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烯紫杉醇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制备多烯紫杉醇纳米粒,并进行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反溶剂沉淀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DTX-G2 纳米粒;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扫描电镜考察粒径和形态,并对其体外释放、膜毒性、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建立4T1荷瘤小鼠模型,以紫杉醇注射液为对照组,10 mg/kg iv 给药,考察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 制备的DTX-G2 纳米粒粒径为(356.8±6.709)nm,PDI 值为(0.147±0.02),Zeta 电位为(-14.4±0.07)mV,载药量为(62.3±1.9)%。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为片状。DTX-G2 纳米粒体外缓慢释放,在192 h累积释放率达到80.4%;无溶血现象,可采用静脉注射法给药;MTT 结果显示DTX-G2 纳米粒对4T1细胞的毒性强于溶液(IC50, 2.374 μg/mL vs 5.664 μg/mL,P<0.05);4T1细胞摄取结果显示DTX-G2 纳米粒的摄取量显著高于溶液(20.46 vs 11.01,P<0.05);体内研究中DTX-G2 纳米粒对4T1 荷瘤小鼠的的抑瘤率显著高于注射液组(75.7% vs 52.4%,P<0.05)。结论 制备的DTX-G2 纳米粒载药量高、稳定性好,显著提高了多烯紫杉醇的抗肿瘤效果,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应用到多烯紫杉醇的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食管癌肿瘤可溶性抗原(TSA)和超抗原(SEC)构建肿瘤疫苗,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s),对肿瘤细胞进行体内外杀伤作用研究,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经肿瘤疫苗作用,进行体外培养,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实验测定效应细胞杀伤活性;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用肿瘤疫苗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肿瘤疫苗刺激的淋巴细胞组诱导的CTLs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0.05),对TSA来源的食管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体内研究发现肿瘤疫苗能显著减轻小鼠荷瘤负担,延长生存期。结论肿瘤可溶性抗原与超抗原SEC构建的肿瘤疫苗能产生高效特异性的抗肿瘤效果,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21-26
目的研究竹荪多糖诱导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凋亡的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荷瘤小鼠模型,检测竹荪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体外实验中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竹荪多糖对MDSC比例及亚群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竹荪多糖处理后MDSCs分子变化。结果竹荪多糖DP15可抑制小鼠体内路易斯肺癌细胞系LLC的肿瘤生长;DP15可显著下调荷瘤小鼠脾脏中MDSCs比例,该效应与上调MDSCs中P53基因及下调Bcl-2基因表达有关。结论竹荪多糖DP15通过促进MDSC凋亡而下调其比例,DP15可作为候选的抗肿瘤生物活性分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扩大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的抗瘤谱 ,制备跨膜型SEA融合蛋白 ,研究该蛋白制备的肿瘤疫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在荷B16黑色素瘤的C5 7BL/ 6小鼠上 ,观察跨膜型SEA融合蛋白制备的肿瘤疫苗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和免疫保护作用 ,并通过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检测治疗组和免疫组小鼠脾细胞的天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性T细胞 (CTL)活性。结果 融合蛋白制备的肿瘤疫苗能够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并延长其生存期 ,其脾细胞的NK和CTL活性显著增强。同时 ,该肿瘤疫苗对同种肿瘤细胞攻击可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结论 跨膜型SEA融合蛋白制备的肿瘤疫苗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可有效激发荷瘤小鼠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增强CTL和NK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壳聚糖基水凝胶载去甲斑蝥素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叠氮化羟乙基壳聚糖(AZ-HE-CTS)为原料,制备了AZ-HE-CTS膜片,以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SD大鼠模型评价细胞相容性和体内降解性;并制备了AZ-HE-CTS载去甲斑蝥素(NCTD)膜片,将载药膜片植入H22荷瘤小鼠体内给药,测定小鼠瘤重、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评价载药膜片体内对H22肝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 AZ-HE-CTS膜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体内降解缓慢,组织炎症反应轻;载药膜片原位植入对小鼠H22肿瘤具有抑制作用,能调动小鼠免疫系统,促进血清中TNF-α的表达。结论 壳聚糖基去甲斑蝥素膜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榄香烯哌嗪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榄香烯哌嗪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S180肉瘤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以抑瘤率为指标考察榄香烯哌嗪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并用四氮唑盐(MTT)法对荷瘤小鼠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考察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榄香烯哌嗪对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502、5 mg.kg-1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8.74%和37.60%。