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朝鲜《医林撮要》所载中朝医学交流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丧鲜内医郑正先撰、杨礼寿校正,成书于16-17世纪时期的《医林撮要》一书,共13卷128门,它引用了大量李朝前期的朝鲜医书及当时已成书的中国医书资料,是一部非常切合临床应用的综合性方书。特别是书中所收载的“中朝质问方”和中朝传习方”中的方剂,若干处与中国宋代医书《仁斋直指方论》等有诸多联系,是中国和朝鲜医学交流过程中的重要记录。但它与记载中朝两国政府官员之间医学质问的傅懋光《医学疑问》毫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朝鲜医史人物史料初探崔秀汉延边医学院关键词医学史,古代,医生,朝鲜中图法分类号R-09朝鲜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国医学关系甚为密切.历代朝鲜医人为中朝医药交流作出很大贡献.作者首先概述每一时代的历史背景,再例举各朝代的主要医史人物事迹和他们的著述.作...  相似文献   

3.
日本京都大学附图书馆富士川文库藏有1749年刊印的樋口道与所著<韩客治验>一书.此书详细记载了1748年夏樋口道与受官府之命为朝鲜通信使治病的经过,对14名患者的姓名、年龄、症状、诊断以及用药等都有详细汇述.由其记载可知,朝鲜通信使患病种类多样,而日本汉医樋口氏诊断明确,理论知识扎实,用药经验丰富,且治疗方法灵活.<韩客治验>比较翔实地反映了日本与朝鲜之间的医学交流活动,是日朝医学交流史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4.
日本京都大学附图书馆富士川文库藏有1749年刊印的樋口道与所著<韩客治验>一书.此书详细记载了1748年夏樋口道与受官府之命为朝鲜通信使治病的经过,对14名患者的姓名、年龄、症状、诊断以及用药等都有详细汇述.由其记载可知,朝鲜通信使患病种类多样,而日本汉医樋口氏诊断明确,理论知识扎实,用药经验丰富,且治疗方法灵活.<韩客治验>比较翔实地反映了日本与朝鲜之间的医学交流活动,是日朝医学交流史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5.
日本京都大学附图书馆富士川文库藏有1749年刊印的橱口道与所著《韩客治验》一书。此书详细记载了1748年夏橱口道与受官府之命为朝鲜通信使治病的经过,对14名患者的姓名、年龄、症状、诊断以及用药等都有详细记述。由其记载可知,朝鲜通信使患病种类多样,而日本汉医橱口氏诊断明确,理论知识扎实,用药经验丰富,且治疗方法灵活。《韩客治验》比较翔实地反映了日本与朝鲜之间的医学交流活动,是日朝医学交流史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6.
“丹溪学说”对朝鲜、日本影响深远。在朝鲜,《医方类聚》和《东医宝鉴》编撰时参考了朱丹溪及其门人的医学著作,崇尚丹溪“气血痰郁四伤”理论,还引用了大量方药;在日本,田代三喜来华跟随朱丹溪私淑弟子虞天民的门人月湖学医归日后收徒行医,大力倡导“丹溪学说”,并根据朱丹溪的“气血痰郁四伤”理论,把疾病分为血病、气病、痰(水毒)病三类。其学生曲直濑道三建立“丹溪学社”,在日本传播“丹溪学说”,逐渐形成了独自的医学体系——“后世学派”。其亲传弟子曲直濑玄朔及再传冈本玄冶、长泽道寿、古林见宜等施术传学,使“丹溪学说”发扬光大,盛行日本医坛200余年。可证实“丹溪学说”对朝鲜和日本等海外传统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渗透。  相似文献   

7.
1991年7月25日至7月27日,世界各地的朝鲜民族的医学专家们所参加的国际高丽医学学术会议在我国东北边陲城市延吉市召开。会议由延边医学院和国际高丽学会医药学部联合主办。来自美国、日本、南朝鲜、德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的106名国外医药学专家和195名国内专家参加了  相似文献   

8.
韩国朝鲜时代的内医院和医书编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医院是韩国朝鲜时代(1392~1897)的王室医疗机关,从朝鲜时代初建立到1895年,持续了约500年。其制度比其他医疗机构更完善,医员也很优秀。其医官通过医科与内医院医员考试选任,优先加资、升职,但其社会地位仍然很低。内医院编纂颁行总25部教育性医书与实用方书,在医学教育和医术普及及大众化方面作了很多的贡献,并将刺激,推动韩国近代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古至今,汉字文化圈内的中国周边国家接纳并吸收中国医学,进而形成本国固有的传统医学。根据本人迄今为止对现存古医籍的调查,韩国、越南、日本等国的医学大体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日渐明朗。在各国接受中国医学初期,日本、韩国均受到唐宋医学全书的影响,引用中国医书中适用于本国的部分,编撰成临床医学全书。如日本的《医心方》(984)、李氏朝鲜的《医方类聚》(1477)等。同时也汇集本国原有的医药,编撰成日本的《大同类聚方》(808)、朝鲜的《乡药集成方》(1433)等书。中期主要是在引用明朝临床医书的基础上,编撰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医学全书,如日…  相似文献   

