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针承山穴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PL  Yang W  Zhang LC 《中国针灸》2011,31(5):413-415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承山穴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药物组,每组60例.电针组穴取承山,用频率为2 Hz/100Hz疏密波治疗,术后30 min治疗第1次,次日起每日上午坐浴后治疗1次;药物组术后30 min口服萘普生缓释胶囊2片,以后每日换药前口服2片.两组各治疗4次,评价术后5、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术后5、24、48、72 h测得的疼痛积分,电针组分别为6.78±2.12、5.56±1.87、4.34±2.23、3.15±2.11,均低于药物组的7.56±2.01、6.23±1.15、5.57±2.21、4.34±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刺激承山穴能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频次电针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取双侧下髎、承山穴,选取频率为2/100 Hz疏密波进行电针治疗,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对照组电针每日1次,即在术前30 min进行电针治疗;观察组电针每日2次,即在术前30 min和术后2 h各电针1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4 h、12 h、24 h各时间点肛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24 h内最大VAS评分和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的剂量。结果两组术后第4 h肛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2 h、24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内最大VAS评分和口服止痛药尼美舒利分散片的剂量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但不同频次电针镇痛效果有所差异,电针每日2次比电针每日1次的镇痛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电针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5—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9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于术后8 h内患者发生疼痛时予以干预,取穴为双侧合谷、太冲、足三里和外关。治疗组采取电针治疗,频率2 Hz,刺激强度1~2 mA(以患者耐受为宜),波形为连续波,时间为20 min。对照组采取安慰剂假针,不刺入皮肤,电针仪归零,留针时间同治疗组。比较患者电针治疗0.5,1,2,3,4 h后疼痛强度评分;排便后2 h内电针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电针治疗后12 h内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剂量。结果 2组第1次电针治疗后,治疗组治疗0.5,1,2,3,4 h后NRS、BRS评分和治疗2,3 h后肢体活动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首次排便电针治疗后,治疗组0.5,1 h后的NRS、BRS和肢体活动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第1次电针治疗后12 h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剂量为(0.58±0.54)片,低于对照组的(1.20±0.73)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辨证取穴运用电针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术后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术前30min电针长强、承山穴干预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不适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干预组、假电针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每组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电针干预组于术前30min给予电针长强、承山穴;假电针干预组术前30min给予破皮浅刺长强、承山穴对照点(两穴旁开1cm的非经非穴处)且不输出电流的刺激;空白对照组术前不采取任何干预。主要观察术后24h患者服用止痛药可普芬总量、术中追加麻醉药物例数、术后24h患者最痛时自评疼痛强度评分及术后当晚患者睡眠时间。结果:3组患者在术中因疼痛追加麻醉药物的例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电针干预组较假电针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可减少术后24h内患者服用止痛药物可普芬用量[(2.43±1.08)片vs(3.23±1.33)片、(3.10±1.22)片],并降低患者最痛时的疼痛强度评分(6.65±1.00vs 7.48±0.96、7.25±1.19),同时增加患者手术当晚的睡眠时间[(220.63±85.50)min vs(162.00±92.69)min、(151.50±80.01)min,均P0.05]。结论:术前30min电针长强、承山穴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超前镇痛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电针大肠俞、承山、二白穴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行基础治疗3d;电针组予基础治疗配合电针大肠俞、承山、二白穴,疏密波,2Hz/15Hz,强度0.5~2mA,留针30min。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电针组与对照组术后均出现肛门疼痛、水肿、便血等症状。术后第1天,电针组与对照组对症状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天,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术后肛门疼痛、坠胀、便血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在改善混合痔术后患者肛门疼痛、坠胀、便血等症状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龙庆  李俊  闻永 《中国针灸》2015,(3):237-240
目的:探讨术前耳穴贴压对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术后1h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每次510mg,每日2次;同时口服地奥司明片,每次0.9g,每日2次,连续治疗3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行耳穴贴压,耳穴取肾、膀胱、神门、皮质下、交感及肛门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6次,每次3~5min,共治疗3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疼痛、水肿、便血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的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疼痛、水肿、便血及尿潴留评分较术后第1天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1、2天的疼痛、水肿、便血及尿潴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前耳穴贴压联合常规西药口服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后并发症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早期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腰椎融合术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每次200 mg,每日2次,治疗2周.电针治疗组术后24 h,电针刺激双侧委中、承扶、阳陵泉、足三里,时间为30 min,每天1次,共治疗2周.在术后1天、术后3天...  相似文献   

8.
