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标本难得,分离心肌细胞技术上存在困难,而影响了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的研究。80年代,由于膜片钳技术的应用、心脏外科和心脏移植手术的进展,人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90年代以来,随  相似文献   

2.
人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始于60年代。当时由于标本难得,分离心肌细胞技术上存在困难,而影响了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的研究。80年代,由于膜片钳技术的应用、心脏外科和心脏移植手术的开展,人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90年代以来,随着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特别是心肌细胞离子流(离子通道)学研究不断深入,Drouin等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证实了人类心肌中存在M细胞,从而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开拓了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人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始于60年代初。70年代曾有不少关于人心肌标本电生理研究报道,初步观察认为,它们和哺乳类动物的心肌相似,因而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减少。80年代以来,随着膜片钳技术的广泛应用,哺乳动物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迅猛发展,不仅研究了细胞膜,也研究了细胞内小器如肌浆网和线粒体的膜,发现的离子通道数目不下半百,克隆通道也已有十余种。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膜离子通道存在着动物种属差  相似文献   

4.
人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进展徐有秋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由于采用了膜片钳和克隆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钙通道有三种,钾通道有十四种,氯通道五种,非选择性正离子通道九种。如果再加上离子交换通道、缝隙连接通道、肌浆网通道、线粒体膜...  相似文献   

5.
总结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意义。心肌细胞电生理技术在中药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抗心律失常中药研究的必然和必要,以及现状和展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应用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安贞医院(100029)李温斌综述陈室田审校由于动物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技术不断完善,心肌细胞作为一种工具在细胞电生理学、药理及毒理学、能量代谢研究等方面已被广泛应用,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心...  相似文献   

7.
对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意义展开介绍,并就心肌细胞电生理技术在中药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抗心律失常中药研究的必然和必要以及现状和展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心脏电生理学包括离体或在体心肌细胞电生理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以病人为对象的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后者包括体表心电图、高频信号叠加心电图(晚电位),动态心电图(AECG)食管内心脏电生理检测和心内电生理检测等。心内电生理的基本技术主要有:1.希司束电图;2.多导管电极的心内膜标测;3.程控期前刺激。  相似文献   

9.
培养的成熟心肌细胞的形态学与电生理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心脏的生物物理和分子研究中 ,培养的成熟心肌细胞越发引人关注。本文综述在培养基中所保持的成熟心肌细胞的收缩性、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特性。同时介绍近年来开发的有助于在培养基中保持心肌细胞特性的新颖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由于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的广泛应用,对游离单个心肌细胞和小片膜单个离子通道电活动的研究日益深入,进入了细胞和分子水平,概念不断更新,新的离子通道不断发现,例如目前确知的心肌细胞钙通道至少有两种,钾通道至少有八种,从而使人们对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发生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心肌的细胞、分子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结合,使人们有可能对离子通道蛋白内部结构和功能关系进行研究,包括通道的选择性通透性、激活门、失活门的定位研究等,促进了膜生物物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T波形成的心肌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有秋 《心电学杂志》2002,21(2):98-100
Einthoven将心电图应用于临床以来 ,迄今已一百年 ,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但是 ,心电图正常和异常波形的形成原理 ,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的开始 ,比心电图的临床应用晚了半个世纪。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虽然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 ,但主要是研究细胞膜和细胞内小器离子通道的生理、药理特性 ,病理变化以及心律失常发生原理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较少研究心电图波形的形成原理。这是由于人们在指导思想上认为心脏是一个合体细胞 ,没有注意到心肌细胞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反映在研究技术上…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扼要介绍心肌休止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由于近年来研究技术的不断更新,有关离子流方面的研究也有了不少进展。1.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技术的进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1 常规细胞内微电极技术从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趋于成熟。分在体和离体两种记录方法。前者优点在于能观察整体情  相似文献   

