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CD8+T淋巴细胞浸润(CD8+Tils)的特点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12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CD8+Til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高密度CD8+Tils浸润与年龄<60岁、病理高分级、临床高分期显著相关(P<0.05)。CD8+Tils高密度浸润患者术后pCR率较低密度组高(66.7% vs. 19.8%, P=0.000)。高密度组中位DFS显著长于CD8+Tils低密度组(49 vs. 25月,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高分级、肿瘤直径>2 cm 、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CD8+Tils低密度浸润均为预后不良影响因素(P<0.05),CD8+Tils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8+Tils有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独立预后指标,高密度浸润患者术后pCR率高、DFS长、远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贫血和贫血程度与胃癌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外科3 692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索术前贫血和贫血程度对胃癌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结果:3 692例患者中,男性2 889例(78.3%),女性803例(21.7%)。贫血患者1 493例(40.4%),年龄20~86岁,中位年龄58.5岁。术前贫血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T分期、N分期、TNM分期与术前未贫血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前贫血组患者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术前贫血是影响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贫血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41,95%CI:1.018~1.280,P=0.024)。在术前贫血组内,轻度、中度、重度贫血患者的生存无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贫血会增加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术前贫血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lbumin/globulin ratio,AGR)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喉癌手术治疗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X-Tile软件计算AGR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高AGR组(AGR>1.31,n=98)和低AGR组(AGR≤1.31,n=4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部位分型、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AGR组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82.4%,低AGR组分别为70.1%、56.4%,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39,P<0.001)。单因素Cox回归显示,吸烟、肿瘤部位分型、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AGR与患者总生存期有关(P<0.05);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显示AGR≤1.31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98,95%CI:1.142~3.856,P=0.017)。结论 低AGR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差,AGR可作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320例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胃癌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的根治度并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唯一因素。本文旨在探求胃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 方法 :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5年320例胃癌根治性切除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D1式98例(30.6%),D2式205例(64.1%),D3式13例(4.1%),D4式4例(1.3%)。155例患者行围手术期腹腔活性碳加丝裂霉素化疗。除术后病理证实为Ⅰ期和不能耐受化疗者,所有病例均行术后常规化疗(草酸铂加替加氟加四氢叶酸)。以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Log-rank检验用于评估组间的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全组术后并发症14例,复发和转移25例;行腹腔化疗患者中有6例出现复发及转移。生存率曲线分析显示,手术方式(P<0.001)、TNM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范围(P<0.001)、联合脏器切除(P<0.001)以及腹腔化疗(P<0.05)与术后远期生存有关,而性别、年龄、症状出现时间、手术根治度和病理类型则与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无关。 结论 :手术方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范围、联合脏器切除和腹腔化疗是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的重要因素。强调早诊早治,施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B和HIF-1α在横纹肌肉瘤(RM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78例RMS患者通过随访获取生存时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JMJD2B和HIF-1α在RM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78例样本中,JMJD2B和HIF-1α表达阳性例数分别为46例(59.0%)和44例(56.4%)。JMJD2B和HIF-1α的表达成正相关(P<0.001, r=0.518)且与肿瘤的危险度、治疗、转移、分期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危险度的级别、新辅助化疗的有无、HIF-1α和JMJD2B表达的高低与患者预后相关(均P<0.05)。进一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显示JMJD2B(HR=3.161, P=0.039)和危险度(HR=2.925, P=0.001)可作为RMS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JMJD2B和HIF-1α的表达与横纹肌肉瘤的总体生存密切相关,JMJD2B是横纹肌肉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的疗效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5例行3D-CRT、48例行IMRT,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比较分析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放疗后食管造影评价CR 71例、PR 78例、NR 4例,总有效率(CR+PR)为97.4%;全组1、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0.6%、34.2%和76.2%、51.1%。3D-CRT与IMRT组资料相比,IMRT组胸中下段及淋巴结转移者较多、CT食管肿瘤最大径较大、放疗剂量更高、联合化疗者更多(P<0.05);而性别、年龄、T分期、放疗前进食情况及食管造影长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与IMRT组1、3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进食情况、病变部位、T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CT肿瘤最大直径、化疗和近期疗效与预后生存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仅化疗和CT肿瘤最大直径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IMRT与3D-CRT比较无明显生存优势,联合化疗及肿瘤最大直径小者放疗疗效较好,但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贫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无法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广西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接受初次化疗并能随访的无法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280例,按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成贫血组和非贫血组。