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评估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程度及预后转归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5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患者均接受CT影像学检查,并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判定患者病情程度,按照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CT影像学检查特征。结果:轻度组髓核突出型髓核突出率达59.38%、髓核突出形状弧形边缘光滑率81.25%、髓核密度值≤80达84.38%、神经根和突出髓核的关系紧贴神经根率81.25%、硬膜囊的受压程度脂肪间隙缩小78.13%高于中度组(14.71%、14.71%、20.59%、17.65%、23.53%)、重度组(3.57%、17.24%、20.69%、17.24%、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硬膜囊前后径低于中度组、重度组,硬膜囊矢状径高于中度组、重度组,中度组硬膜囊前后径低于重度组,硬膜囊矢状径高于重度组(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CT影像学特征评估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程度和疾病预后状况,部分CT测量指标和疾病症状、JOA评分有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与临床体征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CT检查,分析TC影像与患者临床体征之间的的关系。结果①患者在许莫氏结节、经骨突出、矢状面突出大小等方面与CT影像分布差异较小(P〉0.05);42在髓核情况、神经受压方式、髓核密度等方面引起的体征严重程度方面差异较大(p〈0.05);②膜囊前后径越大、矢状径越小,患者的症状体征越严重程度(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与临床体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为了提升诊断正确率,还需综合考虑多种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影像学特征与症状严重程度关系及对治疗决策的指导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12-08-2022-12-08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CT检查,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量表(mJOA)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不同症状严重程度患者CT影像学特征,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T影像学特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影像学特征对病情预测价值。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并比较不同疗效患者CT影像学特征。结果 不同症状严重程度患者髓核突出类型(χ2=60.851,P<0.001)、突出形状(χ2=12.285,P=0.002)、髓核密度值(χ2=53.873,P<0.001)、髓核突出后与神经根关系(χ2=40.866,P<0.001)、髓核突出后对硬膜囊压迫程度(χ2=45.089,P<0.001)、额...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RI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在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MRI与CT诊断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MRI对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征象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0.59%和19.61%,CT对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征象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3.73%和12.75%,MRI优于CT;CT对椎间盘积气、钙化等征象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4.71%和8.82%,MRI对椎间盘积气、钙化等征象的诊断准确率均为5.88%,CT优于MRI,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有62例,MRI检查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有99例,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60.78%,低于MRI的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MRI检查,其诊断结果较CT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L4~5和L5 ~S1椎间隙,突出方向以中央型和侧突型多见,突出程度以突出型多见.其主要CT征象表现:①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在椎体后缘或外侧缘形成外凸的软组织影;②硬膜囊受压变形;③神经根受压或堙没,神经移位或变粗;④椎间盘突出钙化影;⑤Schmorl结节形成和真空现象.结论:CT能清楚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及其方向、大小、程度以及硬膜囊、神经根受压情况,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10.一种非侵袭性 X 光诊断方法,已被证明对腰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CT 已被证明是诊断未经手术的腰间盘突出症一种非侵袭性有效的 X 光诊断方法。CT 可以获得脱出髓核及移位的神经根准确的横切面,CT 与髓腔造影所需要的费用和时间是一样的。对于剧烈坐骨神经痛及无神经缺失症状或神经缺失仅限于1~2腰骶神经根节段的病人,现在都可用 CT 作首次神经放射学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依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35例)、中度(42例)、重度(28例)。并选取92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及不同病情程度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和不同病情程度GCS评分,依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轻度、中度、重度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重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轻度(P<0.05);轻度、中度、重度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低于轻度,重度低于中度(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MMP-9及IL-13水平与GCS...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和分析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术后妊娠情况。方法收集某妇幼保健医疗中心2011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宫腔粘连合并不孕的患者共161例,其中轻度粘连50例、中度粘连54例及重度粘连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粘连组术后月经改善分别为44例(88.0%)、43例(79.6%)及39例(68.4%),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改善最明显(P<0.05),重度组改善最差(P<0.05),轻度粘连组的残留内膜面积最高,重度粘连组的残留内膜面积最低(P<0.05)。轻度粘连组的宫腔粘连评分最低(P<0.05),再次宫腔粘连例数最少(P<0.05),重度粘连组的宫腔粘连评分最高(P<0.05),再次宫腔粘连例数最多(P<0.05)。术后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8±6.9)月。轻度、中度和重度粘连组妊娠例数分别为32例(64.0%)、27例(50.0%)及22例(38.6%),轻度粘连组的妊娠最高,重度粘连组的妊娠最低。结论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接受TCRA术后可改善妊娠,但改善程度与术前宫腔粘连程度相关,且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患者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髓核摘除手术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之一。为了探讨该手术的有效麻醉方法,笔者采用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对75例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了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小关节突关节矢状角、终板下关节角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不同改变,进一步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7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L4~5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42例(试验组),年龄相仿的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对照组),按Weishaupt等腰椎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分级对L4~5小关节进行分级;通过CT测定L4~5小关节突关节矢状角、L4终板下关节角.