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玉清 《广东医学》1998,19(6):422-423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患者的早期诊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因不孕接受腹腔镜检查而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5例,并同时行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结果:有18例患者(占40%)无明显临床表现,是腹腔镜首次发现并确诊;输卵管通液检查发现68.95%(62条/90条)通畅,其中管脏外壁无粘连仅15条,占25.85%(15条/62条)。有38例得到随访,18例术后妊娠,术后妊娠率为47.3%(18/38)。结论: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的早期诊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腹腔镜在不育症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旨在进一步提高不育症的腹腔镜诊断技术。1991年10月至1995年3月采用腹腔镜肉眼检查结合美蓝输卵管通液,对393例不育症进行病因分析(组1);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引进内凝热-色试验对89例不育症进行病因分析(组2)。结果发现组1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80例,占44.3%,盆腔炎症127例,占31.3%,子宫肌腺病6例,占1.5%。美蓝加压通液对诊断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腺病有帮助。组2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59例,占53.6%,盆腔炎症28例,占25.5%,子宫肌腺病7例,占6.4%。内凝热-色试验发现20例镜检未能识别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两组中输卵管单侧或双侧不通109例。结论:腹腔镜肉眼检查结合美蓝输卵管通液和内凝热-色试验可提高腹腔镜对盆腔因素不育病因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腹腔镜对不孕妇女盆腔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别占55.8%和32.5%。盆腔粘连与输卵管阻塞(包括一侧阻塞)占本组不孕症的68.6%,其中57.5%由盆腔炎引起,12.8%由于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对输卵管通畅性的评价,常规输卵管通液及HSG与镜检下色素通液的符合率分别为69.9%及82.9%,提示盆腔粘连和输卵管阻塞仍是女性不孕盆腔因素中最常见的病因。腹腔镜检对盆腔因素导致的不孕有极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4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检查术,同时行输卵管通液检查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并在腹腔镜下观察排卵情况,测定患者腹腔液及血液中前列腺素浓度。结果表明:异位症患者38.7%的输卵管部份或全部阻塞;无排卵管为32.3%;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PGs浓度显著高于同体血管及对照组腹腔液,表明异位症合并不孕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澄  王峰  李琪  林芸  苏莉丽  潘璐 《广州医药》2002,33(6):38-40
通过对诊治的492例不孕症病例的分析,评估电视腹腔镜技术诊治不孕症的价值。结果表明:(1)引起不孕的主要盆腔疾病是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2)腹腔镜下美兰输卵管通液结果与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结果差异极其显著(P<0.01)。(3)腹腔镜下93.7%的疾病得到了明确诊断。共施行14种不同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下输卵管通液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价值。方法:224例继发不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108例),分别采用经阴道B超双氧水子宫输卵管通液和X线碘油造影。结果:经1次阴道B超下双氧水输卵管通液显影术与X线碘油造影比较,两侧输卵管通畅试验结果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1~4次B超下双氧水输卵管通液显影术后宫内受孕率和输卵管通畅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阴道B超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显影技术操作简便、无创、不受放射线影响,检查当月即可怀孕。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巧荣 《河北医学》2014,(3):398-40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程度与输卵管通畅情况、手术治疗后妊娠率的相关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患者214例,根据RASF评分进行分期,对各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检查结果与术后治疗后的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中度、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输卵管通畅率均明显较高(P<0.05),输卵管通畅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SF分期相关( P<0.05)。中重度子宫内膜Ⅲ、Ⅳ期术后妊娠率相比轻度子宫内膜异位Ⅰ、Ⅱ期患者显著提高( P<0.05)。术后妊娠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RASF分期相关( 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程度较轻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中重度患者,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导致的不孕与输卵管通畅存在相关性,而Ⅰ、Ⅱ期不孕与输卵管通畅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女性不孕症发病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发病因素及变化。方法:对1984-1998年间3335例女性不育患者行腹腔镜检查及输卵管通液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发不孕1905例,其发病因素分别为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及其它类分别为41.7%,30.1%,16.8%,11.4%,其中双侧输卵管不通中结核性因素为59.6%,继发不孕1430例,其发病因素分别为45.3%,30.6%,15.0%,9.1%,双侧输卵管不通中结核性因素占22.8%(与原发不孕组有显著差异),结论:15年和管性因素一直为不孕的首要因素,并显著上升,第二位因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相对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不孕的影响。方法选择103例有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分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口服内美通3~6个月,随访患者2年内妊娠情况,了解两种术式对不孕的影响。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2年内妊娠率为55.20%,开腹手术50.00%;两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不孕原因中,输卵管不通畅占37.21%(16/43),子宫腺肌病13.59%(6/43),子宫内膜异位复发9.30%(4/43),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肌瘤6.98%(3/43)。另外还有27.91%(12/43)输卵管通畅但不孕原因未明。结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应选手术治疗,有条件首选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损伤少、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病人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微创、高效、尽量保留器官完整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术后不孕与输卵管不通关系密切,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肌瘤及腺肌痛等也是不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辅助生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疗效。 方法 对10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电视腹腔镜下或开腹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粘连分离术,输卵管整形术及输卵管通液术或异位病灶电凝术。术后随访30~45个月,妊娠率达51.8%(56/108),尤术后8月内受孕最高。其中术后予辅助生殖手段者51例,妊娠32例,妊娠率62.7%。术后未予辅助生殖手段者57例,妊娠24例,妊娠率42.1%。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妊娠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型及手术方式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腹异位症伴不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高等特点,术后予以合适的辅助生殖手段可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更多的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不孕症的原因,对不孕症病人实施输卵管通液术的诊断治疗以观察通畅后的受孕情况。方法:对509例不孕症病人进行输卵管通液术,随机分两组加入不同药液自宫颈管注入,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2个疗程后的受孕率。结果:造成继发不孕的原因首位是人工流产刮宫术,其次是放置IUD,少数为盆腔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输卵管粘连有关,A组296例不孕症中经第二疗程卵管通畅218例(73.64%),半年受孕285例,受孕率达96.30%,B组213例不孕症中经第二疗程输卵管通畅92例(43.20%),半年受孕58例,受孕27.23%(P<0.01)有显差异,结论:通过输卵管通液术和加入不同药液防止输卵管术中痉挛,避免术后再次粘连及预防术中,术后感染是治疗不孕症,提高受孕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总结在电视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剔除 (剥离 )术、附件切除术、输卵管异位妊娠手术、输卵管伞端闭锁造口 (加双侧输卵管通液术 )、盆腔粘连分开术和并盆腔、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绝育手术共 3 5例资料 ,成功率为 10 0 %。其中 1例巨大囊肿术中出血约 3 0 0ml外 ,其余平均出血约 2 0ml ,术中术后无并发症 ,术后病人痛苦轻 ,恢复快。提示腹腔镜妇科手术是一种“最小侵入性手术  相似文献   

13.
