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 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经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NSCLC组织标本 60例、癌旁组织 2 0例和肺正常组织 5例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和Ki67。对术后辅助性化疗 3 6例 ,分析疗效与EGFR和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 :NSCLC中EGFR表达阳性率为 65 %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质 ;Ki67表达阳性率为 81 67%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核 ;2 0例癌旁组织及 5例正常肺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癌组织EGFR和Ki67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NSCLC中EGFR和Ki67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细胞的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EGFR和Ki67表达阳性者 3年生存率分别为19 86%和 3 1 3 3 % ,低于阴性表达 70 11%和90 91% ,P <0 0 5 ;接受术后辅助性化疗的患者 ,EGFR和Ki67阳性表达复发转移率分别为 70 3 7%和 62 5 0 % ,高于阴性表达 11 11%和 0 ,P <0 0 5。结论 :EGFR和Ki67在NSCLC中的异常或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两者表达具有协同作  相似文献   

2.
p27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喉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并与12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1例喉癌组织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6.8%(11/41),12例癌旁正常组织阳性率为58.3%(7/1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喉癌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P>0.05;患者吸烟(14.3%)和饮酒组(10.0%)与各自对照组(53.8%和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27蛋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作为判断喉癌恶性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趋化因子和B7分子联合应用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亚型SSTR2A、SSTR5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STR2A、SSTR5和EGFR3种蛋白在62例NSCLC组织标本和7例癌旁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预后随访。结果:在62例NSCLC组织中,SSTR2A蛋白阳性表达30例,占48.3%;SSTR5阳性表达44例,占70.9%。SSTR2A、SSTR5蛋白表达与NSCLC的TNM分期有密切相关(P〈0.05),但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P〉0.05)。同组中,EGFR蛋白在癌旁肺组织中无一例表达,而在NSCLC组织中有35例阳性,占56.4%;EGFR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组织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差异(P〉0.05)。SSTR2A、SSTR5蛋白表达与EGFR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SSTR2A、SSTR5蛋白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和65.9%,阴性表达者为45.2%和22.2%,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EGFR蛋白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为30.8%,阴性表达者为69.4%,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SSTR2A、SSTR5和EGFR的表达能提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三者的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预后的评估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GFR、p53、Bcl-2表达,Ki-67标记指数(Ki-67Li)与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6例胸腺瘤患者EGFR、p53、Bcl-2的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结果胸腺瘤EGFR、p53、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56.5%、54.3%,Ki-67标记指数平均值为11.0%。EGFR、p53、Bcl-2蛋白表达与胸腺瘤WH0组织学分型均无明显关系;B2、B3、C型与A、AB、B1型之间Ki-67标记指数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蛋白表达与胸腺瘤Masaoka分期和预后均无关系(P〉0.05);EGFR、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与胸腺瘤Masaoka分期明显相关(P〈0.05);Ki-67标记指数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EGFR、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与胸腺瘤Masaoka分期明显相关,反应其侵袭性,Ki-67标记指数还与组织学分型相关,并可作为估计胸腺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KDR(kinase domaimcontaining receptor)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检测114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3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KDR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86.37±10.90)中KD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癌旁组织(45.15±21.97)和肺良性病变组织(20.02±11.60),P<0.01.肺癌旁组织显著高于肺良性组织,P<0.05;KDR表达水平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PTNM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均有密切关系,P<0.01,KDR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21.19%)显著低于低表达组(52.74%),P<0.05。结论:KDR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可作为评估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Smac和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Smac表达与Ki67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胃癌组织中Smac和Ki67的表达,分析Smac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及Ki67的关系。结果 Sma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8%(51/71),在所有的癌旁组织中均见表达(20/20)。Ki67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6.2%(47/71)。Smac表达和Ki67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Pd0.05)。Ki67在Smac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的阳性率(17/20)明显高于Smac表达阳性组(30/51,Pd0.05)。Smac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Smac表达阴性患者(Pd0.05)。结论 Smac和Ki67可作为判断胃癌组织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其中Smac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Ki67、p53及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取行病理学检查的胃癌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ki67、p53及EGF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胃癌组织中Ki67、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8%、55.88%及45.29%;癌旁组织中Ki67、p53及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76%、12.94%及10.59%.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指标均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即随着肿瘤进展而其阳性率增高(P<0.05).Ki67与p53、EGFR均呈正相关(P<0.05);p53与EGFR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Ki67、p53及EGFR与胃癌的发展关系密切,均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进展情况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STAT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NSCLC及30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STAT5、VEGF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STAT5、VEGF及EGFR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肺正常组织(P〈0.05);STAT5阳性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EGFR阳性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VEGF阳性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STATS、VEGF及EGFR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抑制其过度表达可望成为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瘦素和瘦素功能性受体OB-R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瘦素和OB-Rb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NSCLC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OB-Rb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将其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瘦素与OB-Rb的mRNA在肺癌组织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瘦素蛋白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和26.3%(P〈0.005),OB-Rb蛋白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和31.6%(P〈0.010);瘦素和OB-Rb蛋白与NSCLC细胞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瘦素与OB-Rb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也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瘦素和OB-Rb在肺癌组织表达上调,瘦素可能是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促肿瘤生长因子。瘦素和OB-Rb在NSCLC的促癌作用没有直接的协同效应,可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机制参与NSCLC的病程。  相似文献   

10.
