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新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77-207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1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晚间顿服,1次/d,连服1月。观察两组的疗效、TC、TG、LDL.C的含量改变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1.2%,有效率90.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3.5%和77.6%。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TC、TG以及LDL—C的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40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调脂作用和广泛的非调脂作用,可以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可恢复血管内皮功能,可抑制斑块中炎症反应及稳定易损斑块,其显著的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傅嬿 《中国药业》2013,22(1):89-9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予吸氧、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对照组予硝酸盐、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通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8~10 mg/d,每日睡前1次,疗程8周,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中生 《海峡药学》2012,24(4):199-20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及血脂水平进行分析,同时计算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s-CRP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LDL-C显著下降(P<0.05),HDL-C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67% VS 71.23%,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和hs-CRP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方法 对住院确诊为UA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但不接受他汀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岐化物酶的变化。结果 两组血脂水平下降的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升高血清一氧化氮浓度(4.5±1.6)vs(5.6±1.9),超氧化物岐化酶浓度(106±12)vs(123±15),降低丙二醛浓度(2.7±1.3)vs(1.9±0.9)。结论 UA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可改善一氧化氮等参与血管舒缩功能的血管活性物质浓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心肌供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77.4%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少UAP患者血脂含量,有效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 =2 9) ;阿托伐他汀组 (n =3 1)。定期测定血糖 (FBG)、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 ,记录 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数值和 (∑ST)、一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日心绞痛持续时间 ,作为心肌缺血的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间治疗后比较 ,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 .0 1) ,TC、∑ST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对比 ,TC、LDL、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ST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降脂治疗能明显改善UAP病人的临床预后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疗效确切而安全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mg/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明显(P〈0.05),心电图缺血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9.
李小成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35-3636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酶原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r),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评判两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和76.36%,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405,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9.09%和40.00%,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600,P〈0.01);治疗后两组TG、TC、LDL—C、HDL-C、PT、Am相比分别为(2.02±0.41)mmol/L比(2.42±0.38)mmol/L、(3.98±0.62)mmol/L比(5.63±0.62)mmol/L、(2.28±0.37)mmol/L比(3.35±0.55)mmol/L、(1.41±0.31)mmol/L比(1.17±0.26)mmol/L、(18.06±2.23)s比(15.23±1.87)s、(36.49±3.42)s比(31.74±2.45)s,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调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快速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延缓疾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沈展 《河北医药》2011,33(23):3565-356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和血脂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u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8例U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分析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2组治疗前hs-CRP、IL-6、TG、TC、LDL-C、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及IL-6治疗2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无显著变化(P〉0.05)。Hs-CRP、IL-6与血脂水平均无相关性(r=0.203,P〉0.05;r=0.31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可能通过独立于其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症作用发挥对UA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清脂联素和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者122例,所有患者由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并行PCI治疗.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A组与B组,每组61例.2组患者在行PCI治疗后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B组加用阿托伐他汀80 mg.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时采集其空腹肘静脉血,检测hs-CRP、血脂联素、空腹胰岛素(FIN)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并计算出CEC细胞数所占百分比、EPCs数量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治疗后12周,2组患者的hs-CRP和CEC水平均降低,且B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上升,其中B组的升高程度有效于A组(P<0.05);2组患者的EPCs数量均增加,且B组的增加程度高于A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2组患者的FIN、FPG水平及HOMA-IR指数均下降,且B组患者的下降幅度要大于A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I术后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促进损伤血管的修复,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效地控制了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C、TG、L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DL-C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7.50%),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血脂水平恢复正常,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2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稀释血液等疗效,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降血脂作用,临床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安全、有效、相互协同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以及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RP值和血脂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值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心绞痛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33):4636-463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高血压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口服,qd+酒石酸美托洛尔控释片25 mg,口服,bid+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短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C、TG、LDL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HDL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高血压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奇偶法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102例。参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血脂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6.21±4.24)%、心排血量(5.31±1.17)L/min、心脏指数(3.18±0.55)L/(min·m2)及每搏输出量(72.85±5.32)ml均高于参照组的(50.53±4.15)%、(4.26±0.78)L/min、(2.22±0.37)L/(min·m2)、(59.92±4.3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1.27±0.66)mmol/L、总胆固醇(3.67±0.7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3±0.35)mmol/L均低于参照组的(1.82±0.73)、(4.27±0.8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应用阿托代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10mg/d)和B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mg/d),疗程6周,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与B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40mg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与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组)30例,然后检测与比较两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1、2、4周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地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表达情况,因此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阿托伐他汀治疗UA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 Library Handbook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38篇文献,包括3 373例UA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可提高治疗UA的总体有效率,改善UA患者总胆固醇(TC)、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CRP),减少UA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变化,且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20和40 mg.d-1以及治疗时间为≤1月和>1月时没有明显的疗效差别。但对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的效果不明显。所有纳入研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有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在剂量为10 mg.d-1,疗程为一个月时治疗UA有一定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纳入研究质量偏低且存在发表偏移,论证强度不够,尚需开展设计严格的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阿托伐他汀治疗UA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U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使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天2次;阿托伐他汀每天10mg,晚间顿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UA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