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mcl1基因不同亚型在结肠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腺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各20例中mcl1基因三种mRNA剪接异构体和三种蛋白亚型的表达水平,进而分析这些亚型表达差异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cl1基因亚型1在结肠肿瘤组织及相应旁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09, P=0.022),且腺癌组中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亦高于腺瘤组(P=0.004, P=0.034)。亚型2在结肠肿瘤组织及对应旁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02, P=0.011),且腺癌组中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亦高于腺瘤组(P<0.001, P=0.007)。亚型3在结肠肿瘤组织及对应旁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27, P=0.045),但肿瘤组与相应旁组织之间以及腺癌组与腺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表明mcl1亚型1和亚型2对结肠癌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评估结肠癌恶性程度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而亚型3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但其表达水平与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IMK1表达和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将68例结肠癌、17例上皮内瘤变及31例正常结肠组织共116例结肠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标本中LIMK1的表达水平。结果LIMK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织。LIMK1表达与结肠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LIMK1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结肠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35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织(良性组)和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Caveolin-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内膜癌组中Caveolin-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aveolin-1蛋白在内膜癌组、良性组、正常组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膜癌组淋巴结转移者Caveolin-1 mRNA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1);TNM分期Ⅱ期、Ⅲ+Ⅳ期者高于Ⅰ期者(P=0.002,P=0.040);低分化、中分化者显著高于高分化者(P<0.001,P=0.020);Caveolin-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及组织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aveolin-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B7-H1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7-H1蛋白在60例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另取癌旁非肿瘤组织20例及胆囊腺瘤性息肉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胆囊癌组中B7-H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组(P=0.003)和胆囊腺瘤性息肉组(P=0.035);B7-H1蛋白在Nevin(Ⅳ+Ⅴ)期、TNM(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evin(Ⅰ+Ⅱ+Ⅲ)期(P=0.041)、TNM(Ⅰ+Ⅱ)期(P=0.049)、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0);与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 。B7-H1蛋白阳性表达组的三年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表达者(P=0.029)。结论 B7-H1蛋白在胆囊癌中高表达导致预后不良,提示B7-H1蛋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E-cad在结肠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在32例结肠黏膜、30例结肠腺瘤、96例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在32例结肠黏膜中的异常表达为2例(6.25%),在30例结肠腺瘤中的异常表达为8例(26.67%),在96例结肠腺癌病例中的异常表达为52例(54.17%),三者间的E-cad异常表达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X2=25.28,P<0.001).E-cad在低分化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腺癌(X2=13.28,P<0.001).结肠癌浸润全层病例的E-cad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浸润肌层者(X2=6.21,P<0.05).结肠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cad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5.99,P<0.05).E-cad异常表达率与结肠癌Dukes分期相关(X2=9.41,P<0.01).结肠癌呈E-cad异常表达病例的5年生存率远低于E-cad正常表达者(x2=9.16,P<0.01).结论:E-cad的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E-cad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联素受体(AdipoR)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100例结肠癌患者中68例Ⅱ、Ⅲ期术后均予FOLFOX4方案治疗,疗程为8~10周期,随访2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脂联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脂联素受体(AdipoR1、AdipoR2)在Dukes分期、肿瘤的病理学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脂联素受体阳性表达者优于阴性表达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脂联素受体表达可以作为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的预后因素(RRerccl=6.44,95%CI:1.76~22.15,P<0.01)。结论脂联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及其Dukes分期、病理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脂联素受体可以作为Ⅱ、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无病生存的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 (angiopoietin-1,ANGPT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NGPT1 mRNA在51例肺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和11例非肿瘤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NGPT1 mRNA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NGPT1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068±0.044,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为0.696±0.157,在非肿瘤正常肺组织中为1.158±0.332,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34,P<0.05)。ANGPT1 mRNA表达与肺腺癌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 TNM 分期有关(P<0.05) 。结论 ANGPT1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TNM 分期存在相关性,ANGPT1缺失可能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瘦素和瘦素受体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外源性瘦素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瘦素和瘦素受体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外源性瘦素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生长、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瘦素在结肠癌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30±1.83)%和(59.83±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瘦素受体在结肠癌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14±1.63)%和(65.21±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浓度为50、100和200 ng/ml的外源性瘦素可明显促进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的增殖(P<0.05),细胞在S期累积明显(P<0.05),但对HT-29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瘦素和瘦素受体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的方式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AB22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RAB22A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AB22A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4.9±1.1 vs 1.1±0.3,P<0.01)。不同年龄、肿瘤大小以及不同ER、PR、HER-2表达状况乳腺癌患者中RAB22A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淋巴结转移数患者RAB22A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RAB22A患者的总生存期较低表达患者差(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RAB22A和淋巴结转移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RAB22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能与乳腺癌转移和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XCR5及其配体CXCL13以及MMP-12、MMP-13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6例结直肠癌及其切缘正常肠黏膜组织以及62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XCR5、CXCL13、MMP-12和MMP-13蛋白表达。结果 (1)CXCR5、CXCL13、MMP-12、MMP-1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3.6%,41.5%、83.5%和80.5%均高于在切缘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4.2% 、5.5%、11.9%和13.1%)及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24.2%、17.7%、69.4%和64.5%)(P均<0.05)。