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胆管血流后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肝功能及胆管上皮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梗阻性黄疸5d行胆管再通组(B)、梗阻性黄疸5d行胆管再通+肝动脉结扎组(C)、梗阻性黄疸5d行胆管再通+部分门静脉动脉化组fD),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1周应用HE染色观察胆管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ALP、GGT变化,TUNEL染色观察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结果A组大鼠肝门部胆管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B组大鼠肝门部胆管病理学检查见少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少部分胆管上皮细胞脱失;C组大鼠肝门部胆管可见大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胆管上皮细胞多量胞质空泡化改变,大量胆管上皮脱失,可见胆管壁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D组大鼠肝门部胆管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散在数个胆管上皮细胞空泡化,少部分上皮脱失,凋亡指数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梗阻性黄疸情况下行肝动脉结扎会导致肝门部胆管严重的缺血缺氧改变,甚至胆管壁坏死,部分门静脉动脉化明显减轻肝总动脉结扎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门部胆管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部分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胆管血流后对大鼠肝门部胆管、肝功能及胆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肝动脉结扎组(B组)和部分门静脉动脉化组(C组),每组15只,分别于术后3d、7d和1月应用HE染色观察胆管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ALP、GGT变化、肝门部胆管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A组各时间点肝门部胆管未见明显改变,B组术后3d,可见部分胆管上皮细胞胞质空泡化,7d胆管壁增厚,伴腺体增生,仍可见少量上皮细胞胞质空泡化,1个月胆管壁恢复正常;C组仅3d时出现胆管上皮细胞轻度水肿,无胞质空泡化及腺体增生。血清ALP、GGT均值B组最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肝门部胆管上皮细胞均未检测到阳性凋亡。结论部分门静脉动脉化明显减轻肝总动脉结扎后对大鼠肝门部胆管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门静脉完全动脉化(PVA)后门静脉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对肝脏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PVA组和对照组,PVA组大鼠行肝总动脉与近肝段门静脉端侧吻合,远肝段门静脉与腔静脉侧侧吻合,建立大鼠门静脉完全动脉化模型,对照组开腹后行肝门部游离后关腹。观察两组术后1及6个月门静脉血流量、横截面积以及术后6个月门静脉压力及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及6个月PVA组门静脉横截面及血流量增加(P<0.05),术后6个月两组大鼠血浆内毒素、门静脉压力以及血清白蛋白、胆汁酸盐、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PVA组大鼠血清GPT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肝中门静脉及其分支壁扩张增厚、胶原含量增加。 结论:未采取限流措施的门静脉动脉化可导致门静脉横截面积和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分支扩张、管壁增厚,但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以及胆色素和胆盐的代谢未受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通过自身对照研究探讨狗总胆管结扎(CBDL)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的特征,结果表明:狗总胆管结扎后门静脉压力、嵌塞肝静脉压力、门-腔静脉压力梯度均较结扎前明显增加,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而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门静脉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而肝动脉血管阻力明显降低。肝脏组织学检查显示为完全和(或)不完全分隔型纤维间隔形成。上述改变与人类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见者一致。  相似文献   

5.
纸产翠  朱哲  赵中辛 《河北医学》2013,19(4):481-484
目的:研究利用雌激素诱导人胆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并探讨其临床作用。方法:用17β-雌二醇作用于人胆管上皮细胞,CCK8方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人胆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blot胆管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a,ER—β)表达水平,并通过ELISA检测上述两种培养条件下胆管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分泌水平。结果:17β-雌二醇可以促进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雌二醇组的人胆管上皮细胞ER-a,ER-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ELISA检测两组的上清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EGF)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7β-雌二醇可以诱导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主要通过胆管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上升,而不是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及健康成年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门静脉主干,测量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阻力指数、内径,肠系膜上动脉及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内径,并计算出各血管的每分钟血流量,分别记录各数值。待患者手术病理结果回报后,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从所收集的病例中筛选出40例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例,其中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患者各20名,将测得的数值与正常组数值进行比较,另将胆管细胞癌组及肝细胞癌组所测得的数值进行相互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与正常人组比较,肝动脉每分钟血流量(Qh)明显增高,Oh与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量(Qp)比值(Qh/Qp)增大,肠系膜上动脉每分钟血流量(Qs)降低(P〈0.05),胆管细胞癌组与肝细胞性肝癌组比较,肝固有动脉PSV、RI及肠系膜上动脉平均流速升高(P〈0.05)。