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菌药物系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菌素及磺胺类、硝咪唑类、硝呋喃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品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或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制成的制品,如菌苗、疫苗、抗毒血清、人血免疫球蛋白等.  相似文献   

2.
生物制品(灭活疫苗)车间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灭活疫苗是指将病原微生物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使其失去毒力而保留其原有免疫抗原性的生物制品。随着现代化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疫苗的品种以年增加44%的速度(已达66种)增长,用于艾滋病、骨质疏松症、肝炎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现将我们为合肥某制药厂所设计的生物制品(灭活疫苗)生产车间介绍如下:1 项目介绍该制药厂是一家生产疫苗产品是专业老厂,因生产发展和GMP改造的需要,在合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了一块符合GMP的现代化新厂区,首期计划实施的是生物制品(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动物房及其它配套设施。本文介绍的生物制品(灭…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多种因素所致的患儿血小板损伤有关.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和疫苗种类的增多,临床发现疫苗接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日渐增多.作者分析总结了32例疫苗接种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关注和提高实验动物福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科技资源和实验生物材料  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它在培育技术、质量控制和应用领域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动物(如农用动物、观赏动物、伴侣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等)。在21世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实验动物科学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影响到生命科学多个研究领域,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重视,甚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致病微生物的侵入而至心内膜、心 瓣膜甚至大动脉内膜感染性炎症病变.心内膜炎是指心壁内膜 的炎症.心脏瓣膜最常受累,其次为心腔内膜.当心内膜炎的 损害(赘生物)含有微生物时,则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这是一 个总称,包括了疾病的各种临床类型(如急性、亚急性、人工 瓣膜性感染),也包括了不同的病原(如细菌、酵母菌、真菌等) 感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临床药理和实验研究发现,红霉素(EM)除对不断增加的一些致病微生物及其引起的感染有良好效果外,还可用于某些非感染性疾病,如笔者已报道的军团病、旅游者腹泻、杜氏嗜血杆菌病、红斑性天疱疮等。现还拓宽用于下列疾病。 1 肺炎衣原体TWAR株感染肺炎衣原体TWAR株是近年报道的一种新的呼吸系统疾病致病原,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引起感染和流行,临床表现为以肺炎为主的症状,如寒热、肌痛、肺部啰音等。原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  相似文献   

7.
从兽用生物制品企业角度看我国SPF鸡质量控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F鸡和鸡胚是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和检验环节的主要原材料,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检验结果,2010年版《中国兽药典》(三部)附录《生产、检验用动物标准》明确要求,用于禽类制品毒种制备与鉴定、病毒活疫苗生产与检验、灭活疫苗检验的鸡和鸡胚应符合国家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动物标准.SPF鸡的质量控制包括遗传、微生物、环境和营养四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角度,分析国内SPF鸡质控指标,结合禽用活疫苗生产和检验实践,提出对SPF鸡质量控制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有效的生物制品、是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生物制品之一。也是在预防接种最容易引起异常反应的生物制品。其制剂可分为口服、皮内注射和皮下注射三种。如接种不当可引起局部溃疡、淋巴结肿大和溃破形成瘘管,经久不  相似文献   

9.
王峰  黄燕 《中原医刊》2004,31(7):36-36
抗菌药物是指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抗生素及人工半合成、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系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采用适宜的剂量及疗程,以求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及控制感染。同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滥用,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各种不良后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是致病螺旋体中唯一可以用人工方法來培养的病原微生物。Inada氏等首先用野口氏腹水腎脏培养基培养成功。此后随着培养技术的改进,出現了几种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如Korthof(1932),Fletcher(1928),Schuffner(1940),Chang氏(1947)等培养基,用來培养钩端螺旋体都有良好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国生物制品系统实验动物质量的现状.促进高品质实验动物在生物制品生产和质量检定中的推广应用,以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按卫生部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对国内几个主要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实验动物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普通级动物中体外寄生虫污染严重。如按滑清级动物标准对普通级动物进行检测发现.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普遍,且感染率高。实验动物的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神经皮肤综合征,包括多种疾病。从病理组织学和病因学说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来分,最适当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以下四类:一、胚胎期分化异常:由于胚胎期的分化异常,而造成皮肤和神经两系统的病变。因皮肤和神经组织的病变并存,而分不出两者之间病变的直接关系,如结节性硬化症(Bournevillepringle)、神经纤维瘤病(Recklinghausen 氏病)、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Weber 氏病)等均属此类.二、病原因子:由于同样的病原因子而皮肤和神经系统病变,可同时发病,其病原是代谢异常(维生素缺乏或内分泌疾病),毒物,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  相似文献   

