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比Masson三色染色、VG染色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在评价心肌纤维化中的阳性表达及分布特征。方法取10例心脏移植受者纤维化心肌标本分别进行Masson三色染色、VG染色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镜下观察对比胶原纤维的沉积特点。结果 Masson三色染色、VG染色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均能清楚地标记出胶原纤维的分布及排列特点;3种染色方法显示出的心肌纤维化面积及胶原纤维总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能够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明确区分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Masson及VG染色法则不能区分。结论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较Masson三色染色和VG染色法,能够更好的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及其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在肝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取肝穿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检测肝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比较二者的差异性。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的切片其纤维化部位颜色鲜明,四型胶原呈不同色彩;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对纤维化部位的定位一致,对纤维化面积的检测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处理的切片能区分四种类型的胶原纤维,且可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肝纤维化面积,评估肝纤维化组织的修复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苦昧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对瘢痕动物模型的鉴定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斌  朱家源  张涛  唐冰  李新强  郑树森  陈东  张伟  李爽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182-183,F0003
背景:在瘢痕研究中急需稳定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目的: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裸鼠瘢痕动物模型进行鉴定,确定最佳使用时机。设计:随机对照的重复测量设计。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材料:实验于2004—01/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15只4-6周龄裸鼠(性别随机,体质量15~25g)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增生性瘢痕来自烧伤愈后、瘢痕增生半年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方法:于裸鼠背侧移植人增生性瘢痕,建立疤痕动物模型;移植后4周起,每周处死5只实验动物,取移植物,100g/L甲醛固定标本,持续3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移植物及临床取材,观察组织特点。主要观察指标: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结果: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各时段组移植物在偏振光下呈现相同的以黄、红粗大纤维为主、疏网状绿色纤细纤维散在分布的特点。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临床病理性增生性瘢痕中,Ⅰ型胶原约占74%,Ⅲ型胶原约占26%;4~6周移植物中,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74.52&;#177;0.47)%,(74.43&;#177;0.53)%,(74.69&;#177;0.63)%;Ⅲ型胶原分别约为(25.48&;#177;0.47)%,(25.57&;#177;0.53)%,(25.31&;#177;0.63)%,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实验所设计时段中,移植物与临床取材特性一致,符合增生性瘢痕特点。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瘢痕组织胶原是对增生性瘢痕组织测定的简便、有效手段;运用裸鼠建立瘢痕动物模型是行之有效的、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对瘢痕动物模型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在瘢痕研究中急需稳定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目的: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裸鼠瘢痕动物模型进行鉴定,确定最佳使用时机。设计:随机对照的重复测量设计。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材料:实验于2004-01/03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15只4~6周龄裸鼠(性别随机,体质量15~25g)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增生性瘢痕来自烧伤愈后、瘢痕增生半年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方法:于裸鼠背侧移植人增生性瘢痕,建立疤痕动物模型;移植后4周起,每周处死5只实验动物,取移植物,100g/L甲醛固定标本,持续3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移植物及临床取材,观察组织特点。主要观察指标: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结果: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读片结果:各时段组移植物在偏振光下呈现相同的以黄、红粗大纤维为主、疏网状绿色纤细纤维散在分布的特点。②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临床病理性增生性瘢痕中,Ⅰ型胶原约占74%,Ⅲ型胶原约占26%;4~6周移植物中,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74.52±0.47)%,(74.43±0.53)%,(74.69±0.63)%;Ⅲ型胶原分别约为(25.48±0.47)%,(25.57±0.53)%,(25.31±0.63)%,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实验所设计时段中,移植物与临床取材特性一致,符合增生性瘢痕特点。