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普遍认为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80%的食管腺癌来源于Barrett食管[1].现将本院在2003年7月发现2例Barrett食管并发食管腺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是1950年由英国心胸外科医生Norman Barrett首先提出而得名,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食管疾病。它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一种主要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有文献报道约5%的Bar-rett食管患者发生癌变,较正常人群高出40~100倍[1]。环氧合酶2(cycloxygenase,COX-2)为诱导性酶,参与细胞对生长因子、肿瘤促进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反应。本文对Barrett食管的诊断和癌变过程及其与COX-2的相关性进行综述。1 Barrett食管的诊断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被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取代的一种病理现…  相似文献   

3.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有资料表明,Barrett食管发生恶变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30倍~125倍。故有效消除Barrett食管是预防食管腺癌的重要措施。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一种新型非接触性电凝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特种装置将氩气离子化,电流通过离子化的氩气将使导向的靶组织表面产生高温凝固,已证实该法能使Barrett食管黏膜消除,是有效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新方法。我院在2008年5月-2009年1月应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48例,并对其护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Barrett食管的治疗方法,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关Barrett食管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8~2006)、CBMdisc(1978~2006)及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3期),查找与Barrett食管治疗有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等,并对所搜集的证据进行评价。 结果Barrett食管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干预、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可依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结论内镜下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多种治疗方法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Barrett食管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因此早期诊断Barrett食管甚为重要.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窄带成像.给早期发现Barrett食管中的可疑病变、提高活检检出率提供了新的检查手段.本文就窄带成像技术在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Barrett食管在我国少见,故复习文献并报告Barrett食管合并食管腺癌3例。方法复习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来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病例,其中Barrett食管合并食管腺癌仅有3例。结果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岁。2例为贲门型/交界型Barrett食管,1例为特异型Barrett食管;其中1例合并印戒细胞癌,2例合并低分化腺癌。结论诊断Barrett食管时应注意病变的解剖学部位,以避兔过度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镜检查中Barrett食管的漏、误诊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01-2009-12内镜检查病例资料,对病理诊断符合Barrett食管而胃镜诊断漏诊或误诊的病例,再次查看内镜图像,对病理诊断及内镜诊断均符合Barrett食管诊断标准而首次胃镜未予诊断的病例确定为漏诊或误诊病例。结果共查阅胃镜检查病例7 000例,共漏、误诊Barrett食管18例,其中10例初次胃镜诊断为食管裂孔疝及反流性食管炎,4例为反流性食管炎,漏诊Barrett食管;4例首次胃镜诊断为病变性质待定。18例胃镜分型为短段、舌型Barrett食管4例,短段、全周型Barrett食管12例,长段、全周型Barrett食管2例。结论胃镜检查中存在食管裂孔疝等疾病时需注意Barrett食管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胃镜及活检确诊的Barrett患者12例,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2次/d;治疗组(B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2次/d,多潘立酮10mg,3次/d,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结果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arrett食管黏膜均见明显缩小。结论抑酸药和消化道动力药联用可以消除Barrett食管症状,可部分逆转Barrett食管上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在某些西方国家甚至超过了食管鳞状细胞癌。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高危因素,因此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早期识别Barrett食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食管腺癌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本文就Barrett食管的定义、诊断手段及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Barrett食管     
<正>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F)是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1950年首先由Barrett描述。1953年Allisonll和Johnstone把食管柱状上皮中发生的深部溃疡称为Barrett溃疡。国外有关BE的研究报告较多,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鉴于国内报告尚少,现结合文献简要介绍如下。一、病因 BE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Barrett最初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短食管伴变薄的胸腔胃,貌似柱状上皮覆盖的末端食管。其后则认为是由异常的胚胎发育伴柱状上皮覆盖胎儿食  相似文献   

11.
食管腺癌是发达国家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病因主要与胃、食管反流和Barrett食管密切相关。目前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理想。microRNAs(miRNAs)可使多种靶基因失活。在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中,miRNAs也存在异常表达,其异常表达对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食管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被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组织学表现为含有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的肠上皮化生,在形态学和超微结构上具有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特点。BE被认为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最严重的并发症,对伴有GERD症状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约有12%的患者被发现BE。目前认为BE是食管腺癌的先兆,属癌前状态,约有10%的BE患者可能发展为食管腺癌。  相似文献   