王乐  焦杨 《河南中医》2012,32(4):449-450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和低频组.高频组采用频率为80 Hz的电针治疗,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低频组取穴及疗程与高频组相同,电针治疗频率为5Hz.结果:高频组的临床疗效、各中医分型的临床疗效、治疗后VAS评分、疼痛指数均优于低频组;电针治疗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肝阳头病的疗效优于瘀血头痛.结论:高频率电针治疗实证型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低频率电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电针A组(2 Hz/100 Hz疏密波)、电针B组(2 Hz连续波)和电针C组(100 Hz连续波),每组40例。3组均在术前30 min电针下髎、承山穴,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比较3组患者术中追加麻醉药物例数;术后第4、12、24小时各时间点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肢体活动评分情况;术后24 h内最大VAS评分和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的剂量。结果:电针A组、电针B组、电针C组术中追加麻醉药物例数分别为4、5、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第4小时肛门疼痛VAS评分和肢体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第12小时,电针A、B两组VAS评分和肢体活动评分低于电针C组(均P0.05),在术后第24小时,电针A组VAS评分和肢体活动评分低于电针B、C两组(均P0.05);术后24 h内最大VAS评分和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的剂量比较,电针A组低于电针B、C两组(均P0.05)。结论:不同频率电针预处理均具有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作用,但不同频率电针镇痛效果有所不同,2 Hz/100 Hz疏密波的电针镇痛作用更佳,优于2 Hz、100 Hz连续波。  相似文献   

10.
申永璋  林霞  林强 《中国针灸》2012,32(5):404-408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托特罗定预防性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行TU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药物组、针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TURP术,术后保留尿管5~7天。电针组患者手术当日术前开始针刺,取会阳、次髎、曲骨、会阴,电针治疗30min,每天1次,治疗5~7天。药物组手术当日晨起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每天2次,治疗5~7天。针药组采用以上电针和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术后发生膀胱过度活动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联合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对症治疗。比较各组TURP术后72h内膀胱过度活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电切术后对照组膀胱过度活动次数每日2~4次,每次持续时间5~15min;各治疗组在术后不同时间段膀胱过度活动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P<0.001),电针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电切术后24h、24~48h、48~72h针药组膀胱过度活动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电针组及药物组(P<0.05,P<0.01,P<0.001)。结论:TURP术后早期联合使用电针疗法与口服托特罗定片预防膀胱过度活动症优于单用电针或托特罗定,是解决患者膀胱过度活动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针刺下髎、长强穴与口服西药地奥司明片治疗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行PPH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术后第1d开始针刺下髎、长强穴,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1次,共治疗7d;对照组在术后第1d开始口服地奥司明片,每次0.9g,每日2次,共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2、3、7d的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持续时间及疼痛评分情况,并评定其疗效。结果:在术后第1d,两组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持续时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肛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低于治疗前(P0.05);在术后第2、3、7d,两组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持续时间及肛门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疗程结束时(术后第7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27/30)vs 83.3%(25/30),P0.05]。结论:针刺下髎、长强穴治疗混合痔PPH术后肛门坠胀疗效优于口服地奥司明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可减轻行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0例预行混合痔PPH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术前电针干预组,每组30例。单纯手术组给予PPH术常规治疗,术前电针干预组在术前30min针刺八髎穴,于次髎、下髎行电针刺激30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肛门坠胀、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和首次排尿情况。结果:术前电针干预组在术后6、12、18 h肛门坠胀和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肛门坠胀和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及首次排尿评分均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结论:术前30 min电针八髎穴可减轻混合痔PPH术患者术后6、12、18 h肛门坠胀及疼痛程度,缩短术后24 h内肛门坠胀、疼痛持续时间,促进首次排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联合电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采集83例TURP术后OAB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联合组于术后当日起给予中药敷脐,热熨每日3次,每次30 min,结合穴位电针刺激,取穴关元、肾俞、膀胱俞,下髂治疗30 min,每日1次,连续2周.对照组于术后当日起给予口服托特罗定2 mg,每日2次,用药2周.比较两组患者TURP术后置管期内膀胱痉挛伴疼痛次数、持续时间以及自主排尿期内的每次尿量、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平均每日尿急次数、OABSS评分.