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应用紫癜康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观察骨髓细胞中细胞因子,如IL-3、IL-6、IL-11、TPO含量及其mRNA相对含量的变化,探讨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IL-3、IL-6、IL-11、TPO含量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以上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中IL-3、IL-6、IL-11含量及其mRNA相对含量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含量及其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过程中,很多细胞因子,如IL-3、IL-6、IL-11、TPO等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紫癜康颗粒通过调控外周血及骨髓中的IL-3、IL-6、IL-11、TPO等细胞因子含量来达到有效治疗该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动物模型,观察益髓颗粒对模型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影响,探讨益髓颗粒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治疗组和益髓颗粒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隔日1次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ITP小鼠模型,于造模第8d开始,各组均按0.2mL/(10g·d)体积灌胃。其中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泼尼松按0.0113mg/(10g·d)灌胃;益髓颗粒按0.3g/(10g·d)灌胃。连续7d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IL-4比值明显异常;与模型组相比,泼尼松治疗、益髓颗粒治疗组的IFN-γ、IL-4均有所恢复,IFN-γ/IL-4比值接近正常。结论:益髓颗粒可通过影响Th1/Th2细胞及其因子水平而对ITP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验研究肿节风及其分离部位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的作用,找出肿节风的有效作用部位。方法:注射外源性抗体造成BALB/C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灌胃给药肿节风及其分离部位,观察肿节风及其分离部位对模型动物外周血象和脾脏、肾上腺、胸腺重量的影响。结果:肿节风及部位Ⅰ有提升血小板作用,肿节风组动物的肾上腺、胸腺重量无明显变化,而部位Ⅰ组胸腺重量明显增重。结论:肿节风有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用,肿节风分离部位I为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24-128
目的:通过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正源方对模型小鼠血小板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正源方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皂矾丸组、正源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隔日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小鼠ITP模型。于造模第8天开始,复方皂矾丸组按1.68g/kg灌胃,正源方低、中、高剂量组按3、6和12g/kg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计算脾脏指数,进行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通过腹腔注射GP-APS,模型组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明显升高,骨髓巨核细胞总数、颗粒巨核细胞比例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正源方各剂量组(3g/kg,6g/kg,12g/kg)小鼠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3g/kg,6g/kg脾脏指数显著下降、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增高,3g/kg颗粒巨核细胞比例显著下降;骨髓涂片显示正源方对巨核细胞的成熟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结论:正源方能够明显促进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和脾脏的恢复,促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5.
紫癜冲剂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 10 0例分为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4 0例 ,分别予紫癜冲剂和血康口服液 ,观测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T细胞亚群、骨髓巨核细胞及巨核细胞DNA标记指数 ,结果发现 ,紫癜冲剂能够提高血小板数量 ,促使T细胞亚群比例恢复 ,改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98-1500
目的:通过观察ITP模型小鼠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1(IL-11)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骨髓细胞中检测的含量变化,探讨这些因子含量变化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法)检测ITP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IL-3、IL-6、IL-11、TGF-β1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TP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IL-3、IL-6、IL-11、TGF-β1含量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核细胞调控作用因子IL-3、IL-6、IL-11和TGF-β1参与了ITP的疾病周期,在其全程中呈现重要作用。紫癜康颗粒通过改变骨髓中IL-3、IL-6、IL-11、TGF-β1的含量,实现治疗本病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ITP模型小鼠骨髓细胞白介素-3(IL-3)、血小板生成素(TPO)含量的变化,探讨IL-3、TPO含量变化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ITP模型小鼠骨髓细胞IL-3、TPO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IL-3明显降低、TPO含量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节巨核细胞的正性作用因IL-3与正性作用因子TPO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紫癜颗粒通过调控骨髓细胞IL-3、TPO的含量变化而达到有效治疗ITP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归脾冲剂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外源性抗血清(APS)建立小鼠模型,分别运用归脾冲剂、栀子地黄汤及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ITP小鼠的血小板、骨髓象、外周血象及脏器系数等的变化.结果归脾冲剂能有效促进ITP小鼠的血小板恢复,促进骨髓巨核细胞的成熟,有效降低ITP小鼠因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及内脏大出血所导致的死亡.结论归脾冲剂治疗ITP的机制与其促进抗体清除、提高血小板水平、促进骨髓恢复、有效提高ITP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改善出血情况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dogic thrombocytopenic purpar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效果,可以通过调节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B淋巴细胞等相关免疫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血小板的生成,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指标,从而达到治疗ITP的作用。故本文从ITP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体液免疫的角度综述了中医药治疗ITP的相关实验进展及其作用机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具有低毒副、多靶点的优势,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多条通路以及多个环节,最终提高血小板数量,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0.
