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以10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预防组,在出生后6h内给予苯巴比妥负荷量,维持量为3-5天,对照组为同一病区未使用苯巴比妥预防前2年的12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结果显示预防组HIE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在中重度HIE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提示苯巴比妥对HIE的预防有一定效果,可降低HIE的严重程度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周宇芳 《华夏医学》2000,13(3):247-248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苯巴比妥、甘露醇及脑活素联合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6h内即开始应用苯巴比妥预防缺氧后脑损伤,如出现HIE症状再予小剂量甘露醇及脑活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在减少HIE的发生率、减轻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应用苯巴比妥、小剂量甘露醇、脑活素联合防治新生儿  相似文献   

3.
探讨内源性激活素A(ACTA)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变化及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 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窒息足月新生儿68例(观察组,其中轻度38例、重度30例) 和正常足月新生儿40例(对照组),用ELISA法动态检测其出生时脐血、出生后7d的ACTA、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水平;结合新生儿HIE颅脑CT进行临床分度,将窒息组患儿的各项 临床指标量化赋分,与血清ACTA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生时脐血的 ACTA[(375071)vs(284023) ng/m1]、TNF-α[(1083±161)vs(904088)ng/ml] 及FGF [(77662329)vs(3632±940)pg/m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新生儿ACTA与出生后的1minApgar 评分成负相关性(r=-0837,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7d的ACTA[(561144)vs(282014)ng/ml]、 FGF[(64321881)vs(4171±919)pg/ml]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TNF-α水平比较统计学 无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TA与HIE患儿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性(r=0851,P<005)。结 论 新生儿HIE发病的过程会有内源性ACTA进行参与,动态检测内源性ACTA对判断窒息所导致新生儿 HIE的严重程度及预测患儿的预后可能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内高压症的早期诊治与预后关系,方法:逸择两组不同时期的HIE患儿,两组病情分度无明显区别(P>0.05),I组确诊时间>48h,II组确诊时间≤48h,两组治疗方法基本相似,结果:I组死亡率39.7%,后症发生率6.9%,II组死亡率14.5%与I组比(P<0.01),II组后遗症发生率2.6%与I组比(P<0.05),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结论:HIE颅内高压征如能及早诊断和治疗,其死亡率和后贵症均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观察麝珠明目散滴眼液对正常兔和水负荷高眼压兔眼压影响。结果表明,3%,6%麝珠明目散滴药后1,0.5h能显著降低眼压(P<0.01),并持续5,5.5h以上,眼压降低最大值分别为0.707±0.389和1.259±0.280kPa;6%麝珠明目散眼压降低最大值大于3%麝珠明目散(P<0.05)或2%匹罗卡品滴眼液(P<0.05)。3%和6%麝珠明目散也能显著降低水负荷高眼压兔眼压,作用随剂量增大而更加显著(P<0.05,P<0.01).与2%匹罗卡品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防治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儿脑功能障碍的效果。②方法将57例HIE病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干预。两组均于1.5岁、2.0岁按双盲法进行Bayley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试。③结果干预组在1.5岁时Bayley测试精神发育指数(MDI)较对照组高13.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t=3.29,P<0.01),运动发育指数(PDI)高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2,P<0.05);2岁时MDI较对照组高14.2分,PDI高9.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3.27,2.79,P均<0.01)。④结论早期干预对防治HIE病儿脑功能障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89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分析,发现78.7%有明确诱因。并证实新生儿窒息时多合并损害心和脑,表现在心肌酶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儿(统计学处理:LDH和CK,P<0.01;AST,P<0.05)和HIE的高发率(42.7%),且轻重窒息引起HIE的机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时,早期营养心脑和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8.
用血沉方程、细胞电泳及红细胞聚集形态学观测等方法研究了体外条件下铅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铅红细胞相比较,加铅红细胞:①沉降K值变化显著(P1h<0.05,P2h<0.05),并与铅浓度相关(r1h=-0.86,P<0.05,r2h=0.74,P<0.05);②电泳率减小(P<0.05),与铅浓度相关(r=-0.95,P<0.05);③最大聚集体平均直径增大(P<0.05),与铅浓度相关(r=0.98,P<0.05)。提示用铅处理过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大,并与加铅浓度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远期影响,对HIE存活儿童(4~7岁)43例(均经临床及头颅CT证实),进行智商(IQ)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SM)测定。结果:HIE轻度11例IQ和SM测评分平均为85±12.90、8.63±0.95,中度19例分别为56.47±11.50、6.05±0.65;重度13例分别为30.07±7.84、5.38±0.60;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3例中度HIE患儿接受早期干预、综合治疗3年,IQ和SM测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观察表明,神经系统受损程度与HIE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接受早期干预、坚持综合治疗,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庆市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进行动态分析。方法:采用ELISA法,对人群进行HBV血清标志物调查检测。结果:均为常见的九种模式,本组与1994年比较变化较小,但单项抗—HBs阳性模式的出现率由21.9%升到26.2%(χ2=5.833、P<0.05);本组HBsAg的阳性率为8.3%,比1986年报道的低,男性为9.7%仍明显高于女性的6.5%(χ2=9.310、P<0.05),10岁~30岁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均在平均阳性率8.3%之上,男女皆如此。流动职业人群感染率高于稳定职业人群(χ2=6.190、P<0.05)。结论:HBV感染模式的动态分析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穿刺抽吸、液化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 ,即CT定位、经皮颅内血肿穿刺、射流冲碎血肿、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58例 ,并与 56例同期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作对照 ,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病死率。结果 微创组神经功能改善 (ADLⅠ~Ⅲ 39例 ,占67.2 4 % )明显高于开颅组 (ADLⅠ~Ⅲ 2 6例 ,占 46 .43 % ) ,χ2 =5 .0 36 ,P <0 .0 5 ;其病死率也低于开颅组 (χ2 =4.357,P<0 .0 5) ;超早期手术疗效亦显著高于开颅组 (χ2 =4.8,P <0 .0 5)。