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总结在我院接受原位心脏移植的10例患者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过程和护理环节。结果:10例患者接受手术后有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经过严密免疫抑制监测、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排斥反应。结论:严密的免疫抑制监测和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顺利恢复、避免排斥反应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1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术后的护理经验。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外科矫治术患儿的护理要点是:严密监测心律、心律,及早发现心律失常;正确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认真做好起搏器的护理;密切监测心功能以防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术后早期维持呼吸功能的稳定。1例于术后10h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10例患儿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至4年,无预激综合征复发,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心功能均达I级,其中3例有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下移畸形在儿童期进行手术整形效果良好,术后采取严密监测、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心律失常,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等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总结12例急诊心脏瓣膜置换的术后护理.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下行瓣膜置换术,术后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维护患者的心功能、呼吸功能、肾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例术后并发严重低心排伴心律失常,抢救无效死亡,11例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2例大于14岁成人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施行手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按心脏术后常规监护,对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进行严密的监测外,加强对预防心律失常、预防低心排综合征,早期维持呼吸功能的稳定,及对术后换瓣的患者做好抗凝治疗的护理。结果22例患者中除1例右肺感染,21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成人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术前处于慢性心力衰竭,术后采取严密监测,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心律失常、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有利于并发症的减少,是提高围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体外膜肺氧合在抢救危重心脏病患者心搏骤停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对危重心脏患者心搏骤停后常规心肺复苏困难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自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危重心脏病患者37例,回顾性分析其中11例发生心搏骤停实施常规心肺复苏无效或复苏后持续低心排而行ECMO循环辅助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5例为心脏术后患者,其中3例心肺复苏(CPR)的同时紧急建立体外循环再次手术,之后因低心排而行ECMO。7例患者床旁建立ECMO,ECMO支持治疗(134.0±113.0)h。8例顺利停机,6例存活出院,其中2例经心脏移植后出院。3例不能顺利脱机者由于ECMO辅助期间循环功能恶化,并最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ECMO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神经精神系统异常、肢体缺血坏死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结论ECMO可以为心搏骤停的患者提供最快的心肺功能支持,为赢得抢救时机和提高抢救质量提供了又一途径,在危重患者心肺复苏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心脏移植术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0例心脏移植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护理经验。10例心脏移植术后出现急性供心衰竭行ECMO辅助治疗,术后监测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变化、体温、尿量、引流液、活化凝血时间(ACT)、肝肾功能、游离血红蛋白、胶渗压情况。9例痊愈出院,病死1例,ECMO辅助时间40-824h,床旁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心功能得到恢复,移植术后ECMO辅助100h顺利撤除,远期随访结果满意。ECMO支持治疗期间加强心肺功能监护,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肺部及呼吸道护理,加强心律失常、出血、栓塞、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防治,可明显降低心脏移植术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应用于心脏术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应用ECMO救治的10例心脏术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顺利停机并撤除ECMO,其中5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因经济问题放弃治疗,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isfunction syndrome,MODS),1例撤机后死于严重心力衰竭。结论合适的应用时机、严密的监测和观察、专业的ECMO管理、精细的护理支持,是心脏术后呼吸循环衰竭应用ECMO患者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是心脏外科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体外膜肺氧合(EC—MO)以其有效的循环、呼吸支持在低心排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出血是ECMO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而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就成为ECMO患者重要的护理措施。2011年3月,本科应用无肝素化ECMo救治1例严重低心排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沈贤  党霞  刘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427-6427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例患者采取饮食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静脉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改善心功能及促使肺扩张等措施。结果:经保守治疗护理4例患者均痊愈。结论: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守治疗乳糜胸起关键作用,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20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20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胸腔纵隔及心包引流管的护理、呼吸道管理和疼痛护理,预防低心排、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20例经精心护理后,19例恢复良好,1例出现重度低心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后心外膜临时起搏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30例心脏手术后患者治疗心动过速、传导阻滞、低心排,安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结果23例康复出院,3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3例死于呼吸系统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30例患者应用起搏器后均可达临床要求心率,无一例发生与起搏有关并发症,7例患者死亡(其中低心排综合征和呼衰各3例,1例为肾衰)。