比较两组L4~5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分级、L4~5小关节突关节矢状角和L4终板下关节角及双侧对称性.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L4~5小关节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均无0级病例,试验组1、2、3级分别为4、20、18例;对照组1、2、3级分别为21、14、2例,两组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4~5小关节突关节矢状角、矢状角不对称性偏差角度、L4终板下关节角(26.62°±1.67°、8.79°±4.28°、116.92°±6.86°)与对照组(45.07°±7.32°、5.14°±4.28°、104.95±4.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板下关节角不对称性偏差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小关节趋于矢状化、终板下关节角增大对腰椎发生退变性滑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CT检测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9月本院接收的2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开展研究,首先对患者进行CT检查,如果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符合,则对不符合患者继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基于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检测病变情况、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椎间盘膨出患者和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为11例和18例。治疗后患者的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治疗中应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可作为手术治疗效果评价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Avant01.5T磁共振扫描仪、常规MR及水成像技术,回顾分析3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规MIni及水成像扫描的MR表现。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的脊髓水成像表现为椎管内脑脊液液体柱的腹侧、腹外侧及背侧的弧形压迹呈蜂腰样或糖葫芦状。结论:腰椎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可间接显示硬膜囊受压及神经根移位程度,是常规MRI检查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督穴导气针法对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远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督穴导气针法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红外热像图温度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37.21%)显著高于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JOA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评分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红外热像图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外热像图温度均升高,观察组温度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局部血肿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观察组中出现局部血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督穴导气针法治疗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缓解率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五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11年1月5年间住院治疗的32例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极外侧型突出6例,神经根袖内突出2例,硬脊膜囊内突出5例,后纵韧带前后游离型突出8例,突出钙化或形成骨软骨结节11例。其中行单纯腰椎间盘摘除26例,腰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6例,手术疗效优24例,良8例,差0例,效果满意。结论五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极外侧型和神经根袖突出型较为隐匿,易于漏诊;硬脊膜囊内突出、游离型突出和钙化型突出手术易于遗漏或残留椎间盘组织,导致疗效不佳或手术失败。病史、体查、影像学资料结合术中细致的探查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腰间盘信号改变与间盘组织TNF-α表达的关系,分析研究HIZ在椎间盘内破裂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为IDD的患者,行腰椎MRI检查和Pfirrmann分级及VAS评分,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疼痛A组、中度疼痛B组及重度疼痛C组;根据Pfirrmann分级标准将Ⅲ级归入轻度退变D组,Ⅳ级为中重度退变F组。取手术切除的HIZ及非HIZ间盘组织行TNF-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和TNF-α含量检测,同时以5例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取出的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间盘信号与年龄间的直线相关系数R值0.6111,信号与年龄呈负相关;信号与间盘内TNF-α表达量呈负相关,R值为-0.8710。(2)随着疼痛症状加重,间盘信号逐渐减弱,A、B、C组间盘信号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间盘退变程度与间盘信号改变及TNF-α表达量相关,D组、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DD患者HIZ间盘组织局部炎性反应明显,TNF-α免疫组化染色阳性;HIZ组TNF-α表达量明显强于非HIZ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1)间盘信号与年龄、TNF-α表达量及VAS评分负相关。(2)IDD患者HIZ中TNF-α阳性表达明显,表明HIZ可作为IDD诊断的一个特异性影像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腿抬高试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患者髋、膝、踝关节的运动角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4~5椎间盘突出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度数比L5~S1低,L4~5、L5~S1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的角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腿抬高试验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实施CT影像结合肺功能检测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例COPD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38例无慢性咳嗽病史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CT影像学表现、肺功能结果。结果:中重度组FEV1、FEV1/FVC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轻度组的FEV1/FVC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CT检查中度组LAA≥2级肺气肿,无管壁增厚或少数1级增厚;重度组LAA≥2级肺气肿,≥1级增厚。结论:CT影像结合肺功能检测能够准确诊断COPD疾病,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5A护理模式结合精细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5A护理模式结合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选择本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JO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JOA评分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