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前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CSII)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MSII)控制血糖的效果,了解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手术前使用的价值。方法:162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CSII和MSII组。CSII组患者采用经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治疗方法,MSII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胰岛素剂量根据血糖波动曲线调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全天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但CSII组全天血糖值较MSII组控制更为理想,且胰岛素用量及术前调整时间均少于MSII组。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结论:糖尿病合并胆石症患者手术前应用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舒霖胰岛素30R和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尿蛋白定量和尿素氮肌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甘舒霖胰岛素30R联合吡格列酮观察组(30例)和单用甘舒霖胰岛素30R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FBS、2hFBG、HbA1c、24尿蛋白定量水平和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吡格列嗣可以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素氮肌酐,从而发挥一定的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32例肝癌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32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胰岛素泵)和对照组(常规胰岛素)。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变化、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禁食期间血糖水平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使用胰岛素平均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对合并有糖尿病的肝癌患者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十分重要,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波动大,出现低血糖的频率高,宜从小剂量的短效胰岛素开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胃转流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 检测分析32例胃溃疡合并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转流术术前和术后第1周、2周、3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体重指数(BMI),空腹及标准馒头餐后2 h的血糖、胰岛素及GLP-1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仅测术前和术后第3及6个月)水平,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水平及术后6个月的糖尿病转归情况.结果 胃转流术后所有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较术前逐渐降低(P<0.05),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和GLP-1均较术前逐渐升高(P<0.05);HBCI较术前逐渐升高,HbA1c较术前逐渐下降(P<0.05);患者术后各时间段BMI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GLP-1与血糖呈负相关(P<0.05),与胰岛素呈正相关(P<0.05).术后6个月糖尿病总控制率为78.1%(25/32).结论 胃转流术能明显降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其对血糖的控制不依赖于体重的降低;胃转流术控制血糖可能部分是通过增加GLP-1的分泌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65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Ⅰ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Ⅱ组给予吡格列酮,Ⅲ组同时给予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量、尿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UAER、Upr、β2-M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Ⅲ组Scr、UAER、Upr、β2-M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此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完成的38例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检测胃旁路术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及标准馒头餐后2 h的血糖、GLP-1水平、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及术后6个月的糖尿病转归情况.术后随访1年.结果 38例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伴随着血糖的改变,HbA1c则在术后3个月明显下降(P〈0.05).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和GLP-1均较术前逐渐升高(P〈0.05);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的BMI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胃旁路术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其对血糖的控制不依赖于体重的降低.胃旁路术控制血糖可能与增加GLP-1释放进而增加胰岛素的基因表达、胰岛素前体的合成以及改善β细胞功能有关.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作用,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胃转流术(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用链脲佐菌素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的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A组(假手术组),B组(旷置十二指肠RYGB组),C组(旷置近段空肠RYGB组),D组(旷置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RYGB组),E组(无旷置的胃-空肠短路组).测定各组大鼠术前及术后1,3,6,12周的体质量、空腹血糖( FBG)、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变化.E组大鼠12周后再次开腹,于胃窦下闭合十二指肠,旷置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观察再次术后1,3,6周FBG,GIP,GLP-1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各组体质量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A,B,C组术后3,6周仍无明显变化(均P>0.05),但术后12周明显增加,且A组增加最为明显(均P<0.05),D,E组术后3,6周体质量有所降低(均P<0.05),至术后12周基本接近术前水平(均P>0.05).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各时间点FBG,GIP,GLP-1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D组FBG水平在术后1周开始明显且逐渐降低,B,C,E组FBG水平在术后3周开始明显且逐渐降低(均P<0.05),同时间点比较,D组FBG降低最为明显,E组最小(均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B,C,D组GIP值术后1周开始明显并逐渐降低,且同时间点D组降低最为明显(均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E组GIP值术后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D,E组GLP-1值术后1周开始均明显并逐渐升高,B,C组GLP-1值术后3周开始均明显并逐渐升高,且同时间点D,E组GLP-1升高程度明显大于B,C组(均P<0.05);E组再次手术后FBG和GIP水平较再次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GLP-1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旷置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与术后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引起GIP低分泌以及食物过早到达远段空肠和回肠引起GLP-1高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吴敏  刘芳  付平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12):941-944
糖尿病肾病(DN)是发达国家导致终末期肾病( ESRD)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延缓DN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1].早期诊断、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应用、脂代谢异常的调节和低蛋白饮食等,也无法逆转DN的发展和最终导致ESRD的结局[2].因此,DN的预防和治疗仍然是当今一大难题.近年来,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GLP-1是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重要的肠促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促进胰岛β细胞的增生并抑制其凋亡,同时能减慢胃排空、促进饱食感、抑制食欲,因而能降低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控制体质量.GLP-1除了能降低血糖外,在心血管、胃肠道、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胰腺外器官或组织中也发挥独特的作用[3].现就近年来关于GLP-1及其在DN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素强化和补钾治疗的疗效.方法:对于我院收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259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诺和锐R),对照组(B组)259例诺和锐30二或三餐前皮下注射,两组均口服10%氯化钾或静点3‰10%氯化钾10ml.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4ml-8ml+0.9%氯化钠250ml-500ml静点日一次,7d-10d.结果:两组相比第7d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胰岛素强化和补钾治疗均有修复β细胞,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A组较B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血糖控制更佳,胰岛素用量少.发生低血糖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究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状态。方法:应用CGMS对30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和15例单纯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连续3d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DN组与单纯DM组相比,其MBG、MIN、〉7.8AUC及PT、〉11.1AUC及PT和MOD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DN组较对照组的中、晚餐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DN组具有较明显的餐后高血糖。结论:DN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较单纯DM水平高,高血糖持续时间长,日间血糖波动性大,处于慢性波动性高血糖状态,餐后明显高血糖。应用CGMS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能使临床医生详细地了解2型DN患者血糖波动的细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压、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的作用.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8只.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成功2 d后,治疗组每日灌胃百令胶囊(2.5 g/kg),模型组及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的饮用水,测定血糖及24 h尿蛋白定量;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通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给药12周后,模型组大鼠血糖、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左肾/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而Ccr低于对照组大鼠,均P<0.05,且肾组织出现了较明显的病理损伤;经百令胶囊治疗后,大鼠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左肾/体重均明显减低,均P<0.05,血糖减低,Ccr显著增高,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DN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空腹血糖(FB...  相似文献   

13.
