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4):470-471
目的:探讨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在骨折的术前、术中、术后检查D-二聚体的必要性以及其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对四肢骨折病例512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6例。对于观察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7d时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于术前1d、术后3d及术后7d加查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检查。观察组术前、术中、术后均检查D-二聚体,术前查双下肢血管超声。设定D-二聚体血浆浓度>2000ng/ml为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将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的阳性结果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采用诊断试验的方法检验2种方法在诊断方面的一致性。结果:检查组术前患者D-二聚体血液浓度有256例均增高,将持续升高患者列为血栓高危人群,术前常规检查双下肢血管超声发现血栓18例,术前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后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活血化瘀治疗、2周后抗凝治疗,检查组未出现肺栓塞等致命性疾病;手术后D-二聚体持高不下,警惕深静脉血栓,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发现血栓10例,随后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均未出现肺栓塞等致病性疾病。对照组:术前术后均未检查D-二聚体,术前术后未行双下肢血管超检查,术前术后患者共发生肺栓塞10例,抢救并治愈8例,1例麻醉后翻身过程中死亡,1例手术后死亡。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早的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测定对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alf muscular venous thrombosis, CM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sis, DVT)患者214例,均行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二聚体检查。以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查诊断CMVT的结果,以及与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诊断CMVT的一致性。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查单一及联合诊断CMVT的诊断效能。结果 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214例疑似下肢DVT的患者中确诊下肢DVT 8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CMVT 90例,其中诊断准确72例,与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728。D-二聚体检查结果显示,CMVT 96例,其中诊断准确73例,与下肢静脉血管造影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694。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平均水平为(761.38±179.41)μg/L,非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平均...  相似文献   

3.
刘爱霞  刘鹏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966-968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年间68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特别是其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患者的诊治并提出早期诊断体会。结果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栓子脱落引起的肺栓塞。结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预后,为治疗争取时间。结合静脉超声和D-二聚体检测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大大减少静脉造影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爱霞  刘鹏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966-968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年间68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特别是其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患者的诊治并提出早期诊断体会。结果: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栓子脱落引起的肺栓塞。结论:子宫肌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患者预后,为治疗争取时间。结合静脉超声和D-二聚体检测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大大减少静脉造影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超声联合检测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5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第7 天行D-二聚体检测与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将D-二聚体浓度≥1 000 μg/L视为阳性,对D-二聚体阳性而超声阴性患者重复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行X线下肢静脉造影.结果 X线下肢静脉造影共检出47例患者为DVT,血浆D-二聚体浓度检测DVT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80.5%;超声检查DVT敏感性为80.9%,特异性为100.0%;若两者相结合敏感性可高达91.5%,特异性为100.0%.超声检查中央型DVT敏感性为95.2%,检查周围型DVT敏感性为81.3%.结论 D-二聚体与超声相结合诊断下肢DVT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髋部骨折患者常规筛查DVT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可疑深静脉血栓形成而近端静脉超声检查正常时,若D-二聚体试验结果阴性可排除血栓形成,阳性则是行静脉造影的指征。目的:评价和比较两种深静脉血栓诊断方法的安全性。设计:多中心随机试验。地点:4所大学医院。患者:810例可疑深静脉血栓形成而近端静脉超声检查正常的门诊患者。干预:试验组患者行红细胞凝集D-二聚体试验,结果阴性者不做进一步检查,阳性者行静脉造影;对照组所有患者1周后复查血管超声。观察指标:试验最初诊断有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及6个月随访中诊断为有症状性静脉血栓形成。结果:D-二聚体组408例患者中19例(4.7%)和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6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下肢静脉超声检查、Wells评分与D-二聚体检测,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D-二聚体峰值分布及D-二聚体到达峰值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二聚体检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Wells评分的诊断一致性较好。不同骨折类型、不同疾病分期与血栓位置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差异显著。结论:临床检测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诊断其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健侧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1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151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抗凝剂预防和治疗,并对双下肢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血栓发生情况.结果:71例发生患侧肢体深静脉血栓,25例发生健测肢体深静脉血栓;经多因素回顾分析,健侧发生深静脉血栓与年龄、术后1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关.结论:年龄较大以及术后1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健侧肢体深静脉血栓,需加大关注力度,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住院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3例入选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空腹抽血,进行凝血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沉、D-二聚体、抗心磷脂抗体等检测,同时进行顺行静脉造影或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153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32例发生PE,发生率为20.9%。PE组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非P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凝血时间、血沉、抗心磷脂抗体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示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是造成DVT住院患者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可能是造成DVT住院患者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肺动脉栓塞(以下简称肺栓塞)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变化规律以及手术前后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关联.方法 所有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第1、3、5天分别化验D-二聚体水平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将发生肺栓塞的患者检测结果与同期未发生栓塞者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肺栓塞与手术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否相关.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栓塞患者术后第1、3、5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术后第1天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高于未发生肺栓塞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前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术后肺栓塞并无关联(P>0.05),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易导致肺栓塞.结论 通过监测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术后尽早发现新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术后肺栓塞的预警.  相似文献   

