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明确克立硼罗软膏(Cri)外用对咪喹莫特(IMQ)诱导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方法 用Balb/c小鼠建立IMQ小鼠银屑病模型,分为Cri(7.5、15、30 mg/cm2)组、卤米松(15 mg/cm2)组、模型组及正常组。对小鼠皮损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HE染色观察表皮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测定皮损处角蛋白的表达;检测皮损处皮肤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ri组小鼠皮肤鳞屑、红斑和增厚减轻,PASI评分降低,皮损处增殖角蛋白(K)6、K16、K17表达水平降低(F=12.62、19.41、28.39,P<0.01),而分化角蛋白K1、K10表达水平增加(F=27.95、9.64,P<0.01)。Cri能提升小鼠皮损处皮肤中cAMP、PKA水平,增加p-CREB的表达。结论 Cri可能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发挥对IMQ诱导的小鼠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皮损超微结构变化及角蛋白(KRT)1的表达.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及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S A K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组织病理标本取材于手腕部位,皮损组织取材前2个月内均未外用维甲酸制剂或皮质类固醇制剂或中药制剂.健康对照皮肤为整形美容手术切除正常皮肤12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SAK患者皮损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13例SAK患者皮损及12例健康者皮肤组织中KRT1的表达.结果 SAK患者皮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角质化包膜连续性中断,角质层、棘层上部和颗粒层细胞核周围角蛋白丝显著聚集.KRT1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棘层、颗粒层及角质层均有表达,胞质及胞膜染色多见;KRT1在SAK皮损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2.210,P=0.038).结论 SAK皮损超微结构特点为表皮角蛋白丝分化异常,可能与KRT1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Zenon技术是一种新型抗体标记技术,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中能更好地定量表皮细胞群。通过这种技术,可区别出银屑病和正常表皮增生的差异和分化特征。通过评估温和外用药物和润滑剂的疗效对比,研究这种方法的敏感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未治疗和用润滑剂或倍他米松-17-戊酸盐,1次/d,治疗2周后的皮损冰冻切片进行比较。用Zenon技术标记角蛋白6、角蛋白10和角蛋白15,用共价FITC-标记K i-67抗原和β-1整合素的抗体。用图像分析法,对这些标记物在表皮中进行标准分析。短期局部外用激素治疗银屑病后,K i-67抗原、β-1整合素、角蛋白10和角蛋…  相似文献   

4.
例1,女,7+月。从1998年6月起有轻微腹泻,约1周后在口周、肛周和左脚背部有小片红斑丘疱疹,边缘呈弥漫性,到儿保门诊体检,发育中上等,未发现其它异常体征,诊断为小儿红皮病,口服朴尔敏,外用炉甘石洗剂无效,皮损逐渐扩大形成大疱,糜烂面上有痂屑和渗液...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学者描述局限性掌部角化过少是一种发生于掌或跖部的孤立性皮肤凹陷。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角质层变薄,颗粒细胞层轻度变薄,表皮内出现空泡细胞。本例患者皮损部位外用钙泊三醇长期治疗后完全恢复。持续治疗约4年后再次做皮损处活检显示颗粒细胞层恢复正常,表皮内空泡细胞减少,角质层略有增厚。同时观察其超微结构显示角蛋白束和角质透明蛋白颗粒减少,而增加的脂滴直达角质层。上述发现和外用钙泊三醇的疗效证明了局限性掌部角化过少主要在形态上表现为颗粒层和角质层局限性角化缺陷。局限性掌部角化过少局限性掌部角化过少局部外用钙泊…  相似文献   

6.
宋玲 《中国医学创新》2008,5(5):172-17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7岁.自2001年7月双面颊出现垢样物,无明显自觉症状.自行用力擦洗不能去除,外用无极膏、哈西奈德及维生素E霜等治疗无效,皮疹并逐渐扩大,于2001年9月我科就诊.体查: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面颊见约4cm×4.5cm不规则斑片,边界清,表面附黄褐色油腻性痂,痂皮不易剥离,未见其他皮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均正常.真菌学检查:刮取少许痂皮作KOH涂片直接镜检见少量圆形孢子,诊断为皮肤垢着病.给予口服伊曲康唑100mg,每天2次,局部外用抗真菌霜剂.2wk后皮诊明显消退,继续用药一周,皮诊全部消退.  相似文献   