红花黄色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IL-8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soor yellow,SY)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Y。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d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高敏CRP(high sensitive CRP,hs-CRP)表达水平,并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水平。结果:治疗30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血清FBG水平与治疗前血清FBG水平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照组治疗30d后IL-8、hs-CRP、UAER水平无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SY治疗30d后与治疗前比较IL-8、hs-CRP、UAER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IL-8、hs-CRP、UAER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花黄色素可减低早期DN患者血清IL-8、hs-CRP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尿白蛋白,起到了对早期DN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活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肾内科108名DN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试验组(认知—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标准护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标准治疗方案、饮食指导和常规活动指导建议。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1)建立信任;(2)检验负性思维;(3)重塑认知;(4)巩固意识。入组后0、3、6、12月进行随访,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评价运动量。记录心血管危险因素、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体质量指数等。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入组3个月时,认知干预组的运动量(39.6±6.4)分大于对照组(22.4±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3,P<0.01);试验组每月运动累计时间(79.6±11.2)h大于对照组(32.1±11.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21)。入组6个月后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舒张压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PF)、由躯体问题所造成的角色限制(RP)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组12个月后实验组的PF、RP、躯体不适(BP)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加强DN患者的运动意识,增加其活动量,改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血透效果影响因素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透效果的因素 ,为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 4 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DN)血透病人和同期 5 0例非糖尿病肾病 (非DN)血透病人 ,分别观察其存活时间、死亡原因、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两组 1~ 2年 ,>2年存活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P <0 .0 5 ) ;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 ,其次为感染 ;首次透析时肾功能与病死率成正比 ;DN组透析低血压、心血管病变、感染及视网膜病变较非DN组高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 ;两组血透前Glu ,血透期间Alb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早期充分的血透、减少透析时血糖的波动、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是减少终末期血透病死率 ,提高其存活时间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瘀血阻络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给予化瘀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采用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及国际公认的DAS28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入选ESDN患者75例,其中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25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组(HD+ HDF组)28例、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组(HD +HP组)22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与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S)及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应用Daugirdas公式计算透析充分性(KT/V),分析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的影响;健康人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3组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TNF-α及IL-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12周后,血液灌流治疗与胰岛素抵抗、CRP、TNF-α、IL-6、Hb、Alb及BMI均显著相关;胰岛素抵抗和营养状态:HD+ HP组治疗前后有改善(P<0.05),较HD组和HD+ 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HD+ HP组治疗前后、以及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P<0.01),较正常对照组仍增高(P<0.05),HD+ HDF组与HD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的ESDN患者体内长期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降低ESDN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2型DN伴高Hcy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短效注射胰岛素、盐酸贝那普利片、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甲钴胺联合叶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血Hcy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31/35),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0、36、52周的24 h Pro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0、36、52周的血Hcy均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对DN伴高Hcy血症患者加用甲钴胺、叶酸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血Hcy水平,以减少尿蛋白排泄,且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受体(IRc)及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表达的影响。 方法: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和胃转流组,另取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胃转流组大鼠行胃空肠吻合术加空肠侧侧吻合,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均行假手术。检测术前及术后8周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IRc及IRS-2的表达。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胃转流组术前空腹血糖均明显升高,ISI均明显降低,但术后胃转流组两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均P<0.05);各组胰岛素水平手术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8周,胃转流组胰岛细胞IRc和IRS-2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其中IRc表达量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IRS-2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 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中IRc及IRS-2表达下调,而胃转流术能够使其表达显著增加,这可能是该手术产生对2型糖尿病产生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