微创组的超早期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延缓手术者 χ2 =7.1 78,P <0 .0 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操作简便 ,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脂质体与完全弗氏佐剂预防NOD鼠胰岛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完全弗氏佐剂 (CFA)、不完全弗氏佐剂 (IFA)、大复层脂质体 (LML)、小单层阳离子脂质体(DOTAP)对NOD鼠胰岛炎和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①将 3周龄的NOD雌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CFA后脚板注射 (n =16 ) ,IFA和PBS乳化后腹腔注射 (n =16 ) ,单独PBS后脚板注射 (n =16 )。观察 12周龄胰岛病理及 30周龄糖尿病发病情况。②将 3周龄的NOD雌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大复层脂质体 (LML) (n =13) ,小单层阳离子脂质体 (DOTAP) (n =13) ,单独PBS腹腔注射 (n =13) ,同上观察胰岛病理及糖尿病发病情况。结果 :①CFA后脚板注射能明显降低胰岛炎计分 ,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30周龄时 ,CFA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PBS后脚板注射对照组 (分别为9 2 %和 81 8% ,P =0 .0 0 1)。 12周龄时 ,CFA组胰岛炎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0 0 5± 0 0 2 )和 (0 5 4± 0 11) ,P<0 .0 0 1]。②LML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胰岛炎计分。 12周龄时 ,LML组胰岛炎计分明显低于PBS腹腔注射对照组 [分别为 (0 16± 0 0 2 )和 (0 5 8± 0 0 6 ) ,P <0 .0 0 1]。 30周龄时 ,LML组糖尿病发生率为 6 0 % ,对照组为 90 %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在预防胰岛炎的作用上 ,CFA优于LML。结论 :CFA后脚板注射可预防NOD鼠发生糖尿病并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进行干预的和未干预治疗的亚临床型佝偻病进行比较和评估。方法 对 6个月~ 2岁的健康儿童进行登记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 (BLAP)测定 ,将BLAP >2 0 0IU/L的亚临床型佝偻病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治疗组进行干预治疗 6个月后复查和统计 ,2组比较佝偻病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结果 亚临床型佝偻病发病率为 2 3 8% ;佝偻病发病情况 :2组儿童中佝偻病症状相比较 ,多汗、夜惊发生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烦躁不安这一症状的差异不如前 2者明显 (P <0 0 5 ) ;在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中 ,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下呼吸道感染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及时发现和治疗亚临床型佝偻病不仅可以降低越冬后因光照不足而发展为佝偻病的机率 ,而且可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 51例住院分娩妊高征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 ,并与 80例正常妊娠分娩产妇比较。结果 妊高征组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 38.0 2± 2 .72周和 2 80 9.0 0±71 7.86g ,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的 38.94± 1 .81周和 30 56 .88± 439.0 5g(P <0 .0 5) ;其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及手术产率、产妇并发症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5或 0 .0 1 )。重度妊高征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轻、中度组 ,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并发症高于轻、中度 (P均 <0 .0 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婴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而且病情越重 ,母婴预后越差 ,严密的监护和合理的治疗措施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血清 s 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检测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及 1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 0、3、7d血清 s ICAM-1的水平。结果  41例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中 2 6例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 ,其中轻度 12例 ,中度 8例 ,重度 6例。对照组血清 s ICAM-1水平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重度 HIE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窒息组及轻度、中度 HIE组的水平 (P<0 .0 5或 0 .0 1) ,其余 4组间的水平相差无显著性。结论  ICAM-1参与 HIE的发病过程 ,血清 s ICAM-1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989~1994年3月收治2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均为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重度窒息11例,轻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11例中死亡5例。11例随访结果:脑瘫3例,智力低下2例,癫痫1例,5例正常。提示:窒息是该病的主要病因,其预防主要是防止围产期缺氧,应用负荷量的苯巴比妥控制惊厥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30例足月单纯窒息儿、30例足月轻度HIE新生儿入院时(日龄12 h~48 h)、日龄4 d及日龄7 d(恢复期)时血SI及SF含量,并与2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轻度HIE急性期SI、SF水平与对照组及恢复期比较,先降低(日龄12 h~48 h),后升高(日龄4 d)(P均〈0.05);单纯窒息组急性期SI、SF水平仅在日龄4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5);HIE及新生儿窒息恢复期SI、S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I、SF可能参与HIE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HIE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乌拉地尔(URA)预防高血压患者拔管心血管副反应,对24例高血压患者在全麻后拔管期间应用乌拉地尔抑制心血管应激效应。结果表明:拔管前静注URA15mg的患者(URA组),SBP、DBP、HR、RPP在拔管期间与对照值相比较变化不明显。未用URA的患者(对照组),各观察值在拔管期间与对照值相比较增高显著(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拔管前静注URA15mg能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因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缺血预处理 (IPC)之间的关系 ,为IPC的内源性保护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健康兔 2 4只 ,随即分成三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IPC组和对照组 ,每组 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骨骼肌细胞VEGF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兔骨骼肌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I/R组为 5 8.75 % ,IPC组为49.2 5 % ,对照组为 2 9.75 %。I/R组和IPC组VEGF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 ( χ2 分别为 6 8.18,31.82 ,P均 <0 .0 0 1) ,IPC组VEGF表达弱于I/R组 ,χ2 =7.2 7,P <0 .0 1。结论 VEGF参与IPC的延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