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状CT扫描图像被认为是鼻旁窦及颅面部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但多年来CT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根本解决颅面部冠状CT扫描解剖结构不对称的问题,一些学者探索许多方法期望得到问题的解决,而研究设计CT冠状扫描固定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临床需要一直是业内的缺憾。为此,笔者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缜密的研究和实验,得出了满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林昌举  朱丹 《放射学实践》2004,19(12):859-859
鼻旁窦CT常规冠状位成像均采取直接冠状位扫描。具体步骤是让患者采取仰卧或俯卧位 ,头部过伸 ,先做头部侧位定位像 ,然后倾斜扫描架使冠状面与OM线垂直扫描[1] 。也有报道采取不作定位像直接冠状扫描的方法[2 ]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总是让患者感到不适 ,操作人员也觉得比较繁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提高对上颌窦疾病冠状位扫描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了54例上颌窦冠扫的扫描资料。结果:上颌窦炎症46例(其中包括霉菌性上颌窦炎3例),上颌窦骨化性纤维瘤2例,上颌窦恶性肉芽肿3例,上颌窦淋巴瘤3例。结论:CT冠状位扫描对上颌窦炎症定性基本正确,而对肿瘤性病变虽不能作出特异性诊断,但可根据病变的累及程度与骨质破坏范围及增强扫描情况来判断预后,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3月至2004年5月,我院经CT冠状扫描共诊断鼻息肉69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对69例鼻息肉CT冠扫图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结构.我们将常规的横断面扫描改为颅底位冠状面扫描,它能更清晰的显示上颌窦、额窦、筛窦及蝶窦的冠状面结构,使多数窦腔影像显示在同一层面上,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方便。材料和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2年12月,本院行副鼻窦CT扫描共42例,其中20例病人行颅底位冠状面扫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骨折多为间接暴力作用引起,其骨折线大多和胫腓骨长轴垂直或成一定的角度(多大于45度),和胫腓骨长轴平行者少见,若用常规CT轴位扫描线与骨折线平行,容易漏诊或观察不满意,若用冠状扫描可增加阳性率,且易于观察踝关节间隙的情况,我院经过100余例的扫描实践,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眼眶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眼眶原发性肿瘤的CT表现,以期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CT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眼眶原发性肿瘤56例。均行CT轴位平扫,33例行轴位增强扫描,另有10例行冠状位增强扫描。结果 56例眼眶原发性肿瘤CT发现率100%,良、恶性诊断准确47例,定性诊断准确31例。结论 CT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部分肿瘤良、恶性可得到明确诊断,对恶性肿瘤定性诊断仍很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大多数年轻病人来说,鼻旁窦的CT检查为众多疾病的标准诊断方法。本研究是评价高螺矩双源CT技术用于鼻旁窦扫描的影像质量,尤其关注其放射剂量。方  相似文献   

9.
头颈部CT、MR扫描规范指南(修改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T扫描规范指南 一、眼眶 适用于眼部各类病变。 1.基本要求:扫描或重组体位及基线。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斜矢状面:重组基线平行于视神经。  相似文献   

10.
鼻骨冠状位CT扫描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摄鼻骨侧位片来诊断鼻骨骨折 ,简便易行 ,但存在着诸多缺陷。笔者通过采用鼻骨冠状位CT扫描法 ,对鼻骨骨折进行分型 ,取得良好效果。该法实用性强 ,定性准确率高。现以我院GE Max64 0CT机为例 ,介绍如下。1 扫描方法先摄头颅侧位定位片 ,扫描平面与鼻骨纵轴线平行 ,用 2~  相似文献   

11.
CT扫描定位像(以下简称定位像)是CT检查的常规方法,是各部位CT检查的首要扫描程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如不扫定位像,则CT计算机将无法进入扫描程序,或CT片上不照定位像,给诊断和病变定位带来困难和麻烦。  相似文献   