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瘢痕组织胶原是对增生性瘢痕组织测定的简便、有效手段;运用裸鼠建立瘢痕动物模型是行之有效的、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Ⅰ型及Ⅲ型胶原纤维的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显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心肌纤维化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引起的心功能障碍的关系,我们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显示I型及Ⅲ型胶原纤维,效果良好,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和染液取小鼠的心肌组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3~6μm。染液配方:①苦味酸天狼猩红染液,0.1g天狼猩红(siriusRedF3B,英国)溶于100ml苦味酸饱和液中。②Gill改良苏木精染液:苏木精2g,无水乙醇250ml,硫酸铝17.6g,蒸馏水750ml,碘酸钠0.2g,冰醋酸20ml。先将苏木精溶于无水乙醇,再将硫酸铝溶于蒸馏水中。两液溶解后将其混合,加入碘酸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方法。方法:应用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类型、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以Ⅲ型胶原为主;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均以Ⅰ型胶原纤维为主,其含量随病程发展而增加。结论:天狼猩红偏振光法是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纤维化程度的理想方法,可以明确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肝组织活检,其中S1 10例, S2 24例, S3 12例,S4 1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通过应用特殊的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石蜡切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即HSC).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胶原面积的百分比与肝纤维化分期有关(r=0.885,P<0.01);HSC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761,P<0.01);HSC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胶原面积的百分比正相关(r=0.854,P<0.01).结论 HSC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iR-214通过调节凋亡蛋白Caspase 3表达而对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注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对照组注射橄榄油;采用尾静脉注射方法,对小鼠进行miR-214agomir干预;运用HE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纤维化模型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α-SMA和Caspase 3在肝脏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PCR检测肝组织miR-214表达水平。结果 HE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纤维间隔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α-SMA高表达,同时miR-214agomir干预组α-SMA及Caspase 3表达下调(P0.05),细胞凋亡及纤维化受到抑制。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miR-214在造模6周及8周时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214高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可能起到改善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在病理性瘢痕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方法。方法:应用天狼猩红编振光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类型、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以Ⅲ型胶原为主;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均以I型胶原纤维为主,其含量随病程发展而增加。结论:天狼猩红编振光法是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纤维化程度的理想方法,可以明确纤维化过程中I、Ⅲ型胶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对胰腺腺泡细胞内三磷酸肌醇( IP3)表达及淀粉酶释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正常饮食组,分别喂养4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液甘油三酯、胆固醇、淀粉酶和葡萄糖浓度,并观察胰腺病理组织学变化.两组大鼠分离并培养胰腺腺泡细胞,应用[3H]-IP3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IP3浓度;并应用胆囊收缩素(CCK)-8对腺泡细胞刺激培养,检测两组大鼠腺泡细胞淀粉酶释放率.结果 高脂饮食大鼠出现高脂血症,其胰腺组织病理染色发现腺泡细胞空泡化,腺泡细胞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高脂饮食大鼠的腺泡细胞IP3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大鼠[(31.807±3.448) pmol/106 cells与(24.632±3.649) pmol/106 cells,t=7.479,P<0.001];且高脂饮食大鼠较正常组大鼠的腺泡细胞在不同浓度CCK-8(0.01 nmol/L和1 nmol/L)刺激下的淀粉酶释放率均明显增高[(11.056±3.369)%与(7.354±2.181)%;t=3.912,P<0.001;(13.854±4.087)%与(9.432±2.477)%,t=3.939,P<0.001).高脂饮食组大鼠的腺泡细胞IP3含量和CCK-8(1 nmol/L)刺激下的淀粉酶释放率呈正相关性(r=0.896,P<0.001).结论 长期高脂血症引起大鼠腺泡细胞对CCK刺激的外分泌敏感性增加,IP3作为信号分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胶原合成和凋亡调节蛋白Bcl-2及Bax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硫氢化钠(NaHS)组和高剂量NaHS组。