胆管细胞癌组肝固有动脉EDV及门静脉主干平均流速与肝细胞性肝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固有动脉PSV、RI,肠系膜上动脉平均流速及血流量可作为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门静脉部分动脉化对肝部分切除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2只SD大鼠分为门静脉部分动脉化组、非门静脉动脉化组及对照组.观察术后2、6、12h血清ALT,AST,以及肝组织中ATP、ADP、AMP含量的变化,并计算EC值;同时取肝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门静脉部分动脉化组、非门静脉动脉化组及对照组三组间血清AST和ALT在术后2h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h及12h三组血清AST和ALT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P〈0.01及P〈0.01).(2)门静脉部分动脉化组、非门静脉动脉化组及对照组三组间术后各时点肝组织ATP、ADP、AMP及EC值均有明显增加(分别为P〈0.01).(3)非门静脉动脉化组肝组织病理变化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加重;门静脉部分动脉化组病理变化较轻.结论 门静脉部分动脉化可以保护大鼠肝部分切除的肝脏细胞功能,并改善肝细胞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及病理基础,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1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资料。结果肿瘤在CT上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肿块型)7例,肿块内及周围伴有条状、管状肝内胆管扩张2例,肿块内钙化2例;不规则树枝状肿块(胆管周围浸润型)3例,均伴肝内胆管扩张;胆管腔内结节状肿块(腔内结节型)1例。动态增强:5例肿块型扫描早期呈边缘强化,延迟扫描有不同程度强化表现;2例肿块型动脉期显著强化,极度延迟强化,未出现延迟完全充填。胆管周围浸润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呈略低密度,延迟期呈稍高密度,周围扩张胆管呈放射状至截断,胆管壁可见增厚强化并向肿瘤外聚拢而成星芒状。腔内结节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延迟呈低密度。其他征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病灶所在肝叶萎缩3例,邻近肝包膜皱缩2例,门静脉侵犯表现为线样征2例,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是肝内胆管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角蛋白(CK)组型不同,前者仅表达CK18和CK8,而后者还表达CK19和CK7.应用识别CK18,CK19的抗体以及层粘连蛋白(LN)抗体,我们把上述二种上皮细胞在形态及CK组型上的差别追溯到了胚胎肝内胆管发生的早期.门静脉分支周围正在向小管状结构转变的不成熟肝细胞开始表达CK19,表明CK19表达是胎肝细胞向胆管上皮分化的标志,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其意义可能在于适应胆管上皮细胞内复杂的中间丝-桥粒系统.我们还发现,CK19阳性细胞与LN阳性的基底膜样结构之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LN在肝内的出现先于CK19阳性肝细胞的出现.这种位相和时相上的关联强烈提示,门静脉分支周围的LN沉积对肝内胆管的形成与分化起重要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经门静脉注射转铁蛋白受体单抗-阿霉素(OKT9-ADM)偶联物导向化疗结合肝动脉栓治疗15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第一组),同期另外10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门静脉ADM化疗作对照(第二组)。结果显示:第一组门静脉血内阿霉素浓度明显高于外周血和第二组门静脉血内阿霉素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癌栓穿刺活检显示,经门静脉导向化疗后,第一组有2例门静脉癌栓出现坏死,临床观察提示:经门静脉注射OKT9-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冷保存/再灌注大鼠胆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肝脏保存液中加入乌司他丁,浓度为1000U/ml;对照组肝脏保存液中不加入乌司他丁,12h后电镜观察胆管上皮细胞情况,比较两组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线粒体平均体积和数密度。结果:实验组大鼠电镜下可见胆管立方上皮细胞,线粒体无明显肿胀,绒毛形态较清晰,而对照组胆管上皮细胞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肿胀,基质均匀。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线粒体平均体积和数密度两组大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肝脏保存液中加入乌司他丁可以降低胆管上皮细胞的凋亡程度。结论:乌司他丁对冷保存/再灌注大鼠胆管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张庚  王亮 《广西医学》2016,(1):82-84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末端放置细支撑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224例及B组236例,两组患者均行胆道探查术治疗,术后A组行胆总管末端放置细支撑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B组行胆总管置T型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引流量少于 B 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 B 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末端放置细支撑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可降低胆漏的发生率,减少胃肠减压引流量,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治疗策略、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行两镜联合胆道探查的15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其中47例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LTCBD组);79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治疗(LD+TD组);24例行LD+I期缝合术(PS)治疗(LD+PS组)。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探查阴性率、T管留置率、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各组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CBD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明显短于其他2组(P<0.05),LTCBD组置管率及阴性置管率低于LD+TD组(P<0.05)。