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对人肝细胞L-02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02肝细胞分别暴露于含0、0.625、2.5、10 mmol/L的亚硝酸钠培养液中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lyde,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L-02的OD值、存活率、SOD、GSH-Px略微升高,LDH、ALT、AST、MDA略微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SOD、GSH-Px明显降低,LDH、ALT、AST、MDA明显升高,且与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硝酸钠对L-02细胞具有毒物兴奋效应,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反U型,在低剂量条件下表现为适当的刺激(兴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一氧化氮的产生与作用有关;而在高剂量条件下表现为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硝酸钠(Na_2NO_2)与亚硫酸钠(Na_2SO_3)联合作用对人肝细胞L-02功能影响。方法采用3×3析因设计:实验设对照组、低、高亚硝酸钠组、低、高亚硫酸钠组、低N低S组、低N高S组、高N低S组、高N高S组,培养24 h,噻唑蓝法(MTT)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硝酸钠、亚硫酸钠组L-02细胞内ALT、MDA含量均升高,呈剂量-效应关系;高N高S组L-02细胞ALT水平低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M DA含量高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P0.01);高N低S组L-02细胞M DA含量低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P0.01);Na_2NO_2、Na_2SO_3对L-02细胞内ALT水平、MDA含量影响的交互作用明显(F=3.955、17.402,P0.05),对LDH、AST、SOD、GSH交互作用不明显(F=1.928、2.238、2.273、2.283,P0.05)。结论 Na_2NO_2、Na_2SO_3对肝细胞有联合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肝细胞膜损伤和氧化应激有关;Na_2NO_2、Na_2SO_3对L-02细胞培养液中ALT水平影响表现为拮抗作用,对L-02细胞内MDA含量影响表现为协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氢醌(HQ)对L-02肝细胞损伤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5、10、20、40、80、160和320gmol/L的HQ作用24h后对L-02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利用万能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HQ染毒之后L-02肝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摄影成像;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浓度HQ染毒24h后L-02肝细胞的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观察HQ对L-02肝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在0~80μmol/L浓度的范围内染毒24h后,HQ对L-02肝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浓度≥160μmol/L时,染毒24h后,存活率则明显下降(P<0.01),LDH漏出率、ALT和AST活性均有随着HQ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160和320μmol/L组LDH漏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1)。但ALT和AST活性只在32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才有明显增加(P<0.01)。此外,160和320μmol/L组L-02肝细胞的形态与对照组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结论]HQ可能是通过损伤细胞膜而对L-02肝细胞产生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槟榔碱对L-02细胞损伤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3、9、18、36、75、150、300 mg/L槟榔碱溶液培养24 h,检测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情况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仅150、300 mg/L槟榔碱染毒L-02细胞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均较低,而150、300 mg/L槟榔碱染毒L-02细胞的LDH漏出率和AST活力及300 mg/L槟榔碱染毒L-02细胞的ALT活力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槟榔碱染毒剂量的升高,L-02细胞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呈下降趋势,而LDH漏出率及ALT、AST活力均呈上升趋势。结论槟榔碱可能通过损伤细胞膜而对L-02细胞产生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曲霉毒素 B1(AFB1)对人胚肝细胞(L-02细胞)的毒性作用特点,为建立 AFB1致L-02细胞 DNA 损伤的体外实验模型打下基础.方法以 L-02细胞为靶细胞,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将其分为3组:(1)空白对照组;(2)溶剂对照组;(3)AFB1染毒组,分别使用5,10,20,40mg/L 4个剂量染毒.各组细胞染毒培养24h 后,收集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观察细胞 DNA 损伤情况;同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结果(1)SCGE 试验结果显示,染毒浓度达到40mg/L 时 L-02细胞出现 DNA 损伤,其尾长和 Olive 尾矩值与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1,P <0.05);(2)各 AFB1染毒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的 AST 和 ALT含量,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AFB1染毒浓度达到40mg/L 的浓度时,就能够诱导 L-02细胞 DNA 出现损伤,但肝功能 AST 和 ALT 却未见异常.实验结果表明,在 L-02细胞未出现急性损伤的低浓度 AFB1染毒状态下,其致肝细胞 DNA 损伤的作用就已显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对人胚肝细胞(L-02细胞)的毒性作用特点,为建立AFB1致L-02细胞DNA损伤的体外实验模型打下基础。方法以L-02细胞为靶细胞,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将其分为3组:(1)空白对照组;(2)溶剂对照组;(3)AFB1染毒组,分别使用5,10,20,40mg/L 4个剂量染毒。