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贫血降低化疗临床获益率(P〈0.05),无贫血组生存期长于贫血组(P〈0.001)。分层分析显示ⅢB期、Ⅳ期及腺癌、未分化癌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期及腺鳞癌、鳞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显示贫血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初次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率和生存时间相关,贫血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前血液学炎性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M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在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180例胶质瘤患者。应用ROC曲线确定NLR、MLR和PLR的最佳临床分界值并分组。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情况。Cox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因素。Pearson’s相关系数检验标志物间的相关性。结果 NLR、MLR和PLR的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90、0.33和133.38。高NLR和MLR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6.8和14.8月,低NLR和MLR组分别为40.5和24.6月(均P<0.05)。高NLR组中位肿瘤复发时间为10.3月,低NLR组为28.8月(P=0.002)。NLR是胶质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25, 95%CI: 1.042~2.853, P=0.034)。且NLR与MLR(r=0.62, P<0.001)和PLR(r=0.59, P<0.001)具有相关性。结论 术前高NLR、MLR与胶质瘤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且NLR是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与肿瘤复发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KIF3A在不同病变胃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腺癌发生、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不同胃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KIF3A的表达。采用SPSS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IF3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相对正常组织(P<0.01),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较相应原发灶中更高(P<0.01);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KIF3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织(P<0.01);KIF3A的表达与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相关(P<0.05);进展期胃腺癌患者中,KIF3A高表达者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0.01),且KIF3A在细胞质及细胞核都有表达者总体生存时间较仅细胞质表达者短(P<0.05);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IF3A是胃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与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KIF3A可能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发生有关,其表达增强和核表达可能与进展期胃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是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38 74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高发区患者23 273例(60.1%),低发区15 468例(39.9%)。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 rank进行检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结果 低发区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低发区诊断年龄≥50岁食管癌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患者(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发区、性别、确诊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肿瘤家族史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低发区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IK3CA和C-KIT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84例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存档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Ion Torrent测序技术检测其PIK3CA、C-KIT基因的突变情况(突变率及突变位点分布);分析两种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月经、淋巴结转移数、癌栓、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PR和HER-2表达情况)的关系;根据突变情况分组(突变组和未突变组),随访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 PIK3CA、C-KIT基因突变率分别为63.1%(53/84)和15.5%(13/84),均为错义突变;其中PIK3CA第9、13和20号外显子突变依次有7、8和24例,第13、20号外显子双突变共14例,而C-KIT基因突变均位于第10号外显子。两基因突变均与HER-2表达有关,仅PIK3CA与临床分期和ER/PR表达有关,但其各外显子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IK3CA基因突变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75.5%,未突变组为48.4%;而C-KIT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分别为76.9%和62.0%,两种基因不同突变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月经、淋巴结转移数、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PR表达、HER-2表达、PIK3CA基因突变和C-KIT基因突变均不是影响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IK3CA的基因突变率较高,与临床分期、ER/PR及HER-2表达有关;C-KIT仅与HER-2表达有关,两种基因突变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HER-2/neu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该基因在胃癌中作为预后因素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229例胃癌组织芯片进行HER-2/neu基因蛋白表达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9例胃癌组织中HER-2/neu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4.85%,其表达与患者Lauren分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时间相关(<0.05);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neu基因蛋白表达与预后相关(<0.05);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HER-2/neu基因蛋白表达、Lauren分型、肿瘤大小、脉管浸润和TNM分期均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HER-2/neu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情况。方法采用队列性回顾性分析2386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筛选出BorrmannⅣ型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386例胃癌患者中BorrmannⅣ型者363例(15.21%)。与非BorrmannⅣ型胃癌相比,BorrmannⅣ型患者的同时性肝转移率、异时性肝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脉管浸润发生率更高,同时发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病理类型更趋于低分化-未分化类型(均P<0.05)。