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关精神病患者法律能力的等级划分,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界曾进行过一场激烈的争论,最终将法律能力划分为有、限定和无三个等级(以下简称三分法)而达成共识。然而,在某些具体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中,三分法出现了适用困难问题。因此,我们对精神病患者涉及合同问题时的民事行为能力(以下简称合同能力)鉴定的法学基础及实践进行讨论,认为合同能力拟分为有、无丽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林镇祥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Z1):434-435
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核心,是对"民事行为能力"的评定.过去司法精神病鉴定所受理案件中,大多为刑事案件,对民事案件鉴定的经验和交流较少,因此对有关法律概念的理解不很一致,而且鉴定时也有采用刑事案件的鉴定模式去套用民事案件的鉴定.本文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89~2008年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301例法医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被鉴定人以男性(69.84%),青壮年居多。其中以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为主,性自卫能力鉴定居次。2.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病、癔症性精神病为主:近10年,无精神病案例及人格障碍案例明显增加。犯罪类型以杀人、伤害案件为主;性防卫能力鉴定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及精神分裂症为主。因果关系鉴定诊断以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及心因性精神障碍为主。民事行为能力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结论近20年鉴定案例以刑事案件的刑事能力及性防卫能力鉴定为主。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智能障碍为主。近10年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无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增多,完全责任能力明显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71例离婚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71例离婚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结果作一探讨。方法对我院自1985年~2000年间71例离婚案的一般资料、精神病种类、民事行为能力及婚姻维持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均以精神分裂症为主,无民事行为能力为多,但原告组的7例精神分裂症都为偏执型,离婚理由被告组多为婚前隐瞒病史,且婚姻维持时间较短。结论造成精神病患者婚姻危机与婚前隐瞒病史、婚姻状况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点。方法 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鉴定的民事行为能力案 32例进行分析。结果 鉴定结论中无民事行为能力 17例 ,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11例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例 ;辨认能力丧失 17例、削弱 10例、未受损 5例。结论 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主要受辨认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第十二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3月底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主题是”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规范化”。现在开始征文。投稿内容包括:司法鉴定的工作规范、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精神损伤程度评定)、司法精神病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探讨、研究论文、鉴定经验、个案报道以及鉴定工作的规范等。大会将评选优秀论文,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对精神病患者服刑能力的研究,是司法精神病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我国,对精神病患者服刑能力的鉴定,虽已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但缺乏相关的评定标准;因此,有必要加快对服刑能力的研究进程,以适应司法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也谈限定责任能力的分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两年 ,《中华精神科杂志》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 ,讨论限定责任能力[1,2 ] ,现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不同看法提出来 ,请教于同道。1 鉴定的目的 :司法精神病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是为司法程序服务 ,这是鉴定工作的基本宗旨。因而 ,鉴定工作应该以法律规定为依据 ,以满足司法程序要求作为鉴定的基本任务。司法精神医学的研究 ,应该着力解决鉴定自身的问题和司法程序中出现的问题。如果讨论法律规定中不存在的问题 ,并把这些问题引入鉴定工作 ,有可能使司法工作人员无法接受。将限定责任能力分为二级 ,缺乏法律依据 ,这样做有悖于为司法程序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9.
司法精神病鉴定中不同结论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重新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案件日益增多,而鉴定结论(包括医学诊断结论、法定能力评定等)不同的状况也日益增多,目前已成为司法机关处理案件中的难题。为了正确认识及处理好不同鉴定结论问题,须深入探讨不同结论产生的原因和改进工作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上海精神医学》2010,(6):329-329
第12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3月底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主题是”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规范化”。现在开始征文。投稿内容包括:司法鉴定的工作规范、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精神损伤程度评定)、司法精神病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探讨、研究论文、鉴定经验、个案报道以及鉴定工作的规范等。大会将评选优秀论文,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81例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民事行为能力精神医学鉴定的现状。方法:对民事行为能力鉴定8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诉讼能力鉴定成为目前民事行为能力鉴定的主要组成部分;精神障碍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是判定其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结论:诉讼能力的判定可依据一些具体原则,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应针对具体民事事务,不能机械套用诊断或症状程度来判断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三分法缺乏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309例服刑犯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服刑犯人的服刑能力鉴定。方法:采用自编服刑能力调查表对309例疑似精神病患者的服刑犯人服刑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进行调查。结果:无服刑能力者占57.9%,有服刑能力者占42.1%。