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临床医学》2009,29(10):94-95
目的评估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排便刺激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早产儿51例,分为干预组26例在常规治疗同时施加刺激排便及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措施,对照组25例,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恢复至出生体质量、喂养耐受、肠道营养达100kCal/(kg·d)时间。结果干预组在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在恢复出生体质量、喂养耐受、肠道营养达100kCal/(kg·d)时间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刺激排便及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是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80例出现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处理;治疗组40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缓慢静脉滴注4~6h,每天1次,疗程5~7d。【结果】两组在症状消退时间,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日龄及恢复到出生时体重日龄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非营养性吸吮合并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合并抚触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洗胃、通便、静脉营养及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等。结果。干预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S合并抚触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是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225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温、部分静脉营养、体位疗法等综合治疗;干预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2~8mg/(kg·d),缓慢静脉滴注。结果干预组在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律的环境光线刺激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9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改良式温箱罩,根据正常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控制环境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观察两组进奶量、体重、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住院15 d,观察组进奶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式温箱罩周期变化的光线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予小剂量红霉素干预治疗;对照组25例予微生态制剂常乐康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胃潴留消失时间、达足量胃肠营养日龄、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日龄等方面比较均有显差异.结论:小剂量红霉素作为一种胃肠动力药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7.
口服吗叮啉及液体灌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早产儿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口服吗叮啉0.2~0.3 mg/(kg·次),喂奶前15~20 min,每8 h 1次,同时温盐水10~15 ml灌肠,12 h 1次,连续3 d;对照组64例,予一般治疗。观察两组喂养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胎便排出及体重增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喂养不耐受的发病率降低。结论:口服吗叮啉及温盐水灌肠可促进胎便尽早排出、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每日摄奶量、每日体重增长及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促进胃肠道发育及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禁食组、微量喂养组、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组,观察3组喂养不耐受缓解情况。结果联合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5.18±1.32)d,达全胃肠营养时间(12.53±2.33)d,住院时间(15.23±2.49)d,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微量喂养能有效的改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孙小鸿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55-3155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06-2011-06在南京市高淳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患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4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予常规处理,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5~7 d,观察2组治疗后呕吐、腹胀消失时间及胃潴留量、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治疗组腹胀及胃潴留消失、恢复至正常出生体质量所需日龄、2周末奶量、足量胃肠营养日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毛英  张钢  陈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609-3610
目的 观察微量泵泵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洗胃、通便、防治感染、口服金双岐、静脉注射小剂量红霉素、非营养性吸吮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予微量泵持续均匀泵奶.对照组常规注奶,每2h1次.观察两组患儿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奶量、残奶量、呕吐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时间、奶量、残奶量、呕吐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微量泵泵奶,可减少胃潴留、呕吐、腹胀、胃食管反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使患儿奶量增加较快,较早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效果优于胃管喂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新生儿抚触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5例有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微量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抚触2次/d,非喂养性吸吮,每3h1次。结果: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及达到经13全胃肠喂养时间、胃潴留小于前次喂养量1/3时间,与埘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配合新生儿抚触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胰岛素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2001-09~2003-06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8例被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组(14例)予0.1 u/(kg·d)小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7~26 d;另14例为对照组.观察时间为28 d.观察全肠道喂养时间;体重、身长及头围变化;并监测血糖.结果胰岛素组全肠道喂养时间(4~26 d)较对照组(6~28 d以上)短,有统计学意义(u=2.725,P<0.01);胰岛素组体重增长(554 g士114 g)大,较对照组(461 g±106 g)有统计学意义(t=2.235,P<0.05);观察期间胰岛素组未监测到低血糖.结论小剂量胰岛素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可提早全肠道喂养时间,促进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取喂养不耐受新生儿38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并根据不同病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前后新生儿胃潴留量。[结果]治疗前后新生儿胃潴留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减轻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症状,促进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李丽萍 《临床医学》2011,31(12):77-79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暖、部分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鼻饲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83.3%和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4%和81.0%(P﹤0.01);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两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肠道喂养成功率提高,促进体质量增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出现喂养困难的早产儿随机分成治 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予红霉素3~5 mg/(kg·次),3次/d;对照组予吗丁啉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在喂养后的呕吐次数、鼻饲奶剩余量、体重增加、奶量增加情况、早产儿并发症及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治疗组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后,患儿呕吐次数、鼻饲剩奶量、早产儿并发症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体重增加、奶量增加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快.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抚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选取84例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器胃管间歇注入喂养配方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力喂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抚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需奶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时间和肠道营养达418.4kJ/(kg·d)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9.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力喂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抚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儿喂养不耐受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对65例早产胃食管反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35例用东莨菪碱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根据患儿体重增长情况判定疗效。结果:治疗一个疗程(10 d)后观察患儿体重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体重增加有明显差异(t=8.78;P〈0.01);对照组体重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t=1.94;P〉0.05)。两组每日平均体重增加情况比较也有明显差异(t=4.92;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治疗有显著疗效,优于东莨菪碱等传统解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低体重儿消化功能和喂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喂养不耐受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吸吮运动,微量配方奶,体位管理,腹部按摩,排便刺激和环境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消化功能和喂养结局。结果实验组低体重早产儿每日排便次数、排便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残奶量、拍完胎便时间、腹胀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每日增加奶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而喂养耐受时间和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显著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喂养不耐受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消化功能,缩短喂养耐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生长发育情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头围、身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中操作技术、沟通态度、喂养方式、喂养效果、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护理能够提升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效果,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促进家长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