处死大鼠后用HE染色及Van Gieson染色观察胶原合成、肝纤维化程度并分级,TUNEL染色了解肝细胞凋亡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标Bcl-2及Bax。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胶原合成活跃,肝纤维化程度均达到Ⅲ期,Bax在第6周末表达达最高峰,而Bcl-2则在第8周末表达达高峰,高剂量和低剂量NaHS组肝胶原合成减少,且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多处于ⅠⅣ期,Bax在第6周末表达达最高峰,而Bcl-2则在第8周末表达达高峰,高剂量和低剂量NaHS组肝胶原合成减少,且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多处于Ⅰ期(P<0.01),肝细胞凋亡减少,Bcl-2及Bax的表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指标在高剂量NaHS组与低剂量NaH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此外,至第8周末,高剂量NaHS组部分指标已接近正常。结论外源性H2S可以减少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胶原合成,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下调凋亡调节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发挥重要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肝纤维化的发展伴随诸多的形态学和机能学的改变,二甲基亚硝胺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病变类似于人类肝纤维化病变。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形态学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实验室。材料:选用80只3月龄Wistar雄性大鼠,清洁级,体质量175~200g,由延边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试剂:二甲基亚硝胺美国Sigma公司产品,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为Dako公司产品,天狼猩红(Siriusred)为Aldrichchem公司产品,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检测试剂盒为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产品,兔抗鼠的一抗为Dako,Denmak生物公司的产品。仪器:日本产JEM-1200EX透射电镜;日本产酶联免疫检测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开发的CMT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12在延边大学医学院完成。摸球法随机将大鼠分成2组。模型组(n=40):给予腹腔注射10g/L二甲基亚硝胺(10μL/kg),1周连续注药3d(1次/d),持续4周;对照组(n=40):在同一时间段内注射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实验开始7,14,21,28d处死大鼠,处死前左心室取血,血清样品被冷冻在-70℃的低温冰箱中备实验用,处死后取其肝组织用于光镜和电镜的样品制备。①用ELISA法测定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化学的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对肝纤维化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为0~4级,0级:没有肝纤维化;1级:汇管区有纤维化;2级:汇管区与汇管区之间形成纤维间隔;3级:肝小叶中出现纤维间隔,并且肝的正常结构出现病理改变;4级:形成肝硬化),同时计算胶原纤维的面密度。③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观察肝星状细胞的转化情况及分布特点。④对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含量的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②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形态学变化、肝纤维化的分级情况及胶原纤维的面密度。③肝星状细胞的转化情况及分布特点。④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结果:纳入80只大鼠,实验组34只造模成功,与对照组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第7天至28天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28天增加程度最大。②模型组汇管区在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后第7天出现出血坏死,第14天仍可在汇管区观察到出血、坏死,并且还可见较薄的纤维间隔,第21和28天可见较厚的纤维间隔;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后第7,14,21,28天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第28天增加的幅度最大;对照组大鼠纤维化病理分级与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大鼠的第7天较第14,28天组有明显差异(P<0.01)。③a-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有阳性细胞出现,并且在这一阶段在电镜下观察到正处在“转化的肝星状细胞”;模型组第21和28天,在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④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707,0.675,0.662,P<0.01)。结论: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在不同时间段内形态学与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呈动态变化,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胶原纤维面密度的百分比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否直接干预心肌纤维化及其可能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预心肌纤维化的效果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雄性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输入异丙肾性心肌纤维化雌性小鼠为治疗组,另设未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5周后处死小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y染色体鉴别基因(SRY)、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对比心脏胶原纤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心脏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归巢于纤维化心肌。