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中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后超组)和同期化疗并常规分割放疗治疗食管癌(常规组)的疗效和毒性,寻找更有效的局部控制率和降低远处转移率并提高生存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病变长度≤12 cm、无远处转移证据的中晚期食管癌分后超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后超组放疗第1~28天,为常规分割放疗,缩野后行加速超分割放疗,总剂量为67 Gy/38次,共42 d.常规组放疗为全程常规分割放疗,总剂量为70 Gy/35次,共49 d.结果近期疗效后超组Ⅰ+Ⅱ级31例占77.5%,Ⅲ+Ⅳ级9例占22.5%,常规组Ⅰ+Ⅱ级22例占55.0%,Ⅲ+Ⅳ级18例占45.0%(P<0.05).后超组和常规组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7.14%、51.86%和55.21%、31.28%(P=0.049);后超组和常规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2%、48.64%和54.09%、27.33%(P=0.041).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后超组明显重于常规组,且持续时间长.白细胞下降、胃肠道不良反应及放射性肺炎两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放射性食管炎虽有所增加,但多数患者能耐受;(2)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较同期化疗并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提高了近期疗效、局控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N3期鼻咽癌临床疗效.方法:60例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LCAF组)30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CF组)30例.其中LCAF组先用常规分割照射,2.0 Gy/次,5 次/周,放量达36~40 Gy后改用LCAF照射,1.5 Gy/次,2次/d,中间间隔6~8 h,每周放疗5 d ,休息2 d,鼻咽癌放疗总量约68~76 Gy/6~6.5周,颈部放疗量为60~70 Gy/5.5~6周.CF组全部按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鼻咽部放疗量为72~76 Gy/7~7.5 w,颈部放疗量为60~70 Gy/6~7 w.结果:鼻咽部肿瘤完全缓解率(CR)LCAF组和CF组分别为86.7%(26/30)、60%(18/30);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CR)LCAF组和CF组分别为90%(27/30)、56.6%(17/3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1、3、5年生存率LCAF组分别为86.7%、73.3%、23.3%,CF组分别为80%、66.7%、2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咽部5年局部控制率LCAF组为93.3%,CF组为80%;颈部淋巴结5年局部控制率LCAF组为86.7%,CF组为7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放疗毒副反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速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N3期鼻咽癌较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具有更好近期疗效,但未能提高5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有必要扩大病例并作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N3期鼻咽癌临床疗效。方法:60例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LCAF组)30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CF组)30例。其中LCAF组先用常规分割照射,2.0 Gy/次,5次/周,放量达36~40 Gy后改用LCAF照射,1.5 Gy/次,2次/d,中间间隔6~8 h,每周放疗5 d,休息2 d,鼻咽癌放疗总量约68~76 Gy/6~6.5周,颈部放疗量为60~70 Gy/5.5~6周。CF组全部按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鼻咽部放疗量为72~76 Gy/7~7.5 w,颈部放疗量为60~70 Gy/6~7 w。结果:鼻咽部肿瘤完全缓解率(CR)LCAF组和CF组分别为86.7%(26/30)、60%(18/30);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CR)LCAF组和CF组分别为90%(27/30)、56.6%(17/3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1、3、5年生存率LCAF组分别为86.7%、73.3%、23.3%,CF组分别为80%、66.7%、2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咽部5年局部控制率LCAF组为93.3%,CF组为80%;颈部淋巴结5年局部控制率LCAF组为86.7%,CF组为7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放疗毒副反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速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N3期鼻咽癌较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具有更好近期疗效,但未能提高5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有必要扩大病例并作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技术对食管癌放疗的疗效.方法:根据食管钡餐造影和CT片所示肿瘤实际范围,模拟机下定位设计照射野,采用60 Co-γ线常规3野外照射.常规组180cGy/次,1次/d,5次/W,总剂量为66.6Gy/37分次/7.4周完成,后程加速组前程180CGy/次,1次/d,5次/w,剂量达43.2Gy/24次/4.8周后改为150CGy/次,2次/d,间隔6 h以上,10坎/W,总剂量为67.2Gy/4|D分次/6.4W完成.结果:后程加速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3%和44.1%,常规组分别为48.5%和21.2%,后程加速组与常规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98,P<0.05).治疗中常规组的急性食管炎和气管炎为18.2%和15.2%,后程加速组为20.6%和17.6%,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经积极对症治疗均可耐受,顺利完成疗程.后程加速组死于局部复发占57.8%.淋巴结或远地转移占36.8%,出血占5.3%,常规组死于局部复发占73.1%,淋巴结或远地转移占23.1%,出血占3.8%,后程加速组死于局部复发比例较常规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1,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技术对食管癌的治疗是一种比较合理有效的照射方法.  相似文献   

5.
