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标教学法在供应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提高供应室护生实习质量的带教方法。方法按时间段将164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85名和对照组7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试,同时发放护生评价表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对带教老师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目标教学法可提高供应室护生的实习质量,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腾讯QQ群平台在急诊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7月来我科实习的240名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8月~2014年7月实习的120名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7月实习的120名为实验组。实验组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加入急诊QQ群,予以QQ群辅助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的综合考评成绩和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综合考评成绩(84.2±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3±12.6)分,实验组对带教的满意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率(7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实习同学采用QQ群辅助临床教学,可以提高急诊科临床带教效果,提高实习同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梁凯萍 《家庭护士》2009,7(1):79-81
[目的]探讨职业素质强化训练在大专护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5级101名护理大专生为对照组,2006级护理115名大专生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首先进行职业素质强化训练,然后进行临床实习.采用双向问卷调查法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后职业素质调查.[结果]训练前两组学生职业素质无明显差别(P>0.05).完成临床实习后,两组学生实习的职业素质均有所增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职业素质训练可明显提高大专护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供应室融入创新性目标教学法带教的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158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82名和对照组7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创新性目标教学法带教,从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创新。实习结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试,同时发放护生评价表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生学习兴趣、工作积极性、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对带教老师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创新性目标教学法可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性,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生的实习质量,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冯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51-1953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在出科综合考试成绩和对带教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各项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罗晓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115-117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带教水平的方法.方法:选择某医院实习护生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式,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下的带教方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综合素质能力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出科时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综合素质能力及对带教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应积极采取临床路径下带教的方式,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BL在骨科护理本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 80名骨科本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实验组在带教中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本科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本科护生实习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CBL,克服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完善护理本科实习教学,培养优秀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生质控小组在实习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淮安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2014年实习护生435名分为两组,2013年215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级护生带教质量控制方法;2014年220名护生作为实验组,结合传统的三级护生带教质量控制体系,成立实习护生质控小组,采用医院、护生双管齐下的护生带教质量控制方法。评价并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干预前后各项评价实习质量的指标。结果:实验组仪容仪表、护理核心制度与临床操作技术的规范执行率、三基理论和操作考试的达标率、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作为质控组员的实习护生的职业成就感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生质控小组带教质量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完善医院护理带教质量控制体系,规范护生的临床实习,减少实习护生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而且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培养护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作为质控组员护生的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骆梅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12-113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在ICU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名ICU实习护生在入科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按实习大纲要求学习、传授知识;实验组按ICU临床教学路径表进行带教并及时评估.出科时考核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在明确实习目标、护理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带教满意度、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教学路径带教能提高ICU实习护生的带教质量及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责任制在普外科病房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实习中后期(进入临床实习4个月后)轮转到普外科的护生106名作为试验组,采用一对一带教,即实习护生责任制模式带教;将2010年实习中后期轮转到普外科的护生9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分别对两组护生的护理服务质量、职业认同感、住院患者满意度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生护理服务质量、职业认同感、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实行实习护生责任制,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职业认同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黄琴 《护理管理杂志》2007,7(2):31-31,33
目的探讨利用临床带教老师集中培训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效果。方法2001级实习护生27名为对照组,2002级实习护生25名为实验组,对照组护生按照传统带教方法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实验组护生除传统的带教方法外,还利用临床带教老师进行集中培训、考核,比较两组护生在同一实习阶段基础护理操作考试的合格率。结果利用临床带教老师集中培训后,护生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明显上升(P<0.01)。结论通过集中培训、考核,提高了护生的操作能力和临床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弥补了各科室间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人性化临床带教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人性化实习带教模式对护生的带教效果。方法:将186名在我院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88名,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98名,采取人性化带教模式。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和选拔,护生选择带教老师及根据护生特点实行人文关怀,出科前进双向评价。结果:两组护生满意度及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人性化带教模式充分调动护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护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同时提高教学双方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3.
郝秀凤  周育蕾  李霞 《华西医学》2013,(12):1942-1944
目的 探讨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带教对实习护理学生(护生)职业成熟度及专业技能的影响。 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5月,将95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依据罗森塔尔效应进行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并应用职业成熟度测评量表及专业技能考核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两组实习护生职业成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技能考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罗森塔尔效应带教能够坚定实习护生的职业态度,增强职业信心,提升职业技能,进而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按职上岗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适应临床按职上岗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效果。方法 对在外科实习的 5 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 ,对 4 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实习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综合技能成绩及各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 95 %护生及 90 %带教老师喜欢此模式等。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适应了临床按职上岗的改革 ,提高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临床工作能力及实习质量 ,并提高了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15.
健康教育实践对提高护生职业能力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实施新型的以护生为主体、将健康教育实践作为护生实习的核心内容的横纵联合教学模式,对护生职业能力的效果。方法:将110名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名。实验组实施新型的以护生为主体、将健康教育实践作为护生实习的核心内容的横纵联合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以带教老师为主体的垂直单向教学模式。结果:两组护生的“三基”考核、护士职业能力考评的比较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健康教育实践作为护生实习的核心内容的教学模式可大大提高护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医疗机构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护理实习生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带教的临床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护理实习生52名为实验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护理实习生46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即每名护生由1名临床专科导师负责专科知识方面的指导,1名全程导师负责实习全过程督导工作。在护生实习结束前进行实习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意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全程双导师负责制,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目标反馈带教模式提高护生临床能力的效果.方法:将163名护生按进入ICU实习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81名和对照组8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目标反馈带教模式.实习结束时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比较两组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结果:实验组临床处置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反馈带教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一对一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0名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即每个科室1名带教老师负责所有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实验组采用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即每个科室设1名总带教老师和若干名分带教老师,每位护生有各自的带教老师。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习8个月后实验组临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一对一临床带教方法有利于强化优质护理教育,提高护生的沟通与人文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临床护理带教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组讨论式概念图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进入肛肠科实习的护生分为两组,单月实习的护生为实验组,双月实习的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以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增加小组讨论式概念图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成绩以及对概念图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较对照组护生成绩好,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及关注患者护理问题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护生,均有P0.05。结论运用小组讨论式概念图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和探讨临床带教老师心目中的高职护生的职业素质期望及目前护生存在的素质缺陷,为护生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方法的半结构访谈方式对12名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录音后进行整理并分析结果.[结果]运用分析法,经过反复的比较、归纳、提炼,临床带教老师对高职实习护生的期望为有良好的纪律性,有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学习要有主动性以及要有职业责任感等,同时这也是高职护生在职业素质中的不足之处.[结论]护理专职教师应与临床带教老师密切联系,及时发现实习护生存在的不足,加以必要的引导和干预,减轻临床带教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