与未治疗组相比,治疗组的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和核转录因子κB表达下调(P〈0.05),胶原纤维含量下降(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预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核转录因子κB过度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姜黄素能否抑制肝脏NADPH 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的表达.方法:腹腔注射CCl4(每周2次,共6周)诱导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10)、单纯给药组(n=10)、模型对照组(n=15)和姜黄素预防组(n=1 5),姜黄素给药剂量为200 mg/kg体质量.检测血清中ALT、AST及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肝损伤和肝纤维化评估采用肝组织HE染色与天狼星红染色;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NOX4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减轻CCl4诱导后大鼠的肝损伤与肝纤维化,抑制血清ROS的产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姜黄素预防组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NOX4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姜黄素能减轻CCl4诱导大鼠发生的肝损伤与肝纤维化,其效应可能与抑制肝脏NOX4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超声辐照微泡(MB)和双特异抗体(BiAb)的辅助下干预心肌纤维化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在MB的辅助下,将雄性小鼠MSCs与BiAb输入异丙肾性心肌纤维化雌性小鼠(MSCs+BiAb+MB组).BiAb由能识别间充质干细胞的anti-CD29和能特异性结合损伤心肌的抗肌凝蛋白轻链抗体(AMLCA)制备.另设未治疗组、单纯MSCs组、单纯BiAb组、单纯MB组、MSCs+BiAb组和正常对照组.5周后处死小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Y染色体鉴别基因(SRY)的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对比心脏胶原纤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心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结果 MSCs归巢数最多的是MSCs+BiAb+MB组,其次为MSCs+BiAb组,MSCs组归巢数最少.与未治疗组相比,MSCs+BiAb+MB组、MSCs+BiAb组和单纯MCSs组的心肌胶原纤维含量下降(P<0.05),HSP-70表达下调(P<0.05).其中,与单纯MSCs组相比,MSCs+BiAb+MB组的心肌胶原沉积量更低(P<0.05).单纯MB组、单纯BiAb组与未治疗组的胶原沉积量、HSP-7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联合BiAb,可进一步增加干细胞的归巢率和修复效果.MSCs归巢后能干预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HSP-70的介导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ransplantat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on myocardial fibrosis with the aid of ultrasound-mediated microbubbles (MB) and bispecific antibody(BiAb) combination.Methods With the aid of MB,isolated MSCs from male mice and the BiAb were transfused into female mice with isoproterenol-induced myocardial fibrosis via tail vein (MSCs + BiAb + MB group).BiAb was producted with anti-CD29 which can recognize MSCs and anti-myosin light chain antibody (AMLCA) which can specifically bind to injured myocardium.There were six groups investigated:MSC + BiAb + MB,MSC,BiAb,MB,MSC + BiAb,untreated,and control groups.Five weeks after treatment administration,the expressions of 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 (SRY) in myocardium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The distribution of collagen was observed by sirius red staining.Heat shock protein-70 (HSP-70) in myocardium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The highest homing number of MSCs was in the MSCs + BiAb + MB group,MSCs + BiAb group ranked the second,and lowest in MSCs group.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group,the MSCs + BiAb + MB,MSCs + BiAb and MSCs groups had less collagen deposition (P <0.05),and decreased level of HSP-70.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MSCs group,the collagen deposition were decreased in MSCs + BiAb + MB group (P <0.05).Conclusions MB and BiAb can promote the homing number of MSCs in mice.MB can further the homing rate and the repairing efficacy of MSCs.The homing MSCs can prevent the process of myocardial fibrosis.And HSP-70 was involved in the internal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6.
