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1例,均行MRI检查,对其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特征性MRI表现为,11例患者的病灶以颈髓多见,病变脊髓在T1WI像为低或等信号,T2WI像为高信号,病灶位于脊髓两侧和后部,病灶活动期呈斑片状或边缘强化,应用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对脊髓出现的可疑脱髓鞘病灶者有一定的帮助。结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有其特征性MRI表现,MRI有助于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是目前诊断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 。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复发或加重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发性硬化 ( MS)有缓解、复发或加重的临床特点 ,但引起的因素及其机制十分复杂。本文总结了我科自 1991年至今收治的 MS5 7例 ,对其复发或加重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1 临床资料1.1  MS复发或加重的诊断标准  MS再次发作 ,按照MS残疾状态量表 DDS评分 [1 ] 相差 2分以上 ,或出现新的病灶 ( CT、MRI证实 )、新的体征 ,即诊断 MS复发或加重。1.2 一般资料 男 2 6例 ,女 3 1例 ,年龄 15~ 5 2岁 ,平均 3 6.8岁 ,均为汉族。经外院诊治后再次住本院 3 7例 ,本院门诊诊治后又再次住院 2 0例。1.3 复发或加重因素分析  MS复发或加…  相似文献   

3.
报告 11例脊髓型多发性硬化 (MS) ,占同期多发性硬化住院病人 18.6 %。其临床表现为脊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病程中有缓解与复发 ,或呈慢性进展。颈段脊髓 2例 ,胸段脊髓 9例 ,均作了磁共振扫描 (MRI) ,其特点是 :脊髓内病灶的间断分布与其长轴走行一致的椭圆形或条索状病灶 ,病灶呈偏心分布。本资料及文献报道有一些 MS患者以脊髓受损为首发部位 ,并在较长时间内表现为脊髓受损的临床病征 ,MRI的使用对早期脊髓型 MS诊断有很大价值 ,但脊髓型 MS是独立疾病 ,还是 MS病程中脊髓受损的表现之一 ,在研究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MRJ特征,提高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对20例颅脑MS患者临床资料、病灶部位、形态、MR信号及强化特点、胼胝体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MS以青、中年女性稍多见,急性、亚急性起病,多以视觉障碍或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视觉诱发电位大多数异常.MRJ检查18例发现病灶,敏感性90%(18/20).病灶以双侧侧脑室旁、额叶皮层及皮层下、半卵圆中心多发.病灶大、小不等,多数为圆形、卵圆形."直角脱髓鞘征"及"白质变脏征"是两个较为典型的征象.T1WI上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上表现为高信号,Flair序列显示病灶更清晰.增强扫描病灶可呈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弧形强化或无强化.结论 MS的临床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有助于脑部M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诊断MS最敏感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主要系依据临床、影像学和电生理学检查以及脑脊液检查。电生理学检查在确定多发性硬化病灶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我们对5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瞬目反射(blinkreflex,BR)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探讨BR及BAEP在确定多发性硬化脑干病灶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5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均为2000年3月~2002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0例,女32…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注意到多发性硬化患者癫痫发作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为1%~4%,亦有10%的报告[1],早期均为临床报告,首次应用CT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是Kinnunen(1986),发生率为3.5%[1]。而后发现MRI证实硬化斑存在的敏感性高于CT[2]。文献检索发现近十年来仅有12篇文献,国内尚无报告。本文对多发性硬化合并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临床表现,治疗及机理作一综述。1 发生率 Moreau等报告1986年1月至1997年3月临床诊断为多发性硬化者共402例(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视觉诱发电位证明视神经受损,MRI脑室周围有脱髓鞘斑),其中17例(4.25%)至少有一次癫痫发作。40…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一附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1例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S),占同期多发性硬化住院病人18.6%。其临床表现为脊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病程中有缓解与复发,或呈慢性进展。颈段脊髓2例,胸段脊髓9例,均作了磁共振扫描(MRI),其特点是:脊髓内症灶的间断分布与其长轴走行一致的椭圆形或条索状病灶,病灶呈偏心分布。本资料及文献报道有一些MS患者以脊髓受损为首发部位,并在较长时间内表现为脊髓损损的临床病征,MRI的使用对早期脊髓型MS诊断有很大价值,但脊髓型MS是独立疾病,还是MS病程中脊脶受损的表现之一,在研究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损害大脑灰质的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损害大脑灰质的多发性硬化病例的临床和MRI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6月期间住院并经多发性硬化专科门诊进行临床和MRI动态观察确诊[采用McDonald(2001)诊断标准]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共54例,将其中13例损害大脑灰质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损害大脑灰质的多发性硬化病例13例,占多发性硬化总病例数的24%(13/54),其中5例初诊时根据脑CT报告误诊为多发性脑梗死,3例初诊时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和脑病,5例首诊为多发性硬化的患者得益于多系列的脑MR扫描、VEP和脑脊液IgG指数的帮助;损害大脑灰质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症状、体征较重,复发次数多,预后较差;大脑灰质的损害主要在大脑深部灰质(丘脑和基底节)。结论初次诊断多发性硬化相当困难,建议使用McDonald(2001)诊断标准,并参考脑/脊髓功能MRI,诱发电位及脑脊液IgG指数/OB;多发性硬化损害大脑灰质可能与神经元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MRI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应用。MRI图像中脑、脊髓MS病灶的形态特点、分布规律。通过追踪MRI研究探讨了病灶的动态变化过程、新病灶随时间经过变化的特点及其与临床疾病活动的关系。闸述了增强MRI对MS早期诊断的意义,指出MRI是目前诊断M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对M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4例M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的检查结果。结果MS绝大多数急性亚急性起病,脑部MS斑块最多见于两侧脑室旁,部分病灶呈垂直侧脑室分布,其次是皮质下、脑干、小脑。病程多缓解复发。