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其他     
口腔正畸就诊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前S1抗原检测;我国儿童口腔科医师临床诊疗工作调查分析;白血病患儿牙科治疗的临床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口腔门诊护理体会;儿童口腔科进修生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老年种植患者牙科焦虑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老年种植牙患者牙科焦虑症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89位因牙齿缺失拟行种植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牙科焦虑症量表问卷调查,并对引起牙科焦虑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89位老年患者量表平均得分为13.44±2.79,64.36%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根据缺牙颗数分组的牙科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是否有系统性疾病、是否种过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分别有35.64%、31.14%的老年患者认为疼痛、治疗费用是引起焦虑的最主要原因。结论 老年种植患者的牙科焦虑水平相对较高,且随着缺牙颗数的增加,患者的牙科焦虑症情况逐渐增加。疼痛及费用是引起患者牙科焦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关于牙科局部麻醉安全、有效的问题,日本的牙科麻醉专家和临床医师,就牙科临床实践中的局部麻醉现状,从如何防止发生“不安全的麻醉”和“无麻醉效果的麻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医师参考。第一篇依据日常牙科临床记录,回顾牙科麻醉的现状1实施局部麻醉占就诊患者的比例临床资料来源于私人牙科诊所(漆畑牙科诊所),800例患者中有114例实施了局部麻醉,一天的就诊患者为28名,其中平均有3.9名实施了局部麻醉。麻醉专家对此较低的比例感到吃惊,临床医师也感到比预想的要少。究其原因认为是嵌体的减少和光固化树脂充填的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4.
口腔门诊成人患者牙科焦虑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口腔门诊成人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与患者焦虑可能相关的因素,为牙科焦虑症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牙科畏惧量表(dental fear scale, DFS)对330 例到口腔门诊接受牙科治疗的18 岁以上患者进行牙科焦虑症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DFS平均分值为39.21±13.97.40 岁以下、未婚女性、低经济收入、有过直接或间接的牙科经历、口腔保健意识较差的群体有较高的DFS分值(P<0.05).民族、文化程度和就诊情况与DF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科焦虑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牙科焦虑症患者多见于40 岁以下未婚女性、低收入、有过直接或间接的牙科经历、口腔保健意识较差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成人正畸治疗患者牙科畏惧症、牙科焦虑、社交焦虑的发病情况和心理行为干预的作用,为成人正畸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于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符合直丝弓矫治适应证的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正畸知识教育,心理行为干预组在正畸治疗前和每次正畸检查治疗操作中进行焦虑紧张情绪干预、心理行为干预"家庭作业"安排、认知教育以及社交焦虑问题干预.首次正畸治疗时和治疗1月、1年时分别进行改良柯氏牙科焦虑量表、交往焦虑量表评定.结果 首次正畸治疗时,改良柯氏牙科焦虑量表评分:干预组10.24±3.67,对照组12.43±3.75;发生焦虑人数的比例:干预组10.5%,对照组26.8%.正畸治疗1月,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评分:干预组36.71±10.42,对照组58.23±9.74;社交焦虑发生人数的比例:干预组21.0%,对照组33.0%:正畸治疗1年,社交焦虑量表评分:干预组24.73±10.62,对照组35.42±12.83;社交焦虑发生的比例:干预组2.6%,对照组12.5%.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人正畸患者牙科焦虑、社交焦虑的发生率较高,心理行为干预对其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我军部队人员牙科就诊情况,探索口腔疾病发病规律和口腔医疗保健现状。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采用封闭式选择问卷试题,分别进行牙科就诊现状调查、填写记录。结果:共调查陆、海、空官兵1 269人,入伍后曾到口腔科看过口腔病的人员占25.7%。结论:应改善部队人员的系统性口腔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7.