各组细胞染毒培养24h后,收集细胞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观察细胞DNA损伤情况;同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结果(1)SCGE试验结果显示,染毒浓度达到40mg/L时L-02细胞出现DNA损伤,其尾长和Olive尾矩值与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5);(2)各AFB1染毒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的AST和ALT含量,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FB1染毒浓度达到40mg/L的浓度时,就能够诱导L-02细胞DNA出现损伤,但肝功能AST和ALT却未见异常。实验结果表明,在L-02细胞未出现急性损伤的低浓度AFB1染毒状态下,其致肝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就已显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富勒烯(C60)对人胚肝细胞(L-02)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胚肝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细胞密度为104个/孔),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1.25、2.50、5.00、10.00、20.00、40.00μg/ml富勒烯染毒组,培养24h后,采用MTT试验检测富勒烯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将人胚肝细胞分别暴露于0、1.00和20.00μg/ml富勒烯24h,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CAT、GSH-Px和SOD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25、2.50、5.00、10.00、20.00、40.00μg/ml富勒烯染毒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细胞存活率随富勒烯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1.00μg/ml富勒烯染毒组GSH-Px和SOD以及20.00μg/ml富勒烯染毒组CAT、GSH-Px和SOD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人胚肝细胞中CAT、GSH-Px、SOD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随着富勒烯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富勒烯可通过降低人胚胎肝细胞内CAT、GSH-Px和SODmRNA的表达水平,引起肝细胞发生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硫酸镍+重铬酸钾联合染毒对小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金属硫蛋白(MT)的拮抗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镍铬(1.0 mg/kg硫酸镍+0.5 mg/kg重铬酸钾)联合染毒组和低、中、高剂量MT保护(1.0 mg/kg硫酸镍+0.5 mg/kg重铬酸+5.0、10.0、20.0 mg/kg MT)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取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染毒21 d。检测小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力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镍铬联合染毒组小鼠血清AST、ALT、GGT的活力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MT保护组小鼠血清AST、ALT、GGT的活力均低于镍铬联合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T染毒剂量的升高,MT保护组小鼠血清AST、ALT、GGT的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镍铬联合染毒组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力和GSH含量均下降,而MDA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镍铬联合染毒组比较,各剂量MT保护组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力和GSH含量均升高,而MDA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T染毒剂量的升高,MT保护组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力和GSH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 MT对镍铬联合染毒所致小鼠肝脏损伤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T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亚急性染毒对清洁级小鼠心脏和肝脏的影响,并探讨其脂质过氧化损伤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1.26、0.63、0.32g/kg经口灌胃染毒,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每日1次,染毒50d。染毒后宰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力和肝脏、心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染毒后,各组间血清中ALT、AST水平无明显变化;各组间肝脏组织中SOD、MDA水平亦无明显变化;NO水平仅低剂量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LDH、α-HBDH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CK-MB比对照组及中剂量组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心脏组织中SOD和NO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A水平升高,且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DMF在该剂量下对小鼠肝脏影响不明显;DMF对小鼠的心肌具有一定的损害;DMF能够增加心肌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心肌损伤与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可能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富勒烯对人胚肝细胞L-02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富勒烯(C60)对人胚肝细胞(L-02)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L-02细胞液分别暴露于0、1.25、2.5、5、10、20、40μg/ml的C60悬浊液中染毒24 h后,检测细胞内LDH、GSH含量和SOD活力,并比较不加和加入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条件下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5、2.5、5、10、20、40μg/ml C60单独染毒组细胞存活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加人抗氧化剂NAC后,1.25、2.5、5、10μg/ml联合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5、5、10、20、40μg/ml C60染毒组LDH活力较高,5、20、40μg/ml C60染毒组SOD活力和10、20、40μg/ml C60染毒组GSH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氧化损伤可能是C60对L-02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硫酸钠对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HL-7702)的损伤作用及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L-7702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0.01、0.1、1、10 