其中有精神疾病者占65.4%,无精神疾病及人格障碍者占34.6%。结论:应注意服刑人员的精神卫生和科学管理精神病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诊断为无精神病凶杀案例的特点。方法:对232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被诊断为“无精神病”的凶杀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精神病占凶杀案例鉴定总数的69.9%,被鉴定人作案动机明确,自我保护良好,“精神症状”及提出鉴定的理由有一定的特点。结论:掌握精神疾病患者与精神正常者不同的作案规律和特征,多因素综合分析有助于凶杀案无精神病的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讨论。方法:对95例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评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案例进行分析。结果: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在鉴定中可酌情应用。结论:限定责任能力大致可见于以下几种:①精神病性症状与作案无直接关系;②继发性人格障碍而非疾病直接导致;③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④其他精神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度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现状。方法向全国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发出《2006年度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及业务调查表》,收集各机构年度鉴定业务信息,将资料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出调查表225份,收回105份。现行鉴定人员中专职鉴定人员占26.66%。在鉴定委托机构中,公安局占64.81%,法院占11.23%。鉴定案件中,刑事案件占64.57%,伤残鉴定案件占第二位(14.30%)。刑事案型分布,依次为杀人(22.07%)、伤害(18.31%)、被奸(12.75%)、盗窃(9.79%)。刑事案件中,鉴定诊断有精神疾病的依次为:精神分裂症(33.93%),精神发育迟滞(18.04%),情感性障碍(7.44%)。民事案件中,鉴定诊断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比例最高,占29.55%。结论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特点,为今后提高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适当安排人员,搞好鉴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组织工作是一个十分实际的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1996)第120条规定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承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任务的医院应相应成立司法鉴定科或司法鉴定室,有专人负责对外接待和档案管理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是我国司法精神病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鉴定医师必须要解决2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此属医学诊断问题;继而根据被鉴定人行为当时的精神状态判断其辨认和控制能力,最后得出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鉴定结论,此属法定能力问题.经过长期的理论探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界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为公、检、法机关的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近年来,不时有涉及刑事责任能力的案件反复鉴定、结论互相矛盾的事例发生,引起消极的社会反响.因此有人指责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不恰当地涉及法律问题,篡夺本属于执法人员的裁决权;同时,因为精神医学的复杂性,鉴定人有时也感觉难以在短时间内非常明确地解答有关法定能力问题.这种形势下,有些学者提出,我们应效仿英美等国家,只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进行说明,而不涉及其责任能力的问题,即推行英美法系的最终争议规则.该观点看似合理,最近颇为流行,在业内引起广大鉴定医师的困惑.为澄清这一问题,我们对这一规则的渊源和变迁进行了研究,在比较分析英美法系国家和我国诉讼体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脱离我国整体诉讼制度的改革而推行该规则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G22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被鉴定人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程度的无业人员及农民占优势,案件类型涉及34种,以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案例居多(占58.2%);盗窃、抢劫案例相对较高(12.5%)。鉴定诊断结果排序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分裂症(31.5%)、无精神病(14.8%)、精神发育迟滞(10.4%)、情感性精神障碍(9.2%),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8.3%)。在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判定无责任能力、部分责任能力和完全责任能力,分别占被鉴定人总数的31.2%、19.5%、21.5%。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中以离婚案例和财产继承、房产纠纷案例居多。结论青岛地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疾病诊断排序前三位的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障碍。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服务对象逐渐多样化,服务范围由从重点为刑事法律服务向兼顾民事扩展。  相似文献   

19.
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瞻培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Z1):415-416
前一时期,司法精神病学界对于司法精神病鉴定诊断是否需要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问题展开过讨论,这说明学术界重视司法精神病鉴定诊断的标准化,又反映严格根据CCMD-3执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应该认为,司法精神病学作为精神病学一个分支,有与临床精神病学相类似的共性,又有反映专业特征的个性,两者并不矛盾。其实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也经常遇到难以根据诊断标准“对号入座”的病例,只不过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会更多。以下就司法精神病鉴定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遇到困难时如何进行诊断谈些建议,以…  相似文献   

20.
温州地区近6年907例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近 6年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的特征。方法 对浙江温州鹿城精神病医院1998~ 1999年 (A组 ) 2 0 2例 ,2 0 0 0~ 2 0 0 1年 (B组 ) 36 8例 ,2 0 0 2~ 2 0 0 3年 (C组 ) 337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近 6年 ,女性和无业构成比上升 (P <0 .0 1)。责任能力评定下降 ,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评定上升 (P <0 .0 1)。精神损伤评定构成比上升 (P <0 .0 5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逐年上升(P <0 .0 1)。无责任能力评定上升 (P <0 .0 1) ,完全责任能力评定下降 (P <0 .0 1)。法院委托鉴定上升 (P <0 .0 5 )。结论 近 6年中精神病司法学呈现不同的特点 ,并逐步向规范化、法规化迈进 ,服务范围和对象将会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