结论合理使用起搏器同时加强监测和护理可有效治疗瓣膜术后心功能过缓和传导阻滞及低心排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低心排综合征(LCOS)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应予特别重视。我院自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以来共发生12例低心排。由于严密监护,及时救治,取得良好疗效。临床资料本组12例低心排患者中有2例为轻度,10例为中、重度低排。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机械辅助循环在心脏外科围术期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自2002-02~2009-02对66例心脏外科围术期低心排综合征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离心泵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总结临床资料,观察辅助循环前后血流动力学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 59例患者置入IABP治疗,其中29例术中置入,30例术后置入;应用ECMO治疗6例,离心泵治疗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机械辅助循环.机械辅助循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正性肌力药物用量也显著减少,且扩张的心脏缩小,收缩力加强.结论 机械辅助循环是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形式,对终末期心脏外科围术期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提供有效的支持治疗,提倡积极、早期、合理和有选择性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脏直视手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介绍2509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中9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占同期手术的0.35%,2例死亡。重点讨论了体外循环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为:术中体外循环时间过长,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以及术前合并有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等。治疗和处理以早期发现,及时观察和对症处理为主,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5.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圉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术后监护措施。方法:对175例患术中采用中度低温(24~28℃)体外循环,置入机械瓣,术后实施重症监护24~72h,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PT)维持至正常值的1.5倍。结果: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19例,心室颤动7例,早期死亡9例,死亡率5.14%。结论:注重重症心脏瓣膜病患的术前护理,帮助患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术后严密监护,可提高护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同时经口插管机械通气、床旁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植入术(IABP)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2008年3月成功救治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患者,对其行机械通气、床旁行IABP及ECMO,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给予全面整体的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联合应用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患者,给予全面整体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l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和重症监护室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心脏骤停15例患者,按照美国心脏学会<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的标准诊治方案进行救治,同时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监测ECMO治疗前、ECMO治疗后10 min、1 h、6 h、12 h、24 h,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eve);并抽取桡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酸碱度、动脉血乳酸含量等指标;统计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就患者的神经性后遗症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 平均动脉压在ECMO治疗后10min比ECMO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ECMO治疗后1 h比ECMO治疗后10 min有所升高(P<0.05);CVP在ECMO治疗后10 min比ECMO治疗前,ECMO治疗后1 h比ECMO治疗后10 min有所降低(P<0.05);经ECMO治疗后10 min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较ECMO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pH明显升高(P<0.01),动脉血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15例患者中,11例康复出院,其中5例完全康复,没有后遗症,2例有部分记忆障碍,无躯体后遗症;2例有精神障碍,2例有肢体偏瘫.结论 ECMO治疗可辅助心脏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明显改善低氧血症,为大脑提供稳定的氧合血灌流,对心肺脑复苏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并发严重低心排、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用的意义,介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期间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术后合并有严重低心排综合征4例,合并有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心室停搏1例,均通过股动脉穿刺插入IABP导管于降主动脉内,用Detascope system 98型反搏仪进行辅助循环,多采用心电触发,选择R波高尖,T波低平的导联.监测动脉压、心电图波形、中心静脉压、尿量、末梢循环变化和升压药使用量等.结果本组病人应用IABP后,血压、心率逐渐平稳,室性心律失常消失,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升压药逐渐减量,使用IABP18~72小时,2例病人术后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袁竭死亡.结论IABP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量的作用,正确和及时应用IABP多能扶助心脏渡过低心排期,可改善病人预后.在应用IABP期间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辅助循环的效果,保持导管通畅,应用肝素抗凝,定时观察插管肢体的温度、颜色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防止感染、血栓、栓塞、出血、肾功能损坏等并发症发生,提高IABP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LABP)辅助治疗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7例高危冠心病介入患者,行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脱管,脱机率100%,治疗期间发生3例并发症,拔管后因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ECM0和IABP联合应用为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心脏支持,为心脏的恢复争取时间,严密监护和有效护理是保证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施严密的ECMO血泵观察,控制流速,开展凝血功能监测,同时进行ECMO管路护理、循环系统监测,并预防血栓,保障ECMO治疗措施顺利实施。精心实施俯卧位通气护理,通过镇静,合理安排俯卧体位,加强气道管理,预防压力性损伤,防止俯卧位通气安全风险。最终完成VV-ECMO联合俯卧位通气对1例因溺水并发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