ERα和ERβ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ERα和ERβ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内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可手术乳腺癌97例和癌旁组织6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ERα、EERβ的表达。结果ERα、ERβ均在细胞核内表达。癌旁组织内ERβ阳性表达率高于ERα(分别为91.8%和42.6%,P〈0.0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ERβ在癌旁组织、腋窝淋巴结阴性(阳性率为81.6%)和阳性(阳性率为50.8%),三组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ERβ在腋窝淋巴结阴性和阳性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1)。ERα在三组内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Rβ,ERα均为细胞核受体。ERβ在癌旁和癌组织内广泛表达,且在癌旁组织内阳性表达率高于ERα,ERβ表达降低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因果关系;而ERα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1.
整合素α5β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及12例正常肺组织的石蜡标本中α5β1的表达情况。结果:整合素α5β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58.49%)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α5β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负相关,高、中、低分化NSCLC组织α5β1的阳性率分剐是28.57%、68.18%和70.59%,病理分级越低,表达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α5β1表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α5β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NSCLC组织中的表达(67.50%)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表达(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α5β1在Ⅱ、Ⅲ期NSCLC组织中的表达(64.29%、75.00%)高于Ⅰ期(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α5β1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恶性生物学特性有关,α5β1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iASPP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胜发  卢冰  苏敏  李大中  何常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9,22(4):371-376,I000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iASPP蛋白表达规律及其与p53表达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NSCLC术后同一患者的新鲜肺癌组织、癌旁组织、肺组织共54例用于试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iASPP蛋白表达及癌组织中p53表达以确定各病例的p53表达状态;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iASPP蛋白表达。结果:p53阴性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中iASPP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显著高于肺组织的21%(P=0.001)。Western blot显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中表达量逐渐降低(P=0.020);相互间比较发现癌组织iASP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肺组织(P=0.007)、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相一致。p53阳性状态下:免疫组织化学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iASPP蛋白在癌组织、癌旁组织、肺组织中表达元显著性差异。癌组织iASPP蛋白表达在p53阴性时显著高于p53阳性,p53阴性癌旁组织、肺组织iASPP表达与p53阳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53阴性状态下,NSCLC癌组织iASPP高表达,iASPP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MMP-2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对71例肺癌标本和31例正常肺组织检测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71例肺癌标本中,小细胞肺癌(SCLC)4例,MMP—2表达阳性3例(75.0%),MMP-9表达阳性2例(50.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67例,年龄40岁以上64例,MMP—2表达阳性39例,阳性率60.9%(39/64);MMP—9表达阳性46例,阳性率71.9%(46/64)。正常肺标本31例,年龄40岁以下MMP—2和MMP—9表达均为阴性,年龄在40岁以上26例,MMP—2阳性表达9例,阳性率34.6%(9/26),MMP—9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38.5%(10/26);40岁以上NSCLC标本的MMP—2和MMP—9阳性表达与正常肺标本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在NSCLC中高表达的MMP—2和MMP—9均是好的肿瘤标记物,但是,MMP—9阳性率比MMP—2更高,因此MMP—9的检测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亚型SSTR2A和SSTR5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方法:SP法检测SSTR2A和SSTR5蛋白在62例NSCLC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预后随访。结果:在62例NSCLC组织中,SSTR2A有30例(48.4%)表达阳性;ssTR5有44例(71.0%)表达阳性。SSTR2A、SSTR5蛋白表达与NSCLC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4;但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病理类型和肿瘤大小均无明显相关,P〉0.05。SSTR2A、SSTR5蛋白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4.52%和65.91%,阴性表达者为45.16%和22.2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TR2A、SSTR5蛋白表达提示NSCLC预后好.生存期长;且与癌恶变程度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肺癌组织和25例癌旁组织中VEGF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0.00%,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Х^2=11.745,P=0.001);在腺癌、鳞癌、大细胞癌中VEGF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NSCLC中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88.24%,高于Ⅰ~Ⅱ期的46.15%(Х^2=4.37,P=0.037);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78.26%,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Х^2=5.06,P=0.024)。[结论]VEGF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VEGF表达与NSCLC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而与NSCLC的组织学分类无关。  相似文献   

16.
