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评价ATP药物负荷试验与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心脏冠脉造影成像确诊冠心病患者28例,10例行平板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18例行ATP(三磷酸腺苷)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所有患者皆采用隔日法,首先行静息态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次日行负荷态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显像剂为99mTc-MIBI,剂量为740MBq,显像剂放化纯度>95%,由我科同一人员进行标记,图像皆由我科两位医师共同评阅。结果:ATP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异常17例,其灵敏度为94.4%;平板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异常8例,灵敏度为80%。结论:ATP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心血管疾病的灵敏度较高,诊断价值与平板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相似,操作安全,对于无法运动和高血压患者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99mTc-MIBI(甲氧基异睛)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不一致的临床意义。方法136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前2周内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运动或药物负荷及静息显像)。以CAG为金标准,分析^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假阳性与假阴性的临床意义。结果两者不相符合13例,^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正常者10例,^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3例。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提示冠脉临界病变,^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提示冠脉微循环灌注不足。  相似文献   

3.
杨志健  马文珠 《江苏医药》1995,21(12):796-797
为研究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心肌灌注变化情况,对24例非心肌梗塞患者分别于PTCA前,PTCA后1个月及12个月内进行了潘生丁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共分析49个缺血节段,结果20例心肌灌注显像异常(40个节段)在1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4例在此时间内心肌灌注(9个节段)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而在其后的随访中完全恢复正常(2例),呈现“延迟”的心肌灌注改善现象。表明PTCA后较短时间内异常的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并不总表示残余冠状动脉狭窄或早期再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99mTc-MIBI腺苷心肌灌注显像对胸痛患者疑诊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筛查的价值。方法 86例有胸痛、胸闷不适,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结果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94.3%、84%。心肌灌注异常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达93.3%。结论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胸痛患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冠状动脉造影病例的选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疗效评价福建省立医院核医学科何品玉,董惟誉,刘用华,林春燕,梁爱武近年来(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肌显像)对冠心病(CHD)诊断的价值得到肯定[1]。本文32例CHD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操作技术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因素。方法对我科2002年7月至2010年12月3210例(运动心肌灌注显像1950例、静息心肌灌注显像12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出心肌灌注显像操作技术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因素:①患者的准备。②放射性药物的标记和采集时间设置。③运动负荷试验。④图像显示。结论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患者准备不到位可能引起假阴性。放射性药物标记和注射量不足造成图像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影响结果判断,采集时间设置不够影响图像结果判断。运动负荷试验运动量不到标准,尤其是症状不典型的青年患者,会造成假阴性。图像显示选择合适的对比和灰阶能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PCI的疗效。方法35例患者PCI术前1周及术后1~6个月均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比较PCI前后血流灌注、室壁运动变化、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大部分患者的左室功能及血流灌注情况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评价PCI手术的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心声频谱法与冠状动脉造影、核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与潘生丁试验七项诊断手段对冠心病的诊断结果完全一致,而且对早期冠心病的检出率高于七项中的任何单项。  相似文献   

9.
目的估价心肌显像对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CAG)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了2188例患者运动心肌灌注显像的结果,其中男1807例,女381例,平均年龄(53.5±7.2)岁。运动心肌显像正常者1731例,异常者359例,不能有明确诊断者98例。有141例患者在行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后60d内行CAG。结果运动心肌SPECT显像正常的患者中,有5%(83例)行CAG,异常者中有12%(43例)行CAG(P〈0.001);后者43例中91%(39例)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而运动心肌显像正常CAG的83例中8%(7例)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P〈0.001)。在行CAG的患者中,运动心肌SPECT异常组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率为25%,而正常组只有1%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P〈0.001)。结论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对患者做CAG以及冠状动脉的再血管化起重要的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静息门控99TCm-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超声心动图、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明确不同方法之间相互替代的可行性。方法:52例受试者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平衡法门控心血池显像。结果:门控心肌显像LVEF值与超声心动图、心血池显像测量值呈正相关;不同病种用门控心肌显像测量的LVEF值均与其他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门控心肌显像正常组与疾病组LVEF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静息门控心肌显像具有与心血池显像、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相互替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量多巴酚丁胺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对25例心肌梗死病人先行静肪心肌断层显像,24小时后行微量多巴酚丁胺介入显像并行对比分析。结果 25例病人静息心肌断层显像有78个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多巴酚丁胺介入后有50个(64.1%)节段灌注改善。结论 微量多巴酚丁胺介入心肌断层显像是临床评价心肌存活安全、可靠且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心肌显像定量分析程序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福建省立医院核医学科何品玉,董惟誉,刘用华,林春燕,梁爱武福建省立医院设备科孙黎明,刘臣武近年来广泛应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肌显像)诊断冠心病(CHD),其临床价值得到肯定[1,2]。但对断层图...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结合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能有效地缓解症状,本研究采用^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显像方法,目的是了解葛根素对UAP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胸痛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虽然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高(93%~95%),但特异性很低,所以只有40%的患者能被证实或排除。目前临床上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本研究分析了41例不典型胸痛患者运动心肌灌注显像(MPI)特点,以评价其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疑似患者中选取136例,分别对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AG和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其中CAG检查提示其中存在64例阴性,72例阳性,其中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敏感率为91.67%,特异性为90.63%,诊断准确率为93.94%;所有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耐受良好。结论采用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可有效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冠心病非介入检查方法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潘涛  姚薇萱 《江苏医药》1996,22(10):731-731
为研究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的作用,我们应用99mTC-MIBI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观察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前后心肌缺血的改变。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冠心病19例,为我科1990年至1994年住院病人,诊断按照1979年WHO标准。男15例,女4例,年龄40~73岁,平均60.4±9.6岁。其中劳力型心绞痛18例,心肌梗塞1例。心绞痛病程1~120个月,平均22.5±35.9个月。二、方法1.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患者入院后应用SeimensZLC-3700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仪进行99mTC—MIBI踏车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体外反掉后再行SPECT心肌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患者96例,对其分别采取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以及冠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对比分析.结果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符合率为81.25%,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符合率为83.33%.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均具有显著优势,临床医生可依据具体情况对两种检查方法进行选择,以提高诊断率,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伴有其他疾病。无创性的运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心脏事件危险评估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老年患者普遍体弱或因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因而不适合采用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ST—MPI)。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三磷酸腺苷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ATP—MP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与ST—MPI相差无几。是老年患者进行心脏事件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MPI)在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疗效的评价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实际工作常常会遇到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论不一致的情况[1].为此,我们对我院2000~2001年行心肌灌注显像并作冠状动脉造影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两种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不一致率并分析不一致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负荷和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潘生丁负荷心肌显像是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不能同时了解心肌血流灌注和心功能改变情况。我们采用在潘生丁负荷高峰时“弹丸”式静脉注射99mTc-MIBI的方法,同时获得心肌断层显像结果和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