.9%);鳞癌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冠状面图像可清晰显示肺上沟癌侵及胸膜顶情况,也可直观显示纵隔型肺癌的范围和侵及纵隔大血管情况;3例肺腺癌增强扫描呈完全强化模式;8例肺结核球T1W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大多呈高、等、低不均匀混杂信号,卫星灶多见,3例增强者呈薄壁均匀环行强化;2例错构瘤及2例炎性假瘤均无特征性MRI表现。结论:MRI对周围型肺癌定性诊断价值有限,但对肺上沟癌和纵隔型肺癌范围的确定及定量诊断很有价值;结合增强扫描可对结核球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肺腺鳞癌与腺癌和鳞癌螺旋CT及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肺腺鳞癌与腺癌和鳞癌的螺旋CT表现及病理基础对比研究。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或纤支镜活检被病理证实,有完整CT资料的肺癌122例,包括肺腺鳞癌30例,腺癌38例,鳞癌54例。观察肿瘤的部位、分类、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结果:腺鳞癌和腺癌、鳞癌均以右肺多发,前两者以周围型多见,分别占66·7%(20/30)和65·6%(25/38),鳞癌主要为中央型(37/54,68·6%),P<0·05。肺腺鳞癌、腺癌及鳞癌CT表现为:分叶征21例(70%)、26例(68·4%)和25例(46%);毛刺征17例(56·7%)、26例(68·4%)和27例(50%);胸膜凹陷征14例(46·7%)、17例(44·7%)和10例(18·5%);血管集束征13例(43·3%)、17例(44·7%)和15例(27·8%);坏死9例(30%)、5例(13·2%)和23例(42·6%);密度不均匀20例(66·7%)、5例(13·2%)和5例(9·2%);三者之间部分征象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腺鳞癌的CT表现介于腺癌和鳞癌之间,但更趋向于腺癌,三者之间的部分CT表现有显著差异,这与其组织病理学成分、生物学行为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