余志英  漆秀梅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2):1282-1284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depemlent kinas,cyclin D1)和细胞周期依赖激酶4(cyclin-depemlent kINASE 4,CDK4)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D1、CDK4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结果:cyclin D1在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72.22%和88.89%,CKD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61.11%和72.22%,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与葡萄胎比较,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成正相关,r=5.675,P=O.017;妊娠滋养细胞肿瘤Ⅰ~Ⅱ期、Ⅲ~Ⅳ期组织中,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和93.75%,CDK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87.5%,随肿瘤临床期别的增加,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率逐渐升高。结论:cyclin D1和CDK4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过度表达,并与其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过表达基因(NOV)对肾透明细胞癌分级、分期、大小、增殖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NOV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肾透明细胞癌分期、分级、大小、Ki-67指数的相关性,并比较NOV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生存率差异。结果:NOV在肾脏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染色强度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肾组织,22例(100%)癌旁正常肾组织均呈强阳性染色,54例肾癌组织中24例(44.4%)为弱阳性染色,8例(14.8%)为中等阳性染色;癌组织总阳性率(59.3%)亦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肾组织(100%),P〈0.05。NOV阳性组的Ki-67指数(2.6±1.5)%,明显低于NOV阴性组的(4.2±2.1)%,P〈0.05。NOV表达与肿瘤分期及大小无相关性,P〉0.05。NOV阳性组术后5年特异生存率(82.6%)显著高于阴性组(50.3%),P〈0.05。结论:NOV对肾透明细胞癌起抑制作用,可作为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18.
Cyclin A、CDK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A(Cyclin A)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其对NSCLC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0例NSCLC(伴淋巴结转移21例,不伴淋巴结转移19例),11例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9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Cyclin A、CDK2蛋白的表达,并随访40例NSCLC患者3年生存期。结果在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不伴淋巴结转移的NSCLC,伴淋巴结转移的NSCLC,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Cyclin 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11),31.58%(6/19),80.95%(17/21),66.67%(6/9);CDK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11),36.84%(7/19),76.19%(16/21),77.7896(7/9);不伴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的Cyclin A、CDK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与伴淋巴结转移NSCLC组织、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Cyclin A、CDK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23例Cyclin A蛋白表达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为21.74%(5/23),17例表达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为58.82%(10/1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3例CDK2蛋白表达阳性息者3年生存率为17.39%(4/23),17例表达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为64.71%(11/1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SCLC中Cyclin A与CDK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x^2=19.22,P〈0.001,列联系数Pearson=0.570)。结论在NSCLC发生、演进、浸润、淋巴结转移过程中Cyclin A、CDK2起正调控作用,NSCLC组织中Cyclin A、CDK2表达上调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和MUC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和MUC1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65例NSCLC中p53和MUC1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肺癌MUC1表达率为77%(50/65),高表达率为60%(39/65),高表达NSCLC患者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患者.P<0.05;p53表达率为80%(52/65).高表达率为60%(39/65),高表达NSCLC患者生存期也小于低表达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肺癌预后的前4种因素依次为MUC1,TNM分期、淋巴结受侵情况及分化程度。结论:p53与NSCLC发生有关,MUC1与NSCLC发生和发展有关,并可独立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食管鳞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OPN和EGFR的表达,并随访6-18个月。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OPN和EGFR阳性表达率为80%和71.7%,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0和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EGFR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及生存率有关(P〈0.05),且EGFR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OPN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3,P〈0.05)。结论OPN和EGF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为食管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