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基于前期对104名中医医师使用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调查研究,扩大了中医医师调查范围,旨在深入了解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推广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个地区404名高血压病中医专科医师及基层全科医师(中医背景)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高血压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使用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在被调查的医师中68.81%的中医医师曾经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使用过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指南,88.89%的中医医师对中医指南持认可态度,并愿意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中医指南,"技术职称"、"学历"、"医院级别"、"从业时间"不同的中医医师使用指南的情况和对指南的态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目前影响中医指南使用的主要原因认识推广宣传不足。结论:本研究与前期研究成果一致,大部分中医医师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并对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持认同态度,但中医指南的推广应用仍十分缺乏,应建立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多种发布渠道,针对特定中医医师人群开展专门培训,并结合优越政策环境,加大中医指南推广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
调查我国临床医生对《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脓毒症》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该《指南》的后续修订和进一步推广。应用评价调查问卷和适用评价调查问卷均采用记名问卷方法,向我国使用过该《指南》的临床医师各投放500份;采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性评价调查问卷和适用性评价调查问卷各回收211份。该调查得出结论:在现有推荐方案评价较好的基础上,针对整体内容、整体结构上再做调整;对推荐方案的方剂选择、临床证据进行更新;对《指南》应用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提出改善措施,同时为了更好更明确地推广,应加强医患教育,提高指南质量,增大宣传力度,为《指南》的实施推广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分析《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咽炎疾病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应用中的阻碍因素,为该《指南》的后续修订及推广提供借鉴。对全国27个地区181家医院临床医师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对阻碍该《指南》应用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别回收501份适用性评价调查问卷及503份应用评价问卷,临床应用阻碍因素主要集中在《指南》内容局限性及获取不便、基层医疗结构应用特殊性及调研对象分布不均。在修改意见上,中医方面建议完善辨证分型、适应症、适用方剂以及增加其他中医特色疗法;西医方面建议明确联用抗生素的使用时机。此次调研,为下一步推广该指南的临床应用以及修订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2008年和2012年颁布的12个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适用性。方法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设计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适用性调查问卷,从一般信息、指南质量水平、指南应用情况和意见建议4个方面对2008年与2012年颁布的共12个病种的中医诊疗指南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2版指南的使用率为91.67%,高于2008版指南的使用率31.67%(P0.05);2012版指南的质量水平和临床应用情况整体优于2008版指南(P0.05);使用过指南的医生对指南质量水平和临床应用情况的评价优于未使用过指南的医生(P0.05);不同职称医生对指南适用性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版指南更容易被临床医生接受,建议应及时评价指南质量和适用性,及时更新修订,并加大指南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关格临床患者进行前瞻性病例观察,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临床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符合关格评价指南病种诊断的患者实际情况,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填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评价关格的指南,收集病例数据60例。分析结果显示总体疗效中,34份病例(56.67%)评价为"很好"及"好";安全性评价中,56份病例(93.33%)评价为"很好"及"好";在经济性评价中,51份病例(85%)评价为"很好"及"好"。结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效果显著。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应用-评价本为一体,目前由于指南信息不通畅,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后滞和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修订工作。据此,笔者在《中医药标准化网站》建设中,研究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推广模式,构建良好的指南发布平台和执行情况反馈平台,以期为指南的制修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存在尚无骨伤科国际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中医药在国际骨科指南中占的比重少、指南制定的方法学不规范、采用的证据评价及推荐体系尚需完善、临床研究证据级别低、临床研究未经伦理审查的现象普遍、临床医师科研能力整体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对策:提高临床医师的科研能力,遵循规范的指南制定流程,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采用GRADE证据评价及推荐体系,制定骨伤科国际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推行伦理审查制度,推广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培训。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进行临床应用评价,为《指南》修订提供依据。评价分为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两部分,前者采用调查问卷方法,由中医师独立填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适用性调查问卷》;后者采用前瞻性病例调查分析方法,由主管医生填写《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病例调查表》。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完成适用性评价调查问卷151份,应用性评价观察了1 016例患者。结果显示:88.74%熟悉《指南》,45.70%使用过《指南》;《指南》的质量、应用相关项目在适用性和应用性评价中比较一致,除"调摄预防"外,其他项目好评度均超过85.00%。提示《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质量较高,并且能够较好指导和应用于临床。未来《指南》修订过程中,应改进"调摄预防"部分内容,并纳入循证医学证据,以最终提高临床使用率。  相似文献   

