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 ,2 3岁。因右小腿持续性疼痛肿胀 3月入院。疼痛呈持续性跳痛 ,夜间为甚 ,无明显诱因和外伤史。体检 :右小腿上端肿胀 ,较左侧增粗 8cm ,皮肤张力增高 ,肿块无明显界线 ,无波动感 ,右膝关节伸屈约 16 0度。X线示右腓骨上端骨质密度不均匀 ,呈大片溶骨性破坏 ,其中夹杂密度较高的不规则条索状阴影 ,病变区域呈膨胀性变形 ,边缘模糊 ,骨皮质破坏 ,伴病理骨折 (图 1) ,诊断为纤维母细胞性骨肉瘤。入院后作右腓骨肿瘤活检 ,后作右小腿截肢术 ,患者出院后 14月 ,死于肿瘤肺转移。图 1 X线示右腓骨上端膨胀性溶骨性病变 ,夹杂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1例56岁女性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肿胀伴疼痛,行走时加剧,无法独立行走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检查:4个月前右膝关节正位平片示右侧胫骨近端骨质密度不均匀(图1A);入院右膝关节正位平片示右侧胫骨近端骨质破坏伴病理性骨折,断裂骨折面呈虫蚀样骨质破坏,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图1B);膝关节MRI示右侧胫骨近端局部骨质破坏并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8.9 cm×8.9 cm×9.8 cm,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0岁,因摔伤致右上臂疼痛伴活动受限1周,于2013年1月6日入我院骨科.入院诊断:右侧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查体:右肩部肿胀,皮下无瘀斑,局部深压痛及轴向叩击痛(+),右侧肩关节活动明显障碍,右侧髋部压痛(+),右侧髋关节"4字征"(±),左侧正常.外院MRI检查示:右侧肱骨上段良性病,考虑骨囊肿可能伴病理性骨折.外院CT示:胰腺体尾部占位可能,不排除小肠挤压包裹可能;肝左侧外侧片状低密度,考虑局部膈疝可能;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能;左侧肾结石,建议腹部肠道准备扫描或增强扫描进一步明确;左侧肋骨及髂骨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4.
例1女性,59岁,因右鼻塞反复出血3个月余伴右侧头痛2个月入院.五官科检查:右鼻腔新生物,淡红色,表面粗糙,无分泌物.CT示右鼻腔前庭异常软组织影,窦壁周围骨质无明显破坏.术中见肿瘤位于中鼻甲,约花生米大小,鼻中隔黏膜粗糙,探查上颌窦腔未见肿瘤侵犯.行右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后未行放化疗,半年后肿瘤复发再次入院手术,术中见右鼻腔顶部筛窦充满肉芽样新生物.首次术后2年发现右前胸壁无痛性肿块,约核桃大小.例2男性,70岁,反复左侧鼻塞伴流脓涕20年,涕中带血3个月.五官科检查:左侧鼻腔可见新生物,鼻道内有少许脓性分泌物,鼻窦区无压痛.CT示左侧鼻腔、上颌窦高密度致密影.术中见左上颌窦及筛窦充满肿瘤组织,左上颌窦顶内侧壁骨质破坏,前壁部分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5.
右锁骨大块骨溶解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15岁。主因间断性头痛 ,恶心 ,呕吐伴轻度胸痛 2个月于 1999年 5月 2 8日入院。体检 :右锁骨处塌陷 ,触之右锁骨中段缺如。头颅MRI示枕骨斜坡及两侧岩骨骨尖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改变。颅底CT示斜坡及岩骨尖骨质结构消失 ,其内可见边缘略膨隆 ,呈清晰低密度区。胸部正侧位片示右锁骨及肩胛骨皮质变薄 ,髓腔内有透明区 ,未见骨膜反应及新骨形成 ,考虑为骨质溶解性病变 (图 1)。全身SPECT示右侧锁骨显影不明显。胸腔穿刺示血性乳糜胸水。取右锁骨病变处活检。病理检查 :(右锁骨 )灰红色不整形组织一堆 ,总体积 3cm× 3…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67岁,因右足跟红肿、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余入院。DR示右跟骨骨质破坏,可见一直径5.6 cm的包块,其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图1)。既往2006年1月因右侧卵巢粒层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查体见右侧内踝包块,皮温增高,压痛明显,术中见右跟骨内侧骨皮质破坏缺损,骨组织呈腐肉样改变,肿瘤组织切面呈鱼肉样。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性,13岁,发现右上臂肿块2个月余,无疾病。查体:肿块位于右上臂三角肌间,活动,质硬,边界清楚,与肱骨无粘连,右上肢活动无障碍。X片示:右上臂上段偏外侧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病变区可见不规则钙化,邻近肱骨骨皮质完整,无骨膜反应(图1),行手术切除,肿瘤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例1,男,23岁。2个月前右上臂外伤后疼痛,夜间加重,后局部长一包块,逐渐增大,轻压痛,右肩关节活动受限。X线检查:右肱骨上端干骺区约有14×6cm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内有肥皂泡沫状分房影,骨皮质变薄,边缘锐利。术中见瘤体呈卵圆形,体积为14×6.5×7.5cm,一处有破损,紫红色,质软  相似文献   

