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卢红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30-1832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体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表达对其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患不孕症妇女220例做为病例组,另外选择150例正常妇女(已有1次以上怀孕史以及自愿进行人工流产)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法(PCR)检测370例妇女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DNA和沙眼衣原体(CT)DNA,比较两组UU与CT水平差异,并分析病例组中UU、CT的水平与流产次数的相关性。结果:220例不孕症患者UU、CT的感染率为27.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3.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具有流产史的患者中UU、CT的含量与流产次数呈显著正相关(r=1.21,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DNA和沙眼衣原体DNA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运用现代临床手段降低不孕症体内的UU、CT水平可能会成为治疗不孕症的又一临床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女性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妇女的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CT的感染情况,同时分别对这些不孕患者的流产次数、年龄阶段与支原体、CT感染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观察组的UU、Mh和CT感染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UU感染率最高;(2)女性不孕患者中,随着流产次数增加,UU、Mh和CT感染率也明显上升;(3)女性不孕患者中,20~30岁患者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31~40岁患者.结论 UU、Mh和CT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UU感染与女性不孕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妇科各项诊疗活动中应重视UU、Mh和CT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杨艳凤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83-1385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reap lasm 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 ia Trachom atis,CT)与不孕的关系,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不孕症的治愈率。方法:选择不孕妇女248例,其中原发不孕119例,继发不孕129例,并选择112例正常生育妇女做对照,取宫颈分泌物做UU、CT检测,并对UU感染者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治疗。结果:不孕组UU、CT及UU和CT混合感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继发不孕组与原发不孕组相比,UU感染阳性率有差异,P<0.05,CT、UU和CT混合感染阳性率无差异(P>0.05);UU感染者对大环内脂类药物敏感。结论:UU、CT感染是引起不孕症的重要因素,把UU和CT列为不孕妇女的常规检测项目,同时做药敏试验,有利于不孕症的诊治,提高不孕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2例女性不孕者(不孕组)和102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不孕组UU的阳性率为41.18%(42/102),CT阳性率为31.37%(32/102),UU+CT阳性率为16.67%(17/102);对照组UU阳性率为11.76%(12/102),CT阳性率为8.82%(9/102),UU+CT阳性率为0.98%(1/102)。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不孕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13例原发不孕、97例继发不孕共21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及92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不孕组CT和UU阳性率分别为31.4%和38.1%,对照组CT和UU阳性率分别为10.8%和15.2%,两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CT和UU转阴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未转阴者(P<0.01)。结论:生殖道CT和UU感染是引起不孕的因素之一,对不孕夫妇进行CT、UU常规检查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严琴  祝茹  汪艳  慈靖  韩文晖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314-2315
目的:了解不孕症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及其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240例行输卵管造影的不孕患者(观察组)和152例正常生育的孕妇(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的UU和CT检测。结果:UU感染率观察组为65.8%,对照组为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有输卵管炎症的不孕症患者中解脲支原体感染明显高于输卵管正常的不孕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仅2例存在衣原体感染。结论:UU与不孕症密切相关,对不孕症患者行UU常规检测和及时治疗是必要的,CT检测可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7.
于合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99-2501
目的:探讨检测不孕症妇女体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期在不孕症门诊收治的不孕症妇女90例,另收集120例正常妇女临床文献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妇女宫颈分泌物、盆腔液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情况,比较两组妇女UU与CT感染率差异,并分析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感染率差异。结果:90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UU感染检出率为2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P<0.05);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37.7%(23/61)、9.8%(6/61),比原发不孕组显著增高,且继发性不孕妇女盆腔液UU检出率也较原发不孕组明显增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复自然流产和不孕症血清ACA、TA、ZP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反复自然流产和不孕症者与抗心磷脂抗体(ACA-IgG)、抗滋养层细胞膜抗体(TA-Ab)、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ZP-Ab)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反复自然流产和不孕症者血清ACA、TA、ZP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62例中17例ACA-IgG阳性,阳性率为27.42%,明显高于不孕症及对照组(χ2=15.04,P<0.01);TA-Ab测定在不孕症组为25.00%,反复自然流产组为39.24%,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53,P<0.01);ZP-Ab测定结果,不孕症组阳性率为19.35%,反复自然流产组为15.0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96,P<0.05)。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者和不孕症应适时检测ACA-IgG、TA-Ab、ZP-Ab,对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有其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妇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并试图找到预防和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及细胞培养的方法对稽留流产患者170例和人工流产的孕妇88例的宫颈分泌物和妊娠产物同时进行了CT、UU的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稽留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比较,标本来源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法,稽留流产与CT、UU感染及CT+UU混合感染有关(P<0.05),采用PCR法与CT+UU混合感染有关(P<0.05),与单纯CT及UU感染无关(P>0.05)。标本来源妊娠产物,采用培养法,稽留流产与CT、UU感染有关(P<0.05),与CT+UU混合感染无关,但差异接近显著性水平(P=0.053)。采用PCR法与CT+UU混合感染有关(P<0.05)与单纯CT、UU感染无关(P>0.05)。结论:孕妇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未产妇人工流产与输卵管性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未产妇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可能性。方法:对继发不孕患者375例及同期原发不孕患者380例常规妇科检查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并行盆腔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造影剂为40%碘化油。结果:继发不孕组中有254例(67.8%)、原发不孕组中有98例(25.8%)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两组因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继发不孕组中CT、UU的阳性率均高于原发不孕组相对应的阳性率(P<0.05),输卵管梗阻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P<0.05)。结论:输卵管梗阻是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将标本置入 UU液培养基中,37 C培养 6小时后观察液体颜色变化。对53例早孕自然流产妇女(观察组)和51例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取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UU阳性率分别为47.2%、2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自然流产的次数与UU培养阳性率呈正相关,观察组宫内刮出组织病理检查,UUC阳性与UUC阴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治疗后UU阳性转阴性者31例,转阴率为86%。结论:宫颈UU感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是引起自然流产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4对不孕夫妇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红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110-2111
目的:探讨不孕夫妇支原体感染状况并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调查对象为204对不孕夫妇,PCR技术检测男女方衣原体感染情况,培养方法检测支原体。结果:①男女性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8.8%(18/204)和27.9%(57/204),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2.9%(6/204)和3.9%(8/204);在同性别中,支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衣原体,P>0.01;女性支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方。②输卵管阻塞者支原体感染率高达40.3%(53/132),非输卵管阻塞者支原体为5.5%(4/72),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不孕年限≤5年组中,女性支原体阳性率为30.9%(26/84);>5年组中,支原体阳性率为24.2%(29/120),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④支原体药敏试验敏感率由高至低分别为克拉霉素94.7%(71/75)、交沙霉素84.0%(63/75)、阿齐霉素84.0%(63/75)、强力霉素80.0%(60/75)、罗红霉素74.7%(56/75)美满霉素61.3%(46/75)。结论:不孕症夫妇中女性支原体感染率高,应重视治疗;支原体治疗所推荐使用的药物有克拉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强力霉素。  相似文献   

13.
