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频喷射通气时麻醉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喜庆  吴兴裕 《医学争鸣》1994,15(3):211-213
作用测定5-8次常频呼吸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方法,探讨了高频喷射通气时麻醉犬动脉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Petco2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通气频率分别为60,100及200次/min时,Petco2和Paco2均无显性差异,Petco2呈显相关(r=0.83,P<0.01)。结果提示,测定5-8次常频呼吸后的Petco2可较准确地评估HFJV时麻醉犬的Paco2。  相似文献   

2.
孙喜庆  吴兴裕 《医学争鸣》1994,15(4):252-254
作应用测定5-8次常频呼吸后Petco2的方法,探讨高频喷射通气(HFJV)时组胺致肺损伤犬Paco2与Petco2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通气频率分别为60及100次/min时,Paco2较Petco2均显升高(P<0.01)。Paco2与Petco2呈显正相关(r=0.80,P<0.01)。结果提示,测定5-8次常频呼吸后的Petco2不能准确地反映HFJV时组胺致肺损伤犬Paco2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和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条件下PaCO2与PaCO2差值(ADcu2)的变化。方法 20例需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血流动力学和通气参数稳定后,于机械通气后1、12、24、48、72h调节PEEP分别为0、5、10、15cmH2O时同时测定PaCO2。和PaCO2。结果 机械通气1h、PEEP分别为0、5、10、15cmH2O时PaCO2与PetCO2间均显著相关(分别是r=0.69,P〈0.05;r=0.48,P〈0.05;r=0.54,P〈0.05;r=0.59,P〈0.05);机械通气12h、PEEP为5cmH2O时,PaCO2与PaCO2间最著相关(r=0.69,P〈0.05);PEEP为5cmH2O时PaCO2-PetCO2值最小(除12h外)。结论 PetCO2只能作为机械通气开始时的参考;5cmH2O可能是此类患者机械通气的最佳PEEP。  相似文献   

4.
金丹群  毕良学 《安徽医学》2004,25(5):386-388
目的 探讨小儿不同心肺疾病条件下机械通气的特点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10 2例小儿根据心肺疾病不同分三组 ,无心肺疾患组 18例 ,月龄11.2± 7.5。严重肺部疾病组 10例 ,月龄 14 .3± 6.5 ,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用呼吸机支持的患儿 74例 ,月龄 2 0 .3±9.3。监测方法 :呼吸机应用 1小时后患儿安静状态下采取动脉血气标本 ,并记录即刻PetCO2 ,计算出PaCO2 与PetCO2 差(a—ETCO2 )。结果 三组患儿的PaCO2 与PetCO2 均有显著相关性 (r1=0 .5 83 ,r2 =0 .786,r3 =0 .790 ,P均 >0 .0 5 )。而三组间a—ETCO2 有组间差异 ,其中第 3组与第 1组差异显著。结论 PetCO2 可用于判断小儿机械通气状态下PaCO2的变化 ,PetCO2 是一种有用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高频喷射通气排除二氧化碳效能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喜庆  曹勇 《医学争鸣》1995,16(4):319-320
有关高频喷射通气(HFJV)时气体运输的确切机制尚未得到充分阐明。作首次证实了HFJV时涡流形成能促进CO2排除的假说,探讨了死腔、呼气末正压及改变呼气状态与CO2排除的关系,并据此首次提出气管内高频双向喷射通气新方式,研制了程控双向喷射呼吸机,证实其既保留了一般HFJV的优点,又具有促进CO2排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的差值[P(a-et)CO_2]的变化.方法 104例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除监测血流动力学外,同时于麻醉后,无肝前期,无肝期30、60 min,移植肝下腔静脉开放后5、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同时记录PetCO_2,计算P(a-et)CO_2.结果 与麻醉后相比,无肝前期、无肝期30和60 min、下腔静脉开放后5和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显著增快(P值均<0.01),pH值显著降低(P值均<0.01);无肝前期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升高(P<0.01),无肝期30 min和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的MAP显著降低(P值均<0.01);无肝期30和60 min、下腔静脉开放后5和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aCO_2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下腔静脉开放5、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etCO_2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无肝期30、60 min及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的P(a-et)CO_2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 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前期P(a-et)CO_2维持稳定,无肝期P(a-et)CO_2显著增大,移植肝下腔静脉开放后30 min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方法 60例择期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在气腹开始的同时调整呼吸参数,将呼吸频率由12次/分钟增加至16次/分钟,其余参数不变,气腹放气时频率减少至12次/分钟,对照组参数不变。于气腹前10 min和气腹后15、30 min以及放气后30 min,分别采取桡动脉血,同时记录此时PeTCO2的值,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等。结果放气后30 min,所有患者都拔除气管导管,所以没有PeTCO2值。放气后30 min两组的PaO2显著低于气腹前10 min(P<0.05)。气腹后15 min及30 min,对照组的PaCO2和PeTCO2显著高于气腹前10 min(P<0.05)。组间比较,气腹后15 min及30 min实验组的PaCO2和PeT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腔镜手术的患者可以做血气分析对照,根据动脉血气和PeTCO2的变化及时调整分钟通气量和吸呼比,以控制高碳酸血症的发展。气腹后增加呼吸频率有利于减轻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OLV)期不同平均动脉压(MAP)对动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及对肺内分流
(Qs/Qt)的影响。方法42例行右肺叶部分切除术需OLV患者,按OLV 20 min后MAP在基础值±10%以内为A组(22例),MAP
低于基础值30%为B组(20 例)。分别在诱导后双肺通气(TLV)20 min(T1),OLV 20 min(T2),B组复压后30 min(T3),恢复
TLV20 min(T4)时点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及肺内分流(Qs/Qt)。结果A组患者的PetCO2
与PaCO2在OLV与TLV时均密切相关(P<0.05);B组在T2时[(Pa-et)CO2]较A组增大,但PetCO2与PaCO2仍具有相关性(P<
0.05);B组T2时期Qs/Qt高于A组(P<0.05);在观察时间内,OLV期[(Pa-et)CO2]与(Qs/Qt)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OLV期
间血压正常时PetCO2可反映PaCO2的动态变化;低血压时[(Pa-et)CO2]增大,PetCO2与PaCO2相关性低于血压正常时,此时
PetCO2可能不能准确反映PaCO2的变化,需进一步行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机械通气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7例患者实施PETCO2监测为观察组,57例患者未实施PETCO2监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预后情况、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错误插管发生率(1.8%)、呼吸机管路扭曲或打折发生率(10.5%)、呼吸机管路脱落发生率(8.8%)、通气不足发生率(5.3%)均低于对照组(5.3%、15.8%、14.0%、8.8%),观察组患者治愈出院率(98.2%)高于对照组(96.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错误插管的响应时间(0.57±0.18)min、呼吸机管路扭曲或打折的响应时间(1.06±0.35)min、呼吸机管路脱落的响应时间(0.25±0.11)min、通气不足的响应时间(4.13±0.79)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10±0.42)min、(1.89±0.27)min、(0.87±0.16)min、(7.62±1.2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O2监测可及早发现机械通气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机械通气时潮气量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麻醉中机械通气时如何设定最佳潮气量。方法:选择ASAIⅠ ̄Ⅱ级20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插管,静吸复合加肌松维持麻醉。分别以4ml/kg,5ml/kg直至10ml/kg潮气量,呼吸频率12次/min进行机械通气,15min后记录SP、DP和MAP、HR、SpO2和PetCO2。结果:结果显示:潮气量10ml/kg时,PetCO2降至正常值以下,存在过度通气,有呼吸性低碳酸血症倾向。结论:麻醉中仅作一般机械通气,成人潮气量一般(6 ̄8)ml/kg即可。  相似文献   

