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用自然衰老的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大鼠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自然衰老大鼠心气虚证候的生物学特点.方法:雄性SD大鼠清洁级饲养满18个月,从心气虚证候(心率、呼吸频率、力竭性游泳时间和心功能)、体重和耳温等方面在其近中年月龄(12月龄)和近老年月龄(18月龄)时进行量化观察,并对一般情况进行非量化观察.结果:动物18月龄与12月龄比较,力竭性游泳时间普遍缩短,呼吸频率变慢(P<0.01)、CI下降(P<0.05),耳温下降(P<0.01).结论:近老龄大鼠出现了心气虚等证的表现,且情况与人有一定的同一性,所以近老龄、老龄大鼠可用来研究人类衰老的心气虚证.  相似文献   

2.
水环境站台睡眠剥夺心虚证大鼠模型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研究非疾病状态的中医证候模型的特点,对水环境站台睡眠剥夺大鼠模型进行再研究。方法:SD大鼠持续水环境站台剥夺睡眠192 h,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辨证标准,从心率、呼吸频率、收缩期血压、力竭性游泳时间、心功能、体重和耳温7个方面进行量化观察,并从一般情况进行非量化观察。结果: 模型组心率增加,呼吸频率增加,力竭性游泳时间缩短,心功能增强,体重下降(P<0 .05,P<0. 01);精神萎靡,但抓取反抗凶。结论:水环境站台睡眠剥夺大鼠模型存在心气虚证等多种证的表现,并突出地表现了心主神明功能的紊乱;该模型是对受试动物施加生理性造模因素所致,具有证候表现多样复杂、变化不稳定的特点,不同于心衰心气虚病证结合模型。病与非病模型的本质和证候表现各有特点,用时应各得其所。亟待适合新病、急病、非疾病状态的虚证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心梗)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梗后心衰大鼠模型。术后7天、4周、8周时分别观测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一般状况、舌象、心率、呼吸频率、力竭性游泳时间等中医学表征,探究动物中医学表征特点。结果模型组大鼠7天、4周还是8周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的舌质L值、R值、G值、B值在7天、4周和8周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在7天、4周和8周3个时间点模型组大鼠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力竭性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5);7天时,模型组心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4周时模型组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至8周时2组大鼠心率仍有差异(P0.05)。结论心梗后心衰大鼠模型中医证候特点为血瘀与气虚兼见,且血瘀证出现早于气虚证,符合"由瘀致虚"的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4.
心梗后心力衰竭模型大鼠中医证候特点及心脏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心梗后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造成心梗后心衰模型,术后8周从动物一般状态、呼吸频率、心率、力竭性游泳时间、心电图等方面进行中医证候评价,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大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8周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力竭性游泳时间缩短,超声心动图参数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增大(P〈0.01)。12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异常Q波发生的导联个数增多。同时全心重/体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心梗后心衰模型大鼠术后8周的中医证候为气虚血瘀,其病理学表现为左室重构和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证候属性,对模型大鼠气虚证相关信息进行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术后多个时间点,动态观察大鼠宏观体征,计算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应激后呼吸频率和游泳力竭时间,采用超声心动法,评价术后各时间点大鼠心功能。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7-60d,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下降,应激后呼吸频率增加;心功能明显下降;术后8-29d,模型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左冠状动脉结扎法造成的心肌缺血大鼠在术后7-60d内同时具备血瘀证和气虚证相关指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部分缩窄大鼠腹主动脉致心肌肥厚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病理特点。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部分缩窄大鼠腹主动脉致心肌肥厚。从观测术后每周动物一般状态以及术后4w、8w的心率、力竭性游泳时间、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面进行中医证候评价,并用超声心动图观测大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术后4w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段发生异常变化(异常的抬高或降低)的导联数明显增加(P<0.01),心率明显增快(P<0.05),力竭性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1),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明显增加(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无明显变化,左室射血分数(EF)无明显变化,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明显增加(P<0.01);术后8w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段发生异常变化(异常的抬高或降低)的导联数仍明显增加(P<0.01),心率仍明显增快(P<0.05),力竭性游泳时间仍明显缩短(P<0.01),IVSTd继续非常显著增加(P<0.01),LVPWTd非常显著增加(P<0.01),LVDd显著增加(P<0.05),EF明显减小,LVMI非常显著性增大(P<0.01)。结论:部分缩窄腹主动脉致心肌肥厚大鼠心脏早期左心室呈现典型的向心性肥厚的病理改变。随着病变发展造模8w后,属于既有向心性肥厚又有离心性肥厚的混合型左室肥厚。在中医证候方面具有心气虚证及血瘀证的特点,血瘀证贯穿于病变的整个过程,而心气虚证是随着病变的发展逐渐出现和加重的。  相似文献   

7.