mmol/L亚硫酸钠的培养基中培养2、4、12、24、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RI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不同时间的HL-7702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硫酸钠染毒浓度的升高,HL-7702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仅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48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ALT活力较高;1 mmol/L亚硫酸钠染毒4、24 h及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AST活力较低,而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48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AST活力较高;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LDH活力较低,而染毒24、48 h HL-7702细胞上清液中的LDH活力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硫酸钠染毒组HL-7702细胞中RIP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性坏死可能参与了亚硫酸钠引起的肝细胞死亡,但其可能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染毒对L-02肝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TCE不同浓度(0、0.125、0.25、0.5、1.0、2.0mmol/L)和1.0mmol/LTCE不同染毒时间(0、1、2、6、12、24h)染毒肝细胞。按试剂盒说明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浓度;提取肝细胞R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肝细胞iNOS mRNA相对表达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E染毒肝细胞后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不同浓度TCE染毒肝细胞24h后,各染毒组和对照组比较,NO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用同一浓度TCE(1.0mmol/L)染毒不同时间,≥2h染毒时间引起NO合成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升高。TCE各剂量组染毒后ALT、AST和LDH高于对照组。[结论]TCE染毒肝细胞可诱导肝细胞iNOS mRNA表达水平升高和NO合成增加,并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提示TCE的肝细胞损害作用可能与NO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L02细胞经饮用水有机提取物染毒后所诱发的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细胞凋亡的改变。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将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正常人肝(L02)细胞分别暴露于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0.312 5、0.625 0、1.250 0、2.500 0、5.000 0 L/ml有机提取物的培养液中暴露24、48、72 h,同时设溶剂对照(含0.1%DMSO培养液)和空白对照(培养液)。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的含量和ALT的活力。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各剂量饮用水有机提取物染毒不同时间L02细胞的凋亡率均较高,除0.312 5、0.625 0 L/ml染毒24 h和0.312 5 L/ml染毒48 h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饮用水有机提取物染毒不同时间L02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的含量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饮用水有机提取物染毒不同时间L02细胞培养液上清中ALT的活力均较高,除0.312 5、0.625 0 L/ml染毒24 h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饮用水有机提取物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L02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含量和ALT活力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饮用水有机污染物可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地诱导L02细胞炎性因子IL-6的分泌,引发炎症反应,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番茄红素(Lyc)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肝L0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H_2O_2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为模型,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番茄红素预处理后L02细胞的生存率以确定最佳处理浓度;通过测定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细胞内丙二醛(MDA)水平,培养液上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等指标观察番茄红素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检测细胞核蛋白中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量及其靶基因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辅酶Ⅰ醌类氧化还原酶1(NQO1)的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观察番茄红素对Nrf2的核转位及其下游靶基因的激活作用。结果 10μmol/L番茄红素可显著提高H_2O_2培养条件下L02细胞的生存率,提高细胞内SOD、GSH-Px酶活性,降低胞内MDA含量及培养液中的ALT、AST、LDH酶活性(P0.05),并能提高细胞核蛋白的Nrf2含量及Nrf2靶基因HO-1和NQO1表达水平(P0.05)。