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消毒方法对口腔藻酸盐印模消毒效果及形变的影响。方法:抽取75例口腔修复患者的印模(上下颌共75对样本),随机抽取25对不消毒,以超硬石膏灌模,作为未消毒组。余50对每对样本随机分入两组:实验组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加热至80℃)消毒处理;对照组采用1%84消毒液浸泡处理,比较两组的消毒效果,完成后以超硬石膏灌模,与未消毒组比较形变情况。结果:实验组50个样本,1个有细菌生长,合格率为98%;对照组50个样本,9个有细菌生长,合格率为82%,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消毒对不可逆性水胶体印模尺寸、稳定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1%84消毒液浸泡消毒20rain对不可逆性水胶体印模的双侧尖牙一尖牙(AA)宽度及尖牙颈部肩台上的唇舌径(LL)均有明显影响(P〈0.01)。结论:印模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优于l%84消毒液浸泡消毒,有利于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减少模型变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消毒液对口腔科印模灭菌的效果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2%戊二醛消毒液和含氯消毒液对实验室污染了细菌悬液的不可逆水胶体印模和硅橡胶印模试件进行浸泡消毒处理,蒸馏水浸泡作为阳性对照,每组12个样本。对处理后的口腔印模进行消毒效果检测。采用上述两种消毒液对不可逆水胶体印模和硅橡胶印模进行浸泡消毒处理,印模不浸泡作为对照,灌制超硬石膏模型,测量模型的尺寸稳定性,每组8个样本。结果2%戊二醛消毒液和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20min,对不可逆性水胶体印模及硅橡胶印模均可起到有效的灭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20min对不可逆性水胶体印模和硅橡胶印模的尺寸稳定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20min对不可逆性水胶体印模的左上中切牙-左上尖牙(B1-B3)宽度及B3颈部唇舌径均有影响(P<0.01),对硅橡胶印模的B1-B3宽度有影响(P<0.01),对B3颈部唇舌径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20min可用于临床口腔印模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种消毒方法对口腔正畸印模的消毒效果。方法抽取200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门诊正畸患者的印模(上下颌共96个样本)分2组消毒处理后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实验组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加温至80℃)消毒处理;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液(健之素)浸泡处理,比较2组的消毒效果。结果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的48个样本细菌培养全部合格,无细菌生长,合格率为100%;采用含氯消毒液(健之素)浸泡处理的48个样本,有8个检测不合格,有细菌生长,合格率为83.33%。结论印模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含氯消毒液浸泡处理,有利于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种消毒方法对口腔正畸印模的消毒效果。方法抽取200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门诊正畸患者的印模(上下颌共96个样本)分2组消毒处理后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实验组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加温至80℃)消毒处理;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液(健之素)浸泡处理,比较2组的消毒效果。结果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的48个样本细菌培养全部合格,无细菌生长,合格率为100%;采用含氯消毒液(健之素)浸泡处理的48个样本,有8个检测不合格,有细菌生长,合格率为83.33%。结论印模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含氯消毒液浸泡处理,有利于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种消毒法对口腔3种常用印模材料的消毒效果及模型精度的影响.方法 依据统一的标准制作藻酸盐、藻酸盐琼脂及硅橡胶3种不同材料的口腔印模.分别以含量氯消毒液浸泡和雾化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消毒.比较两种消毒方法对3种印模的消毒效果及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 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以及雾化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30 rmin对3种材料的印模均可达到有效消毒效果,对染菌的最低杀灭率为99.48%.含氯消毒液浸泡法对藻酸盐印模与硅橡胶印模的精度无显著影响,但对藻酸盐琼脂混合材料的印模精度有显著影响.雾化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对3种材料的印模精度无显著影响.结论 雾化酸性氧化电位水适合于临床3种材料印模的消毒,含氯消毒液浸泡法适合于藻酸盐、硅橡胶印模,但不适于藻酸盐琼脂混合印模的消毒.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对藻酸盐印模模型精度的影响,进行试验观察并与戊二醛作平行比较。结果,红叶藻酸盐口腔印模在500 mg/L二氧化氯溶液中浸泡消毒30 m in,与对照组相比均未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形变,对印模尺寸变化无影响;用20 g/L戊二醛浸泡消毒随时间延长,印模发生膨胀,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500 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消毒30 m in对藻酸盐印模形变基本无影响,可用于口腔藻酸盐印模的浸泡消毒。  相似文献   

7.
