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检测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情况,并探索其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我们检测SLE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CD4+T细胞表面ICOS、OX40、CD40L及B细胞表面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与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上ICOS、OX40、CD40L及B细胞上ICOSL、OX40L、CD40分子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SLE患者CD4+T细胞表面ICOS的表达与患者血清IgG水平呈现正相关,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与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正相关,B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与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水平正相关(均P0.05)。上述结果表明SLE患者外周CD4+T细胞上ICOS、OX40、CD40L及B细胞上ICOSL、OX40L、CD40分子均发生上调,并与SLE自身抗体水平呈现正相关,提示分别表达于T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ICOS/ICOSL、OX40/OX40L及CD40/CD40L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参与SLE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CD40—CD40L共刺激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证实CD40分子与其配体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在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类型转换以及T细胞活化、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CD40、CD40L异常表达与一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密切相关。本文仅就CD40-CD40L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CD40L/CD40为体内免疫反应系统中一对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CD40L主要表达在CD4^+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CD40主要表达于B细胞、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上皮细胞等。CD40L/CD40轴对B细胞的活化、增殖、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CD40L/CIMO相互作用也对细胞毒性T细胞前体的活化,维持调节性T细胞的动态平衡及诱导辅助性T细胞的分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CIMOL/CIMO轴还参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致病过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炎等,且在抗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多种动物模型的建立为探究疾病病因、研究CIMOL/CIMO轴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证实CD40分子与其配体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在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类型转换以及T细胞活化、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CD40、CD40L异常表达与一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密切相关.本文仅就CD40-CD40L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CD40L(CD154)及CD40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CD40L-CD40为体内特异性免疫反应系统重要的一对共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在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分化、抗体产生及同种类型转换中起关键作用,在T细胞活化以及效应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过程中也起重要凋节作用。CD40L-CD40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可导致机体产生免疫病理反应,应用抗CD40L的单抗(mAb)则可调控疾病的进程:我们就CD40L—CD40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Th细胞和B细胞表达异常高水平的CD40L,提示CD40和CD40L异常作用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应用CD40L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CD40和CD40L的协同刺激信号作用,通过抑制体液免疫的三个不同阶段来抑制生发中心的形成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动物实验证实,应用抗CD40L抗体可以阻止自身抗体的产生,但是在人类患者的试验中发现:或者没有出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效果,或者出现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40与CD40配体(CD40L)是体内炎症和免疫反应系统的一对共同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CD40-CD40L共刺激途径能促进T细胞活化并放大T淋巴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是产生记忆性CD8+T细胞的基础,能够促进CD8+T细胞的扩增和多能性,在CD4+T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介导更强的抗肿瘤效应和杀伤靶细胞的能力.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参与T淋巴细胞依赖的B淋巴细胞应答过程、生发中心的形成、长期记忆性R细胞的产生、抗体的产生及抗体类别转换,并可诱导和扩增CD4+ CD25+ Treg细胞.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共刺激分子CD2 8:CTLA 4/B7和CD40 /CD40L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T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 ,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CD2 8:CTLA 4/B7和CD40 /CD40L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以及免疫学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蔡鹏威  林芸  窦敏  陈金花  林一 《免疫学杂志》2005,21(6):507-508,513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上的异常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0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19的表达情况,CD40L在CD4 T和CD8 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①AS患者CD3 、CD3 CD4 、CD19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CD3 CD8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②AS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上的CD40L、CD19 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③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CD40CD40L途径在AS免疫功能紊乱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在结肠癌细胞株的表达及重组可溶性人CD40配体(rshCD40L)对结肠癌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株结肠癌细胞(HCT116、Caco-2、SW48和COLO-320)CD40分子的表达,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干扰素(IFN-γ)对结肠癌细胞株CD40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rshCD40L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rshCD40L对结肠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同时检测联合rshCD40L和IFN-γ抗结肠癌作用。