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9.32%,5年无病生存率为44.61%,其中BorrmannⅣ型患者5年OS、DFS和非BorrmannⅣ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亚组分析显示,同为pT2-pT4a或pN0~pN3a期时BorrmannⅣ型与非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5年OS、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未分化类型、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为T4a~pT4b期、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pTNM分期为ⅢA~ⅢC期、术后出现肝转移及术后发生腹膜转移(均P<0.05)是影响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orrmannⅣ型胃癌具有易发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且预后差的特点,其预后受多种独立危险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822例,基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将乳腺癌分为4个基本分子亚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方面的差异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至随访截止日期,822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4例出现局部复发和转移,46例死亡,死亡率5.6%。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不同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分子亚型与乳腺癌预后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子亚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HER 2过表达型乳腺癌在各个分子亚型中预后最差。 结论 乳腺癌分子分型对于预测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需进一步研究以在临床上指导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β-tubulin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53例癌旁组织中β-tubulin的表达,并对β-tubulin不同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β-tubulin高表达率为70.69%(41/58),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无关(P>0.05)。癌旁组织中β-tubulin高表达率为64.15%(34/53),与胃癌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1例患者中,胃癌组织β-tubulin高表达组的2年生存率为52.0%,低表达组为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tubulin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sc70羧基末端反应蛋白(CHI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28例乳腺癌组织中CHIP蛋白的表达,分析CHI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HIP阳性表达率为60.2%,Ⅲ、Ⅳ期乳腺癌患者CHIP阳性表达率为43.2%,显著低于Ⅰ、Ⅱ期的67.0%;伴有淋巴结转移者CHIP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型、Basal-like型中CHI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0.5%、50.0%和44.0%,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P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有无远处转移及HER-2表达等无关。结论 乳腺癌CHIP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作为预测患者复发风险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2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7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组织(n=47)和癌旁组织(n=47)中miRNA-214的表达情况,分析miRNA-214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miRNA-214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miRNA-214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miRN A-214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无瘤生存的23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miRNA-214的相对表达量与3年复发或转移的2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miRNA-214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14高表达、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均是胃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NA-214在胃癌组织中呈相对高表达,miRNA-214高表达、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均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手术清扫范围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治疗的10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资料中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Borrmann分型的关系。结果:103例患者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68.9%(71/103)。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度)也增高(P〈0.05);临床分期中,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度)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增高,Ⅰ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度)均低于其它期(P〈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81.6%(40/49),高于其它型(P〈0.05),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2.4%(161/497)最高。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随着胃癌的临床进展而增高。合理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能够及时清除肿瘤可能的转移灶,进而有助于降低患者肿瘤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30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E-cadherin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E-cadherin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上,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6.8%,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0%,E-cadherin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在高分化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5%,在中分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9%,在低分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7%。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23.3%,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45.5%。在Ⅲ期和Ⅳ期结肠癌患者中,E-cadherin阳性结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比阴性患者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Ⅲ期和Ⅳ期结肠癌患者中E-cadherin表达情况、临床分期是结直肠癌患者OS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结肠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是Ⅲ期和Ⅳ期结肠癌患者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21例胃溃疡组织、30例不同时期胃癌组织中MCM5的表达。结果 MCM5高表达于胃癌细胞核,胃癌组织中的MCM5表达率为63.3%(19/30),胃溃疡组织中MCM5表达率4.7%(1/2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胃癌患者的MCM5表达明显高于Ⅱ~Ⅲ期的表达(P>0.05),Ⅱ~Ⅲ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期(P<0.01)。结论 MCM5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新的胃癌增殖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