13.
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caga阳性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并与内镜检查正常者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比较,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Barrett食管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至2008年2月,纳入比较Barrett食管患者和内镜检查正常者及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Hp感染率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统计分析采用RevMan4.2.8,计算比值比OR(95%CI)。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16篇病例对照研究和3篇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Barrett食管患者比内镜检查正常者Hp感染率低[OR0.56,95%CI(0.40,0.79)],与GERD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6,95%CI(0.74,1.00)]。队列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Barrett食管患者与内镜检查正常者及GERD患者相比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2,95%CI(0.77,1.61);OR1.10,95%CI(0.32,3.83)]。cagA阳性Hp感染率较内镜正常者及GERD患者低[OR0.30,95%CI(0.12,0.74);OR0.55,95%CI(0.33,0.94)]。病例对照研究长节段较短节段Barrett食管Hp感染率低[OR0.32,95%CI(0.16,0.66)]。而队列研究结果显示,长节段较短节段Barrett食管患者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6,95%CI(0.29,1.48)]。结论Barrett食管患者和GERD患者Hp感染率无差别,Barrett食管患者Hp感染率,特别是cagA阳性Hp菌株感染率较内镜检查正常者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在色素内镜下与组织学的一致性研究,揭示色素内镜在诊断Barrett食管的优越性。方法对125例J艋床诊断为食管病变的患者分为常规内镜组和色素内镜组,常规内镜组在齿状线2cm以上病变处取活检,色素内镜组用2%Lagol's液进行染色,根据染色发现的病变取活捡,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比较。结果色素内镜组的敏感性和漏诊率分别为73%、27%,常规内镜组为4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色素内镜在Barrett食管的诊断和组织学较常规内镜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5.
马洪升 《新医学》2003,34(10):653-655
题目A型题(第1题~第25题)请从A、B、C、D中选出一个最佳的答案。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范畴:A.反流性食管炎;B.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病;C.霉菌性食管炎;D.Barrett食管。2.非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病的表现是:A.胸骨后烧灼感;B.进行性咽下困难;C.胃灼热感出现与体位无关;D.活动后胸骨后疼痛。3.有关Barrett食管,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Barrett食管可发生于食管各段,黏膜下层亦可受累;B.X线检查是诊断Barrett食管的重要手段;C.质子泵抑制药治疗Bar-rett食管效果不好;D.Barrett食管可以…  相似文献   

16.
胃镜下齿状线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齿状线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004年3~6月来我院检查胃镜的255例病人的齿状线的变化情况,分成齿线上移组、齿线正常组、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组,计算反流性食管炎与Barrett食管的合并率与检出率。结果:内镜下发现齿状线上移的病人145例,占56.9%,诊断食管裂孔疝21例,检出率为8.2%,与食管钡透的符合率为85.7%。Barrett食管24例,检出率为9.4%。结论:内镜检查过程中应仔细观察齿状线的变化,重视食管裂孔疝与Barrett食管的诊断,减少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17.
朱净  黄介飞  陆静贤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799-800,803
目的 研究内镜下乙酸染色对于诊断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帮助。方法 用喷雾管在24例患者食管远端喷洒1.5%乙酸5~10mL,随后喷洒自来水50mL并进行观察。结果 以1.5%乙酸喷洒食管远端黏膜,开始食管黏膜和胃黏膜都变白,约2、3min后观察,食管鳞状上皮仍是白色,柱状上皮变成微红色,并且柱状上皮周边有白色边缘。结论 乙酸染色可指导微小或不易辨别的BE上皮的活检,提高对BE的诊断率,这种方法安全、迅速、价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方法:32例Barrett食管患者行氩离子凝固术,功率为60W,术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在治疗后2~6个月复查胃镜,若病理提示仍有柱状上皮存在,再次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至Barrett食管黏膜完全消除。结果:胃镜下27例(84.4%)病灶消失,4例(12.5%)原病灶处可见岛状Barrett食管样改变,再次行氩离子凝固术,1例(3.1%)发现重度异型增生而行手术治疗。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症状(56.3%),1例出现吞咽痛(0.3%),未见穿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Barrett食管是食管下端的鳞状上皮被特殊肠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改变,是目前唯一公认的癌前病变[1].氩离子凝固术已证实能使Barrett食管黏膜消除,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2].但常规胃镜下治疗患者因紧张、恐惧而产生恶心、呕吐、食管蠕动频繁,导致视野不清、病灶治疗不彻底.本次研究采用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2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食管腺癌是美国及大部分欧洲国家近20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是目前所知的唯一食管腺癌癌前病变,故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复习近年文献,对BE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