10.
南宋医家张杲的《医说》有国内出版本和国外出版本2类。国内出版本可分为宋本、明本、清本、民国以来诸本,目前可以知见宋本1种、明本14种、清本3种、民国以来诸本25种。国外出版本主要有日本刊本、朝鲜活字本2类。《医说》的版本,在明代产生了原本传承本和增补本2个分支。原本传承本有顾定芳刊本、张尧德刊本、吴勉学刊本、吴中珩刊本、王肯堂刊本、《四库全书》诸本、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文明书局铅字排印本、日本万治二年(1659)刊本等。增补本有张子立刊本、沈藩刊本、傅凤翱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末抄本、朝鲜活字本等。  相似文献   

11.
16世纪初,朝鲜李朝许浚荟萃中国明代中叶以前主要医籍以及部分朝鲜医籍,辑成《东医宝鉴》,标志朝鲜医学开始走向建立独特理论体系的新阶段。这部巨著传入中国后,第一个试图梓行的人是一位民间医生-王如尊,从王如尊其人,1747年王如尊手朱本的概貌,以及该书的柴潮生序文和王如尊的后记,认定王如尊手抄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王如尊手抄本《东医宝鉴》珍藏于长春中医学院图书馆。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界定?高丽老师方?传到中国的年代.[ 方法] 以?外台秘要?里?高丽老师方?的记载和王焘提及的与此相关的人物、文献的记载作为文献考察入口,进行考察界定?高丽老师方?传到中国的年代.[ 结果] ?高丽老师方?是?苏长史方?( ?千金方?里提到的茱萸汤) 之前,与?徐王方?( 隋代) 前后的隋末唐初传到中国的医学文献.[ 结论] ?高丽老师方?是隋末唐初传入中国的朝鲜三国时代高句丽末期的医学文献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始生考》又名《内经类考》,为明代阴秉所著。全书无篇名,以"始生"命名,意为"始生之端也",即探讨人之生长壮老已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变化,人与天文、地理的关系等等,以《黄帝内经》有关条文为基础,加以注释、阐发,是学习、研究《内经》的较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穿山甲治疗不孕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穿山甲药用的最早记载《名医别录》开始,查阅历代古籍文献对穿山甲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其组方的论述,系统的整理了穿山甲的药用历史源流。认为中医最早认识到女子不孕因胞脉阻塞是在金元时期的朱丹溪《格致余论》所载:“妇不可为母,得阴道之塞者也。”一语,而最早将穿山甲应用于女子不孕的治疗则是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类方》的内服“通经丸方”与武之望所撰《济阴纲目》的外用种子方“一粒仙丹”,通过历代医家对穿山甲药性的不同认识与阐述,论述了穿山甲治疗不孕的中医理论依据及其使用规范,为更全面深刻的理解穿山甲治疗不孕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王好古的生平,史料中记载甚少,诸多问题尚有争议.本文从史源学的角度,对王好古亲炙张元素一事的材料进行梳理,考辨"先师"一词的内涵,得出好古师从张元素乃四库馆臣臆断的结论.并运用年代学方法,通过王好古的著述及序文等相关史料,考证出《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的成书时间,进而得出王好古约生于十三世纪...  相似文献   

16.
戴原礼整理的《丹溪医案》,失窃于王宾,王授盛启东、韩叔旸等,后不知所终。近发现《丹溪医按》常熟杨鹤峰藏清同治抄本1卷,有明洪武丁巳王行序、成化甲辰张习跋、同治丙寅杨鹤峰识语,载案345则,转载于《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147则。根据原书所用义乌方言和地名,内容与《名医类案》诸书相一致,及对许谦称呼等,考证其可靠性。该书提供了朱丹溪医疗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济阴纲目》是明代医家武之望所撰的妇科专著,其内容丰富,首冠诸家论辩,博采众家观点融入己见,下附方药,先论后方,切合临床实用。书中求子门对男女不孕不育分而论之,通过全面分析脉、证,辨别寒热虚实,用药加减灵活多变。提出求子须知氤氲之时,求子先调经,贵养精血,调经重视脾胃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8.
《症因脉治》是明代医家秦昌遇所撰的临床型医书。脾者,乃仓廪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对脾主运化观点的阐释,说明脾主运化的重要性。根据本书特点并结合《症因脉治》中的症、因、脉、治4个方面对脾主运化理论进行探讨,同时结合诸贤附论与临床实践阐明对脾主运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孙思邈基于海外来方以及多年积累的行医用药经验,将治疗常见病证之单方、验方,以每病一方的形式,编成七言歌诀,题名《海上方》,并刻碑于磬玉山(今陕西铜川药王山),以惠及有病求医、索方的百姓。明·秦王朱守中重刻此碑,并作序。后有人依据清代周中孚撰《郑堂读书记》之说,认为《海上方》是宋·钱竽撰写的方剂书。为此,本文就孙思邈撰《海上方》进行考述,以辨正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