结论番茄红素可通过促进Nrf2的核转位、增强其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表达从而对H_2O_2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硝酸铅诱导人胚胎肝细胞株L-02细胞热应激蛋白70(HSP70)表达以及细胞氧化应激的变化,并探讨HSP70表达与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方法以0、10、20和40μmol/L硝酸铅染毒人胚胎肝细胞株L-02细胞,以免疫组化技术观察HSP70表达的变化,并检测L-02细胞裂解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还原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20、40μmol/L硝酸铅组L-02细胞未出现细胞毒作用,HSP70出现阳性表达,且40μmol/L剂量组呈明显阳性;同时40μmol/L剂量组SOD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研究剂量的硝酸铅能够诱导L-02细胞HSP70表达明显增强,且细胞抗氧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多脏器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Operated,SO)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组,每组各10只。采用Pringle法制备大鼠肝I/R损伤模型。肝缺血30 min、再灌注2 h(SO组除外),UTI组缺血前预处理UTI(3万 U/kg)。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和肝、肾、心肌组织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观察尿量和肝、肾、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I/R组血清ALT、AST、Cr、BUN、MDA及肝、肾、心肌组织MDA含量均高于SO组(P<0.05),血清和肝、肾、心肌组织SOD、GSH-Px、GSH、LDH含量均低于SO组(P<0.05);UTI组血清ALT、AST、Cr、BUN、MDA及肝、肾、心肌组织MDA水平均低于I/R组(P<0.05),血清和肝、肾、心肌组织SOD、GSH-Px、GSH、LDH含量均高于I/R组(P<0.05)。I/R组尿量少于SO组(P<0.05),UTI组尿量多于I/R组(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I/R组肝肾组织有明显的组织损伤,心肌未见明显的组织损伤。UTI组肝肾组织结构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大鼠肝I/R后多脏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食品添加剂亚硫酸钠对人肝肿瘤细胞( HepG2)的细胞毒性作用和脂肪变作用.方法向HepG2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阴性对照)~ 10 mmol/L亚硫酸钠溶液染毒24、48和72 h,并设空白对照(无细胞)组和阳性对照组(含1%Tritonx -100的DMEM),每组6个复孔.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法检测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肝细胞的活性改变,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内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仅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24h后HepG2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力的释放率增加(P<0.05);而各剂量亚硫酸钠染毒48和72 h后HepG2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活力的释放率无显著变化.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剂量亚硫酸钠染毒24、48、72 h后(除0.039 mmol/L染毒72 h外)HepG2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下降(P<0.05),且细胞存活率随着亚硫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而降低.染毒24、48 h后,部分亚硫酸钠染毒组HepG2细胞内出现了极少量的脂滴,而阴性对照组却未发现;染毒72 h后,10 mmol/L亚硫酸钠染毒组出现明显脂滴.结论 一定剂量的亚硫酸钠染毒可增加HepG2细胞膜的通透性,对肝细胞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引起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的蓄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氟化钠 (NaF)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方法 ,观察氟化钠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存活率和肝细胞培养液中谷草转氨酶 (AST)和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的影响。结果 氟化钠可使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存活率下降 ,且呈现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其IC50 为 3 5 8mmol/L ;肝细胞培养液中ALT和AST的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2和 4mmol/L染氟组肝细胞培养液中ALT和AST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氟化钠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有明显的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PM_(2.5)染毒模型,探讨PM_(2.5)对大鼠肝脏的氧化损伤效应。方法将SPF级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PM_(2.5)染毒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注入法染毒,PM_(2.5)染毒组给予20 mg/kg的PM_(2.5)混悬液,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周染毒1次,共染毒24周。染毒结束后测定两组大鼠肝脏系数,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并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M_(2.5)染毒组大鼠肝脏系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_(2.5)染毒组大鼠血清ALT及A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M_(2.5)染毒组大鼠肝脏SOD及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_(2.5)染毒组大鼠肝细胞排列紊乱,间质重度充血,细胞固缩,双核增加,可见大量散在性炎细胞浸润。结论 PM_(2.5)可致大鼠肝脏发生明显的氧化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正己烷(n-hexane)对大鼠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阴性对照组、染毒组(75、150、300 mg/kg)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每组8只。经腹腔注射染毒4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肝组织匀浆中SOD、GSH-Px活力、血清GSH含量降低,而血清MDA含量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肝细胞凋亡率(AV /PI-)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染毒剂量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913,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正己烷可引起或增强机体氧自由基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引起肝细胞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