背景天狼星红是一种强酸性阴离子染料,染色后不褪色且具特异性,是目前胶原染色的最佳染料.胶原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理功能,机体通过胶原的合成和改建使骨折修复得以完善.目的采用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显微观察骨折愈合过程各型胶原的比例、分布的动态变化过程.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外科,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北京大学医学部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工程中心.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9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工程中心完成.选取健康成年中国绵羊3只,雄性,体质量25~35 kg.方法全部动物麻醉消毒后在跖骨干中段截取1 cm长的骨缺损,骨折端用6孔加压钢板固定.术后1,3,6个月取骨折部位标本,乙二胺四乙酸脱钙制备切片,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胶原的类型和分布.主要观察指标骨折愈合不同时期骨缺损区胶原的类型及其分布.结果实验纳入3只绵羊,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胶原纤维偏振光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表现Ⅰ型胶原纤维紧密排列,显示很强的双折光性,呈黄色、橙色和红色的粗纤维;Ⅱ型胶原纤维显示弱的双折光,呈各种不同颜色的疏松网状;Ⅲ型胶原纤维疏网状,显示弱的双折光,呈绿色的细纤维.②术后不同胶原纤维偏振光显微镜下的数量观察术后1个月,骨折处红色和黄色的Ⅰ型胶原极少见,绿色的Ⅲ型胶原纤维占大多数,胶原排列杂乱;术后3个月,骨折处红色和黄色的Ⅰ型胶原纤维明显增加,Ⅲ型胶原纤维的比例下降,胶原纤维的排列方向开始向有序的方向发展;术后6个月,粗大而鲜艳的红黄色Ⅰ型胶原成分占据了绝大部分,细小的绿色Ⅲ型胶原纤维的数量急剧减少,呈现明显的斜行螺旋性交叉的三维排列.结论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显微观察不仅能区分骨折局部Ⅰ、Ⅲ型胶原的类型,还可以清晰显示Ⅰ、Ⅲ型胶原的形态、分布和比例关系,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肺损伤早期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PS组)、低剂量牛珀至宝微丸预处理组(LD组)、高剂量牛珀至宝微丸预处理组(HD组)。采用气管内联合腹腔注射内毒素法复制肺损伤早期纤维化模型。实验结束前留取标本测定肺血管通透性(EB值)及肺组织湿/干重量比(W/D);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损伤程度(DAD评分);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Van Gieson染色法检测肺组织胶原纤维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LD组以及HD组,尤其是HD组的EB、W/D值和DAD评分明显降低(P<0.01),光镜下肺肺损伤及纤维化的程度均减轻,肺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牛珀至宝微丸通过抑制肺组织TGF-β1蛋白的激活,有助于减轻内毒素所致肺损伤早期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改善肝纤维化。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中对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0 只雌性 Wistar 大鼠由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致慢性肝损伤模型后,随机等分为 2 组,间充质干细胞组(n=10)在第 4,8,12,16 周时尾静脉注射雄性大鼠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1×109L-1),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慢性肝损伤 20 周后,Y 染色体仅能在间充质干细胞组中检测出,说明间充质干细胞被成功移植并存活。MRI显示在间充质干细胞组中有大量的增生性结节。与模型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组中的结节数、纤维化评分、α-平滑肌肌动蛋白、胶原面积均明显增高(P 〈 0.05)。表明体循环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导致其植入肝脏组织,并且在由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中促进了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对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诱导的大鼠胰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6只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n=12)、模型组(B组,n=18)、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高剂量组(C组,n=18)、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低剂量组(D组,n=18)。经腹腔注射DDC溶液制备大鼠CP胰腺纤维化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外),空白对照组大鼠在正常饲养1周后,每天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每次1ml/kg,1次/d);模型组在造模1周后,造模同时,每天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每次1ml/kg,1次/d);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高剂量组造模1周后,在造模同时,每天予以高剂量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灌胃(每次剂量相当于温郁金生药5g/kg,1次/d);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低剂量组造模1周后,在造模同时,每天予以低剂量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灌胃(每次剂量相当于温郁金生药1.25g/kg,1次/d)。第10周,麻醉大鼠,取胰腺组织,行MASSON染色,测定胰腺胶原纤维面积。结果空白对照组胰腺组织中,在血管周围可见少量胶原纤维;模型组大鼠胰腺中胶原纤维广泛分布于胰腺小叶内或小叶间,较密集,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为(13.46±5.58)%;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高、低剂量干预组(C、D组)胰腺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为(3.34±1.48)%、(3.51±2.19)%,干预组胰腺胶原纤维比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均〈0.05)。干预组间比较,胰腺胶原纤维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郁金正丁醇提取物能缓解DDC诱导的慢性胰腺炎(CP)大鼠胰腺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