13.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人们常称它们为“化学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  相似文献   

14.
宫内感染是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羊水、胎膜(羊膜、绒毛膜)、胎盘的感染。目前宫内感染已成为早期自发性早产的主要原因。病原微生物及感染产物刺激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紊乱致炎性细胞因子失控,最终导致早产。另一方面,宫内感染可引起此类早产儿发生多器官功能损伤,如脑损伤、肺发育不良、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心肌损伤等,严重危害其生命,影响其生存生存质量。因此,应该重视围生期的保健以及积极治疗宫内感染,避免和减少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二、生物制品的种类及保存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和动物的毒素、人和动物的血液及组织等制成的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统称为生物制品。目前,已广泛地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之中。预防用的生物制品一般分为五类: 1.菌苗用细菌、螺旋体制成。分为活菌苗、死菌苗、纯化菌苗3种。 (1)活菌苗:一般选用无毒或毒力低,免疫原性较好、生长稳定的菌种培养繁殖后,收集活菌体制作成。常用的活菌苗有卡介苗、鼠疫菌苗、布氏杆菌菌苗、炭疽杆菌菌苗等。 (2)死菌苗:系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菌体制成的菌苗。常用的死菌苗有伤寒、副伤寒菌苗、百日咳菌苗、钩端螺旋体菌苗等。  相似文献   

16.
核酸、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内的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例如,结构蛋白质是构建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功能蛋白质具有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人体对功能蛋白质的正常需求量极少,但缺乏会引起严重的疾病。治疗这些疾病要用到相应的生物制品。医学上所用的生物制品主要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在体外获得。1药物简介药物的作用是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在药学上,药物分为天然药物(中药)、化学药物(西药)及生物制品等几大类。天然药物来自植物、动物、海洋生物,如天麻、牛黄、海马等,是古代至近代常用的药物;化学药物是经化学合成得到的,如磺…  相似文献   

17.
陈翠珠 《北京医学》2023,(5):448-450
快速准确的微生物鉴定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传统病原微生物鉴定耗时且应用范围有限,越来越多测序方法被用于病原微生物研究。现从16S rRNA测序在细菌鉴定分析中的应用、18S rRNA和转录间隔区序列(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 ITSs)在真菌或寄生虫等真核微生物鉴定分析中的应用、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在可分离培养的单个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 sequencing,MGS)在未知感染的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打防疫针是预防儿童患某些传染病的主要方法。防疫针是用细菌病毒或其毒素经过人工灭活、减毒等方法处理后制成的。将这些含有经过处理的病原微生物的疫菌注射到人体内,目的是激发、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使其具有识别这些病原体的能力,起到“练兵”作用,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当真正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时,免疫细胞就会消灭消除它,从而避免使孩子发生某些传染病。但防疫针毕竟是一种生物制品,在制造疫苗的过程中难免还会混入一些杂质,所以,当孩子接种了某种疫苗后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如下几种表现。一、打针部位红肿发热…  相似文献   

19.
科普     
正实验动物:是经过人工培育或者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完全意义上的实验动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实验动物培育方面:一是实验动物经过特定方法培育;二是新开发实验动物,应用符合特定要求的严格的方法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免疫,即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其构成因素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前者是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出生时就有、不需抗原刺激、没有抗原特异性等特点,故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后者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接触病原微生物或其制品后获得的,因为其免疫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故又称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