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广东针灸医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芳 《中医研究》2011,24(6):72-74
民国时期的广东针灸医学在摸索中前行。本期广东针灸医家医籍有周仲房的《针灸学讲义》、梁湘岩的《针灸科讲义》、曾天治的《科学针灸治疗学》等等,对这部分内容的挖掘整理,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的发展,并为现代针灸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53-55
针灸教材作为针灸知识扩散的载体,是发行量最大、阅读人数最多、读者最耗费精力的针灸文献。针灸学术史上第一本针灸学专著为《针灸甲乙经》,在唐代被作为官定教材,并且绵延至两宋,乃至远播朝鲜、日本;1949年前,澄江学派创始人承淡安编纂的《中国针灸学讲义》,被誉为"近百年来影响最大的针灸专著"。1949年后,由中华人民卫生部审定的第一套中医教材系列之一的《针灸学讲义》,其权威性、代表性是不可替代的。三种针灸学教材的理论体系存在差异,通过梳理与比较,对针灸理论体系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整理20部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的毫针刺法内容,分析进针法、补泻法、针刺异常情况处理以及手技、注痛法等毫针操作技术,发现民国时期针灸教材处于传统针术向现代针术的转变时期,将捻入作为进针过程中的主要手法,完成了对于管针进针法的引进及简化;出现新式补泻理论及方法;所载针刺异常情况种类与现在相异,并未形成全国适用的操作规范。《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灸治学》《中国针灸学讲义》《新针灸学》等是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教材。民国时期的针灸教材受到针灸教育模式转变、汉译日本针灸医籍传入、针灸大家学术思想、针具制作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香港针灸医学发展大事记(1932—199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永光 《中医杂志》1998,39(8):500-501
香港第一个针灸学术团体是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香港分社(总社设在江苏省无锡),1935年成立,主持人是当时香港东华医院第一任中医长卢觉愚。学社于1970年在香港重组,由卢觉愚任名誉社长,谢永光任社长。1979年该社改称香港中国针灸协会。卢觉愚于1932年11月21日加入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是香港中医界向该社报名进修针灸学之第一人。他的第一篇针灸论文完成于1934年,题为“突眼性甲状腺病针效之研究”。发表在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近月,得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朱兵教授厚爱,受领了朱教授亲笔签名亲手赠送的新著《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以下简称《系统针灸学》),读来爱不释手,其涉猎之广博,图文之并茂,内容之广泛,内涵之丰富,思考之深刻,正如其书与其人之厚重,引发了无限的思索与感触,这是一本独具匠心而又独树一帜的针灸学著作。正如作者相信的那样:"读懂并理解这本书,可以成为学贯中西的针灸医  相似文献   

6.
李学川,号邓尉山人,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李氏聚四十余年之精力,研读《灵枢》、《素问》和历代医籍,参之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撰写成《针灸逢源》。全书共六卷,卷一、二为《灵枢》、《素问》经文,系节录原经文并加注;卷三《群书汇粹》,辑历代医书有关针灸论述与  相似文献   

7.
洪亚群  黄浏姣 《光明中医》2011,26(3):426-427
针灸经典是针灸学思想之源泉,更是业针灸者必读之书。由于年代久远,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本文以《内经》和《难经》为代表,从明确学习目的和掌握学习方法二方面,探讨针灸经典学习特点,冀以抛砖引玉,有益后学。  相似文献   