9.
该文评价《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适用性和临床应用情况,为《指南》修订提供依据。由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完成,评价方法包括适用性评价和应用性评价。适用性评价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评价《指南》的熟悉和使用情况、质量水平、临床适用情况等;应用性评价采用前瞻性病例调查分析方法,评价《指南》的临床应用符合度和应用效果(包括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结果显示,《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包括中医病证部分(简称中医指南)和西医疾病部分(简称西医指南)。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中医、西医《指南》整体熟悉和使用程度相当,熟悉程度分别为85.43%,84.57%,使用程度分别为52.10%,54.47%;《指南》整体质量较好,其中适用范围和术语使用合理性评分较高,分别为91.94%,93.35%,辨证论治相关内容合理性均在75%以上;适用情况评价较好,其中安全性评分最高;综合评价显示,中医、西医《指南》的适用比例分别为77.73%,75.46%。应用性评价结果显示,《指南》与临床实际应用的符合度较高,除"其他治法"和中医《指南》的"调摄预防"以外评分均达到90%以上;应用效果评价显示,安全性经济性疗效;综合评价结果,选择较好的比例(≥7分)在75%~80%。《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普及和应用,质量水平较高,临床适用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存在缺少循证医学方法和创新性等不足,需要在修订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作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产物,其颁布与推广应用情况关乎中医临床诊疗的操作规范、传承发展、疗效提高。当前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中,存在着临床证据相对薄弱、辨证论治特色不凸显的困扰。转化医学的兴起为以临床为基础的个性化治疗的中医药研究提供了良好机遇,通过分析转化医学学科特点及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研究现状,阐释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修订与推广过程中蕴含的转化医学思维,从而提出如何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深入开展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相似文献   

11.
火针疗法古称燔针.我们在临床中采用火针疗法治疗一些久病顽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相似文献   

12.
参附注射液(以下简称参附)由传统医方参附汤加工提炼而成,为首批“全国中医院急诊室必备中成药”,属于卫生部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已经有许多报道证实参附在急诊科、心血管科、呼吸科、神经科等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笔者拟对参附在外科的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宁  王成伟  文谦  王丹琳 《针刺研究》2008,33(3):205-207
鉴于对量性研究在针灸临床研究应用中产生的质疑,本文对质的研究发展背景、研究方法及与针灸临床研究可能的未来结合趋势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针灸临床研究方法提供一个可能的模式,让针灸临床研究者能够了解并可能在其临床工作中实践使用质的研究方法,以推动针灸临床研究,提高针灸理论水平,提供真实的针灸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治未病”的思想,对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的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提出中医药应参与乳腺癌在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和巩固期的全程治疗,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主要由水土不服饮食失调、精神抑郁,致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超过正常范围,根据《丹溪心法》:“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我们应用越鞠丸加减治疗,配合心理疏导,正如《临症指南》所说:“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在临床治疗中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从湿病的致病特点,内湿与外湿的内涵及辨证关系,历代经书对湿病的认识,湿病与五脏的关系,湿病的治疗几个方面对湿病进行归纳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修完临床流行病学的2018级142名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课程安排和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较满意(80%以上),最感兴趣和觉得最重要的章节均为临床科研设计;学生在开拓科研思维(69.84%)、提高科研能力(74.60%)、提高理论水平(77.78%)方面均有较大收获;59.52%的学生认为总学时应增加8学时;有74.60%的学生认为应增开相应软件教学;有63.49%的学生认为应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次数。结论学生对临床流行病学兴趣浓厚,学习收获大,教学效果良好,但需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长期、全程治疗胃癌前期病变、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和巩固期,临床治疗以健脾益气为基础,辅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补肾培本,尤其是老年胃癌及晚期胃癌患者,同时注意饮食与情志调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介绍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医药治疗各时期前列腺癌的体会,并提出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应注意的问题及日常饮食预防,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拟定若干指标(年龄、体重指数BMI、并发症、高血压分级分层的用药情况、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对2008年全年487人次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降压药销售金额最高的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占43.48%;钙拮抗剂使用频度(DDDs)最高,为16.24万个日剂量,占31.36%;日均药费最高的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组滞剂,为4.87元,占31.25%。高血压患者的年龄绝大部分为40-80岁之间;男性患者体重指数(BMI)≥28者72例,占男性患者的33.49%;女性患者体重指数(BMI)≥28者116例,占女性患者的42.64%。并发症最多的为高脂血症,住院患者大部分为3级极高危,高血压用药中最多为二联用药。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状况基本合理,符合当今用药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