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上端融合椎对术前双肩水平的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鄄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双肩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主胸弯融合术并有2年以上完整影像学随访资料的32例Lenke 1型AIS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表现为双肩水平,其中男6例,女26例,手术时年龄13~19岁,平均14.9岁,上胸弯Cobb角平均为23.7°±8.0°(10°~36°),主胸弯Cobb角平均47.5°±6.9°(40°~62°)。按照上端融合椎不同将AIS患者分为两组:A组,上端融合椎为T3,19例;B组,上端融合椎为T4,13例。A组患者的手术时年龄、Risser征、上胸弯及主胸弯柔韧度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上胸弯及主胸弯Cobb角、顶椎及躯干偏移距离、影像学肩关节高度差(radiographic shoulder height, RSH)、喙突高度差(CPH)和锁骨角(CA)。结果:A组随访时间2~4.5年,平均3.6±1.3年;B组随访时间2~4.8年,平均3.1±2.1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的上胸弯Cobb角、主胸弯Cobb角、顶椎及躯干偏移距离、RSH、CPH及CA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上胸弯Cobb角、主胸弯Cobb角、顶椎及躯干偏移距离、RSH、CPH、CA分别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上胸弯Cobb角及RSH、CPH、CA较术后1年均显著减小(P<0.05),均获得较满意的双肩平衡。结论:对于术前双肩水平的Lenke 1型AIS患者,上端融合椎为T3或T4对重建术后双肩平衡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对此类患者上端融合至T4即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和满意的双肩平衡。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躯干失平衡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62例行后路矫形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前及术后躯干平衡情况进行回顾性观察,探讨术后躯干失平衡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2001年连续收治施行三维矫形手术的6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14.4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5月(12月~57月)。进行CD、TSRH及CD Horizon系统的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观察各型脊柱侧凸术后的躯干平衡情况。结果 有53例(85.5%)患者术前X线片检查提示冠状面有1cm以上的失平衡。失平衡以向左侧多见(占95%),范围在-3.4cm到 4.3cm之间,平均为 3.1cm。48%的患者术后X线片检查仍有失平衡存在,但平均偏离距离为 1.2cm,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三维矫形术后躯干失代偿的发生可能主要与融合节段尤其是下方融合节段选择不当有关。骨骼成熟度较低的患者,术后发生躯干失平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研究Lenke 5、Lenke 6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接受后路矫形术后临床美学的改善,探讨临床美学改善程度与影像学改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8例以腰弯/胸腰弯为主弯的AIS患者,其中Lenke 5型患者12例,Lenke 6型患者16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在X线片上测量主弯Cobb角及顶椎偏移(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同时在照片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失代偿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术后失代偿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7月~2001年12月间AIS手术后失代偿病例14例。术后失代偿的诊断标准:躯干偏移距离>20mm,肩部不等高,远侧腰椎的旋转加重为冠状面失平衡;C7棘突垂线偏离S1后缘,胸腰段后凸>10°为矢状位失平衡。结果病例失代偿的原因包括初次手术时的分型错误、融合节段选择不当、胸弯过度矫正及腰骶弯认识不足。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失代偿的类型选择再手术10例,其中3例取出内固定后重新融合固定,6例延长融合节段,1例去除主胸弯内固定、融合上胸弯;采用支具治疗4例。随访除1例为6个月外,其余随访1~3年,平均18.9个月,12例随访时脊柱冠状面躯干偏移均<20mm,所有患者矢状面平衡良好。结论AIS手术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侧凸类型,自重力悬吊牵引位、反向弯曲位X线片了解躯干的平衡、侧凸的柔韧性,以选择适当的融合水平和手术方式来减少术后失代偿的发生,当术后发生失代偿时,应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失代偿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脊柱侧凸类疾患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随着对AIS脊柱复杂结构认识的深入及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脊柱形态的评价也趋于直观和精确.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体位处理下的脊柱X线摄片的优劣,以及CT、磁共振检查在评价脊柱形态方面的研究及进展...  相似文献   

6.