13.
心肌细胞电活动是心肌电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的基础。这些特性的改变往往是心律失常重要的发病机理,因此心肌细胞电活动成为基础和临床医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之一。本文拟从离子流的角度,对心肌细胞电活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一、研究技术的进展从五十年代开始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心肌细胞电活动以来,在研究技术上的进展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1.常规细胞内微电极阶段从五十年代开始,采用尖端小于1μm的玻管微电极插入心肌细胞内记录跨膜电位。玻管内灌以3M KCl溶液,经Ag-AgCl电极、微电极放大器引导到示波器,进行观察和摄影记录。采用本技术可以观察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在安静、兴奋和起搏过程中的电位变化(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起搏电位)。  相似文献   

14.
如何简单分离和选定心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肌细胞的简单分离及选取合适的心肌细胞是心脏电生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准备步骤。本文根据作者近年的实践及体会就大鼠心肌细胞的快速分离方法作简要的介绍 ,并对实验前心肌细胞的选取标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心肌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对其发生机理及防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心肌电生理学角度,对近3—5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回顾。一、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心肌电生理学研究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早期(10min 内)可能由折返激动引起,在15—20min 时很可能有异常起搏活动产生。这两者都是由于心肌缺血后代谢改变所致,如由于氧分压降低、糖代谢由有氧氧化转为无氧酵解、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降低、代谢产物积聚等,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电  相似文献   

16.
心脏的电活动和机械作功是心脏电生理学研究的两个方面 ,而细胞膜离子通道与离子流则是心脏电生理学的基础。细胞电生理学是利用电学或电子学方法测量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生物电信号以揭示细胞生理过程的学科 ,是临床电生理学的延伸和发展。现代细胞电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膜片钳技术 ,该技术由电压钳发展而来 ,于 1 976~ 1 981年间由两位德国细胞生物学家ErwinNeher和BertSakmann开创 ,它确切地证明了离子通道的存在及其活动 ,对于细胞生物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二人也因此获得了 1 99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膜…  相似文献   

17.
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离子通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有秋 《心脏杂志》2001,13(2):143-145
洋地黄用于治疗心房纤维性颤动 (房颤 )已逾百年。 2 0世纪 2 0年代用奎尼丁治疗房颤有效 ,心电图示传导减慢 ,复极延长 ,但有 3%患者猝死。 2 0世纪50年代以后 ,由于心肌细胞电生理学和电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发现了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 1 972年Singh和 Vaugham William根据药物对离子通道和受体的作用 ,将之分成 4类 : 类是钠通道阻滞剂 , 类是β-受体阻滞剂 , 类是钾通道阻滞剂 , 类是钙通道阻滞剂。 1 974年 Singh和 Hauswirth将 类分为 a, b 两个亚类。 1 985年 Harrison又根据Campbell的实验研究 ,再加入 c类。 VaughamWilliam…  相似文献   

18.
<正>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态分析是细胞级水平研究心脏电生理学、药理学的常用方法。我室自1983年以来先后在单板机和AppleⅡ微机系统上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进行了联机处理分析。这种方法既可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诫少人为误差,又可从一次实  相似文献   

19.
标测是心脏电生理学的核心 20世纪70年代心脏电生理学的问世有两个重要的基石:一是腔内电图记录技术的问世,这是以1969年Scherlag经导管法成功记录到希氏束电图为标志;二是由Durrer提出,并由Wellens于1970年最后完善的心脏程序刺激技术;这两项技术的提出与完臻,标志着心脏电生理学正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20.
应用自制心外膜接触电极记录心肌细胞群单相动作电位(MAP)新技术,观察11只兔急性心肌缺血前后与5只幼犬改变细胞外Ca~(2+)、Na~+浓度以及脂布福吉宁中毒前后,MAP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MAP与离体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有相似的变化。提示MAP技术是研究在体心脏急性心肌缺血、细胞外离子浓度变化以及心律失常时有价值的可靠的电生理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