IgG型抗心磷脂抗体与不孕(不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IgG型抗心磷脂抗体在不孕(育)症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78对不孕(育)症夫妇血清IgG型抗心磷脂抗体,并以94对同一地区的正常健康生育夫妇为对照。结果:不孕(育)症夫妇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8.43%(30/356),与对照组(3.7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x~2=4.29,其相对危险比OR=2.38)。其中继发性不孕者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13.38%(19/142)高于原发性不孕的5.14%(11/214,P<0.01,x~2=7.51,OR=2.85)和对照组的3.72%(7/188,P<0.01,x~2=10.13,OR=3.90)。原发性不孕者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x~2=0.47,OR=1.40)。结论:IgG型抗心磷脂抗体与不孕(育)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抗心磷脂抗体可能涉及不孕(育)症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宫颈解脲支原体(UU)与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先兆流产的关系,对63例先兆流产要求保胎者和40例正常妊娠者取宫颈分泌物,用PCR技术对UU、CT感染进行研究,同时取先兆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UU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先兆流产组UU—DNA、CT—DNA阳性率分别为50.8%,31.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先兆流产组UU—DNA与CT—DNA复合阳性率15.8%。UU培养阳性率46.0%,与PCR法UU—DNA检出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宫颈UU和(或)CT感染与先兆流产密切相关,是导致先兆流产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娅如  徐晖  李亚里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47-2548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胶体金法和分离培养法对56例自然流产(流产组)和50例门诊自愿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自然流产组CT和UU的检测率分别为37.5%和4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T和UU复合感染率为19.6%,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可作为确定自然流产病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孕及流产妇女实验室常用检查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间接血凝法检测2085例不孕妇女及352例自然流产妇女的抗精子抗体(ASAb);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血清抗卵巢抗体(AOAb)、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弓形虫(TOX)、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I)、风疹病毒(RUV)及巨细胞病毒(CMV)的IgG抗体;采用一步免疫层析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T);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结果:不孕组中血清ASAb、宫颈粘液ASAb、血清中EMAb、AOAb、ACA、TOX、HSV-I、RUV、CMV、尿道UU、宫颈UU、CT的阳性率分别为1.94%、50.82%、22.88%、17.09%、17.39%、9.68%、13.38%、40.51%、36.08%、58.27%、43.97%、55.57%;流产组中上述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1.23%、44.51%、17.40%、18.42%、19.58%、10.87%、17.89%、28.42%、23.16%、58.99%、39.43%、56.66%,其中流产组中的宫颈粘液ASAb、血清中EMAb、CMV的阳性率均与不孕组中相对应指标的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并且不孕组和流产组中的宫颈粘液ASAb的阳性率均较相对的血清ASAb的阳性率高。结论:ASAb、EMAb、AOAb、ACA、TOX、HSV-I、RUV、CMV、UU、CT在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上述项目的应用对提高治疗水平和优生优育有重要价值,应成为相关就诊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7.
抗精子抗体与不孕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21对不孕夫妇及100对孕早期夫妇进行抗精子抗体(AsAb)及解脲支原体(UU)检测,探讨精浆、宫颈粘液及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不孕症的作用。结果:不孕男性精浆AsAb阳性率为9.05%,生育组为2.00%(P<0.05);不孕女性宫颈粘液AsAb阳性率为13.58%,生育组为5.00%(P<0.05)。不孕组男女生殖道UU阳性率明显高于生育组,差异显著(P<0.05)。精浆AsAb阳性不孕病人13.43%存在UU感染(P<0.05),宫颈粘液AsAb阳性不孕女性病人18.44%存在UU感染(P<0.01)。本文表明:生殖道AsAb的产生与UU感染有关,两者是引起不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不孕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女性不孕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现状,探讨女性感染UU、CT后与不孕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238例女性不孕者(不孕组)和208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结果:不孕组UU阳性率为36.97%(88/238),CT阳性率为30.25%(72/238),UU+CT阳性率为14.29%(34/238);对照组UU阳性率为13.46%(28/208),CT阳性率为10.58%(22/208),UU+CT阳性率为4.81%(10/208)。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