结论对不具备典型病史特征的可疑MS,与MRI结合应用可显著提高MS的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硬化34例临床与磁共振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对MS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4例M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的检查结果。结果MS绝大多数急性亚急性起病,脑部MS斑块最多见于两侧脑室旁,部分病灶呈垂直侧脑室分布,其次是皮质下、脑干、小脑。病程多缓解复发。结论 对不具备典型病史特征的可疑MS,与MRI结合应用可显著提高MS的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12.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脊髓型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脊髓型MS的临床特点和MRI表现,所有患者行脊髓和颅脑MRI检查.结果 脊髓型MS除有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外,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多样性是其特点,如感觉障碍、肢体无力、视力障碍等;脊髓内病灶的MRI特点是不规则斑片状和条带状异常信号,位于脊髓两侧和后部,在T:WI像上为高或稍高信号,在T1WI上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80.9%(17/21)脊髓型MS合并脑内病灶.结论 脊髓型MS临床表现呈多样性,MRI可以准确显示脊髓内病灶,颅脑MRI检查有助于脊髓型M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诊断主要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病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多发性的临床证据,且需除外可引起这些损害的其他疾病。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诊断标准有两种,即1983年提出的Poser标准和2001年提出的McDonald标准。McDonald标准 ^[1]是建立在Poser标准基础上,但更注意利用包括MRI在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来证明多发性硬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发性,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脑及脊髓的磁共振成像特点。方法 :分析 2 8例明确诊断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及脊髓 MRI资料。结果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部病灶以脑室旁白质内多见 ,其它部位依次为半卵圆中心、颞叶白质、小脑半球和脑干。病灶大小不一 ,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脊髓内病灶以颈段脊髓多见 ,其次为胸段脊髓 ,分别占81.2 5 %和 18.75 %。形态多为长条形或梭形。多发性硬化患者脑及脊髓内病灶在影像上病程不同可表现长 T1等 T1和T2。结论 :MRI能早期发现多发性硬化的病灶 ,并可动态观察硬化斑的消退、进展与转归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 4 6例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进行临床与磁共振成像 (MRI)分析 ,从而进一步探讨其常见症状、体征、首发症状及 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 4 6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结合文献复习对MS的 MRI及头颅 CT扫描所见进行讨论。结果 :MRI可发现 MS早期病变 ,及早作出诊断 ,且明显优于头颅 CT扫描。结论 :MS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侧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和脑干。MS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临床 ,MRI作为MS的辅助诊断是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症状及MRI对其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综合分析 2 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一般资料、MRI、脑脊液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多发性硬化好发于 10~ 4 0岁 ,女性多见 ,起病形式及临床症状多样 ,病程呈复发与缓解 ,MRI对多发性硬化病灶的发现率可达 10 0 %。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但随着病程的延长 ,复发次数的增多 ,激素治疗欠佳。结论 :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脑脊液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提高多发性硬化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CSFOB和头颅MRI的变化对诊断多发性硬化 (M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2 5例怀疑多发性硬化 (MS)的患者进行脑脊液的寡克隆区带和头颅MRI的检查 ,研究两者和MS间的关系。结果 :确诊多发性硬化的患者均有脑脊液的寡克隆带和头颅核磁共振 (头MRI)异常。结论 :脑脊液寡克隆带和头MRI两者结合对诊断发硬化 (MS)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症状及MRI对其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综合分析2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一般资料、MRI、脑脊液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多发性硬化好发于10-40岁,女性多见,起病形式及临床症状多样,病程呈复发与缓解,MRI对多发性硬化病灶的发现率可达100%。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复发次数的增多,激素治疗欠佳。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脑脊液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提高多发性硬化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伴癫癎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与MRI所示病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确诊为MS住院患者中10例(8.29%)伴癫癎发作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结果:癫癎在MS其他症状或体征之前出现2例;癫癎发作为MS复发时唯一症状的1例;癫癎发作时已伴MS其他症状或体征者7例。10例患者头颅MRI均示双侧半球的深部白质、侧脑室旁数个斑块病灶,其中5例伴皮质-皮质下斑块病灶,2例伴局灶性皮质萎缩。5例癫发作与皮质-皮质下斑块病灶有相关性。结论:癫癎可以是MS的首发症状或复发时唯一临床表现,MS患者癫癎发作与皮质-皮质下斑块病灶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硬化35例临床、诱发电位及磁共振成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的临床特点以及诱发电位 (EP)、磁共振成像 (MRI)对MS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35例M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视觉诱发电位 (VEP)、体感诱发电位 (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MRI的检查结果。结果 MS多见于青壮年 ,女性多见 ,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视神经、脊髓、脑干受累多见 ,病程多缓解复发。VEP、SEP、BAEP、头颅MRI、脊髓MRI检查的异常率分别为 81.5 %、76 .2 %、5 2 %、77.8%、87.5 %。结论 M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 ,EP和MRI检查对MS患者临床病灶的确定和亚临床病灶的发现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二者结合应用可显著提高MS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