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编辑同志: 近来,看到有的中医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中,出现了对于规律概念的滥用现象,使笔者联想到一些中医教材在伤寒、温病传变规律的提法上也有类似情况。如有的中医教材认为:循经传、越经传、直中、阴病转阳都分别是伤寒传变的“一个规律”,这四者的总合又是伤寒“传变的一般规律”,有的则认为“伤寒六经传经的一般规律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顺次而传。”对于温病,不少教材则把病情按卫气营血的次序发展叫作传变的“通常规律”或“一般规律”,反之则视为“不按通常规律发展”或“传变规律不是固定不变的”等等。我以为,上述关于伤寒、温病传变规律的提法是  相似文献   

2.
“传”是传经,病情发展循一定的规律之意;“变”是变化,病情发展不按一般规律之谓。伤寒和温病都存在传变问题,传与不传,主要决定邪正斗争的结果。正胜不传;邪胜而正虚就传。可顺传也可逆传;可由表传里,又可由里出表;由轻转重,或由重转轻;由脏传腑,或由腑出脏等。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疾病传变过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温热论》开首即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其中“逆传”多被认为是与温病另一种渐进发展的传变形式相对而言的。如《温病学》曰:“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前者是指病情之急剧变化,后者是指病情渐进发展”。杨达夫云:  相似文献   

4.
刘××,男,19岁,住院号:76169 证侯:初起证似湿温表证,迁延旬余未见好转,近两日时有詀语,心烦不渴,两手颤动,鼻衄及齿龈出血,经西医检查化验和血培养,诊断为“肠伤寒”而入我院传染病病房治疗。住院第三天出现黑便,当日下午便血一次约250毫升,第四日又便血5次,约2000毫升。确诊为伤寒并发肠出血,经输血600毫升,肌注维生素K等抢救未好转,急请中医会诊。  相似文献   

5.
<正> 叶天土有关温病传变的论述,反映出了温病发展变化的动态规律,是温病学理论的主要成就之一。但是,由于在论述上言辞过简,语焉不详,后世医家又多按照各自的理解和体会进行不同的阐释,致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至今未能一致。对于顺传:有以三焦依次传变为顺传的,有以卫气营血顺序传变为顺传的,也有以传阳明为顺传的;对于逆传心包:一说是肺卫内陷心包营分,一说是由卫分直接进入营分,也有说是肺传心包的。《温病学》教  相似文献   

6.
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之间的学术争论在一千多年间,经历了温病隶属于伤寒、温病独立于伤寒、伤寒温病趋于融合等诸多局面。二者的关系虽然直到现代仍百家争鸣尚无定论,但从资料上看已经出现了二者融合的倾向,毕竟作为统属于外感热病学之下的两种学说,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在妥善解决差异后的融合,必将对完善中医外感病学、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及造福广大患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二经脉依次流注,循环不已,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经络确实存在,经络有其一定的物质基础。脏腑与伤寒六经以经络为基础,脏腑间的表里关系与六经间的表里关系以及六经传变也都是以经络为物质基础。实测经络有关穴位,观察它们的动态变化,将有助于揭示经络流注与伤寒六经传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传变是指邪气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早在《内经·百病始生篇》就有:“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于经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俞……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的论述。本文拟对温病传变的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略论温病的传变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的传变,有常有变,有顺有逆。就其常而言,一般是由卫及气,由气及营,由营及血;或由上焦及中焦,由中焦及下焦。此即叶天士“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以及吴鞠通“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之意。言其变者,有一开始即现气分证或血分证者,有卫分之邪不经气分而迳入营血者,更有卫气同病,气营两燔者。影响病邪传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郁保生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06-1307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就伤寒和温病的关系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讨论的内容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苑畴,后世常以《伤寒论》论风寒性外感病,“温病学”论温热性外感病,使两者对峙起来,故一直困扰着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自《黄帝内经》以来,外感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病机没有本质的改变,《伤寒论》及其以后的方药至今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病中有效地运用着。形成《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峙的原因,一是人们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相混淆;二是把《伤寒论》治疗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误认为辨证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上的缺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在中医的理论上来看,其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各自表述理论问题时的概念,范畴以及所运用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定前提下推进“寒温统一”的研究,将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本文就伤寒和温病的关系做一浅述.  相似文献   

13.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寒温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文章就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问题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14.
浅谈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病学是在《伤寒论》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而逐渐形成自身体系的。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都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温病是广义伤寒的一个分支,椎因湿病是发展的产物,在很多方面发掘了前人所未道及的,补充了前人的不完善,在病机、病证等方面与伤寒中的狭义伤寒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是比较妥当的。下面着重就几个方面谈伤寒与温病的关系。1两者发展的相互影响中医学中伤寒二字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寒温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文章就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问题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寒”、“温”之争的历史上,人们对使用下法也有过分别.如清·戴北山说:“温病下法,亦与伤寒不同: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待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把急性热病中应用下法的目的和时机,划了个深深的鸿沟,使之成为对立的两个天地.这种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弄清是非,今将《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三书中有关承气汤证的论述,作一比较,以见伤寒和温病在使用下法的原则上有无区别.  相似文献   

17.
对伤寒、温病、温疫、寒湿疫传变规律进行比较和总结。伤寒为寒邪从皮毛而入机体,以伤阳为主线,经六经传变;温病为温热之邪从口鼻入侵人体,以伤阴为主线,经卫气营血传变和三焦传变;温疫为湿热戾气从口鼻而入膜原,经表里九传。寒湿疫为寒湿戾气从口鼻而入伏膜原,以伤阳为主线,表里分传,走表入里,或出于三阳肺卫之表,或入肺脾太阴之里,阻滞四焦。寒湿疫分为郁闭脱虚四个阶段,如伏邪不尽,常波及四焦,变证繁多,且后遗症多。  相似文献   

18.
以《黄帝内经》《伤寒论》及《温病条辨》等中医学临床经典著作为指导,总结概括咽痛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取伤寒和温病论治咽痛的核心思维,综合运用多种辨证方法,浅析咽痛的中医治疗经验,并将咽痛这一症状的辨证治疗条理化,清晰化。  相似文献   

19.
从实际病例探讨温病传变规律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  龚婕宁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26-1627
通过对1例不明病原体感染的发热患者疾病传变过程的分析,认为传统的卫气营血疾病传变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未能全面概括现代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全过程,对病变过程中的某些病症缺乏有效的指导,建议在传统卫气营血传变理论的基础上增加肾病期和脑病期,才更能够符合现代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实际演变规律,以使传统的卫气营血理论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临床医疗。  相似文献   

20.
体质与伤寒六经病传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六经病的传变,除了正邪的性质,脏腑经络的相关性之外,体质是重要因素。探讨体质与伤寒六经病的关系,是认识伤寒病发病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伤寒病辨证施治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