结果 联合组患者TURP术后置管期内膀胱痉挛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自主排尿期联合组发生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每日平均排尿次数、平均每日尿急次数、OABSS评分等均较对照组减少,而每次排尿量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中药敷脐联合电针治疗TURP术后OAB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电针治疗肠黏膜损伤的最佳刺激参数组合。方法:制备大鼠肠黏膜损伤模型,以三因素三水平组合电针腧穴"肠病方",观察肠黏膜损伤指数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各刺激参数治疗作用的显著性排列为电针频率留针时间治疗频次,治疗频次影响不显著。各因素中不同水平影响排序为:100 Hz30 Hz2 Hz;30 min20 min=10 min;每日2次、2 d 1次、每日1次均可。结论:电针腧穴"肠病方"治疗肠黏膜损伤的最佳刺激参数组合为:100 Hz,30 min,每日2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断续波与西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入电针组和口服药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60 Hz断续波治疗,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口服药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和甲钴胺片口服,治疗14天。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口服药组的86.7%(26/30,P0.05),治疗后电针组JOA评分(22.20±2.92)优于口服药组(20.36±2.93),P0.05。结论:电针断续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优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合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电针肩髃穴与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剂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安全性.方法:本实验为随机对照研究,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取电针患侧肩髑穴,每次针刺20 min.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片75 mg,每日1次.所有患者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电针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6.7%.结论:电针肩髑穴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效方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评价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探寻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将90例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耳穴贴压组和电针联合耳穴贴压组(针耳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均在术前30min进行干预,电针组予下髎、长强穴电针治疗,每天1次;耳穴贴压组取穴双耳神门、皮质下、交感及肛门,予耳穴贴压,每天按压3~6次,每次按压3~5 min;针耳联合组为电针加耳穴贴压联合干预。3组均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6分时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4、12、24、48、72小时各时间点肛门疼痛VAS和肢体活动评分情况;术后第1~3天24h内最大VAS评分(T24max VAS)和术后72h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的剂量。结果:针耳联合组在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评分、肢体活动评分、术后第1~3天T24max VAS和术后72h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的剂量,均低于电针组及耳穴贴压组(均P0.05);在术后第4、12、24小时的VAS评分、肢体活动评分及术后第1天T24max VAS,电针组低于耳穴贴压组(均P0.05);在术后第48、72小时的VAS评分、肢体活动评分及术后第2、3天T24max VAS,耳穴贴压组低于电针组(均P0.05)。结论:电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优于单纯应用电针或耳穴贴压,电针镇痛起效快,耳穴贴压镇痛持续时间长,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口服多巴丝肼片(美多芭)对照评价2 Hz/100 Hz电针和100 Hz电针对帕金森病(PD)肌僵直的影响。方法将91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31例、电针1组(2 Hz/100 Hz组)30例、电针2组(100 Hz组)30例。电针1组、电针2组分别是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配合2 Hz/100 Hz电针、100 Hz电针治疗。运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肌张力评定量表(TAS)于治疗前、治疗30 d、治疗90 d及180 d回访时进行评分。结果组内UPDRS、TAS评分比较,电针2组在治疗30 d、90 d时均无统计学意义,在180 d回访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1组及药物组在治疗30 d时均无统计学意义,在90 d及180 d回访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药物组比较,电针2组在治疗90 d及180 d回访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1组在治疗30 d、90 d、180 d回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 Hz电针配合药物治疗在改善PD患者肌僵直方面疗效优于2 Hz/100 Hz电针配合药物治疗及单纯口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5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术后快速康复外科方案治疗;在常规治疗组治疗基础上,电针组于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太冲行针刺治疗,足三里和阴陵泉连接电针,连续波,频率2Hz,电流强度3~5mA,留针30min,每日1次,至患者排气排便为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入组后第2天上午站立位时伤口疼痛情况;分析电针期待值对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电针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站立位时伤口疼痛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电针期待值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患者肠麻痹症状,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对腹腔镜全麻患者术后寒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曲马多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min,电针组于内麻点与足三里予电针治疗,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1mA,留针30 min;曲马多组静脉注射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