LaparoscopyintheDiagnosisandtheTreatmentofInfertility(Analysisof340consecutivecases)¥(葛春晓,刘梦梅,丁慧娟,曹雪芬)GeChum-xiao;LiuMeng-mei...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腹腔镜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且为不孕症的49例患者的诊疗结果。包括不同期别内异症的发生情况、输卵管情况、术后妊娠情况。[结果]因不孕症而行腹腔镜诊治的患者中确诊为内异症的有49例,占48.5%;参照美国生育协会分类方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Ⅰ、Ⅱ期组内异症组患者输卵管通畅者占95.6%,其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Ⅲ期组及Ⅳ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者至少一侧输卵管阻塞的发生率分别为47.4%、71.4%,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6~36个月,21例术后自然受孕,妊娠率为42.9%。其中,Ⅰ、Ⅱ期内异症妊娠11例,Ⅲ期内异症妊娠8例,Ⅳ期内异症妊娠2例;其余两组妊娠率均高于Ⅳ期内异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有17例妊娠,术后12个月以后4例妊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因不孕症而行腹腔镜诊治的患者中确诊为内异症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在微型、轻型内异症患者中输卵管管腔多通畅。②腹腔镜治疗与内异症有关的不孕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非重型患者的治疗。③为增加术后妊娠几率,应使内异症不孕患者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妊娠。  相似文献   

15.
对277例作不留支架输卵管直视吻合术者随访,经通液试验,复通率90.06%(251/277);术后宫内妊娠239例,异位妊娠2例,复孕率87%(241/277)。吻合手术成功率与原输卵管结扎术式、吻合部位、年龄以及术后通液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原采用银夹法输卵管复通术的妊娠率为96.67%(29/30),高于其他术式;峡部对峡部吻合者的妊娠率为93.38%(121/129),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吻合者;年龄在35岁以下组输卵管复通后妊娠率为90.61%(222/245),显著高于35岁以上组。认为不留置支架吻合并不影响手术成功率,可以避免输卵管解剖变形和异物感染;术后通液是提高复孕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孕酮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孕酮对体外培养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MMP-2和MMP-9的影响。方法: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测定17例卵巢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12例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和14例正常对照组在位内膜体外培养的间质细胞上清中MMP-2,MMP-9的水平,并予不同浓度的孕酮对15例异位内膜细胞进行干预,测定干预后的MMP-2,MMP-9水平。结果: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的MMP-2,MMP-9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和对照组间质细胞(分别P<0.01,P<0.05)。浓度为10-9mol/L孕酮可以明显抑制异位内膜间质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大于10-7mol/L浓度孕酮几乎可以完全抑制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分泌MMP-9,但不能完全抑制MMP-2的分泌。结论:孕激素可以抑制异位内膜间质细胞MMP-2,MMP-9的分泌,尤其是抑制MMP-9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7.
人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通过消化、过滤、沉降等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对照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模拟人体内雌激素水平研究促进细胞生长的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离体细胞形态.结果: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培养成功率达91.7%(11/12),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细胞成功率为93.8%(15/16),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成功率为75.0%(12/16).间质细胞传代2次后,生长缓慢,经雌激素作用后,生长明显改善;腺上皮细胞不能传代,经雌激素作用后,生长改善不明显.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子宫内膜细胞比子宫内膜异位动物模型更接近于人体的特点,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离培养可作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体外细胞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X线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经手术证实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59例的临床及X线表现,其X线特征为:1.盆腔充气造影片48例中见内生殖器粘连成块的100%,其中与肠曲粘连达93.75%;宫体与附件粘连达81.25%;宫体与附件粘连并集中于后盆腔,使直肠子宫陷凹变浅、变狭,达79.2%。2.33例的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或通而欠畅达96.2%,仅1例阻塞;在24小时复查片中见碘油涂布不佳,呈小的团块或细点雪花样占62.5%。X线检查以双重造影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比较EM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与正常对照在位子宫内膜细胞形态的差异。方法:采用改良EM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类型,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差异。结果: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细胞及EM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培养成功率分别为91.67%、93.75%和75.00%。EM异位、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大小相似,但EM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染色质增多,核增大。EM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较EM在位及正常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小,且细胞膜表面有较多的微绒毛和胞浆突起。结论:注意取材方式,采用改良原代培养方法,可以提高EM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成功率。EM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超微结构与正常妇女及EM在位子宫内膜细胞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