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食管癌的毒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食管癌耐受性和毒性反应。方法选择病变长度≤12cm、无远处转移证据(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除外)的中晚期食管癌分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后超组)和同期化疗并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常规组)各40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顺铂20mg/m^2、氟脲嘧啶脱氧核苷500mg/m^2、每周2次,共6次。后超组放疗第1~28天,为常规分割放疗,40Gy,分20次,共28d;第29~42天,缩野后行加速超分割放疗,1.5Gy,次,2次,d,共27Gy,分18次,共13d,总剂量:67Gy,分38次,共42d。常规组放疗为全程常规分割放疗,总剂量为70Gy,分35次,共49d。结果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后超组为100%,常规组为87.5%;其中Ⅲ、Ⅳ级食管炎的发生率后超组为35%,明显大于常规组15%(P〈0.05),且持续时间长。白细胞下降、胃肠道不良反应、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两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超组有3例、常规组有1例因Ⅲ级食管炎而使疗程中断,经抗生素和激素等对症治疗后均在7d内恢复放疗。结论①同期化疗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放射性食管炎虽有所增加,但多数患者能耐受;②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3种分割式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远期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常规分割、伞程超分割、后程加速超分割3种方法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及晚反应组织损伤的发生率。方法128例首程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治疗(CFR)组、全程超分割治疗(FHR)组、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LAHR)组。鼻咽部总剂量:CFR组70~72Gy/7~7.5周,每天照射1次,每次2Gy;FHR组80.5~82.8Gy/7-7.5周,每天照射2次,间隔6h以上,每次1.15Gy;LAHR组先常规分割照射38-40Gy/3.5~4周,再加速超分割照射33-36Gy/2~2.5周,每天2次,间隔6h以上,每次1.5Gy。结果1、3、5年的局部控制率CFR组为87.3%、69.8%、58.1%,FHR组为88.0%、80.0%、75.0%,LAHR组为100%、86.0%、83.7%,1、3年局控率3组无显著性差异,但5年局控率IAHR组和FHR组明显高于CFR组(P〈0.05)。1、3、5年的总生存率CRF组为95.3%、62.7%、53.5%,FHR组为97.6%、76.2%、61.9%,LAHR组为100%、86.1%、69.8%,无显著性差异。1、3、5年无瘤生存率CFR组为79.1%、41.9%、35.6%,FHR组为85.7%、57.1%、38.1%,LAHR组为95.4%、62.8%、58.1%,有显著性差异(P〈0.05)。听力下降发生率CFR组为31.3%.FHR组为25.0%,LAHR组为22.7%;张口困难发生率CFR组为41.9%,FHR组为35.7%,LAHR组为27.9%;放射性脑病发生率CFR组为9.3%,FHR组为7.1%,LAHR组为7.0%;3组的晚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AHR和FHR组5年局部控制率和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CFR组,但3种分割放疗方式对鼻咽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晚正常组织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CAHRT)同步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CHT)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非随机入组46例经病理学证实的ESCC患者,给予食管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高危淋巴引流区常规分割照射40 Gy/20次后,对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采用LCAHRT推量照射19.6 Gy/14次,1.4 Gy/次,2次/d,总剂量59.6 Gy/34次。放疗期间同步2周期CHT。依照RECIST 3.0标准评价近期疗效,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1、3、5年总生存率(OS)和局部控制率(LCR)。RTOG和CTCAE 3.0标准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级。结果 依据AJCC分期,入组患者Ⅱa期有11例、Ⅱb期有3例、Ⅲ期有32例,所有患者完成治疗计划,总有效率91.3%。中位OS为38.5月,1、3、5年OS和LCR分别为78.6%、49.4%、39.9%和84.3%、68.2%、61.4%。≥3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3.9%,≥3级血液学毒性包括粒细胞减少(26.1%),血小板减少(13.0%)和血红蛋白减低(10.9%),2例(4.3%)患者出现食管-气管瘘。结论 LCAHRT同步CHT对局部进展期ESCC治疗效果满意,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常规分割放疗(cv)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2例鼻咽鳞癌患者随机分为CF组和3D—CRT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双侧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200cGy/次,5次,周,鼻咽部剂量达36~40Gy后改为小面颈野或耳前野对穿避开脊髓继续照射;CF组继续用原分割方案照射至鼻咽部总量66—70Gy,3D—CRT组照射50Gy后改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5~4Gy/次,4次/周,连续5-6次,总剂量达76~81Gy。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照射到68—70Gv,预防照射50Gy。结果3D—CItT组及CF组3、5年原发灶控制率分别为94%、74%和81%、48%(χ2=4.94,P=0.029);生存率分别为90%、77%和81%、52%(χ2=4.80,P=0.032)。