9.
正患儿女,10个月,无明显诱因发现枕骨后隆起4个月入院,无特殊外伤史,随访观察数月,枕骨后隆起增大。行颅脑MIR平扫+DWI成像示右侧枕骨骨质局限性破坏,相应区域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呈等T1稍长T2信号影,FLAIR为稍低信号,DWI为等信号,范围22 mm×11 mm×22 mm(图1),考虑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能性大。病理检查眼观:灰白色不规则组织数块,总大小3. 2cm×2. 0 cm×1. 0 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地韧。组织全部取材。镜检:病变相对界清,低倍镜下可见大量梭形的纤维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9岁,臀部及右下肢麻木1年,加重伴疼痛2个月于2006年2月24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臀部麻木,并放射至右小腿,近2个月加重,伴右腹股沟处针刺样疼痛,且于做曲1髋动作时疼痛明显。行CT检查示右股骨头溶骨性缺损,其间可见少许钙化点,皮质腐蚀,  相似文献   

11.
例1男,6个月.发现左下颌骨肿块1个月,生长快,于2009年7月14日入院.患儿母亲最初发现时花生米大小,就诊时肿块最大径约4 cm.各项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X线示:左下颌骨牙槽突溶骨性破坏.行肿瘤完整切除+下颌骨肿瘤刮除术.例2男,40岁.发现腭部无痛性肿块2年余,自觉近期逐渐增大于2008年6月26日入院.体检:硬腭部中心区见小肿块,略隆起于黏膜面,大小1 cm×1 cm,质中,无压痛.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X线示无骨质破坏.完整摘除肿块.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性,58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鼻根部疼痛和视力障碍入院,垂体增强扫描示:蝶鞍明显扩大,蝶鞍及斜坡骨质破坏,鞍内及鞍上区见不规则软组织信号块形成,呈等T1略高混杂T2信号,肿块上部及后部见斑片状、条状短T1长T2信号影,较大截面的体积为4.6 cm×4.5 cm×5.4 cm(图1),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侵犯蝶窦、筛窦后部,向上突向鞍上池,向下突破鞍底,呈结节状突向鼻咽腔及后鼻孔区,部分包绕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垂体信号  相似文献   