8.
孙思邈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其代表作,书中不仅载有各科疾病处方,亦记载了大量针灸学内容,其主要针灸学术特点反映于这两部书籍之中,为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从经穴理论发挥、针灸治未病、灸有生熟说、针药结合及针脉结合、完善刺灸法、辑录针灸处方、擅用外治法七个方面来阐述孙思邈之针灸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宋代王惟一系统总结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该书厘定腧穴、统一术语、规范经脉病证和穴位应用、重视针灸预后和禁忌证、修订针灸图谱,首创十四经(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腧穴归经分类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最早由政府颁布的国家针灸标准,成为宋代全国统一的针灸教材及针灸考试依据。此外,王惟一依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容铸造针灸铜人开创针灸模型教学先河,后将全书刻石为碑以推广和普及针灸学知识,对后世针灸学术发展有着承先启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诞生于民国时期的澄江针灸学派,在"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针灸科学化实践,不仅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中国针灸讲习所、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针灸疗养院等科研、教学和医疗机构,还创办《针灸杂志》、出版《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学讲义》等学术专著和教材,尤其培养了大批根植于临床、兼具现代科学素养的针灸人才,对现代针灸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别具一格的彩色上海中医学院和上海中医研究所的有关针灸和解剖学专家,经多年精心摸索,编绘成了彩色的《针灸经穴图》,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针灸经穴图》共有彩图七幅.其中六幅标志了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经络上的腧穴361个,是十四经经脉之气直接注输出入的处所,它反映了我国历代传统穴位的结晶.为了对近年来针灸临床实践中发展的新穴有所反映,特专门绘制了一幅经外奇穴图,其中所列47穴基本上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针灸学》和《中国针灸学概要》选收,并经各地有关针灸专家、医师和教师反复讨论、精选后确定.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是中国历代朝代中经济较发达、国民文化较兴旺、科技创新成果较多的时代。从针灸学发展的角度看,两宋时期形成的针灸专著历来为针灸学家所推崇。其中北宋王惟一奉敕编纂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纂集旧闻,订正讹谬”,“创铸铜人为式”,考订经穴理论,为针灸学的发展以及针灸教学与医师考试的规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南宋王执中编纂的《针灸资生经》,“凡百氏之说切于理,自己之见得于心者,悉疏于下”,从卷三及卷七,以病统穴,对临床实践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笔者以《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及《针灸资生经》这两部在两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针灸专著为研究对象.从务实性、继承性及创新性3个方面,分析宋代针灸专著在语言及文化方面呈现出的特色,以期彰显其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及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良月  刘炜宏 《中国针灸》2001,21(8):461-463
时光如白驹过隙 ,转眼间 ,《中国针灸》杂志已走过了 2 0年的历程。面对着摆在我们面前的 2 0卷、155期杂志 ,我们不禁浮想联翩。《中国针灸》杂志诞生在 2 0年前那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的年代 ,全国人民正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迎接科学的春天。 2 0年来 ,这份融入了老一代针灸专家的希望与努力、承载了全国针灸同道的爱戴与期盼的杂志逐渐地发展、成熟起来 ,而我们所有参与过其中工作的人 ,也为之洒下了辛勤的汗水。1 勤奋耕耘 ,浇灌针灸学术的百花之园针灸界老前辈、著名针灸学家鲁之俊先生在《中国针灸》杂志发刊词中…  相似文献   

14.
明代著名针灸学家高武所著《针灸聚英》(以下简称《书》)一书,发《内经》、《难经》之要旨,取历代医家之经验,并根据临床体会加以发挥,有较高学术价值,对后世针灸学发展有很大影响。现就其学术思想作肤浅探讨。1 秉崇《内经》、《难经》,提倡医者应技术全面 高氏学识渊博,晚年专心医事,精研针灸,师宗《内经》、《难经》,旁究诸家,对《内经》、《难经》的针灸  相似文献   

15.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经络理论为核心。由于一些针灸古籍在文字上艰涩难懂,很多又是一词多义或一字多音,这样就为蒙生学习“针灸学”增加了一定的困难。给蒙生汉授“针灸学”,一受语言文字水平影响,二受中医基础理论底子薄的限制,因此如何能把“针灸学”讲义内容既系统又完整地传授给学生,使其简明易懂,无疑是很重要的。以下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一、编写教案,增减教材:一般地说讲义越熟,讲课就越生动形象,但这仅仅是讲好课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王雪苔(1925~2008),曾用名王政和,生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文献学家[1]。王老专著与主编著作有《针灸学手册》、《中国针灸荟萃》、《中国针灸大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针灸学词典》、《针灸史提纲》、《针  相似文献   

17.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癫痫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也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针灸学著作,书中对癫痫的发病、病机、治疗、腧穴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本文对《针灸甲乙经》的学术思想作了简单的论述,探讨了《针灸甲乙经》中癫痫的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以及治疗规律,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癫痫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甘定中     
1906年生于四川省蓬溪县,1922年毕业于四川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31毕业于四川省射洪县青堤镇针灸讲习所。现任四川省成都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成都中医学会针灸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医学会顾问,四川省针灸学会顾问。毕业后从师祖父甘召卿、伯父甘文溪。1935年就学于任俊升举办的针灸讲习所。解放后参加成都市针灸研究班、成都市中医学习西医班。曾编写《中国医学史简编》、《中医诊断学讲义》、《针灸学讲义》、《针灸歌诀》、《十四经穴位分寸歌》、他主  相似文献   

19.
以承淡安先生的《中国针灸治疗学》(1931年)、《中国针灸学讲义》(1940年)和《中国针灸学》(1955年3部著作为研究基础,通过总结论述其中关于五官疾病的分类及中西医病名的记载、演变过程,阐述承淡安先生不同时期对五官疾病的认识。通过系统分析及比较"针灸学三部曲"中针灸对五官疾病的治疗,探讨并总结了先生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辨证及诊疗特点,即临证辨治,随症变化;取穴精简,善用特效穴;针刺强弱,量效裁定;或针或灸,各有所宜;针药并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最早栽录“孔最治痔疮”的中国针灸教材是1958年北京市中医学校编印的内部教材《针灸学讲义》,以后4-6版全国统编教材《针灸学》及各版针灸专业教材《腧穴学》皆有载录。国外针灸教材所载的孔最穴主治病症中皆有“痔疮”之疾,足见其影响之大、之广。中国针灸学教材关于“孔早治痔”的记载系出自日本文献《针灸真髓》,该书由泽田先生的弟子代田文志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