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敏  刘建华  向杨 《西南军医》2006,8(2):89-90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主要与乙肝有关。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属中晚期肿瘤手术切除率低。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是目前治疗无手术指征肝癌的最佳方法之一,现将其心理护理、术前及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运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测定3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首次选择性肺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①中晚期肝癌患者的OKT_3,OKT_4,NKH-1表面标记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但OKT_3亚群无差异(P>0.05);②介入治疗后,T 淋巴细胞未见明显变化;③NKH-1表面标记阳性细胞数在术后1周有下降趋势,但P>0.05,术后1月显著下降(P<0.01).本文讨论了肝癌介入治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可能的机理和介入期间进行细胞免疫监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尽地论述了产生肝癌内部回声强弱的组织病理学基础,认为由癌细胞组成的团块产生低回声,而癌结节中出血、非液化性坏死、纤维组织、脂肪变性和血窦扩张是形成强回声的因素。同时,本文还对肿瘤内血管的多寡与回声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肿瘤边缘回声产生机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在鼠肝癌模型影像与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的血管造影表现中,肿瘤类型、血供、肿瘤典色、肿瘤血管、门脉瘤栓、肝内转移等征象影响THAE疗效和病人的预后。我院试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门脉瘤栓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我院经治的10例肝癌患者门脉瘤栓的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入治疗后3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5年以上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1988年5月至1996年4月,对660例肝癌行动脉碘油药物乳剂栓塞化疗(LP-TACE),其中63例尚行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治疗(PEI)。660例中,96例获病理确诊。临床分期为临床Ⅱ期543例,Ⅲ期117例;肿瘤分型为单结节型171例,多结节型67例,巨块型388例,弥漫型34例;肿瘤瘤径≤10cm者256例,>10cm者404例;动脉造影为富血型538例,乏血型122例;甲胎蛋白(AFP)<20μg/L者473例,>20μg/L者187例;肝功能A组430例、B级164例、C级66例。60例共行LP-TACE 1765次(平均2.7次),其中63例共行PEI 165次(平均2.6次)。介入治疗后生存年以上者38例,其中8例获得病理证实。660例均进行随访,失访者按失访日期作为死亡时间统计。着重就生存年以上38例的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肝癌生存5年以上,其中生存超过7年14例,超过10年6例(2例至今分别已生存了13年6个月、13年3个月);5、7、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38/660)、2.1%(14/660)、0.9%(6/660)。38例中,临床分期均为Ⅱ期;肿瘤分型为单结节型20例,多结节型8例,巨块型10例,弥漫型0例;肿瘤瘤径≤10cm者27例,>10cm者11例;动脉造影均为富血型;AFP<20μg/L者18例,>20μg/L者20例;肝功能A级29例,B级9例,C级0例。38例共行LP-TACE 175次(平均4.6次),其中18例共行PEI 75次(平均4.2次)。结论 临床分期、肿瘤分型、肿瘤大小、造影情况、AFP变化和肝功能是影响中晚期肝癌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而LP-TACE质量的保证(包括完全栓塞法和侧支栓塞法)、PEI的应用、并发症的处理和长期随访是提高远期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2 105例肝癌患者实施5 328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肝脓肿,发生率为0.67%(14/2 105)。14例患者均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最大直径10.00~20.00 cm,富血供者9例,少血供者5例;病灶单次栓塞10例,分次栓塞4例。化疗药物及碘油混悬剂用量20~40 ml,其中使用量为20~30 ml者8例,30~40 ml者6例。10例术中追加颗粒性栓塞剂(明胶海绵或聚乙烯醇)。14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6例;肝功能A级5例,B级9例;合并门静脉癌栓7例,胆道阻塞10例。本组肝脓肿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肝功能分级,是否合并糖尿病,门静脉癌栓和胆道阻塞,病灶大小,碘油剂量以及是否使用颗粒性栓塞剂可能与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肝脓肿相关。积极处理基础病、改善一般状况,超选择、精准、分次栓塞大病灶对预防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肝脓肿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对肝癌介入并发肝脓肿具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11.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肝癌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肝癌多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手术切除率仅8%~2 5 % [1 ,2 ] 。近2 0年来,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效果。但亦有文献报道多中心随机临床观察,TACE并没有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如果超选择不到位或栓塞剂选择不当,还可能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加速肝硬化进展[3 ] 。临床尚缺乏针对肝癌有特异性的化疗药物[4] 。基于以上原因,区域性放射性核素治疗(re gionalradiationtherapy)肝癌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实验及临床研究,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逐渐成为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应用的放射性核素微球种类…  相似文献   

12.
肝癌介入治疗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单纯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 76例PHC患者分为两组,A组38例(3DCR加TACE,先TACE 1~3次,3DCRT45~60Gy),B组38例(TACE2~3次)。介入化疗选用顺铂60~100mg、阿霉素40mg、丝裂霉素20mg。结果 A组CR+PR36例,总有效率为95%;B组CR+PR 23例,总有效率有60.5%(P〈0.01)。癌灶体积与疗效有关,PTV(计划靶体积)〈216cm3者CR 7/8,PTV〉216cm3者CR 1/8(P〈0.01)。结论 PHC疗效3DCRT加TACE组优于单纯TACE组。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血管造影及介入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贾雨辰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4):207-210,T030
本文分析了5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认为大部分复发病例手术时都有残癌存留、比较了造影、B 超与CT 的诊断价值.造影能够准确定位、定性,并能了解血供情况,为手术提供参考.分析了肝动脉结扎后的造影表现,为提高肝动脉结扎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我国的常见病,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全国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肝癌。不少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已有相当大的范围或已在晚期,以致不适于手术治疗。介入放射的方法治疗不能手术的肝癌是国内外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由于正常肝脏具有双重血供,即肝动脉和门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植入式导管药盒系统(PCS)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9例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按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分为TACE组、PCS组和TAI组。对三组疗效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PCS组缓解率虽然与TAI组无显著差异,但1,2年生存率却明显高于TAI组。但随着时间推移,生存率下降显著,与TAI的差异逐渐缩小,3年生存率两组已无明显差异,而TACE与上述两组的差异却越来越明显。结论PCS在不能栓塞的肝癌介入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髂外动脉穿刺植入药盒优于股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法。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