田振  李劼  刘昌伟  徐辉  胡宗杉  刘臻  朱泽章  邱勇 《骨科》2023,14(1):34-39
目的 探讨不同Risser征的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ce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前路矫形术后远期胸椎后凸角(TK)变化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在我院接受前路矫形术治疗的40例Lenke 1型AIS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年龄为(14.1±1.7)岁,其中男3例,女37例。根据病人Risser征评分将其分为三组:A组(Risser 0)、B组(Risser 1~3)和C组(Risser 4~5)。分别测量每例病人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2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的正侧位X线片上的以下参数:胸主弯和代偿腰弯的冠状面Cobb角、TK(T5~T12)、前椎体高度(VBHa)、后椎体高度(VBHp)、椎弓根高度(PH)以及椎弓根间高度(IPH),并计算T5~T12的前椎体高度总和(SVBHa)、后椎体高度总和(SVBHp)、椎弓根高度总和(SPH)、椎弓根间高度总和(SIPH)、SVBHp/SVBHa和(SIPH+SPH)/SVBHa。结果 术后对三组病人进行了长达5~13年(平均6.5年)的随访。相较于术后即刻测量的TK,末次随访时A组的TK平均值显著增加(增加13.7°),但B组和C组两次随访时的平均TK值未见明显增大。40例病人中有11例(27.5%)末次随访时的TK值较术后即刻显著增大,其中6例(85.7%)来自A组,这一比例显著高于B组(21.4%)和C组(10.5%)。末次随访时,40例病人的平均SVBHp、SPH+SIPH、SVBHp/SVBHa以及(SIPH+SPH)/SVBHa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平均SVBHp/SVBHa、(SIPH+SPH)/SVBHa在末次随访时较术后即刻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Lenke 1型AIS前路选择性融合术后远期有27.5%的病人发生了显著的胸椎后凸重建,这可能与低Risser征病人脊柱后份持续生长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椎弓根螺钉系统重建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胸椎后凸10年前后的疗效差异。方法:分别从2005年6月~2006年6月(早期组)和2014年6月~2015年6月(近期组)于我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Lenke 1型AIS患者中分别随机选取40例,共80例患者纳入研究。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1年左右摄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如下影像学参数: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早期组患者与近期组患者之间的术前、术后影像学参数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年龄分别为14.94±1.78岁及14.96±2.01岁。早期组患者的术前TK平均为14.42°±7.92°,而近期组的术前TK则为15.19°±7.90°,在术前两组间的TK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681)。在进行后路矫形手术后,早期组的术后即刻TK为18.58°,而近期组则为19.23°,两组间的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689)。在随访中,两组的TK与术后即刻的TK相比并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术前和术后TK与CL均显著相关。结论:目前椎弓根螺钉系统相比于10年前对于Lenke 1型AIS患者的胸椎后凸的重建并无显著区别,这种变化可能与AIS本身的病因学有关,也可能与本中心采用的去旋转矫形技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Lenke 1、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病人行脊柱后路椎弓根钉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短期内肩自发性平衡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中心行后路椎弓根钉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AIS的21例病人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标准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测量主胸弯Cobb角、上胸弯Cobb角、腰弯角度、影像学肩高、锁骨角,并采用T1倾斜角和颈椎轴线角评价内肩自发性平衡情况。结果 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主胸弯Cobb角、上胸弯Cobb角、腰弯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1平衡2例(9.52%,2/21),术后即刻6例(28.57%,6/21),术后6个月13例(61.90%,13/21),术后6个月时达到T1平衡的比例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部平衡3例(14.29%,3/21),术后即刻13例(61.90%,13/21),术后6个月17例(80.95%,17/21),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时的颈部平衡比例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nke 1、2型AIS病人矫形术后内肩平衡(尤其是T1平衡性)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改善。  相似文献   

9.
孙泽宇  李波  简月奎  罗旭 《骨科》2021,12(6):499-504
