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97例 EHF 患者的阴离子隙(AG)和血清 Na~+、K~+、Cl~-、HCO_3~-、白蛋白、钙含量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的同步动态监测,结合临床资料的分析,本研究发现,EHF 中 AG 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未测定阴离子(UA)增多和血液浓缩。而 UA 增多主要是由于严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所致的 UA 排泄减少而潴留体内所引起的,重症患者和少尿期的 AG 升高尤为如此;UA 生成过多则为 UA 增多的次要原因,由血液浓缩所致的 AG 升高只见于存活患者。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 AG 升高对于 EHF 患者不仅提示可能有代谢性酸中毒存在,还能提示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9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阴离子隙(AG)和血清 Na~+、K~+、Cl~-、HCO_3~-、白蛋白和钙的含量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的同步动态监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本研究发现,EHF 中 AG 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低白蛋白血症和血液稀释所致的未测定阴离子减少.AG 降低的出现率依轻中型、重型、危重型而递减:病死者生前未见 AG 降低,且 AG 降低者无1例死亡;AG 降低时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低于 AG 正常时,且显著高于 AG 升高时,维持在正常的50%左右.提示在 EHF 中 AG 降低的出现标志着病情较轻、肾小球滤过率中等程度下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4.
5.
6.
通过对9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阴离子隙(AG)变化的动态观察发现,EHF 的 AG可呈升高、正常和降低三种类型的变化;在 EHF 病程中,少尿期 AG 显著高于正常和其他各期,其他各期间无显著性差异;EHF 的 AG 变化还与病型和预后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危重型患者的 AG>重型>中型=轻型的 AG,病死者 AG 显著高于存活者 AG。这些变化规律提示在 EHF 检测 AG 不仅对于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 EHF 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与估计也可能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97例 EHF 患者的预后与住院期间的 AG 变化的关系的进一步探讨,本文发现高AG 型病死者血清 Na~+显著低于高 AG 型存活者,且前者伴少尿率显著高于后者(P<0.01).EHF高 AG 型、高 AG 型伴少尿、高 AG 型伴少尿及低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6.19%、60.00%85.71%,病死的相对危险度为14.4、47.2、72.6,均呈进行性增高趋势.故认为,以 AG 与尿量及血清钠浓度的同步变化作 EHF 预后估计的方法既简单实用又准确率高(可达85.71%).  相似文献   

8.
187例EHF患者在应用病毒唑双盲随机对照治疗中,血清明离子隙(AG)变化的动态检测结果表明:接受病毒唑治疗后,EHF患者降低的出现率增高,AG升高的幅度缩小,且AG升高者的病情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程度均减轻。AG升高的原因有变,由血清Na ̄+浓度升高所致的相对增多,而由血清Cl ̄-浓度降低所致的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酸碱平衡失调和离子紊乱是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常见的并发症,如诊断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病人死亡。为了探讨出血热各期和治疗过程中酸碱平衡失调的变化规律,我们选择59例出血热患者,进行了动脉血气酸碱度变化的动态观察。结果发现,出血热各病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酸碱平衡失调、低血钾、高血糖等。  相似文献   

10.
11.
季宝琴  王琳 《医学争鸣》1997,18(2):138-138
流行性出血热酸碱失衡状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季宝琴1王琳1田凤珍2李健1(1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肺功能室西安7100382天津武警总队医院)关键词出血热,流行性酸碱平衡血气分析中图号R-512.8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其病理生理涉及水...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分析汪茂发(铜陵市人民医院内科244000)自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分离成功,流行性出血热的确诊有了特异性方法。但因此项技术尚未广泛开展,不少医院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仍依靠病史和普通实验室检查来确立。故进一步认识该病早期的多种临床表现对早期...  相似文献   

13.
14.
吕美德 《吉林医学》1989,10(5):257-260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系一种机体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具有三大症状,五期经过,容易作出正确诊断,但对非典型或轻型患者,尤其在病程早期常易造成误诊。近年来EHF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现将1985年1月至1989年2月4年间在我院住院病人中512例有较完整资料的病例,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特点讨论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的诊断、分型均参照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科研座谈会”制定的标准。 1.病例分布 512例中男349例(68.2%),女163例(31.8%),男:女约2.1∶1,最小6岁,最大75岁。以15~29,30~39岁组所占比例较高。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以3~6月病例数较多,占总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8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共84例。在今年入冬以来收治的20余名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中发现,今冬出血热与往年有所不同,出血热抗体(IgM)阳性率低。在恢复期重复检查出血热抗体。从中发现阳性率明显提高。在抢救成功的病人中有糖代谢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粒细胞减少症、肺综合征出血热、呼吸衰竭等病例。在诊治过程中积累了点滴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徐安石  金水忠 《上海医学》1993,16(4):229-230
1984~1991年,本院收治了200余例流行性出血热。现就临床所见,对该病的诊断、特殊临床表现、休克及高血容量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