结论:对于需胆道探查的病人结合术前影像诊断与术中探查情况,综合运用基于胆囊管胆道探查(LTCBD)的治疗策略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肝门胆管狭窄常见病因并评价影像学检查对肝门胆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北京军区总医院143例资料完整的肝门胆管狭窄患者病因及超声(US)、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结果,评价各影像检查对肝门胆管狭窄适应证及诊断价值。结果肝门胆管狭窄中恶性肿瘤占84.62%,良性病占15.38%。肝门胆管癌占72.73%,胆囊癌占6.98%,肝细胞癌并发门静脉癌栓2.80%,大肠癌肝门转移2.10%。良性狭窄以损伤性胆管、胆管囊肿、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结石及Mirizzi综合征多见。US、ERCP、PTC及MRI+MRCP诊断肝门胆管狭窄的准确率分别为84.62%、92.71%、100.00%、100.00%。结论现代影像学检查在鉴别肝门胆管狭窄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其良恶性病灶可切除性进行准确的术前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门静脉、肝动脉双重血流同时开放对大鼠肝移植胆管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肝脏恢复血供时门静脉、肝动脉血流是否同时开放,将大鼠随机分为双重血流同时开放组(P组)和门静脉先开放组(N组),另设假手术作对照组(S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6及24h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LT、AST、GGT、AKP、TBiL及DBiL水平,HE切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RT-PCK法检测胆管组织TNF-a及ICAM-1 mRHA的表达.结果 肝脏再灌注后6、24 h两个时点P组的GGT水平明显低于N组水平(P<0.05);肝脏再灌注后24 h.P组的AKP、TBiL、DBiL水平及胆管损伤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N组水平(P<0.05);再灌注后6 h,N组大鼠肝组织的MPO含量明显高于P组(P<0.05);供肝再灌注后2 h、6 h,P组大鼠肝组织TNF-a及ICAM-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 门静脉、肝动脉双重血流同时开放.有利于减轻肝移植物胆管组织的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TNF-a和ICAM-1表达水平的降低以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与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2种术式治疗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58例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LTCBDE组26例,LCBDE组32例(其中2例为 LTCBDE组术中中转)。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补液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总管狭窄、胆管炎、腹腔感染、胆道出血、残余结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LTCBDE组术后无胆漏、残余结石及胆道出血,LCBDE组术后出现1例胆漏、2例残余结石、1例胆道出血,两组均无术后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及腹腔感染病例。LTCBDE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均少于LCBDE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TCBDE组手术时间长于 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LTCBDE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可视为安全有效及经济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医源性肝外胆管结扎时间对胆管损伤程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外胆管结扎时间对胆管损伤后狭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家兔46只,空白对照组10只(A组);建立家兔肝外胆管结扎动物模型36只,随机分为结扎1天组(B组)、3天组(C组)、7天组(D组),每组12只,结扎期满后每组处死半数,剩余半数行结扎线松解,松解后3个月处死。全部实验动物不同时期取血观察其肝功能的变化;胆管、肝脏取材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及胆管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结扎7天组2例二期手术松解后肝功能无好转,持续黄疸死亡,1例松解后3个月取材时发现胆管结扎线处有硬化狭窄存在;存活结扎组二期手术松解后肝功能都得以恢复,未发生梗阻;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胆管逐渐扩张、增厚,炎症水肿加重,胆管壁胶原含量增加,结扎1天肝脏即出现坏死灶,结扎7天可出现肝纤维化。结论胆管结扎7天可引起远期胆管狭窄硬化、胆道梗阻;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胆肠吻合术(Roux-en-Y吻合术)治疗中度肝外胆管扩张合并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3年收治的188例中度肝外胆管扩张合并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肝胆管结石病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96例患者行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胆管切开取石术组),92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胆肠吻合术组).患者均经过3年以上的随访,观察近期疗效(手术并发症)和远期预后(胆管炎、胆管狭窄、结石复发、癌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管切开取石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优于胆肠吻合术组(P< 0.05,P<0.01);出血量、输血病例数、是否联合肝切除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间肝脏生化指标(ALT、AST、GGT、ALP、ALB、TBIL、DBIL)无明显差异,术后胆肠吻合组ALP水平高于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组(P<0.05).1年后胆管切开取石术组肝功能异常者明显少于胆肠吻合术组(14.6% vs 31.5%,P<0.01).胆管切开取石术组患者胆管积气、反流性胆管炎发作、胆管狭窄发生的比例显著低于胆肠吻合术组(1.0% vs17.4%,4.0% vs 24.0%,3.1% vs 14.1%,P均<0.01).两组间再手术率、结石复发率、癌变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中度肝外胆管扩张合并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肝胆管结石病,肝外胆管切开取石术在胆管积气、反流性胆管炎、胆管狭窄发生率等方面优于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