目的 探讨术前右肩高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病人术后的肩关节高度变化,并分析术后肩平衡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术前右肩高Lenke 1型AIS病人41例,根据术后肩部平衡状态分为双肩平衡组和双肩失衡组。分别测量两组病人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的影像学肩关节高度差(radiographic shoulder height,RSH)、上胸弯Cobb角、主胸弯Cobb角、锁骨角、胸廓锁骨角度差(clavicle chest cage angle difference,CCAD)和T1倾斜角,并计算主胸弯矫正率、上胸弯矫正率、主胸弯柔韧度、上胸弯柔韧度等;分析双肩失衡组病人末次随访时RSH与术前影像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双肩失衡组术前的锁骨角和CCAD值均高于双肩平衡组,上胸弯柔韧度低于双肩平衡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前锁骨角、CCAD与术后RSH呈正相关(P<0.05,r>0);上胸弯柔韧度与术后RSH呈负相关(P<0.05,r<0);锁骨角变化、主胸弯及上胸弯矫正率、主胸弯角度变化与RSH变化呈正相关(P<0.05,r>0)。Logistic回归分析未见双肩失平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锁骨角、CCAD及上胸弯柔韧度是Lenke 1型AIS病人术后RSH的预测因素,应避免主胸弯过度矫正导致术后肩失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建立的Lenke1BN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后路三维矫形手术,并探讨选择不同下固定椎对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建立的Lenke1BN型AIS有限元模型,模拟后路全椎弓根螺钉固定三维矫形手术.具体约束加载如下:约束骶骨整体水平固定,参照文献在T1~L5各椎节分别施加模拟自身重力和肌肉因素的向下载荷,在固定节段凹侧模拟植入"椎弓根螺钉",并放入"预弯"矫形钛棒,在棒末端施加向凹侧的旋转力矩,使棒向凹侧旋转90°,模拟旋棒矫形;旋棒同时在顶椎区(T7~10)固定螺钉施加10 Nm的扭矩,模拟椎体直接去旋转矫形.上固定椎选择T4(上端椎+2),下固定椎分别选择T12(中立椎)、L1(稳定椎)和L2(稳定椎+1),比较三种固定方案的矫形效果.[结果]顺利完成加载模拟矫形,选择T12(中立椎)、L1(稳定椎)和L2(稳定椎+1)作为下固定椎模拟矫形后,上胸弯、主胸弯和腰分别矫正为:7.1°、7.4°、9.2°,6.4°、6.8°、8.3°和6.5°、7.2°、8.6°;矢状面胸椎后凸(T5~12)分别为21.3°、20.7°和20.5°;三种矫形方案,矫形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首次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表明:对于中度Lenke1BN型AIS,选择性融合主胸弯可获得满意的腰弯自发矫正;应用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顶椎区椎体去旋转技术,可将下固定椎从稳定椎上移至中立椎,减少远端融合节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Lenke分型中各种脊柱侧凸类型的发病率,检测Lenke分型方法与手术融合节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54例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Lenke方法对侧凸进行分型,统计各种侧凸类型的发病率,检测Lenke分型方法与手术融合节段的关系.[结果]154例脊柱侧凸的病例均采用Lenke分型方法进行归类,最常见的5种类型是1AN,5CN,1BN,2AN,1CN,有11种类型在本组中未出现.Lenke分型方法定义为结构性的侧凸中95.5%进行了固定融合.[结论]Lenke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较过去的分型更为全面,对手术指征的评估、手术方法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结构性侧凸的诊断标准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类型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肩部失平衡情况进行观察,探讨避免肩部失平衡的融合节段选择方案.方法:对137例随访2年以上资料完整的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及术后的肩部平衡进行影像学评价.根据可能影响肩部平衡的因素(上胸椎侧凸情况、各个侧凸间相互平衡情况及主侧凸角度大小)将患者的Lenke分型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分析各因素及手术融合方式对肩部平衡产生的影响.结果:术前肩部失平衡的病例71例;其中显著肩部失平衡22例;重度肩部失平衡10例,均为Lenke 1型及Lenke 2型.这些患者均存在较大角度的上胸椎侧凸(非结构性或结构性).术后6例显著肩部失平衡.其中Lenke 1型第一类型1例,Lenke 2型第一类型1例,Lenke 2型第三类型4例,手术方式均为选择性融合.对Lenke 2型第二类型进行双侧凸融合,术后肩部失平衡改善.结论:术前肩部不平衡主要为Lenke 1型及Lenke 2型患者.上胸椎侧凸畸形对肩部平衡产生关键性影响.对Lenke 2型第二及第三类型不建议行选择性融合,对Lenke 2型第一类型进行选择性融合时应避免过度矫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骨密度对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后路矫形内固定术后矫形疗效的可能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8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的LenkeⅠ型AIS女性患者37例,年龄11~17岁(14.3±1.3岁),术前Cobb角40°~66°(48.9°±6.7°)。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0.8±7.4个月。术前均接受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扫描测定骨密度,根据股骨颈骨密度Z值将AIS患者分为骨密度正常组(Z值>-1.0)与骨密度减低组(Z值≤-1.0),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Cobb角、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冠状位顶椎偏移(AVT)、C7中垂线与骶骨中线的距离(C7-CSVL)和C7中垂线与骶骨后上缘的距离(SVA),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37例患者中,15例骨密度正常(骨密度正常组),22例骨密度减低(骨密度减低组)。两组患者术前平均年龄、Risser征、内固定节段数、置入物密度及术后随访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平均Cobb角、AVT和C7-CSVL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平均Cobb角和平均矫正率、末次随访时平均矫正丢失及矫正丢失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平均AVT、C7-CSVL无统计学差异(P>0.05);C7-CSVL改变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及末次随访时的平均TK、LL、SV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VA改变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骨密度状态对LenkeⅠ型AIS患者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一组青少年起病、不明病因的脊柱侧向弯曲大于10°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随着三维矫形理论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AIS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全椎弓螺钉固定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AIS手术的矫正率。