牙科高速手机和印模HBV污染和消毒效果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牙科高速手机和印模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状况,评价几种不同方法对牙科高速手机和印模的HBV消毒效果。方法对口内操作30 min后的高速手机、硅橡胶印模、藻酸盐印模各1 000件进行HBsAg抗原性定量检测。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随机分成两组,其中高速手机分别采用蒸汽压力灭菌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对印模分别采取健之素消毒液浸泡和紫外线消毒;再次进行HBsAg抗原性定量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1)HBV污染状况:手机和印模的HBsAg污染阳性率为10%~14%。(2)手机消毒:压力蒸汽法HBsAg阳性率为0,紫外线消毒法为47%,两种消毒法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硅橡胶与藻酸盐印模消毒:健之素消毒液浸泡后HBsAg阳性率为0,紫外线消毒后阳性率分别为18%、28%,两种消毒法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紫外线消毒法对两种印模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操作后手机和印模污染严重,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并不理想,压力蒸汽法和健之素消毒液浸泡是可靠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种消毒剂对乙肝病毒污染的口腔印模浸泡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对消毒液浸泡消毒60只印模灭活乙肝病毒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浓度为2 000 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作用10 min和含量2 500 mg/L强化戊二醛溶液浸泡作用20 min,均可完全破坏污染在印模上的乙肝表面抗原。用含有效碘5 000 mg/L碘伏水溶液浸泡作用20 min,不能完全灭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论使用浓度的过氧乙酸和戊二醛浸泡消毒,可以有效灭活口腔印模上污染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科奶瓶、奶嘴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奶瓶、奶嘴的清洗、消毒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新生儿科同质污染的奶瓶、奶嘴各90个,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个奶瓶、奶嘴。A组:先采用手工清洗,再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按标准流程清洗、消毒。B组:先采用手工清洗,再用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纯净水漂洗,烤干。C组: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按标准流程清洗、消毒。用目测法、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测法、细菌培养计数法检测A、B、C组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A组和B组奶瓶、奶嘴,无论是目测法、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测法还是细菌培养计数法合格率都是100%。C组的奶瓶、奶嘴目测检查合格率分别为86.67%和90.00%,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0.00%,86.67%,细菌培养计数法合格率分别为90.00%,93.33%。结论:奶瓶、奶嘴的清洗、消毒最佳方法是先手工清洗,再用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按标准流程清洗,以确保清洗、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进口腔印模清洗方法.[方法]将口腔器械90件随机分为A组(传统手工清洗组)、B组(冷冻清洗组)、C组(速效净浸泡清洗组),比较3组清洗效果.[结果]3组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器械污染严重,速效净浸泡清洗法提高清洁效果及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吴少玲  陆燕 《全科护理》2013,11(12):1121-1122
[目的]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对呼吸机管道的消毒效果,选择最佳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棉拭子涂抹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观察组)和消毒液浸泡法(对照组)消毒呼吸机管道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检测500件,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对照组检测500件,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呼吸机管道检出的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消毒液浸泡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胃肠镜的清洗消毒效果,确保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方法采用冲洗法采样和细菌定量检验方法,对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对胃肠镜清洗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检测。结果在清洗干净的基础上,将1条胃镜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7.14%;将2条胃镜同时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4.38%。将1条肠镜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将2条肠镜同时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6.67%。结论用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胃肠镜,最好每次浸泡消毒1条胃镜或肠镜,能够确保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对间接喉镜清洗消毒的效果,以利改进复用式间接喉镜的清洗消毒。方法将1 000件使用后的间接喉镜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0件,常规组是清水浸泡后+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实验组是多酶清洗液浸泡+刷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采用目测法、放大镜检查和菌落数检测对清洗后的间接喉镜进行检查。结果实验组目测法、放大镜检查及菌落检测的合格率均高于常规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刷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可以明显提高复用式间接喉镜的清洗消毒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全自动内镜清洗在消毒机清洗消毒消化内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氧氯灵消毒剂)清洗消毒消化内镜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同期使用后的消化内镜200例,随机分为自动组和手动组各100例。自动组采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法,手工组采用四槽式清洗消毒法,对两组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细菌学检测,比较消毒效果及优势。结果:两种清洗消毒方法消毒合格率均为100%,但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较2%碱性戊二醛手工四槽消毒法省时、省力,无污染,对人体无损害。结论: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完全能够替代2%碱性戊二醛手工四槽消毒法,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樊兴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22-23
目的:探讨应用清洗消毒机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选择1 000例患者常用医疗器械随机分为探析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采取人工清洗法消毒,探析组应用清洗消毒机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观察、比较两组的劳动功效、清洗质量.结果:探析组劳动功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探析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医疗器械能有效提高劳动功效,提升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与家用洗衣机清洗复用止血带的清洗效果。方法将临床科室使用后的800根污染止血带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观察组用家用洗衣机清洗后使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比较两种清洗消毒方法清洗时间、清洗质量及细菌监测结果。结果对照组清洗(70.4±3.6)min,合格率为96.0%;观察组清洗时间为(61.6±4.6)min,合格率为99.0%。从两组中随机抽取20根止血带作细菌和霉菌培养,均无细菌及霉菌生长。结论采用家用洗衣机清洗复用止血带与使用清洗消毒机效果一致,可保证清洗效果,省时省力,又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种清洗法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3年12月随机抽取我院消化科内镜中心消化内镜170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件,B组56件,C组54件。A组使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B组使用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清洗消毒,C组使用手工清洗消毒。对比三组消毒效果。结果:A组、B组消毒合格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和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清洗消毒内镜,消毒效果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三种常用广谱消毒剂浸泡硅橡胶印模材料的消毒效果,及对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直径30mm的圆形阴性金属模具制取印模试件,分别在质量分数为2%戊二醛溶液、0.02%二氧化氯、5.25%次氯酸钠消毒液中浸泡10,20min,用JXD-250B型数显读数显微镜测量浸泡前和浸泡后L1、L2的长度,并取样做细菌培养。结果浸泡时间足够时,三种消毒剂均可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浸泡消毒前后两种硅橡胶的形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金属模具相比两种硅橡胶均发生一定的膨胀形变,但与浸泡消毒前尺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美国牙科协会0.5%形变率标准;次氯酸钠组形变率较其他两组略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泡消毒可以作为硅橡胶印模有效的消毒方法,在达到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浸泡时间以消除对印模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选择最佳消毒方案。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 ,对臭氧高强紫外线消毒法和消毒液浸泡法消毒氧气湿化瓶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经清洗干燥后的氧气湿化瓶在臭氧高强紫外线消毒柜消毒50 min,检测130件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6.92%。将清洗后的氧气湿化瓶置于含有效氯25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浸泡30 min,检测130件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70%。结论紫外线消毒柜对氧气湿化瓶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消毒液浸泡法,且前者易于保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热力消毒法与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法在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件非特殊感染手术器械分为A组和B组各50件,A组采用机械热力消毒,B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比较两组清洗质量。结果:两组手术器械合格率目测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法比较A组合格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采用机械热力消毒法处理手术器械可提高清洗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