12.
Shalmali  Pol  傅强 《放射学实践》2007,22(5):513-513
目的: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多所相关机构的研究在2000年~2002年分别独立进行了MRI与CT诊断急性脑卒中的对照研究。旨在探讨那种检查方法对诊断该病更具有优势。方法:356名患在行CT扫描前两小时内行MRI扫描,从患症状出现到做MRI检查的中间时间为367min;到做CT检查的中间时间为390min。MRI采用1,5T扫描仪,梯度回波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序列。CT采用非增强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检查中无定位图像扫描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螺旋CT检查中,首先进行定位图像扫描,然后在定位图像上确定扫描起始点和终止点,以此确定扫描范围。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有很多部位做CT扫描,无需扫描定位图像,可直接在体表定位确定扫描范围进行螺旋扫描,同样达到诊断要求,减少了患者的受照剂量。特别是多层螺旋CT(MSCT)应用以来,大范围扫描得以开展,象胸腹主动脉加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扫描定位图像患者的受照时间是16s左右。运用无定位图像扫描操作技术,患者就可以减少这些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3年4月至1995年10月,采用CT平扫加强化扫描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20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头颈部肿瘤多层螺旋CT冠状面多平面重建(MPR)与常规扫描图像,探讨冠状面MPR能否替代常规冠状面扫描。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 8层螺旋CT扫描仪对9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在横断面基础上行MPR。由3位资深放射科医生对冠状面MPR像与常规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0例冠状面MPR像对正常鼻咽、鼻腔、鼻窦、上颈部等部位软组织的显示与常规扫描冠状面像相似,图像质量好,均为1级。59例(65.6%)冠状面MPR像对骨质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像,68例(75.6%)对颅底孔道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像。增强CT扫描中,51例明显肿瘤病灶,46例(90.2%)对肿瘤的显示优于常规扫描冠状面像。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MPR图像除对口腔、口咽的显示欠佳外,均近似或优于常规冠状面扫描像,多层螺旋CT扫描的冠状面MPR可以替代常规扫描。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仿真内镜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VE)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对53例检者行容积扫描,包5拓鼻腔及鼻旁窦13例,喉部4例,气管和支气管20例,胃和结肠16例。利用Navigator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仿真内镜的影像,应用Fly through软件沿管腔中轴方向推进观察。全部病例(正常者除外)均经纤维内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鼻腔及鼻旁窦、喉部、气管、支气管及胃、肠腔CT仿真内镜获得类似于纤维内镜显示空腔器官腔壁或腔内病变形态的效果,并能从梗阻远端观察病变情况。结论:CT仿真内镜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可作为纤维内镜的补充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转移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着重讨论双期扫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已证实的肝转移瘤的螺旋CT扫描资料。检查机型采用西门子Somatom Plus 4螺旋CT机扫描。结果:肝转移瘤CT表现大多数为多发性低密度结节病灶,少数为孤立性低密度结节病灶,双期扫描显示大多数病灶为少血供,少部分病灶为多血管,各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可提高肝转移瘤的检出率,并有利于病灶特征的显示。  相似文献   

18.
定位扫描像(Scout view或称Scanogram,以下简称定位像)有重要价值,操作者可根据定位像选择机架的倾斜角度.并可在定位像上用参考线标出要扫描的位置、角度及层厚,以供医生分析提供准确可靠定位依据。CT扫描常规应先定位扫描,而有的医院CT科(室)在进行CT扫描时未先扫描定位像,或CT片上未照定位像,给诊断及定位带来麻烦,为此笔者就定位像的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头部外伤者,临床多以颅脑、上颌窦,眼眶等部位,申请CT检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头部严重外伤的CT扫描,笔者认为是以临床申请单的扫描部位为重点,适当改变扫描范围或局部特殊扫描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能提高扫描效率,缩短患者的CT受检时间,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资料和方法 仪器采用日本东芝压秒级螺旋CT(TOSHIBA.Asteion/VF机型)扫描胸部,发现环形病灶均作3.0mm或5.0mm薄层扫描,对部分病人进行增强扫描,统计我院胸部CT检查,对肺内出现球形病灶105例CT片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