(2)CXCR5、CXCL13、MMP-12、MMP-1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P<0.05)。CXCL13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3)CXCR5与CXCL1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CXCR5、CXCL13蛋白表达分别与MMP-12和MMP-13呈正相关(P<0.05)。结论 CXCR5、CXCL13、MMP-12、MMP-13的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复发, 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转移和复发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3年-2010年期间住院治疗的5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阴乳腺癌及非三阴乳腺癌的3年、5年生存率及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三阴乳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为85.5%和73.3%,显著低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95.1%和88.0%,P<0.05);三阴乳腺癌患者复发率和远行转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阴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轻,肿瘤体积较大,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为三阴性、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易发生复发及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FEZ1蛋白和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FEZ1蛋白和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分别检测了36例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FEZ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结果 FEZ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5.6%)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86.1%),并且其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FEZ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677±0.120),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746±0.119),并且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FEZ1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iRNA沉默Chk1基因表达对姜黄素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评价其作为姜黄素治疗胃癌增敏靶点的有效性。方法采用RNAi技术在胃癌细胞SG-7901中将Chk1基因沉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Chk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k1基因沉默对姜黄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转染Chk1 siRNA后,胃癌细胞SGC7901中Chk1蛋白表达受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si-Chk1组较空白对照组G2/M期百分比有所降低(P<0.05),si-Chk1+Curcumin组G2/M期比例明显低于Empty vector+Curcumin组(P<0.05)。siRNA沉默Chk1基因使姜黄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由(14.7±1.1)%上升到(28.9±1.8)%。结论siRNA沉默Chk1基因可明显消除G2/M期阻滞,并显著增强姜黄素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敏感度,提示Chk1可作为姜黄素治疗胃癌的有效增敏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加每周顺铂单药同期化疗(Concurrent Chemotherapy,CT)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胸内淋巴结复发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反应。方法 98例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未经放化疗而胸内淋巴结复发,随机分为两组,单纯3DCRT组:全程3DCRT,处方剂量为95%PTV60~70Gy/30~35Fx;3DCRT+CT组:放疗同时采用每周DDP(30mg/m2)单药方案同期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反应。结果 3DCRT+CT组近期有效率明显优于3DCRT组(91.8%vs. 73.5%,P=0.016),1、3年生存率也优于3DCRT组(85.7% vs. 69.4%,P=0.032;46.9% vs. 28.6%,P=0.038),5年总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vs. 8.2%,P=0.051)。3DCRT+CT组死于远处转移5例,低于3DCRT组的13例(P=0.036)。3DCRT+CT组急性上消化道和骨髓不良反应较3DCRT组重(P<0.05),而后期并发症两组没有区别(P>0.05)。结论 采用3DCRT配合同期化疗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胸内淋巴结复发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式,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远处转移率,有提高长期生存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aqMan 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58例患者、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hTERT mRNA的表达,随访2年。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阳性率为55.1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hTERT 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其中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影响hTERT mRNA 表达的独立因素;近期疗效无效的患者hTERT mRNA 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近期疗效有效的患者(P=0.003)。化疗前hTERT mRNA阳性与阴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28.13%和76.92%。结论外周血hTERT mRNA可作为检测胃癌患者微转移的分子标志,定期监测有助于评估化疗疗效和预测预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与hTERT mRNA 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膜细胞骨架蛋白-ezri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蛋白和转录水平观察肾癌组织中ez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80例肾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检测ez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取其中50例肾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行RT-PCR检测其mRNA表达。 结果 ezrin蛋白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膜。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肾癌组织中为95%(76/80),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5%(30 /40)(χ2=10.350,P=0.002);ezrin mRNA表达阳性率在肾癌组织中为82%(41/50),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62.5%(25/40)(χ2=4.321,P=0.038)。免疫组化评分及ezrin mRNA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9.500±2.502) vs. (7.232±3.045), 13/14 vs. 16/36,P<0.05];腔静脉瘤栓组显著高于无腔静脉瘤栓组[(9.315±3.027) vs. (7.563±2.991), 14/14 vs. 22/36,P<0.05]。而肾癌组织中ezrin蛋白, ezrin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分级、肿瘤大小及肿瘤病理类型无关(P>0.05)。 结论 肾癌组织中ezrin蛋白及mRNA水平均呈高表达,其表达的强度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腔静脉瘤栓形成有关。ezrin可能参与了肾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望成为肾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1(topoisomerase1,TOPO-1)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伊立替康(CPT-11)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初诊者98例,均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化疗前检测肿瘤组织TOPO-1的表达水平,分析TOPO-1表达水平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 TOPO-1 表达水平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表达组患者RR为52.2%(24/46),低表达组RR为28.8%(1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1高表达组中位PFS为9.5个月(8~12个月),低表达组为8.0个月(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TOPO-1高表达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从伊立替康化疗中获得更高的近期疗效和更长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可能对伊立替康化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XCL12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浸润在乳腺癌转移灶、乳腺癌原发灶及乳腺癌癌前病变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7例乳腺癌、71例乳腺癌转移灶、100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40例乳腺腺病组织中CXCL12的表达和TAMs的浸润情况。结果 CXCL12与TAMs在各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乳腺腺病组为12.5%和7.5%,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组为39%和18%,乳腺癌原发灶组为63.8%和57.5%,乳腺癌转移灶组为78.9%和80.3%,CXCL12与TAMs在各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CXCL12与TAMs的表达分别与患者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乳腺癌原发灶、乳腺癌转移灶TAMs浸润与CXCL12表达分别呈正相关(P<0.001)。结论 CXCL12与TAMs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协同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