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萝藦科根茎类常用中药徐长卿、白薇、白前同科同属,性状相近,功效相去甚远,需详加鉴别使用,现做如下比较。1来源性状1.1徐长卿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ge.) king.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品根茎呈不规则柱状,有盘结,长0.5~ 相似文献
2.
同属易混品种白前、白薇和徐长卿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来源于萝摩科牛皮消属的植物有很多种,中国药典收载了白前、白薇和徐长卿3种,其实这3种正品药材来源于5种植物。一般说来,同科属植物形态相似,成分相近,作用相同或类似,这对扩大药源,寻找筛选有效品种有指导意义。但上述3种药材当属例外,它们来源同属,形态、性状相似, 相似文献
3.
甾体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萝藦科植物中,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活性。近年来关于该类化合物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综述以香加皮和白首乌为主的萝藦科植物药中甾体类成分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阐明该类化合物的药理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管红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9):570-571
目的:本文旨在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保证临床用药有效,为中药材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医院使用的乌梢蛇、金钱白花蛇、鳖甲、大黄、半夏、防已、秦艽、石斛、车前子、菟丝子、沙苑子、金钱草等一些常见中药饮片及混伪品进行了鉴别。结果:医院常用的中药饮片存在较多的混伪品,必须引起注意。结论:本文能供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笔者多年在医院药剂科工作,经常发现一些常用中药掺假掺伪或以次充好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中药方剂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如何有效地鉴别这些伪劣产品,从进货渠道、或从源头上杜绝这些产品流入市场、进入医院是非常重要的。现就医院里几种常见中药的掺伪掺假状况及鉴别要点简单介绍如下,希引起医院同行们的重视,以保证用药的有效及安全。1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栽培者称“园参”,野生者称“山参”。掺伪品:①野豇豆根:为豆科植物野红豆的根。其顶端不具有人参样的根茎部分;而正品人参的根茎(芦头)多拘挛而弯曲,具有不定… 相似文献
6.
7.
几种全草类中药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混淆品种是指由于历史的原因或地区用药习惯不同而致药材名同物异;或因性味功能相近,或因药材外形相似而互相混用。中药混淆品种与正品来源不同,在化学成分和功能方面多有一定差异,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中药混淆品种的存在,势必影响中医用药的准确、安全和临床疗效,有时还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将5种全草类中药及其混淆品种的主要区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可疑中药饮片予以鉴别。方法:进行性状、理化鉴别。结果:从性状鉴定入手,抓主要差异;进行理化鉴定,确定饮片真伪。结论:方法简单,时间快捷。 相似文献
9.
10.
动物类药材大多比较贵重、市场中的伪品及劣质品稍有不慎.便会流入药房、因此要注意鉴别。现将本人在工作中见到的一些伪劣品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些不法分子把他们的黑手伸向医药市场,我们的中草药也不例外,出现一些伪、劣药品。防止伪品流入配方的关键在于:中药入库一律开仓辨药,把住入库关。本文例举四味中药,分两组,一组以天麻,川贝为例,说明几种常见中草药的辨认方法:①辨形色.纹:②辨质地、气、味。另一组以黄连.海金沙为例说明:某些中药的特性可供与伪品鉴别。1 天麻①形、色、纹,本品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长2~4寸,宽1~2寸,厚面黄白色或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药品质量的好坏,是一件关系到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中药饮片的质量主要是真伪问题。为此,笔者将常见的几种中药饮片的真伪外观鉴别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中药是我国民族医药文化的珍贵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中药是防病治病的物质,中药品种的真伪直接影响其质量和临床疗效与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中药鉴别的传统经验是广大的中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鉴别中药的方法。在基层药品使用单位,没条件用现代化检测手段来对药品进行检验,也不可能把每味药都送到药检部门进行鉴定,在日常工作中都是用传统的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传统经验进行性状鉴别。这种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简单易行、能迅速初步判定所查品种的真伪,非常适合基层药品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药是我国的国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繁衍昌盛、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实践过程,所谓"没有了中药,就消灭了中医"这句话包括了丰富的内涵,说明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了中医的临床疗效,关系到了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医中药深受国内外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是我国天然的宝贵资源。其种类繁多,藏量之大,堪称世界之冠。然而当前中药市场品种混淆、来源不详,一些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以伪充真、以劣充优、搀假作伪现象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往往由于中药配方品种不清而人药不当,缺乏准确的中药鉴定能力,造成病准,方对,药不灵的后果。不仅给科学研究、临床疗效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误病害人。为了把好中药的品种真伪、质量优劣关,能以准确、方便、快捷的方法来辨认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正品中药的功效得到有效的利用,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现将以下几种常见中药真伪鉴别列举说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