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索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80只 NIH小白鼠采用连续控食 2 4 d,每日强迫负重游泳 1 0 min,大剂量灌服心得安 (0 .5ml,1 mg/ml)和注射垂体后叶素 (0 .2 ml,5U/ml)等综合方法制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结果 :造模小鼠的临床表现与心气虚证诊断标准基本一致。心气虚证小鼠同时出现强迫负重游泳时间缩短 ,心率减慢 ,结代脉发生频率增高 ,心功能减退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降低 ,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均值增大 ,与气虚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 (P<0 .0 5)或高度显著性 (P<0 .0 1 ) ,其中尤以心气虚 组各项检测变化更为明显。结论 :采用控食、惊劳、大剂量心得安灌胃和大剂量垂体后叶素腹腔注射等综合方法制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求中西医结合病证大鼠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方法  结扎大鼠心脏前降支动脉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模型,于术后9~12周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致血压升高、心衰加重,观察造模大鼠12周,采集四诊信息、结合中医八纲辨证,运用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和血瘀证的诊断标准进行脏腑气血虚实辨证。结果 造模后大鼠心电图ST段升高,异常Q波数量、脏体比值、左室腔面积和心肌胶原面积均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表现为血瘀证;且模型大鼠心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力竭游泳时间、心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表现出心气虚证候;后期(12周)大鼠血压升高、心功能恶化,致心气虚证候加重,体温低、尿量增加进一步改变。结论 中西医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规范的、成熟的、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引入中医动物模型研究,可以成为中医病证动物模型建立和评价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动物模型,比较观察由丹参、川芎、红花组成的活血注射液和由党参、黄芪组成的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脏形态学结构及胶原成分、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心梗区左室壁变薄比、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活血、益气注射液组较模型组心梗健存区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心脏湿重/体重比值变小(P<0.05),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明显增多(P<0.05),左心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无正性肌力作用的活血注射液与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昆明种小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小鼠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昆明种小鼠150只,随机分为游泳和正常组。于造模结束时,游泳组再分为模型组和补气组。游泳组采用基础进食量,每日按自身体重的5%强迫负重游泳至力竭15d,第13d起大剂量灌服心得安2.4mg/100%,连续4d。于实验第17d模型组进行指标测定与同期正常组比较。结果:模型组小鼠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所下降,反映虚证的SOD活性和白介素2、4、10,肿瘤坏死因子α及所有定量指标均发生了符合心气虚证的变化。结论:采用基础进食量、强迫负重游泳及大剂量灌服心得安的综合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离体心脏离子通道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40只家兔均分为模型组、硝苯地平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采用垂体后叶素(2 U/kg)耳缘静脉注射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并叠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用Langendorff灌流系统观察家兔离体心脏心功能指标中左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dp/dtmax)。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心室肌组织间液钠(Na^+)、钾(K^+)和钙离子(Ca^2+)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TnC)和心肌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和硝苯地平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心肌组织间液中Na+浓度降低,K^+和Ca^2+浓度升高(P<0.05),血清cTnT、cTnI和TnC蛋白及心肌CaMKⅡ均明显低表达(P<0.05)。其心功能与模型组比较,-dp/dtmax降低,+dp/dtmax、LVSP和LVEF均升高(P<0.05),但与硝苯地平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家兔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HF)-心气虚大鼠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活性变化,讨论HF-心气虚时气虚血瘀与RAS激活对内源性纤溶系统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动静脉瘘(AVF)HF-心气虚和对照组模型(假手术组),检测左心室功能,用放免法和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罗马数(Ang Ⅱ)浓度及PAI-1变化,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和术产比较,HF-沁气虚组大鼠术后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左室收缩压降低,舒张末压增高(P<0.05),同时血浆PRA、Ang Ⅱ水平及PAI-1活性增高(P<0.05);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PRA、Ang Ⅱ水平及PAI-1活性下降。结论:HF-心气虚时RAS激活对导致机体纤溶系统功能失衡有重要作用,可用以解释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呈高产状态,并且发生血栓栓塞疾病危险增高的原因,可能为心气虚致气虚血瘀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心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化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试验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38/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心胶囊辅助西医规范化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频电针内关穴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予高频电针内关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短期内(治疗前、治疗5、15、30分钟,1、2、3、4、6小时)血压情况及治疗2周后血压、心功能、死亡率。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各时点升高血压的效果及2周后左心功能的改善等方面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2周后的死亡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频电针内关穴可成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同分级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中医四诊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采集20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中医四诊信息,应用一般统计学方法和熵聚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衰心功能Ⅱ级至Ⅳ级的转变中,水停类、痰浊类、血瘀类、阳虚类症状呈递增趋势,且变化显著;心功能Ⅱ级以气虚和气虚阴虚为主,兼夹血瘀或水停,证候要素组成较为单一;心功能Ⅲ级时常见气虚、阴虚的基础上兼夹痰浊、血瘀、水停;心功能Ⅳ级多见阳虚兼夹痰、水和瘀,证候要素构成最为复杂。结论:冠心病心衰不同的心功能阶段的证候要素具有一定的演变规律,临床诊治时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益心解毒方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心梗后心衰大鼠模型,并在术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益心解毒方高、低剂量组((18.66,9.33 g·kg-1))和福辛普利钠组(4.67 mg·kg-1),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对照.术后第2天开始ig给药,连续给药28 d.通过心脏超声对各组动物的心功能做出评价;并留取各组动物血浆,通过放射免疫法对各组动物血浆中的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进行测定.通过免疫比浊法对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显著增加(P<0.05),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明显下降(P<0.05);益心解毒方高、低剂量组以及福辛普利钠组均能提高心衰大鼠的EF和FS,同时益心解毒方能有效改善大鼠心功能并且缩短LVEDd和LVEDs.模型组大鼠的血浆AngⅡ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益心解毒方高、低剂量以及福辛普利钠能够下调心衰大鼠血浆AngⅡ浓度,分别下调了16.58%,15.58%,12.79% (P <0.05).益心解毒方能够有效的降低心梗后心衰大鼠血清中上升的hs-CRP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结论益心解毒方能够缩短心衰大鼠的LVEDd和LVEDs进而改善心肌重塑的进展,提高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衰大鼠血浆中RAAS系统激活的水平尤其是AngⅡ水平,改善心脏的后负荷以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养心定悸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心肌酶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力衰竭一般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养心定悸通脉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养心氏片组(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临床症状等变化。结果: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胸闷、憋喘、心悸、水肿、乏力的有效率分别为83%、87%、80%、82%、88%,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氏片可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