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培丰  潘磊 《中医教育》2010,29(6):62-64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医学。当代中西医结合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致经历了临床研究(20世纪60—70年代)、临床和实验研究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3个阶段,已培养出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7000余人,全国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已逾10万,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大多处于中西医并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教学中如何建立中西医结合思路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实习对于医学生非常重要,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良好的工作方法、临床思维培养和医德医风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临床老师能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引导和启迪,对于学生来讲将会终生受益。由于“中西医结合”的科学定义还缺乏权威性的定论,所以在临床教学中如何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医院校的临床老师如何在临床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中医妇科和西医妇科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学科,但在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上有共同之处。近年来许多人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关理论与临床问题,逐渐发展为一种既不同于中医妇科又不同于西医妇科,并有一定特色的新型领域,兹评述如下。1基础理论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妇科基础理论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建立在临床实践可靠有效的基础之上,基于临床而促进临床,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手段。比如对月经周期的阴阳学说研究,就根据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规律,把月经周期分为经后期、真机期、经前期和月经期,认为月经周期的生理状态是阴阳相互对立…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义军 《中医药学刊》2005,23(1):153-153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采用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的主要模式。但是由于中医常见证候的辨证标准不规范和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对外交流。因此,通过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定量化、标准化研究,建立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江苏中医药》2009,(12):F0003-F0003
医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大量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外治法,取得了良好疗效。为收集、整理、应用和推广中医(中西医结合)外治方法,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将外治法研究中心设在该院。中心旨在做好中医(中西医结合)外治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林骞  鞠建庆  徐浩 《世界中医药》2020,15(4):643-646
心血管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建立老年冠心病临床预测模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现从心血管疾病临床预测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建立老年冠心病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的必要性、难点问题与对策3个方面进行阐述。并认为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在疾病预后评估方面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大提高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度;缺乏高质量、大样本数据是建立老年冠心病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必须加快构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一体化云数据平台,实现高效收集整齐、真实、结构化的海量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当前青光眼动物模型主要根据是否存在高眼压,分为高眼压型与非高眼压视神经损伤型。该研究基于青光眼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及病证特点,对目前常见的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分类、造模方法、优缺点及中西医病证的吻合度进行归纳与分析。现有青光眼动物模型中激光光凝诱导型、前房注射物质诱导型、巩膜上静脉烙闭诱导型、环角巩膜缘缝合诱导型、转基因型等模型与西医诊断及中医眼部主证吻合度较高,说明现有模型可以较好地展现青光眼西医临床特点。但现有青光眼动物模型普遍对中医病因病机考虑较少,未观察中医四诊信息及证候特点,且尚未对病证结合青光眼动物模型开展研究。因此更加贴合临床实际的中西医病证结合青光眼动物模型的探索与建立有其必要性。该文旨在为青光眼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探索统一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与评价体系,从临床最常见的青光眼肝郁证出发考虑如何体现中医证候特点,以期早日建立更加贴合临床、更具有中西医病症特点的青光眼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从而推动青光眼疾病更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177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59例,分别给予西药、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比较它们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前房积血吸收及视力改善情况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可明显改善视功能,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动物模型是沟通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桥梁,建立合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评判量化标准成为模型建立的关键。本文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及诊断指标,整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归纳现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对象、模型表现及优缺点。考察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的吻合度。结果发现降植烷、淋巴细胞染色质诱导小鼠模型在西医学诊断方面吻合度高,但二者均与中医证型吻合度低。总体来看系统性红斑狼疮仍是以传统的西医造模方法为主,体现中医证候的指征较少,建议在评分较高的肝脏细胞浆蛋白诱导的SLE兔模型建模基础上,施加以体现中医证型的其他干扰因素,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证型的中西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以期为该病的中西医模型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珊  陈帝昂  夏婷  王倩  郭静 《光明中医》2023,(17):3447-3450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传承创新中医药、融合贯通现代医学的桥梁。深入剖析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现状,人才培养存在“思维难以互通、知识难以兼容、技能难以协同、能力难以提升”的难点。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以中西医临床能力为主体,融通中西医思维兼具中西医技能为两翼”的核心教育理念,围绕“教师队伍、课程教材、临床实践”等要素,建立思维与能力相融合、基础与临床相贯通、中医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2010年会议”于2010年7月20—2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承办,河北以岭医院协办。来自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学院等43个单位175名中西医结合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为主题,共同探讨中西医结合“一个临床”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并确定了下一阶段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共有16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和主题发言。陈士奎教授作了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专题报告。认为师资、教材、实践基地和学生是构成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的四要素,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其教育工作委员会应建立全国中西医结合师资培训及教师研修基地,持续开展中西医结合师资培训及教师研修,并组织专家进行中西医结合教材研究,及时对中西医结合教材作出修订。中西医结合教育应鼓励中西医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独立思考。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结合本校教学实践,介绍了该校从开设《神经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基础概论》,到《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讲座》、《神经科学原理》等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研究生课程新的教学体系。河北医科大学对“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进行了广泛调研及全面而深入的探索,会上作了“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报告。湖南中医药大学作了“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现实问题与思考”的报告,系统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提出“构建理论、实践、素质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对“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进行了积极探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面展开研究,作了“PBL问题设计引导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建立”的报告。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拓宽视野,率先在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设立了全科医学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能力要求及其培养途径”进行了思考。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就“规范教学基地建设促进医教研协调发展”作了专题报告。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作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的报告。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对临床带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作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糖尿病带教中的方法与思考”的报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就“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进行了介绍。(方朝义丁旭整理)  相似文献   

12.