两组急性毒副反应及放射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34、0.08,P=0.577、0.778)。结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相比,提高了鼻咽癌3、5年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而未增加急性毒性反应和放疗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LCHART)的毒性和疗效。方法 2000年8月至2002年3月56例经病理诊断或细胞学确诊不能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进入研究。放疗第1阶段大野前后对穿垂直照射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引流区,每次2.0 Gy,每天1次.总吸收剂量40 Gy。第2阶段缩野照射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每次1.5 Gy,每天2次,总吸收剂量26~30 Gy.结果 放疗结束1个月后增强CT评价疗效,56例的有效率为67.9%,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5例,稳定(SD)14例,进展(PD)4例.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2、3、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3.6%、19.6%、5.4%、3.6%.Ⅲa、Ⅲb期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9个月。急性放射反应有放射性食管炎2级20例,3级2例;放射性肺炎2级2例;晚期放射性肺损伤2级5例,3级1例。结论 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剂量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很好的近期疗效且副作用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早期反应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雷新  杨晓霞  王东  胡南  刘岩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11):965-966,984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治疗结果和早期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8例)和常规放疗组(4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天);调强放疗先设定7~9个适形野,再设定80~100个调强子野照射,靶区剂量2.2Gy/(次·天)。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腮腺、脊髓、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的平均受照体积,观察放疗期间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腮腺)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腮腺、脊髓、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的受照体积调强放疗组分别为(30±4.8)%、(56±6.7)%、(95±8.6)%、(92±8.1)%,常规放疗组分别为(98±9.4)%、(56±10.7)%、(100±9.7)%、(99±9.5)%,调强放疗组腮腺受照体积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为Ⅰ、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及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Ⅱ、Ⅲ级,口腔黏膜反应为Ⅱ、Ⅲ级。其中口干(腮腺)反应、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Ⅱ、Ⅲ级者调强放疗组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另外,调强放疗组的放疗时间为45.0±4.4天,少于常规放疗组的51.0±5.3天。但调强放疗组放疗后鼻咽腔炎症反应较重。结论使用调强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并能缩短放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顺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DDP+5-FU/CF)增量时间调节化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60例鼻咽癌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增量时间调节化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时辰组)和常规放化疗组(常规组),每组30例。所有病例均先采用两周期诱导化疗后行单纯放疗。两组化疗方案及用药剂量相同,DDP总量100 mg/m2,5-FU 1 g/m2·d,连用3 d,14 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两组化疗后均用直线加速器给予鼻咽部相同的放疗剂量DT70 Gy/7周,2 Gy/次,5次/周。鼻咽部应用面颈联合野常规放疗DT 36 Gy/4周后,常规组缩野改为常规耳前野放疗DT 34 Gy/3~4周,时辰组改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DT34 Gy/3~4周。结果 时辰组完全缓解率(CR)及有效率(CR+PR)分别为50%和100%,高于常规组的23.3%和93.3%,其中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593,P<0.05)。1、 3、 5年总生存率及无疾病生存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常规组,时辰组化疗的骨髓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减低(χ2=4.285、4.344,P<0.05)。结论 DDP+5-FU/CF增量时间调节化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较常规放化疗能减轻骨髓及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提高鼻咽癌的完全缓解率,但未降低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鼻咽肿瘤退缩模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1年4月至2007年12月间接受单纯放疗初治鼻咽癌患者,其中,IMRT 196例,常规放疗76例.IMRT组照射总疗程平均为6周,常规放疗组总疗程平均为7周.