榄香烯哌嗪各种剂量对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影响,但榄香烯哌嗪剂量为502、5 mg.kg-1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对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也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结论榄香烯哌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激活体内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千金子Ⅰ号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体外药效试验用MTT法 ,观察千金子Ⅰ号对人宫颈癌细胞 (HeLa)增殖作用的影响 ;体内用小鼠移植性肿瘤 ,采用荷瘤小鼠瘤重、抑瘤率检测千金子Ⅰ号对肉瘤 180 (S180 )和艾氏腹水癌 (EAC)的抑制作用 ;通过检测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等指标观察千金子Ⅰ号对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 千金子Ⅰ号体外对HeLa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荷瘤小鼠肉瘤 180 (S180 )和艾氏腹水癌 (EAC)也有抗肿瘤活性。结论 千金子Ⅰ号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同时对免疫功能又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玉郎伞多糖对肉瘤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玉郎伞多糖(YLSPS)对肉瘤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用药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昆明小鼠皮下注射肉瘤细胞株S180构建肉瘤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评价YLSPS不同剂量(0.15、0.30和0.60g·kg-1·d-1)对小鼠胸腺指数(TI)、脾指数(SI)、瘤重及抑瘤率的影响,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与YLSPS单独用药相比,评价YLSPS不同剂量(0.15、0.30和0.60g·kg-1·d-1)联合CTX(0.01g·kg-1·d-1)用药对小鼠瘤重的影响,检测联合用药对小鼠TI、SI及外周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YLSPS低、中、高剂量组的TI分别为:(31±s7)、(35±6)和(37±6)mg·g-1,SI分别为:(92±16)、(93±8)和(106±8)mg·g-1。与模型组相比,YLSPS中、高剂量组的TI和SI均显著增高(P<0.01)。YLSPS低、中、高剂量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9.7%、41.3%和52.6%。与模型组比较,YLSPS各剂量组的SOD的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YLSPS各剂量+CTX(0.01g·kg-1·d-1)组,q值在0.85~1.25之间,可明显升高CTX降低的TI、SI及外周血白细胞数。结论YLSPS对肉瘤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与CTX合用有增效和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载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C)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并对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聚合法制备了GemC-MSN,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纳米粒的粒度分布和电位,并通过透射电镜对纳米粒的形态进行了表征。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评价了纳米粒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特性。采用MTT染色法,考察了GemC-MSN对A549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建立了体内肿瘤动物模型,评价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纳米粒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107.29 nm,PDI为0. 167,Zeta电位为0.107mV;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7.31±1.25)%和(87.37±2.12)%;体外释放结果显示,纳米粒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96h时释放达到平衡;体内外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GemC-MSN较游离GemC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结论:MSN作为药物的新型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显著提高GemC的载药量,控制药物的缓慢释放,能显著提高GemC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将为GemC新型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体内抑制肺癌瘤块生长活性以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肺癌Lewis C57BL/6J小鼠模型评价白藜芦醇的抗肿瘤活性,并测定荷瘤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活性氧(ROS)荧光探针测定白藜芦醇对人非小细胞肺癌SPC-A-1细胞内的ROS含量,并测定培养液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白藜芦醇能显著抑制体内肺癌瘤块的生长,高、中、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58.4±5.5)%、(46.9±17.4)%和(31.9±8.1)%。白藜芦醇能上调荷瘤小鼠和SPC-A-1细胞的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还降低肿瘤细胞内的ROS含量。结论: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能抑制体内肺癌瘤块的生长;其抗氧化作用是其抗肺癌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表达人重组大麻受体2(CB2)的中国仓鼠卵巢(CHO-K1)细胞株,为体外高通量筛选CB2激动剂和拮抗剂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cDNA3.1(+)-CB2转染入CHO-K1细胞中,然后用含G418的选择性培养液进行筛选,挑取耐药克隆;培养并收集耐药克隆细胞,用RT-PCR方法做进一步筛选;序列测定鉴定整合基因的序列;筛选的阳性克隆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受体活性分析。