浅谈21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随着生物医学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作为新的医学体系之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结合、融汇了中医药知识和西医药知识,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防病治病、提高临床疗效,以新的医疗思维与模式服务于人类健康,以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丰富了世界医学科学。文章简要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发展简史、发展现状,提出了改变中西医结合医学现状的措施,展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趋势。医学自身的发展和医学发展新模式给了中西医结合的更多机遇,应寻找更新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在基础性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当今医学所处的时代(是实验医学向整体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过渡时期)为背景,从医学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现状,认为目前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尚未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理论体系,以致造成中西医结合工作停滞不前的局面,而这又使相当一部分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认识不到中西医结合医学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唯一模式。因此,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如何更好地结合?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是关键。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回顾、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概念、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等方面的探讨,认为:应从人才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医古文与外语的学习、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及提高循证能力培养。)重视中西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培养提高诊治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科研能力,激发创新力、注重结合能力的培养并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王宝恩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从未有过脱产学习中医药的经历。在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批示指引下,经过数十载的学习、临床、科研探索,王教授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感染性多脏器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研究等领域的突出成就,荣获国家、部级科技奖项数十个,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本文是王教授在2007年12月11日“京津冀地区中医医院重症感染中西医诊治策略论坛”上的报告,希望籍此提高中西医同仁对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的认识与思路。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方法通过研究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的历史,分析辨病治疗、辨症治疗与辨证论治各自的优劣,总结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里程,提出病证方结合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果复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方测证、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和为病证方结合的临床诊疗标准提供参考是病证方结合研究的主要思路。结论通过病证结合复制动物模型、通过以方测证的应用,可以把中医学中的病、证、方、药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和提高临床的辨证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是南中国科协主管,中旧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设有:述评、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博士之窗、论著摘要、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学、基层同地等栏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研究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儿科优势病种基本情况和相关特点,掌握优势病种在妇科儿科临床中的客观现状。方法:采取同行评议的方法,在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中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儿科优势病种调查。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百种中医重点病种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在妇科儿科临床实践中自行总结推荐的相关优势病种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对妇科儿科优势病种疗效排名的反馈情况。结果:调查排列出了妇科儿科填报频次排名前10位的优势病种。结论:本次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儿科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9.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D动物实验研究是探索其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而TD模型的构建是动物实验成功的关键。目前TD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多样,但尚无一种公认的、标准的模型评价方法。近年来提出的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注重与临床相结合,为TD动物模型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笔者采用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对现有TD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机制、优缺点及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显示目前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但尚无一种模型可同时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具有高吻合度,IDPN+隔日断食+慢性束缚+游泳复合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一般,多数动物模型与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缺乏中医证候表现。TD动物模型评价面临着缺乏客观评价指标的现状,加之TD病证结合模型研究匮乏、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低,无法满足TD模型研究客观化、标准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对该疾病的研究。因此,采用多因素造模方法构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基于抽动障碍中西医临床诊疗特点建立起TD动物模型评价标准,对TD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三)张之南教授(协和医院内科,北京100053)近30余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有了长足进展。结合我的经验和体会,简括如下。1临床研究1.1中西医结合增加了治疗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使可治病种不断扩大,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