结果 放疗结束时,IMRT组的鼻咽肿瘤和颈部淋巴结残留率分别为36.7%和44.2%,高于常规放疗组的21.1%和26.6%(x2=6.15和3.99,P<0.05).放疗后3个月,IMRT组有6.1%残留,常规放疗组有9.2%残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RT组残留病灶在放疗后4~9个月时完全消退.结论 采用IMRT治疗初治鼻咽癌,肿瘤的退缩模式与常规放疗不同.IMRT结束时,肿瘤残留率较高,但只要靶区剂量充足,不宜盲目追加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鼻咽癌同期调强放化疗的优化方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35例Ⅱ~Ⅳa期鼻咽癌患者分成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组和同期增敏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同期化疗采用DDP40mgd1~3+5-Fu1.0d1~4,4周为1个周期;同期增敏化疗DDP30mgqw,放疗后辅助化疗DDP40mgd1、8、15+紫杉醇90mgd1、8、15,休息1周继续。均行调强放疗,PGTV和CTV的中位剂量分别是70.6Gy和61.6Gy。临床检查结合CT用于近期疗效评价。CTC3.0评分标准评价急性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随访期4~32个月,中位随访期是18个月,随访率100%。局部控制率98.2%。患者出现的口干、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骨髓抑制和体重下降均不影响治疗完成。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是化疗不能按计划进行的主要原因。放疗结束时14例完全缓解(CR),同期放化疗和同期增敏放化疗各有8例和6例;21例部分缓解(PR),同期放化疗和同期增敏放化疗各有17例和4例。结论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是限制同期调强放化疗按计划进行的主要因素。不含5-Fu的同期增敏化疗加辅助化疗的方案更能被患者接受,有可能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调强放疗对海马结构的剂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海马结构的受照剂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鼻咽癌的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的海马结构受照剂量及特点.结果 59例鼻咽癌患者的海马结构受照剂量受T分期影响明显,Dmax11.1 ~78.2 Gy,Dmean3.2 ~44.6 Gy,T1 ~T4期海马结构受照剂量(Dmax和D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ax(F=24.2,P<0.05)、Dmean(P=16.3,P<0.05).其中T3、T4期病例平均受照剂量和体积明显高于T1、T2期,Dmax、Dmean分别为(58.6±14.8)Gy、(20.9±19.3) Gy和(40.8±9.4) Gy、(12.5±5.1) Gy.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海马结构可能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肿瘤T分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在T3-4期病例放疗中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治疗的<19岁鼻咽癌患者43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基于铂类的化疗,放疗总剂量61.2~76 Gy。计算总生存(OS)时间和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的不良反应和远期并发症。结果 入组患者中位年龄14岁(6~18岁),≤14岁患者28例(65.1%),男性29例(67.4%),女性14例(32.6%),100%患者为非角化型癌。根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第7版,Ⅱ期2例(4.6%),Ⅲ期26例(60.5%),ⅣA期7例(16.3%),ⅣB期8例(18.6%)。治疗前EB病毒依壳抗原IgA抗体阳性率53.8%(7/13),Rta-IgG抗体阳性率60.0%(6/10)。IMRT中位剂量70 Gy(61.2~76 Gy),33例患者(76.7%)接受诱导化疗,20例(46.5%)采用同步放化疗,36例(83.7%)接受了辅助化疗。中位随访24个月(3~76个月),5年OS和PFS分别为75.3%和64.7%,5例(11.6%)患者治疗后2年内出现骨转移,47.4%(9/19)患者IMRT后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或伴有T3、T4减低。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鼻咽癌特点为肿瘤分化差,临床分期晚,能够耐受放化综合治疗。骨转移是最常见的治疗失败模式,放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的放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对130例NP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放疗(CRT)组100例、伽玛刀(GKS)+CRT组30例,分析不同放疗方法的并发症、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 CRT组与GKS+CRT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3年生存率分别为99%、90%与96.7%、92%,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8%、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KS+CRT治疗鼻咽癌,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可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最佳治疗定位技术。 方法 用 CT模拟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加速器两个等中心、适形射野设计治疗计划并用于患者的放射治疗。 结果 靶区整体剂量分布为处方剂量的 113%~97%, 野之间衔接处剂量可控制在处方剂量的±5%,临床初步疗效及放射反应观察表明效果良好。 结论 鼻咽癌放射治疗使用 CT模拟定位治疗技术靶区整体剂量分布满意,照射技术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