结果转染细胞在含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出28个耐药单克隆,用RT-PCR方法检测出17个CB2mRNA表达量较高的阳性克隆;RT-PCR扩增片段测定鉴定正确;挑选其中最优的克隆进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结果显示,表达受体具有与CB2激动剂WIN55212-2特异结合的活性,其Kd和Bmax值分别(1.21±0.47)nmol.L-1和(3.12±0.7)nmol.g-1蛋白,这一结果与天然CB2的特性相似。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表达人重组CB2的CHO-K1细胞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荷瘤的抑制作用及外周血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的影响。方法:复制BXPC-3荷瘤裸鼠模型,复制模型后裸鼠随机均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空白对照、环磷酰胺及PAMD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不接种瘤株,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检测PAMD对肿瘤的抑制率;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荷瘤裸鼠外周血iNOS含量变化。结果:PAMD高、中、低剂量对BXPC-3荷瘤裸鼠均有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抑瘤率分别为34.91%、52.83%、41.5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AMD药物组BXPC-3荷瘤裸鼠血清iNOS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PAMD对BXPC-3荷瘤裸鼠具有显著抑瘤作用,其抑瘤作用可能与通过降低血清iNOS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g85A DNA疫苗对移植性小鼠膀胱肿瘤的免疫治疗影响。方法将5~6周龄T739小鼠随机分成Ag85A DNA疫苗组(pcDNA3.1-Ag85A组)、空白质粒组(pcDNA3.1组)、生理盐水组和卡介苗组(BCG组)4组,将生长旺盛的BTT739小鼠膀胱肿瘤细胞接种于各组小鼠左后肢内侧皮下,每只1×106个细胞,荷瘤第7、14和21天于小鼠右后肢肌肉分别注射0.1mL pcDNA3.1-Ag85A,pcDNA3.1,生理盐水或BCG。荷瘤第28天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重,依据公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荷瘤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数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干扰素(IFN)-γ含量。结果Ag85ADNA疫苗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和T细胞亚群数量检测较空白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均无增高,Ag85A DNA疫苗组血清IFN-γ水平较空白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有所增高,但尚达不到BCG的效果。而空白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未见有意义的变化。结论尚不能认为肌肉注射Ag85A DNA疫苗可以有效提高移植性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建立能稳定表达人葡糖醛酸转移酶UDPGT1A9蛋白的CHL UDPGT1A9转基因细胞系 ,并鉴定其对药物的葡糖醛酸缀合活性。方法 利用基因亚克隆技术 ,将UDPGT1A9cDNA从pREP9 UDPGT1A9构建到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DNA3.1中 ,形成真核细胞表达重组子pcDNA3.1 UDPGT1A9,再转染于中国仓鼠肺细胞 (CHL细胞 )中 ,通过G4 18筛选阳性克隆 ,建立稳定表达UDPGT1A9的CHL UDPGT1A9转基因细胞系 ,并以山萘酚为底物 ,采用HPLC方法对其代谢活性进行鉴定。结果 建立了CHL UDPGT1A9转基因细胞系 ,通过HPLC分析其对山萘酚代谢活性为 (1.0 2± 0 .11) μmol·min- 1·g- 1蛋白 ,而对照CHL细胞对底物无明显代谢。结论构建完成的转基因细胞系能稳定表达人体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1A9,并具有对山萘酚的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15.
李平  张清  孙坚 《江西医药》2013,(12):1128-1130
目的:探讨黄芩醇提液对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的作用。方法本实验设HeLa细胞组、pcDNA3.1(+)/empty组、pcDNA3.1(+)/NP 组、TFSB 组,其中pcDNA3.1(+)/empty 组、pcDNA3.1(+)/NP 组分别通过瞬时转染将重组质粒 pcDNA3.1(+)/empty、pcDNA3.1(+)/NP转染到HeLa细胞中;黄芩醇提液组在将重组质粒pcDNA3.1(+)/NP转染到HeLa细胞的同时使用黄芩醇提液进行药物干预。结果与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NP组比较,黄芩醇提液组NP基因起始拷贝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醇提液能够下调甲型流感病毒NP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长春瑞滨诱导人肺癌Calu-3细胞凋亡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 (VRB)诱导人肺癌Calu 3细胞凋亡时Bcl 2和半胱天冬酶 3的表达有无变化。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VRB( 2 0 ,40和 60 μmol·L-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肺癌Calu 3细胞 2 4h后 ,TUNEL法和吖啶橙染色法观察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 ;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癌细胞凋亡率和肺癌细胞Bcl 2蛋白表达水平 ;以半胱天冬酶 3荧光分析检测试剂盒测定肺癌细胞半胱天冬酶 3活性。