7.
1例54岁男性患者下肢和腹部出现多发皮损(7个),这些皮损在12年中逐渐出现,部分自然消失;均无自觉症状。部分皮损曾局部外用皮质激素和抗真菌霜剂治疗,几乎无效。个人既往史无其他疾病,但家族史中患者曾有一子死于内脏转移癌。皮肤科检查示腿部、腹部及臀部6个外观相似的红斑,平均约3cm×4cm,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似乎无浸润。皮肤表面有厚的鳞屑和硬痂。自愈处留有色素减退区。左足背皮损最大,约4cm×8cm。与其他皮损不同,此皮损外观呈疣状,周围有炎症表现,无溃疡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常规体检无其他明显疾病。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为基底膜…  相似文献   

8.
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中角蛋白K14,16,17表达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樊平申  廖文俊  刘玉峰 《医学争鸣》2001,22(24):2250-2252
目的 研究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表达水平的变化 ,从分子水平研究此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 用 5 0 g· L- 1心得安乳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银屑病样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 ,1 7的表达 .结果 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皮损中角蛋白 K1 4,1 6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K1 7的水平无明显变化 .结论 心得安外涂所致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不仅在组织病理学而且在分子水平上与人类银屑病皮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6岁。24年前发现右足跟皮肤增厚,呈黄色,痒,在我科诊断为扁平藓,给予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外用,效果不明显。此后未治疗,5年后自愈。13年前无诱因复发,自觉痒,于1年后破溃出水,剧痒,皮损10余天内自愈。但1个月后再次痒,皮损破溃渗出,自愈,如此反复发作。曾在外院口服氯喹,外用激素软膏、庆大霉素等,均无效。2个月前再次形成溃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外用断骨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骨痂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卵巢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切除卵巢组,n=45),正常对照组(n=25)大鼠采用假手术。术后第3个月,两组各取5只大鼠验证造模情况;其余60只大鼠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其中切除卵巢组分为骨质疏松对照组(外用空白对照药膏,n=20)和骨质疏松断骨膏组(外用三七断骨膏,n=20)。分别在骨折早期的第1、2、3、4周采用X线、组织形态学以及Micro-CT检测骨痂形成的情况。结果切除卵巢术后第3个月,Micro-CT显示切除卵巢组大鼠骨小梁数目减少,间距增加,骨密度降低,说明骨质疏松造模成功。骨折后第2~4周时,骨质疏松对照组骨痂体积较大,但骨痂密度在第3周后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断骨膏外用后,骨痂体积接近正常对照组,但在第3周后骨痂密度则明显高于骨质疏松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切除卵巢组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进程延缓,而外用断骨膏可以改善此过程。结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断骨膏能够促进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形成,减少早期软骨骨痂的过量形成,提高骨痂的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经治的并发人工气道内痰痂56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无有效的气道湿化、误吸、气道出血、无定时翻身、叩背、吸痰是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发病的独立因素。结论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是ICU患者行机械通气的一种并发症,容易继发感染,通过对各种高危因素进行控制、预防,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很好地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朱丹溪对耳鸣、耳聋的辨治特色,以期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有益思路。[方法]分析朱丹溪系列书籍中有关耳鸣、耳聋的相关条文,总结其从虚实两端、内外合邪、气血痰郁及内治外治等方面的辨治方法。[结果]朱丹溪强调"耳鸣、耳聋属火",认为本病证型包括虚火、实火虚实两端。以"气血痰郁"为纲辨治,认为少阳、厥阴气郁化火挟痰为本病实证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少阴元气、精血亏损、相火妄动为本病虚证最多见的致病因素;正虚邪壅为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四时邪气乘虚而入或致七情郁结生痰化火,从而诱发或加重耳鸣耳聋。临证"脉症相参,详察病机",实证善用清、开、消、通、汗、补诸法助"行气活血解郁,清热祛痰通窍",虚证善于补中兼缓、兼升、兼降,"阴血亏虚,相火妄动,四物为本;元气亏虚,相火妄动,温存以养",并用"内治为主,兼容外治"等辨治方法。[结论]朱丹溪认为耳鸣、耳聋多为郁火挟痰之实证或气血不足、相火妄动之虚证,实证以行气活血解郁、清热祛痰通窍立法,虚证通过补血养阴或温补助阳之法以降虚火,其辨治思想具备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外治法方面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中。两书总结了敷贴法、涂法、吹药法、熨法、塞鼻法、点眼治、导法、熏法、洗浴法、蒸法和烧药法等11种外治法,简要叙述了其适应证和使用方法,认为同一种病证可用多种外治法,同一种外治法可用于不同的部位或穴位,同一部位或穴位可采用不同的治法,不同外治法还可以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方法:取雄黄、五倍子、黄连研细末外涂,同时肌注病毒唑、VB1、VB12.结果:止疱、结痂、止痛时间均缩短,治愈率显著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优于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雾化烧伤灵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雾化烧伤灵治疗烧伤的药理学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豚鼠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模型及Ⅲ度烧伤感染模型 ,观察雾化烧伤灵组 (实验组 )、湿润烧伤膏组 (药物对照组 )及空白对照组 (溶剂组 )烧伤创面结痂面积、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雾化烧伤灵组可明显减少创面渗出、缩小结痂面积、缩短脱痂时间及愈合时间 (P <0 .0 1) ,且其作用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组 (P <0 .0 5 ) ,并可抑制烧伤创面绿脓杆菌的感染。结论 雾化烧伤灵具有明显的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及创面抗感染作用 ,是一种较理想的外用治疗烧伤药物  相似文献   

