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槲皮素对血小板聚集和胞浆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槲皮素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及钙对槲皮素的血小板聚集制剂效应的作用。本实验荧光钙离子指示剂观察槲皮素对血小权胞浆游离钙的影响。表明,槲皮素明显抑制凝血酶诱因小板聚集和游离钙的升高。IC50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6.2(92.4-231.3)和78.5(49.5-124.4)μmol.L^-1,槲皮素对凝血酶诱导的钙释放无影响,抑制钙内流是槲皮素抑制血波板聚集和「Cdi  相似文献   

2.
采用钙荧光指示剂Quin—2定量测试法观察了槲皮素对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槲皮素25~40μmol/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胞浆游离钙[Ca2+];的升高(IC50和95%可信区间为78.5(49.5~124.4μmol/L);但不能抑制同等剂量凝血酶所引起的胞内贮存钙的释放;抑制钙内流可能是槲皮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Ca2+]1升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苯海索体外对人血小板聚集和胞浆游离钙的影响。方法:用比浊度法及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2AM测定法,分别体外测定苯海索对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及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苯海索0.001~1.000mmol·L-1浓度可明显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和胞浆游离钙的升高(P<0.01),均呈剂量依赖性(r=-0.9230,P<0.01;r=-0.9348,P<0.01),其抑制作用可以被钙减弱,而被依他酸增强。苯海索对凝血酶诱导的钙释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苯海索可抑制人血小板聚集和[Ca2+]i升高,其主要机制可能是抑制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对血小板激活时胞浆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钙荧光指示剂Quin-2定量测试法观察了槲皮素对血小板胞浆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槲皮素25 ̄400μmol/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胞浆游离钙[Ca^2+]i的升高(IC50和95%可信区间为78.5(49.5 ̄124.4)μmol/L);但不能抑制同等剂量凝血酶所引起的胞内贮存钙的释放;抑制钙内流可能是槲皮素抑制血小板聚集和[Ca^2+]i升高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Y-909是已知磷酸二酯酶抑制剂CI-930的类似物。本实验发现Y-909(1O~(-)~10~(-5)M)明显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IC_(50)为1.1×10~(-7)M.用钙的荧光指示剂quin-z标记血小板测胞浆游离钙水平,发现该药(10~(-7)~10~(-4))也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胞浆游离钙水平的增加。IC50为1.2×10~(-6)M。抑制钙释放以及钙内流的IG_(50)分别为1.1×10~(-7)和1.4×10~(-6)M。本实验提示Y-909是一种新的血小板功能抑制剂,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与降低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山莨菪碱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钙内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及某些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激活时,发生钙离子动员,即胞内钙离子释放和胞外钙离子内流,血小板内胞浆游离钙浓度升高,血小板发生变形,释放和聚集反应,提示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调节血小板功能。本文以正常人血小板为研究对象,采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Quin2-AM,测定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观察正常人血小板静息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凝血酶对血小板钙转运的影响以及山莨菪碱对凝血酶诱导的钙内流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人血小板静息胞浆钙离子浓度为115 31nmol/L(n=16)凝血酶可在30s内迅速引起胞浆钙离子浓度升高,1~3min内达高峰。如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咪嗪体外对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的影响。方法:用Fura2-AM荧光钙离子指示剂在体外测定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丙咪嗪明显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胞浆游离钙的升高,IC50(inhibitoryconcentrationof50%)为20.0μmol/L。丙咪嗪对凝血酶诱导的内钙释放亦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丙咪嗪不仅明显抑制人血小板胞外Ca2+跨膜内流而且抑制胞内储存Ca2+释放  相似文献   

8.
采用FeCl3诱导的大鼠动脉血栓模型考察蛇毒三肽焦谷氨酸-天冬酰胺-色氨酸(pENW)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对其抗血栓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机制探讨。应用Born比浊法和Grynkiewicz方法分别测定pENW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小板内钙水平的影响,通过凝血三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考察pENW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pENW(iv)能抑制FeCl3诱导的大鼠动脉血栓形成(P<0.05),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P<0.05),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胞浆内游离Ca2+浓度([Ca2+i)升高,但对凝血酶系统没有显著性影响;实验结果提示,pENW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胞浆[Ca2+i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素对血小板聚集的效应与细胞内游离钙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对凝血酶(Thro)、肾上腺素(Adre)和腺苷二磷酸(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观察灯盏花素(Bre)对血小板内游离钙([Ca2 ]i)的作用.方法①利用血小板聚集仪,记录加入Bre前后Thro、Adre、ADP对血小板聚集的作用.②利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观察Bre对Thro、ADP引起的血小板内游离钙([Caj2 1)的影响.结果①Bre10-4mol·L-1对ADP诱发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为18.4±9%,但对Thro和Adre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无效.②Bre还可抑制ADP诱发的血小板内[Ca2 ]i的升高,但对Thro诱发的血小板内[Ca2 ];的升高无抑制作用.结论 Bre可抑制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DP升高血小板内[Ca2 ];的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法琦  李万玉  陈运贞  丁敏 《重庆医学》2003,32(10):1337-1339
目的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小板胞浆游离钙和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心脏重塑的关系。方法 将 1 7只SHR分为 3组 :1月龄SHR组 (n =6 )、1 0月龄SHR组 (n =6 )和 1 8~ 2 0月龄SHR组 (n =5 )。每组均等数按鼠龄、体重及雌雄配对配予Wistar大鼠 (WKY)作对照。SHR和WKY的血小板胞浆游离钙、血小板聚集率、收缩压和左心室肥厚指数被测定。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确定血小板胞浆游离钙、血小板聚集率与左心室肥厚指数的关系。结果  (1 ) 1 0月龄SHR组和 1 8~ 2 0月龄SHR组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同龄WKY组和 1月龄SHR组 (P均 <0 .0 1 ) ,1 8~ 2 0月龄SHR组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还显著高于 1 0月龄SHR组 (P <0 .0 1 )。 (2 ) 1 0月龄SHR组和 1 8~ 2 0月龄SHR组左心室肥厚指数均显著高于同龄WKY组和 1月龄SHR组 (P均 <0 .0 1 )。 (3)SHR血小板胞浆游离钙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与左心室肥厚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P均 <0 .0 1 )。结论 血小板内钙代谢异常和血小板功能改变可能在SHR心脏重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