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病人亲属的心理状态对病人疾病的转归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儿童病人,其父母的情绪、心理状态对病儿的影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采用观察法和谈活法相结合,调查了30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术前家长的心理状态,探讨术前病儿家长的心理特征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善病人的情绪状态,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尽早达到康复。方法:与病人交流时运用语言技巧。结果:通过有效的交流,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情绪,增强了药物疗效。结论:商人 的心理反应与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交流技巧的运用,能较好地调节病人的情绪状态,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刘晓萍 《中原医刊》2005,32(1):58-58
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运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对于住院病人,心理护理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病人住进医院,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就会导致病人情绪的改变,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仔细地去观察、研究各种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使病人的心理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传染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性格特点及社会背影等因素,对帮助传染病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将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中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 ,一旦孩子患了白血病 ,家长大都恐慌、绝望、不知所措 ,有的心理不平衡对医务人员过分挑剔。针对父母的情绪变化病儿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有的表现为不让护士打针、不吃药、骂人、狂躁 ,有的表现为沉默不语 ,担心被遗弃 ,害怕死亡。因此 ,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对稳定病儿的情绪 ,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 ,我们针对白血病病儿家长不同的心理表现进行分析 ,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收到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  相似文献   

7.
腭裂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对病人的吸吮、吞咽,呼吸以及发音等生理功能,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应适时的给予整复治疗,使生理功能及早恢复。1心理护理(1)消除对环境的生疏,初到医院时,患儿会产生恐惧,有探究的心理,并思念亲人,所以在住院之前,应嘱咐家长对病儿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以减少病儿来院后的情绪波动。(2)同病儿建立良好的关系:病儿初见穿白大衣的医护大员,不仅觉得陌生,而且往往恐惧、抗拒,所以医护人员对他们的态度须和蔼可亲,特别是他们有生理缺陷,应从其家长了解生活习惯,特殊爱好等,给予他们各方面…  相似文献   

8.
儿科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格外紧张、焦虑,他们大都过分照顾,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例如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意可以转化为病儿对护士的愤怒;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童的倾向,如不要某护士阿姨打针等等。在临床,家长与患儿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家长的恐惧感、悲哀感、焦虑感等与患儿的这些心理表现是相互影响的;但家长与患儿对疾病的主体感受不同,又使家长有一些患儿没有的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9.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此病发病急,病程长,疗效慢,致残率高,由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使病人出现心理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给病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病人心理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除对病人进行积极的治疗、护理外,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尽量消除由疾病带来的负性情绪,以较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现实,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因此积极治疗努力帮助病人康复,减少或减轻后遗症及心理负担是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不可忽视的工作。笔者从现代护理山发,对心病人理状态进行分型,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消除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帮助病人及家属端正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病人活质量,促进病人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手术病人一旦到医院要求手术治疗,对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加上对手术疾病的恐惧和优虑、导致患者情绪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去观察、研究各种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患者不良情绪的干扰,使手术病人的生理、心理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使老年病人处于最佳期的心理生理状态,提高老年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方法通过护理人员语言、行为、精神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与其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良好的勾通。结果所有进行心理护理的老年病人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良好的情绪状态利于疾病的恢复,尤其对于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通过心理护理,使其心理被动接受手术,变为主动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促进了术后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脑梗塞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转变病人对脑梗塞的认识,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 对我院2007-01~2008-12住院确诊为脑梗塞患者共90例,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切而又耐心的解释和尽可能解决患者存在的思想问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激励病人自觉配合各种治疗、护理,特别是康复计划.结果 病人心理状态初期是由于对疾病不认识而出现异常情绪,恢复期则是由于病残未愈而出现不能适应社会的心理.针对这种心理状态做细微耐心解释,引导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康复.结论 脑梗塞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和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病人住进医院,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就会导致病人情绪的改变,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仔细地去观察、研究各种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使病人的心理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护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患病后心理状态程度不同地有别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特别是老年病人更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心身需要,其心理反应来势虽不凶猛,但作用却比其他病人更为深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观察、问卷形式或交流、观察病人对周围环境有关的人、事及其家属的反应,根据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存在不同的心理状态的病人采取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悲观、抑郁心理,使病人鼓起生活的勇气,处于康复的最佳状态。结论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病人的休息、睡眠及食欲,而加重病情,导致疾病反复,予针对性护理,对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食欲、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肺心病是心肺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病人的情绪波动起伏不定,对病人的病情造成严重影响,极不利于康复。因此,及时掌握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给予相应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胃癌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疾病的痛苦影响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疾病康复。对于胃癌病人更是如此。病人由于长期胃区疼痛,食欲下降,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及慢性消化系统症状,使病人产生焦虑、伤感、忧虑、恐惧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而悲观失望,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我们作为护土就应正确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并以高度同情心及责任感,热情关怀并尊重病人,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易于接受治疗,使疾病得到预期康复或延长生命的目的。我们经过对病人年龄、性…  相似文献   

17.
肿瘤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梅 《包头医学》2006,30(1):47-47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作斗争,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疾病改变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模式,肿瘤病人心理改变表现方式不同,心理护理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因此,应根据常见的心理表现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焦虑:几乎每一位肿瘤住院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和不安,且伴随着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病人随时感到恐惧,如放、化疗…  相似文献   

18.
通常在给病人施行手术时,医护人员往往仅注重于病人的躯体疾病,而忽视心理因素对病人整体及手术顺利进行所产生的影响。经临床观察表明,在实施局麻的手术病人中,给予其有效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减轻病人恐惧的心理,还可以预防其他突发性疾病,促进康复,提高生命质量。1人们的情绪、情感会相互影响,心理护理可减轻病人的恐惧,达到帮助病人康复的目地。手术前,病人会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特别是局麻下行手术病人怕疼痛,对手术后切口的愈合等情况顾虑重重,这种心理状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是不利的。因此巡回护土将病人接进手术室后,…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在老年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鹿  陈晨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26-127
目的探讨利用心理护理的作用预防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对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6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心理护理,观察病人术后情绪、心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焦虑紧张情绪,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心理护理在风湿病病人治疗中的作用,增强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减少病人在患病时的情绪变化,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方法 运用情志护理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结果 通过正确运用开导法正面说理,使病人了解自己病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情况,使病人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结论 心理治疗和护理惯穿于护理全过程,使病人消除焦虑情绪,增进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