然而,AIS的治疗应以追求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为最终目的,手术的矫正率并非越高越好,因此,全面评价AIS术后疗效应成为AIS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全面的评价必须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的丰旨标.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目的 :探 讨青 少年 特 发性 脊柱 侧 凸患 者的 骨 密度 变化 规 律。方 法:应用 双 能 X 线骨 密 度吸 收仪 测 定 101例特 发 性 脊 柱侧 凸 患 者 腰椎 (L2 ̄L4)和 股 骨 近 端 (股 骨 颈 、大 转 子 、W ard's 三 角 )的 骨 密 度 ,结 合 脊 柱 侧 凸 严 重程度 进行 分 析,并 与 62名 同 年龄 段正 常 青少 年骨 密 度进 行比 较 。结 果:特发 性脊 柱 侧凸 患者 所 测各 部位 的 骨密度均 明显 低 于正 常对 照 组(P<0.05),腰 椎 骨 密 度的 降 低 比 股骨 明 显 ,股 骨 近 端 的三 个 部 位 ,以 W ard's 三 角的 骨密度 降低 尤 为显 著。有 75.2% 的 特发 性脊 柱 侧凸 患者 发生 骨 密度 降低 ,其 中 26.7% 发 生骨 量 减少 , 48.5% 符 合骨质疏 松症 的 诊断 标准 ;但 其骨 密 度的 降低 程 度与 侧凸 严 重程 度无 明 显相 关性 。 结论 :青 少年 特 发性 脊 柱 侧凸 患者存 在着 骨 密度 的降 低 ,其与 侧 凸的 严重 程 度无 关,可能 与 特发 性脊 柱 侧凸 的发 病 机理 有关 。  相似文献   

16.
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是目前临床诊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常用影像学手段,无论是前期初次诊断,还是评估康复治疗效果或监测后续的进展情况,但这意味着患者需要频繁地曝露于X线之中。为了实现医学成像“辐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这一理念,该文就目前诊断AIS的低剂量放射方法与非电离辐射方法的影像学新技术进行综述,包括表面形貌学、三维超声、EOS成像技术和摄影测量方法,这些技术有可能在减少辐射曝露的基础上,兼顾成像的质量与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中枢神经异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检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患者的后脑及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及与Cobb角的关系。方法 :用MRI探查AIS患者的后脑及脊髓的解剖结构 ,用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体感传导通路功能 ,并对两者结果作相关性检验。结果 :MRI见小脑扁桃体脱垂或脊髓空洞和SEP显示体感传导通路功能异常病例在Cobb角 >45°患者中依次占 31%和 2 7 6 % ,而 <45°患者中分别只占 3 7%和 11 9% ,结构异常和功能异常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对严重脊柱侧凸或合并SEP异常患者应常规行全脊髓MRI检查 ,以便及早发现后脑及脊髓病变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前后的脊柱结构性侧凸畸形,是一种最常见的脊柱侧凸畸形,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年龄在1018岁,冠状面上Cobb角>10°伴有椎体的旋转而无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常见病。该疾病能够导致身体外观畸形、疼痛,甚至心肺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在治疗上,对于轻中度的AIS患者常用定期观察、支具等保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延缓侧凸的进展;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达到手术阈值的AIS患者,则建议手术治疗,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是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为代表的后路椎体融合术,往往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由于物理治疗性脊柱侧凸特异性运动(PSSE)疗法安全有效,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对于AIS患者治疗的具体适应证正逐渐完善,治疗理念与技术在不断更新,临床疗效也不断得到改善。本文将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方面展开,主要阐述常用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进展和应用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脊柱柔韧性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08年4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204例AIS患者,男性36例,女性168例,平均年龄15.0岁;平均Cobb角50.1°;平均Risser征3.4度;主弯跨度平均6.8个椎体;主弯顶椎旋转度平均2.0度.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及仰卧左右侧屈位X线片,计算主弯柔韧性.采用相关分析研究各临床指标与主弯柔韧性的相关性.结果:女性AIS患者的脊柱柔韧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胸腰弯组和腰弯组AIS患者的脊柱柔韧性显著大于胸弯组(P<0.05),胸腰弯和腰弯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AIS患者中的年龄及主弯Cobb角(站立位与侧屈位)均与脊柱柔韧性显著负相关(P<0.05),且胸弯女性AIS患者的月经初潮至手术时间及顶椎旋转度也与脊柱柔韧性显著负相关(P<0.05).男性胸弯AIS患者中侧屈位主弯Cobb角、胸腰弯/腰弯组中主弯Cobb角(站立位与侧屈位)均与脊柱柔韧性显著负相关(P<0.05).主弯跨度及Risser征与脊柱柔韧性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AIS患者脊住柔韧性受年龄、月经初潮至手术时间、主弯Cobb角(站立位与侧屈位)、弯型及顶椎旋转度等因素影响;男性AIS患者的脊柱侧凸柔韧性主要受主弯Cobb角及弯型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