11.
巫东福 《中外医疗》2016,(24):79-81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怀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同期8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分为对照组,采集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液标本进行D-二聚体测定,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及D-二聚体检测的诊断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2461.9±1782.6)μg/L明显高于比对照组(168.3±47.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D-二聚体﹥500μg/L有70例,提示有血栓形成,超声明确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65例。结论D-二聚体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异性指标,对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红阳  刘飒  高爱丽  李琳  戈艳蕾  李球兵  郭霞 《重庆医学》2012,41(28):2968-2969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临床高度疑诊肺栓塞患者100例,根据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分为PTE组(60例)与对照组非PTE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情况。结果 PTE组呼吸困难、P2亢进、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均高于非PTE组。且PTE组D-二聚体阳性、SⅠQⅢTⅢ、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下肢深静脉血栓显著高于非PTE组(P<0.05)。结论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D-二聚体阳性、肺动脉高压征、下肢静脉血栓是诊断PTE的重要线索,同时具备这些临床特征,应尽快完成D-二聚体、心电图、心脏彩超及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缩短诊断时间,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陈文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38-3440
目的:探讨骨科 D-二聚体高于正常值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对56例 D-二聚体高于正常的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防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病情好转出院。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骨科 D-二聚体高于正常值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D-二聚体与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检测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116例老年髋部骨折并行手术的患者,依据是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为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58例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与FIB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3dD-二聚体与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检测FIB及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早期预测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方法 选择下肢骨折患者524例作为观察对象,术前采取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中D-二聚体,同时完善术前下肢静脉彩超.随访6个月,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成功,随访率100%,其中DD阳性者37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4例(19.89%);DD正常水平者152例,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者11例(7.24%),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术前DD水平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水平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8例考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同时与下肢顺行静脉造影结果对照,并对作为诊断性实验指标的临界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正常对照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组D-二聚体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将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500ng/ml作为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界标准,D-二聚体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评价指标如下: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阴性预期值为100%、诊断准确率为85%。结论:D-二聚体含量检测可作为排除DVT的首选筛查试验。  相似文献   

17.
李国峰 《黑龙江医学》2013,37(7):577-578
目的对被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肺栓塞)的患者中D-二聚体阴性病例与D-二聚体升高阳性组进行比较。方法对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60例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气分析、下肢静脉超声、D-二聚体值、发病至就诊时间等。结果 D-二聚体值:D-二聚体阴性组(312.91±133.96)ng/L,共5例;D-二聚体阳性组为(1712±2181.76)ng/L,共55例。发病至就诊时间:D-二聚体阴性组(12.74±3.81)d,D-二聚体升高组(5.09±2.91)d,两组平均数相比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均以呼吸困难为最常见表现,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另外D-二聚体阴性组高龄增多,且本组超声心动图阳性发现率高。结论 D-二聚体值为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肺栓塞。结合临床表现,如高度怀疑肺栓塞,应进一步做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刘春   《中国医学工程》2015,(1):78+80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6月间的64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医用弹力袜进行深静脉血栓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护理措施,于术后5 d采用多普勒超声或静脉造影检查血栓,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D-2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经医用弹力袜干预护理后,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血浆D-2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天试验组血浆D-2聚体水平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医用弹力袜进行干预护理操作简便、安全,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及应用抗凝剂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3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16)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B组(n=16)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于入院第1天、第14天、出院后1个月利用免疫浊度法检测外周静脉血D-二聚体,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血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与16例健康者(对照组)对照。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组在发病早期D-二聚体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抗凝治疗后不同时间D-二聚体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A组与B组比较,D-二聚体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显效率为50.0%,B组显效率为87.5%,B组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测在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肺栓塞患者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肺栓塞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抗凝治疗或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效,后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D-二聚体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物,由于其高敏感性,血浆D-二聚体检测被广泛地应用于排除可疑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但由于其特异性不高,常需与临床概率评估、下肢静脉加压超声、CT及静脉造影等联合用于VTE的诊断。该文就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用于排除VTE、诊断VTE、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