归脾冲剂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归脾冲剂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外源性抗血清(APS)建立小鼠模型,分别运用归脾冲剂、分别运用归脾冲剂、栀子地黄汤及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ITP小鼠的血小板、骨髓象、外周血象及脏器系数等的变化。结果:归脾冲剂能有效促进ITP小鼠的血小板恢复,促进骨髓巨核细胞的成熟,有效降低ITP小鼠因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及内脏大出血所导致的死亡,结论:归脾冲剂治疗ITP的机制与其促进抗体清除、提高血小板水平、促进骨髓恢复、有效提高ITP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改善出血情况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维血宁颗粒,治疗组给予仙丹升血颗粒,疗程为4周,观察紫斑、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口干、出血、血小板计数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仙丹升血颗粒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显效率为84.13%,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85.00%,有效率为95.00%,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所致中医证候的显效率为71.43%,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5.00%,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组间疗效相似。结论:仙丹升血颗粒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养血清癜汤治疗慢性特发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探讨疔能的疗效机制。方法:设立养血清癜汤治疗组(简称治疗组)55例和氨肽素对照组(简称对照组)22例,用现代免疫学为4.5%、9.1%和4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无论在血小板恢复、出血症状改善还是在起效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项免疫学检查显示:治疗前,ITP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紫癜汤及其拆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血清中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影响,探讨该方提升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的作用机制及其核心结构。方法将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紫癜汤组、补益气血组、补气活血组、补血活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免疫法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建立ITP小鼠模型。于造模第5日起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紫癜汤组给予紫癜汤0.43 mL/只,补益气血组给予补益气血汤0.36 mL/只,补气活血组给予补气活血汤0.27 mL/只,补血活血组给予补血活血汤0.3 mL/只,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混悬液0.2 mL/只,连续10 d。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小鼠外周血小板、RP及TPO。结果各给药组均能提高ITP小鼠血小板计数,与给药前比较,紫癜汤组、补气活血组、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RP显著高于正常组,RP绝对值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RP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P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0.05)。模型组血清中TPO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TPO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癜汤的核心结构是补气药、活血药,其能有效提升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的机制与降低外周血RP及血清中TPO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慢性ITP患者42例,观察以健脾填精、益气养血为主的归蓉补血片对不同证型ITP的疗效,以及对大、小鼠环磷酰胺血虚及失血性贫血模型的影响.结果归蓉补血片对ITP的总有效率为85.7%,临床可有效改善ITP的出血症状,升高血小板数量,抑制血小板抗体的形成,似可促进骨髓巨核细胞的分化;可提高模型动物的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缩短电泳时间.结论填精生血法对ITP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涂禾  李希  冯建安  冯光富 《中草药》2014,45(17):2487-2489
目的建立疲王颗粒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0~20 min,20%乙腈;20~35 min,20%~30%乙腈;35~55 min,30%乙腈;55~56 min,30%~45%乙腈;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ELSD漂移管温度100℃,气体流量3 L/min。结果人参皂苷Rg1、Re、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5.44~470.40μg/mL(r=0.999 6)、88.96~333.60μg/mL(r=0.999 2)、157.12~589.20μg/mL(r=0.999 5),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7%(RSD为1.713%,n=9)、101.29%(RSD为1.220%,n=9)、101.00%(RSD为1.668%,n=9)。结论该方法测定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疲王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益气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4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果治愈及恢复率达73.3%,总有效率97.6%;治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至正常。停药后随访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风凉血补肾方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CITP)骨髓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例CITP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0例、联合组15例和西药组15例。中药组以疏风凉血补肾方治疗,联合组以疏风凉血补肾方加强的松治疗,西药组以强的松为主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和构成比例、骨髓TGF-β1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良效率(55.0%,11/20)显著高于西药组(20.0%,3/15),与联合组(60.0%,9/15)相近;中药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上升(P<0.01),且优于西药组(P<0.05),与联合组相似;中药组治疗后骨髓巨核细胞总数降低、产板巨核细胞比例上升(P<0.01),与联合组相似,而西药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中药组、联合组治疗后TGF-β1值降低(P<0.05),且和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凉血补肾方能有效降低CITP患者TGF-β1水平,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从而有效提高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半随机组合的方法将43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用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用常规剂量激素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109/L)治疗组治疗前为36.29±9.70,治疗后为95.14±18.26(P<0.01);对照组治疗前为37.31±9.29,治疗后为77.73±21.96(P<0.01),升高血小板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炙甘草汤配合小剂量激素治疗ITP副反应少,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36例ITP患者口服中药2个月,观察疗效及血小板数。结果:显效10例,良效16例,进步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治疗后血小板数显著升高。结论: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法对慢性ITP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紫癜颗粒对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量与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血小板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小板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1(抗GPⅢ3a)、CD61(抗GPⅡb).结果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PS)后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同时CD41、CD61也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紫癜颗粒大剂量组与醋酸泼尼松组均能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紫癜颗粒大剂量组可使CD41、CD61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ITP存在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及功能的异常;中药复方紫癜颗粒可明显提高外周血小板数量,还可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且远期疗效优于醋酸泼尼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