牙科医师体表和诊室环境的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昕  任蕾  李金陆  龚怡 《北京口腔医学》2006,14(3):201-202,205
目的 通过牙科医师治疗过程中,身体表面及诊室空气各处的细菌检测,了解牙体治疗和牙周治疗时对医师和空气的污染情况.方法 牙科医师进行牙体、牙周治疗时,将普通血培养基固定在其口罩、防护眼镜、胸前体表及固定在牙科治疗椅照明灯、牙科治疗椅旁屏风处,暴露1 min,实验室37℃培养24 h,各取10例,计算均值.诊室连续使用3.5 h后,将普通血培养基放置于牙科治疗椅水杯平台、牙科治疗椅后方2 m远的护士操作台表面,暴露5 min,实验室37℃培养24 h,隔日1次,共取10次,统计菌落均值,计算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结果 牙科医师身体表面不同部位及牙科治疗椅周边均被污染,污染最严重的是口罩,与防护眼镜的污染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室使用后,空气污染明显.结论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牙科医师和牙科治疗椅周边的污染均十分严重;诊室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明显高于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师应注重自身防护,诊室设备、空气应及时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心理行为与牙科焦虑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口腔门诊青少年患者心理行为与牙科焦虑症(DA)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以及自制青少年心理行为问卷表对400例口腔门诊青少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被调查者性别、是否有牙科治疗史以及3种不同的心理行为分组进行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79份,有效率94.75%;不同性别和对DA的发生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列联系数r=0.27;是否有既往口腔科治疗史对DA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11;紧张与焦虑行为和自我控制力行为与DA有关(P%0.05),r分别为0.55和0.35;而内向和羞怯行为与DA无明显关联。结论:DA在青少年患者中常见,性别、既往口腔科科治疗史以及部分心理行为对DA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近9年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患者中HIV抗体筛查现状和特征,对口腔医疗机构艾滋早期识别和防控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抗体筛查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5-2013年间共对68562例口腔病患者进行HIV抗体筛查,发现HIV感染病例31例,HIV筛查阳性率为0.045%.其中男25例,女6例;感染者以20~40岁青、中年为主,占61.29%;职业以从事商业服务为主,多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性传播途径占74.19%,其中男男同性恋占34.78%.感染者多在门诊科室发现,其中口腔黏膜科发现比例最高,占70.97%.结论:口腔专科医院HIV感染筛查阳性率略低于综合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艾滋防控意识,加大对高危科室如口腔黏膜病科、牙周病科就诊患者的HIV筛查力度、扩展筛查范围,提倡主动开展艾滋检测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0.
儿童患者牙科恐惧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儿童患者牙科恐惧症的因素,分析医患间对这些因素感知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4名儿童口腔科医师及4~9岁的儿童口腔科患儿107人分别填写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对口腔科治疗时疼痛的认识。结果:患儿害怕口腔治疗的主要原因,医患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患儿自述害怕就诊的首要原因是打针,其次为口内有水;从医时间长于15年的医师多认为是治疗时的疼痛感,从医时间短于5年的医生认为是牙钻等的声音导致患儿惧怕看牙。74.3%的医生在出现疼痛的操作前预告知患儿,从医时间延长,告知患儿的比率越低(P<0.001)。74.7%的患儿术前希望获知治疗是否疼痛。结论:医患间在惧怕口腔治疗的原因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戊二醛对牙科手机灭菌效果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碱性戊二醛(Cidex)对人工污染牙科手机的灭菌效果.方法:将人工污染牙科手机分别浸泡在0.5%、1%和2%的碱性戊二醛消毒液中,作用不同时间后放入中和剂中和10分钟取出,将浸泡处理后的牙科手机放入洗脱液中洗脱震荡40秒,对洗脱液进行检测.结果:0.5%、1%碱性戊二醛(Cidex)浸泡处理污染牙科手机4小时及2%碱性戊二醛(Cidex)浸泡处理污染牙科手机2小时,HBsAg灭活率均为100%;2%碱性戊二醛浸泡污染牙科手机10小时,对牙科手机上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9.99%;2%碱性戊二醛浸泡污染牙科手机10小时,对灭菌处理后牙科手机进行无菌检查,其中有9支无菌检查合格、1支检菌仍为阳性.结论:2%Cidex浸泡处理污染牙科手机可完全破坏HBsAg抗原性,用2%Cidex浸泡处理临床污染牙科手机可作为杜绝口腔科器械HBsAg医源性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拔牙畏惧程度92例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牙科畏惧症一直是牙医和牙病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曾有学者进行了有关牙科畏惧程度的调查 ,但关于拔牙畏惧程度的调查较少[1] 。为了解患者对拔牙方面的畏惧程度 ,本文对拔牙前后患者的畏惧程度等相关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材料与方法1 调查材料 调查采用问卷方式 ,随机挑选在口腔科作拔牙治疗的成年患者 10 2人 ,未回答完整缺项者 10人视为无效答卷 ,有效答卷 92人。问卷调查由负责治疗的医师拔牙后发给患者 ,独立填写完成后立即收回 ,调查内容如下 :问题 1(Q1) 拔牙前你是否畏惧拔牙 ?问题 2 (Q2 ) 是否畏惧拍摄牙片 ?问题 3(Q3) 是…  相似文献   

13.