16.
陈福祥 《华夏医学》2014,27(4):76-7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41例,以中药浸泡结合0.25%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涂患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0例,仅用0.259/6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外涂。观察5项主症及真菌学检查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8.2%,对照组愈显率6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良性病变,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难治型,常常迁延难愈,且复发率高。传承房定亚教授"热毒伤络"的学术思想,围绕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从"毒"论治,采用内服和外敷辨证治疗,善用四妙勇安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对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对植皮成活率的影响,为临床碱烧伤创面切痂植皮提供最佳时机。方法:制做Wistar大鼠皮肤碱烧伤(Ⅲ度)模型,分别于伤后(1~96 h)9个时间段切痂,行立即植皮(A组)和延迟48 h植皮(B组),测定痂下创面pH,并观察组织学变化和植皮成活率。结果: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大致相同,痂下pH呈碱性,组织为进行性损害,但两组植皮成活率有明显不同,A组早期(1~8 h)植皮成活率大于中期(12~48 h)和晚期(72~96 h),以中期最差;B组早期植皮成活率小于中期和晚期,以早期最差。结论:早期切痂植皮可避免碱性物质和中性粒细胞对组织的继续损害,植皮效果好;而早期切痂延迟植皮也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肤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为组织工程结膜探索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为严重眼表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在体外培养纯化鉴定恒河猴皮肤干细胞,并用Hoechst 33342标记,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与结膜上皮细胞进行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10d,然后对诱导后的细胞用细胞免疫化学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包括角蛋白4和粘蛋白4,同时检测细胞的Hoechst 33342表达情况。[结果]纯化后的皮肤干细胞比例接近90%。Hoechst 33342标记后的皮肤干细胞胞核显示蓝色荧光。在与结膜上皮细胞共培养10d后,皮肤干细胞显示结膜上皮细胞的标志粘蛋白4和角蛋白4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9.9%和95.6%,同时细胞还显示胞核的Hoechst 33342表达。[结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皮肤干细胞,在体外的适宜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有结膜上皮细胞特征的细胞。  相似文献   

20.
杜香萜烯促进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阐明杜香萜烯促进透皮吸收的机理。[方法]采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法。[结果]未经杜香匝烯处理时,角质层中角蛋白在波数1629cm^-1和1536cm^-1处有最大吸收峰,经30,50,100,1000g/L杜香萜烯处理后,两个最大吸收峰都发生了变化。[结论]杜香萜烯主要作用于角质层的角蛋白,使角蛋白的构型发生改变而起促进透皮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