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疼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 ,究其原委 ,不外虚实两类。“不通则痛”多为实痛新病 ;虚痛是气血津液失于濡养 ,阳失温煦而致 ,其治疗古代医家早已在临床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 ,用补益方法治虚痛已有不少论述 ,如大、小建中汤 ,理中丸治疗中虚之腹痛 ,猪肤汤治疗少阴病阴亏之咽痛 ,桂枝新加汤治疗大阳病汗后营气不足之身痛等。金·李东垣在《脾胃论》中 ,对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腹痛 ,头痛、身痛等义理明了。明·张介宾在《质疑录》中说“凡属诸痛之虚者 ,不可以不补也”。清·程钟龄曰 :“若属虚痛 ,必须补之”。清·… 相似文献
3.
答:膜性痛经系痛经中较严重的一个病证,患者以青春期少女多见,婚后多合并有不孕。其临床特征是经行剧烈腹痛,甚则出现晕厥,经血中有烂肉样血块,块下痛减,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临床常根据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及经血之色质,结合年龄特点加以分析。膜性痛经的时间,大多在经前至经行第2天;部位在下腹部,痛剧可波及胃脘部;性质为绞痛、刀割样 相似文献
4.
5.
浅谈“虚痞”的证治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痞,是指由脾胃中焦亏虚所致的一种痞证。张景岳概括说:“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本证临床极为常见,胃、肠、肝、胆、胰诸疾均可见到此证,而以慢性胃炎为最多。据我们胃病专科门诊初步统计,慢性胃病,包括经各种检查确诊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200例中,有103例呈现虚痞,其中仅慢性胃炎就占71例。又统计本院张泽生教授诊治的197例萎缩性胃炎中,仅中虚气滞证就占55.1%,其中大多数患者以“虚痞”为主证。实践证明,随着虚痞的改善或消除,实验室病理复查报告亦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故有必要对“虚痞”的证治专门提出讨论,并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简述脾阴虚的证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五脏均有阴虚证,脾脏也不例外,但脾阴虚有其一定的特点:首先是脾阴虚证的基础,是脾气虚。脾虚证候每以气虚为多,气虚在先。如经及时治疗,饮食起居调摄得宜,脾气虚弱逐渐恢复,疾病趋向治愈。如若气虚不复,久则脾阴随之亦虚,或由脾气虚进一步导致脾阳虚,由阳虚而发展 相似文献
8.
9.
10.
12.
浅谈便秘的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医的理论,进食后通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将其精微部分输送全身,同时,通过胃的下降作用,将其渣滓下运到大肠变为粪便,以出于谷道。如因燥热津枯内结,气滞郁结不行,气虚传送乏力,血虚肠道干涩以及阳虚阴寒凝聚等原因,均可致性质不同的各型便秘。中医主张治病必求其本。对便秘的治疗,同样要针对病因用药,不可专事攻泻。现代医学认为,泻药有干扰肠壁正常蠕动与吸收的副作用。久服泻药会降低肠壁神经细胞的应激性,肠腔内即使有了足量的粪便,也不能引起正常的蠕动与排便反射,成为不服泻药即难以排便的所谓药物依赖性便秘。最严重时,成为粪石,连灌肠也解不出,常需用手掏出。便秘虽不是大病,但长期便秘痛苦难受,轻者易上火、感冒,不思饮食;重者可产生许多自体中毒症状,易诱发肛裂、痔、疝等疾病,故应积极治疗。中医对便秘的诊治,主要是分实证与虚证,据临床体验,概述如下。1实证1.1燥热便秘:偏食肥腻,或过嗜辛辣致肠胃燥热,热盛伤津。证见面赤唇干,口渴喜饮,小便频数,大便干结如球。防治方法,除停吃辛辣,改食蔬菜、多纤维的食品外,可给服麻仁*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010031)丸或麻仁滋脾丸、更衣丸等润肠成药。1.2气滞便秘:情绪失畅,忧愁多虑,久坐少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医治疗痛经病的证治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古今文献治疗痛经复方425首,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通过数据筛选等功能研究痛经病的证治规律.结果 常见证型居前5位的是气滞血淤、寒凝血淤、淤阻胞宫、气血两虚兼气滞血淤、血虚夹淤兼气机阻滞;单味药使用频次为55次以上的药物(甘草除外)依次为当归、川芎、延胡索、白芍、香附、肉桂、红花、五灵脂、乌药、桃仁;配伍频次居前10位的多为当归、川芎、白芍、延胡索、香附、甘草的排列组合.结论 研究表明:①痛经基本证型中,属实证者以气滞血淤,寒凝血淤为最常见,属虚实夹杂的以气血两虚兼气滞血淤、血虚夹淤兼气机阻滞为多见;②活血化淤药、行气药、清热药、温里药、补血药、补气药的遣用,是中医治疗痛经的基本配伍规律;③当归、川芎是治疗痛经的基本药组. 相似文献
14.
15.
脾有阴阳虚实之证。但近世医作,多详于脾阳虚而略于脾阴虚,没有给脾阴虚以应有位置。其实,脾阴虚和脾阳虚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两者在临床上是客观存在的。兹就脾阴虚和脾阳虚的若干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