15.
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时易造成CO_2潴留。曹勇等提出正向喷射与气管内反向喷射交替进行的高频双向喷射通气(HFTJV)具有促进CO_2排除的作用。作者通过HFTJV与HFJV的比较研究,探讨3种不同反喷驱动压的HFTJV对组胺致肺损伤犬气体交换、心肺功能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 杂种犬7只,体重15.1±1.86 kg,静注戊巴比妥钠麻醉,以氯化筒箭毒碱维持肌松,行气管插管后应用程控多功能喷射呼吸机实施HFJV,呼吸频率100次/min,I/E为0.5,压缩空气力气源。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蒸气吸入伤犬模型,随机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不予机械通气、高频喷射通气(HFJV)和常频喷射通气(NFJV),以比较两种通气方式对动物血气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显示:HFJV和NFJV均可延缓血氧分压的下降,没有进一步导致CO2的潴留(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者作用相同,无显著性的差异,均为吸入伤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但单独使用HFJV或NFJV并不能有效地提高血氧分压和促进CO2的排出,提示必须进一步调整呼吸机的工作参数和配合其他治疗措施,才能有效地治疗吸入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小儿麻醉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各年龄段小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和 Pa CO2 的相关性和其差值 (Pa- ETCO2 ) ,评价 PETCO2 是否能准确监测 Pa CO2 。方法 :80例小儿按体重分组 :A组 (≤ 5 kg)、B组 (6~ 10 kg)、C组(11~ 15 kg)和 D组 (16~ 2 5 kg)。无重吸入回路通气 30 m in以上 ,做血气分析测 Pa CO2 ,同时用气管导管近端旁气流法测 PETCO2 计算 Pa- ETCO2 和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Pa- ETCO2 在 A、B、C、D组分别为 (1.0 3± 0 .5 2 )k Pa、(0 .72± 0 .40 ) k Pa、(0 .32± 0 .31) k Pa和 (0 .30± 0 .2 1) k Pa。体重 5 kg以上小儿 ,PETCO2 和 Pa CO2相关性良好 ,但 5 kg以下小儿相关性差。结论 :用无重吸入回路通气小儿 ,PETCO2 在体重 5 kg以上小儿可代表Pa CO2 ,而在 5 kg以下的婴儿和新生儿则不能准确反映 Pa CO2 。  相似文献   

18.
高频喷射通气时影响Paco2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吴兴裕 《医学争鸣》1996,17(1):52-54
通过对高频喷射通气时驱动压,吸附时间比,针距参数与Paco2之间关系的多回归分析,发现驱动压(r=-0.7249,P〈0.05),分通气量(r=-0.4049,P〈0.05)与Paco2呈负相关,体重与分通气量呈正相关(r=0.8042,P〈0.01)。所得的回归方程回归效果良好,可做为临床通气参数调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失血休克患者术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0例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和30例失血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PaCO2及PetCO2,其中估计失血量〈30%的为实验Ⅰ组(18例),失血量〉30%为实验Ⅱ(12例)。结果:对照组及实验Ⅰ组的患者PaCO2和PetCO2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Ⅱ组的患者PaCO2和PetCO2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上对失血量〈30%的休克患者术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PetCO2能反映PaCO2,而失血量〉30%的休克患者术中PetCO2与PaCO2相关性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监测在危重型哮喘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患者12例,在0、1、6、12、24h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即刻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结果 12例患者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0、1、6、1 2、24 h,PETCO2与血气分析中PaCO2分别呈正相关(r值0.795~0.915,P<0.01).随着病情的改善,PaCO2与PETCO2之差有所减少.结论 PETCO2监测是属于无创性监测方法,可连续监测,重复性好,在危重型哮喘机械通气患儿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