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有3株结肠癌细胞(HCT116、Caco-2和SW48)表达CD40分子,IFN-γ能增强CD40+结肠癌细胞CD40分子的表达。rshCD40L能明显抑制CD40+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作用(抑制率分别为HCT116:33.5%±5.5%;Caco-2:21.5%±3.6%;SW48:30.1%±4.2%),而对CD40-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rshCD40L能诱导CD40+结肠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凋亡细胞百分比为HCT116:25.6%±4.52%;Caco-2:15.71%±2.27%;SW48:18.0%±3.7%),而对CD40-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无诱导凋亡作用(P<0.05)。另外,IFN-γ能明显增强rshCD40L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重组人CD40配体与IFN-γ联合可显著诱导CD40阳性的结肠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共刺激分子CD28:CTLA4/B7及CD40/CD40L和SL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刺激分子CD28:TCLA-4/B7和CD40/CD40L对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T细胞的活化、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CD28:TCLA-4/B7和CD40/CD40L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免疫学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单核细胞表达CD40和CD40L,其在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D40系统是细胞间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通过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金属基质蛋白酶产生、一氧化氮分泌,促使细胞逃逸凋亡、促进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细胞等。单核细胞上异常表达CD40,CD40L在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败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证实CD4 0分子与其配体CD4 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在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的分泌和类型转换以及T细胞活化、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 ,CD4 0、CD4 0L异常表达与一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密切相关。本文仅就CD4 0 CD4 0L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单核细胞表达CD40和CD40L,其在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D40系统是细胞间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通过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金属基质蛋白酶产生、一氧化氮分泌,促使细胞逃逸凋亡、促进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细胞等。单核细胞上异常表达CD40/CD40L在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败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CD40L和CD40的相互作用在胸腺依赖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控中居于重要地位。研究表明,CD40L具有对肿瘤直接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抗瘤免疫的激活作用。在对CD40L转染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CD40L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CD40分子是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可溶性CD40(sCD40)与膜型CD40(mCD40)共存,并具有与CD40L结合的能力,是CD40-CD40L作用的天然拮抗剂。研究显示健康人血清中存在低水平的sCD40,而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血液和体液中异常高表达sCD40,且其水平与病程发展和预后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CD40—CD40L与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淋巴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调控着免疫系统的发展,其中CD40与其配体CD40L(CD154)的相互作用,不仅对T细胞活化和效应功能的表现起重要作用,且在抗感染,抗病毒及抗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症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D40-CD40L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CD40突变体(muCD40)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uCD40Ig,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表达,以获得muCD40Ig融合蛋白,为检测体内可溶性muCD40分子建立实验基础。方法:从L929/muCD40基因转染细胞中通过RT-PCR扩增出人muCD40胞外段基因序列,从人脾脏细胞中扩增出人IgG1恒定区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采用Superfectin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出能稳定分泌muCD40Ig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并亚克隆。筛选出的阳性克隆经无血清培养后,收集上清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收集细胞进行RT-PCR鉴定,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uCD40Ig蛋白与CD40L的结合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人pIRES2-EGFP/muCD40Ig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CHO基因转染细胞能够稳定分泌人muCD40Ig蛋白;流式检测muCD40Ig融合蛋白能够与CD40L分子结合。结论:获得了能稳定分泌人muCD40Ig的CHO基因转染细胞株,muCD40Ig融合蛋白具有与CD40L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CD40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其自然配体是CD40L。CD40-CD40L信号通路在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基于其在激活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激活CD40-CD40L信号的CD40激动剂抗体可用于提高抗肿瘤免疫应答;在移植排斥和炎症反应中,CD40-CD40L信号也起重要作用,阻断CD40信号通路是目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靶点。制备CD40阻断性抗体或激动剂抗体不仅可用于检测CD40分子表达,还可以开发用于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治疗的免疫疗法。本研究表达CD40胞外段蛋白,通过免疫制备14株CD40单克隆抗体,筛选发现全部可作为western blotting检测CD40蛋白表达的抗体,9株CD40抗体可作为一抗用于流式细胞术检测人CD40表达,1株CD40抗体能阻断人CD40L和CD40相互作用。有意义的是,8株CD40抗体能激活人CD40分子信号通路,另外有10株能激活小鼠脾脏细胞CD40下游基因的表达,7株能上调小鼠脾脏B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本研究制备一系列CD40抗体,可用于CD40检测、CD40信号的阻断或激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究CD40分子在人树突状细胞(DC)抗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D40配体(CD40L)转基因细胞及抗CD40的激发型单克隆抗体在体外激发DC,并通过DC细胞计数、形态学和细胞表型分析、IL-12定量检测、DC对MM抗原的摄取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手段对其进行研究。结果CD40分子配基化可促进DC的体外增殖和分化,使DC增加分泌IL-12,并下调DC摄取抗原的能力,促进DC的成熟,同时赋予DC激发自体CD8+细胞增殖的作用,使后者对MM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杀伤作用。结论CD40分子激发不仅有利于DC的增殖、分化和增强激发T细胞增殖,而且Th细胞表达的CD40L是DC获得直接激发抗MM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