13.
例1,女性,14岁,左大腿上段疼痛伴行走不适,无明显外伤史及其他诱因,病程中无发热、咯血及结核病接触史,影像学检查示左股骨粗隆处囊性改变.术中见肿瘤组织位于左股骨粗隆,有一5 cm×3 cm大小的囊性肿物,外院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并行内固定术.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左髋部疼痛,遂来我院就诊.X线示左股骨粗隆处溶骨性改变,伴渗透性边缘及骨膜反应.再次行病理检查怀疑骨肉瘤可能.例2,男性,59岁,意外跌倒后右大腿上段疼痛伴行走不适,病程中无发热、咯血及结核病接触史,X线示右股骨粗隆处囊性改变.术中见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断端见一2.5 cm×4.5 cm大小的囊性改变,外侧皮质变薄,术后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遂行内固定及自体骨植骨术.术后3个月再次觉右髋部疼痛,遂来我院骨科就诊.X线示右股骨粗隆处髓腔见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区伴条纹状骨膜反应,再行病理检查考虑骨肉瘤可能.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男性,47岁。因肝区胀痛5个月入院。MRI示肝脏外形无异常,各叶比例正常,肝左叶内侧段可见类圆形稍长T2、稍长T1信号,边界清晰,大小40.5 mm×33 mm×35.2 mm(图1),反相位信号明显减弱,DWI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肝右叶后上段可见直径约10 mm的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边缘光滑,边界清晰,D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无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15.
例1女,33岁.因进行性听力障碍、眩晕和头痛1年于2009年3月24日人院.患者的母亲和姐姐均有血管母细胞瘤病史.MRI检查示一4.5 cm×3.8 cm×3.5 cm肿块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并破坏小脑.T1、T2呈混杂性信号,增强后,T1呈不均匀强化.CT示右侧岩骨及中耳结构广泛破坏.影像科诊断为颈静脉球瘤可能.对患者进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见肿块血供丰富,骨质破坏,术后复查CT无肿瘤组织残余.  相似文献   

16.
例1女,33岁.因进行性听力障碍、眩晕和头痛1年于2009年3月24日人院.患者的母亲和姐姐均有血管母细胞瘤病史.MRI检查示一4.5 cm×3.8 cm×3.5 cm肿块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并破坏小脑.T1、T2呈混杂性信号,增强后,T1呈不均匀强化.CT示右侧岩骨及中耳结构广泛破坏.影像科诊断为颈静脉球瘤可能.对患者进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见肿块血供丰富,骨质破坏,术后复查CT无肿瘤组织残余.  相似文献   

17.
例1女,33岁.因进行性听力障碍、眩晕和头痛1年于2009年3月24日人院.患者的母亲和姐姐均有血管母细胞瘤病史.MRI检查示一4.5 cm×3.8 cm×3.5 cm肿块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并破坏小脑.T1、T2呈混杂性信号,增强后,T1呈不均匀强化.CT示右侧岩骨及中耳结构广泛破坏.影像科诊断为颈静脉球瘤可能.对患者进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见肿块血供丰富,骨质破坏,术后复查CT无肿瘤组织残余.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性,33岁,因左前臂近端肿物伴功能受限1年以"左桡骨肿瘤"入院。体检:左侧前臂近段桡背侧明显隆起,可触及一6 cm×6 cm大小肿物,质软,活动度差,无压痛,局部皮肤正常,左肘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线示:(左桡骨近端)可见向骨外突出的骨性肿块,广基底,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密度低于周围肌肉组织(图1A)。CT示:(左桡骨近端)骨性肿块,广基底,突向骨外周围组织,周围可见脂肪密度软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性,3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臀部疼痛1年余,无其他肿瘤病史及家族史。骶尾骨CT平扫示:骶骨、双侧髂骨、双侧股骨多灶骨肿瘤。骶椎MRI示:S1~S3椎体占位伴双侧髂骨、骶髂关节面、骶孔、骶神经受累,双侧股骨多发病灶(图1)。PET/CT示:胸10椎体、腰2椎体、骶骨、双侧髂骨、双侧股骨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双侧骶髂关节处伴软组织肿块形成;右肺基底段肺膜下结节。  相似文献   

20.
刘庆阳  丁长伟  佟侍强 《解剖与临床》2008,13(4):F0003-F0003
1 临床资料 例1,女,20岁。左小腿疼痛半年,加重2个月入院。查体:左胫前中部可触及上下两处各约0.5 cm×0.5 cm、1.0cm×1.5 cm大小的包块,压痛明显。X线示:左胫骨中部上下两处囊性骨质破坏区,病变周围骨质硬化:采用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治疗(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