周焱  时清  蔡爽 《北京口腔医学》2008,16(4):215-217
目的 比较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和传统车针去腐2种方法治疗龋齿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病率的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儿科就诊患者302人年龄3-14岁,分别采用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和传统车针去腐2种方法治疗龋齿,由经治医生根据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进行牙科畏惧症分级判定,治疗后以问卷形式调查治疗中疼痛程度,方法倾向.结果 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组牙科畏惧症发病率(22.96%)低于车针组(37.72%),特别是在牙科畏惧症高发的3-9岁患儿中发病率与车针去腐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与车针去腐比较疼痛更轻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arisolv化学机械去腐法能减少低龄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病率,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牙科畏惧症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牙科畏惧症.方法:通过现况调查研究,随机收集颌面外科门诊200个行拔牙治疗的病例,通过一般资料量表及牙科焦虑量表(DAS),分析导致牙科畏惧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DAS≥13,共21人(10.5%).经历拔牙术的患者DAS评分与性别、性格、拔牙类型、拔牙经历、周围人拔牙经历及疼痛耐受程度有关(P<0.05).结论:应针对拔牙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具体因素进行心理或医疗干预,以缓解牙科畏惧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儿童口腔科的特殊性,本研究目的是探索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学龄前儿童及家长情绪影响。方法 本研究开展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恢复门诊接诊但严格防疫期间(2020年3月14日~2020年5月31日),分别采用面部情绪量表和行为分级评估量表评估来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学龄前儿童(n=85)焦虑状态和牙科畏惧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和改良牙科焦虑量表评估儿童家长焦虑状态和牙科畏惧症程度。结果 疫情期间,儿童口腔科就诊儿童家长焦虑情绪与家长牙科畏惧程度、医院或医护人员的防疫措施及家长性别显著相关(P<0.05);而家长职业、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儿童牙科治疗项目等因素对疫情期间家长焦虑情绪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期间儿童焦虑情绪与儿童年龄和儿童牙科畏惧程度相关(P<0.05);儿童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长职业、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儿童牙科治疗项目、疫情期间家长的焦虑情绪、家长因医院或医护人员防疫措施对疫情下儿童焦虑情绪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冠疫情期间及疫情常态化时期,儿童口腔科医护人员除做好常规诊疗工作外,还应重视就诊儿童及家长的心理变化,加强对儿童家长进行防疫措施和就诊流程的解释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牙科医生终日与唾液、血液接触 ,它们中的病原体 ,如乙肝病毒 (HBV) ,艾滋病病毒 (HIV)等在牙科治疗过程中 ,可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的器械或飞沫气雾造成病人、医师之间的“交叉感染”。牙科感染控制是保障病员、医生免于感染的必要措施。消毒和灭菌是牙科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 ,凡是能穿透并伸入口腔组织内的器械与口腔粘膜接触之耐热金属制品 ,及高危人群所使用过的器械 ,都应采用灭菌处理。口腔内科感染控制要求贯彻至诊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引发患者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焦虑控制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方法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58名18~75岁的初诊患者,应用口腔焦虑量表和自编牙科畏惧细评表、人口统计学一般项目表进行调查。结果 84.1%的被试者呈现无畏惧或轻度畏惧状态,6.1%呈现中度畏惧,9.8%呈现重度畏惧。引发患者焦虑的前3位因素分别是疼痛(57.5%)、洗牙时的吱吱声(45.0%)、牙钻的声音和震动(37.5%)。结论针对疼痛、洗牙和钻牙的声音等相关因素的临床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畏惧情绪。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牙科焦虑症及对选择种植修复选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雪丹 《口腔医学》2009,29(11):607-609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牙科焦虑症情况和牙科焦虑症对种植修复选择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对1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性别分析牙科焦虑症情况,并按问卷得分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牙科焦虑症患者和非牙科焦虑症患者。对两组的种植修复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并按组统计不选择种植修复的原因。结果大学生中女性牙科焦虑症发病率较男性高。牙科焦虑症患者对种植修复选择相对较少。不选择种植修复的原因以害怕手术和害怕疼痛为主。结论提高对种植牙的认识,减轻对种植牙的焦虑,可以让更多人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牙科门诊老年患者焦虑症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牙科焦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2月-2013年2月,利用自制牙科焦虑症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和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对352例牙科门诊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焦虑水平进行评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52例患者中,焦虑症的现患率为5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23,95%CI=0.18 ~ 1.07; P=0.0115)、既往躯体创伤史(OR=2.87,95%CI=2.85 ~4.00; P=0.0306)和是否初次就诊(OR =6.69,95%CI=5.03~ 7.64; P<0.0001)与焦虑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科焦虑症报告率较高,有必要通过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有效降低牙科焦虑症的发生及焦虑水平,以提高牙科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儿童牙科畏惧症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的发生情况及产生原因.方法 采用临床焦虑及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对300例儿童牙病患者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治疗前问卷式调查、填表,治疗后由经治医师记录患儿DF发生情况.结果 300例儿童牙病患者中DF患者245例,发生率为81.67%,不同性别儿童DF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不同、牙科经历不同、口腔卫生状况不同的儿童DF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儿童DF发病率较高,与患儿年龄、不良的牙科经历、口腔卫生状况等因素有关.儿童DF直接影响儿童牙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