结果 VRB( 2 0 ,40和60 μmol·L-1)处理细胞 2 4h ,TUNEL法及吖啶橙染色均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VRB处理的肺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3 .1±0 .6) % ,( 7.8± 1 .2 ) %和( 1 9.6± 4.3 ) % ,较对照组 (凋亡率为 0 )显著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 (P <0 .0 1 ) ;Bcl 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率分别为 ( 3 7.6±6.9) % ,( 2 5 .4±6.2 ) %和( 8.4±2 .5 ) % ,较对照组 ( 4 8.3±7.1 ) %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 (P <0 .0 5 ) ;肺癌细胞半胱天冬酶 3活性分别为 ( 3 3 2± 1 6) ,( 4 1 7± 1 1 )和 ( 63 1± 2 7)μmol·L-1·h-1,较对照组 ( 1 95±1 2 ) μmol·L-1·h-1显著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 <0 .0 1 )。结论 VRB可以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抑制Bcl 2表达及增强半胱天冬酶 3活性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细胞的HER2过表达降低其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紫杉醇的耐药性由多种因素引起,本文研究乳腺癌细胞中的HER2蛋白水平是否影响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方法以HER2低表达的MCF-7/pcDNA3.1细胞和经稳定转染获得的HER2高表达的MCF-7/HER2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方法测定紫杉醇对这两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紫杉醇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实验测定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两种细胞的裸鼠移植瘤实验测定紫杉醇的抑瘤率。结果紫杉醇对MCF-7/HER2细胞的IC50值是MCF-7/pcDNA3.1细胞的6.2倍;紫杉醇诱导细胞G2/M期阻滞,且是HER2非依赖性的;0.01、0.1和1.0μmol.L-1紫杉醇诱导MCF-7/pcDNA3.1细胞凋亡的百分比分别是15.1%±2.1%、21.0%±2.9%和35.7%±3.8%,诱导MCF-7/HER2细胞凋亡的百分比分别是7.5%±1.7%、14.1%±2.3%和24.2%±3.4%,同一浓度的紫杉醇诱导两细胞的凋亡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5、10和20 mg.kg-1的紫杉醇对裸鼠移植MCF-7/pcDNA3.1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是36.9%、58.7%和75.4%,对裸鼠移植MCF-7/HER2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是20.1%、33.3%和67.3%。在相同剂量下紫杉醇对裸鼠移植的两种肿瘤的抑瘤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ER2蛋白的高表达可降低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DBA/2小鼠移植舌癌荷瘤模型,探讨OK-432肿瘤疫苗对DBA/2小鼠脾脏细胞中Th1细胞因子以及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 ELISA定量检测脾脏淋巴细胞所产生的IFN-γ,IL-2,TNF-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 OK-432肿瘤疫苗组中IFN-γ、IL-2以及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结论 OK-432肿瘤疫苗可刺激荷瘤小鼠脾脏细胞Th1细胞及TNF-α的分泌,增强DBA/2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氟虫腈及其砜化物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兔血浆中氟虫腈及其砜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并研究其在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为氟虫腈中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氟虫腈3 m.gkg-1兔耳缘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氟虫腈及其砜化物的浓度,计算毒动学参数。结果氟虫腈的毒动学参数:k10为(2.08±0.83)h-1,k12为(0.34±0.07)h-1,k21为(0.27±0.05)h-1,cmax为(3.48±0.52)m.gL-1;t1/2α为(0.31±0.11)h;t1/2β为(3.25±0.59)h;AUC为(4.96±1.22)mg.h.L-1;C l为(1.49±0.44)L.h-1;V1为(0.67±0.15)L.kg-1;V为(2.62±0.65)L.kg-1;砜化物的毒动学参数:cmax为(1.10±0.10)m.gL-1;tmax为(6.08±1.94)h;t1/2ke为(81.3±4.8)h;AUC为(136±16)mg.h.L-1;C l为(0.05±0.005)L.h-1;Vd为(2.32±0.11)L.kg-1。结论氟虫腈静脉给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其砜化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符合一室模型。氟虫腈砜化物的半衰期明显长于氟虫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重组体pcDNA3.1/hTSHR1043~1354bp及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hTSHR膜外区氨基酸314~418蛋白分子。方法提取人正常甲状腺组织总RNA,反转录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将纯化的扩增产物hTSHR1043~1354bp与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后转化TOP10E.coli感受态菌。经PCR、HindⅢ酶切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鉴定插入序列和方向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并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表达的蛋白。结果PCR扩增得到hTSHR膜外区C端312bp的基因片段hTSHR1043~1354bp。该片段与表达载体pcDNA3.1的连接后转化TOP10E.coli感受态菌。重组质粒经PCR、HindⅢ酶切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鉴定证实hTSHR1043~1354bp片段插入序列和方向正确。重组质粒转染的CHO细胞裂解液经Westernblot可以检测出15900的蛋白条带,与预期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体pcDNA3.1/hTSHR1043~1354bp,其转染CHO细胞后表达159000的目的蛋白(hTSHR氨基酸314~418蛋白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