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24例以心律失常、束支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改变为主诉而入院的24名患儿的心内膜心肌活检所见.患儿男、女各12名,年龄为1~15岁(平均9.4±4.4岁).心电图异常的表现为莫氏Ⅰ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室性早搏7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临床诊断分别考虑为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或是为冠状动脉畸形.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阐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时希 -浦系统不应期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8例 AVNRT病人在射频消融前于高位右房 (HRA)常规行程序电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并实时记录。结果 所有病人心动过速起始时均表现为房室 2∶ 1传导 ,其中 2例 2∶ 1阻滞点在希氏束以下部位 ,5例在希氏束以上部位 ,1例不明。房室 2∶ 1传导持续平均 14.0 3± 10 .0 3秒后转为房室 1∶ 1传导伴束支传导阻滞 ,其中 3例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3例为左束支传导阻滞 ,2例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为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 1∶ 1房室传导伴束支传导阻滞平均持续 6 .87± 11.2 6秒后束支传导阻滞消失。结论  AVNRT起始时希 -浦系统的不应期自动缩短使结室传导易化 ,这一机制是电重构机制 ,且常在 30~ 6 0秒之内完成。  相似文献   

3.
报道2例预激合并房室正道和旁道同时存在传导阻滞以及2例预激合并束支传导阻滞。例1,男性,54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动过速原因待查。心电图诊断有:房室正道一度传导阻滞;间歇性完全性B型预激综合征,系房室旁道存在长P-R间期二度Ⅱ型传导阻滞所致。例2,女性,33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预激综合征、晕厥原因待查。心电图诊断有:间歇性完全性预激综合征;房室正道高度传导阻滞伴3相超常期传导、房室旁道二度Ⅱ型传导阻滞,呈2∶1~3∶2传导。例3,例4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16岁,均诊断为Ebstein畸形。心电图诊断为B型预激综合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的心律失常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RFCA治疗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对其术后的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5例患儿术后1d-3d内有2例房性心动过速复发,发生率1.9%(2/105),其他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有:传导阻滞15例,发生率14.3%(15/105),包括9例(Ⅰ度5例、Ⅱ度4例)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窦房传导阻滞;6例游走心律,3例间歇预激,3例心肌缺血。21例患儿于术后近期和远期共行47例次动态心电图检查,其中12例大致正常,2例复发的房性心动过速于远期消失,4例窦房或AVB消失,1例频发AVB变为偶发,2例新发Ⅰ度或Ⅱ度AVB。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术后注意可能发生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等。多数传导阻滞于术后远期会有改善,但也需注意迟发性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转归情况,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湖北省人民医院223例CHD介入治疗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转归情况。结果 223例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新出现不同程度及性质的心律失常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发生心律失常3例(3.7%,3/82),包括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加速交界性心律1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均为一过性心律失常,在术后2~3 h内自行缓解,窦性心动过缓伴加速交界性心律在对症治疗1周后恢复窦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例(6.2%,4/64),包括室性心动过速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间歇性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室性心动过速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在术后自行缓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间歇性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均在对症治疗1周后恢复窦性心律。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后发生心室颤动1例(8.3%,1/12),予电除颤、临时心脏起搏等治疗后恢复窦性。结论心律失常是CHD介入治疗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多数为暂时性、一过性改变,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将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甚至导致死亡,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直流电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6例.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快综合征)消融希氏束.最后遗留I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1例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同时被治愈.2例预激综合征消融后间隔旁道,1例成功,1例改手术切断旁道.2例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晕厥消融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点均获成功. 上述结果表明,只要病例选择适当.直流电消融术目前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心动过速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室性早搏揭示病理性三相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赵芬凤祝新民(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诸暨311800)关键词室性过早搏动;束支传导阻滞,依赖性快频率依赖性传导阻滞多发生在束支及房室交界处,本文2例基本心率均为75次/min时呈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当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8.
29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与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1998年共收治了29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进行心电图回顾性分析,其心律失常发生率占6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42%,持续性心房颤动发生率为11%,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为4%,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3%,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矫治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围术期心律失常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1996-10至2009-12,76例患者因HOCM经常规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术前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偶发室性早搏(6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颤动(3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4例(5.3%,4/76),主要死因:顽固性心律失常、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术前比较,生存患者术后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内径均减小、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室间隔厚度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术后主要心电图异常表现: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40例)、室内传导阻滞(8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心房颤动(7例)、偶发室性早搏(7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6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结论:HOCM患者术后心电图主要异常表现为传导束传导异常和心房颤动.如术前合并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极易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88岁。3个月前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此次突发晕厥再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A)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缓慢心率35次/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长达0.70s。动态心电图全程记录反复发作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最长持续时间29s伴短暂阿斯发作,自行终止(图1B)。次日患者发作频率增多,紧急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未见阿斯发作,第三天改为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图略)。  相似文献   

11.
急性重症心肌炎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患者男 ,8岁。因腹痛、呕吐伴气急 2天入院。临床诊断 :1.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2 .心脏性休克。心电图 (图1A )诊断 :1.窦性心动过速 (以下简称窦速 ) ,2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3.房室交接区逸搏性心律 ,4.前侧壁、下壁ST段急性损伤、缺血型改变 (酷似超急性心肌梗死 ) ,5 .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V3R图略 ) ,6 .QT间期延长 (符合临床低钾血症表现 )。经积极抢救治疗 ,1天后心电图由三度AVB逐渐转为一度 AVB,2天后恢复正常房室传导 ,ST段损伤、缺血型改变明显改善 ,并逐渐消失 ,最后遗留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何雪春 《心电学杂志》1997,16(3):152-153
为了探讨法洛四联症手术前后心电图变化及发生机制,本文收集1991至1996年我院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病例共87例进行分析。 资料和方法 87例患者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2—28(平均11.23)岁。术前均经X线胸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术后均证实为法洛四联症。使用日本光电单导6511型心电图机常规描记12导联,必要时加做V_(3R)—V_(6R)及V_7—V_9导联。检查时间为术前7天及术后9天、3个月或6个月。心电图诊断标准以《实用小儿心电图学》和《临床心电图学》为准。 结果 手术前87例法洛四联症病例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大者86例,合并右心房肥大29例,V_5导联深Q波2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例,87例中仅1例心电图表现完全正常。 手术后87例中除5例由于术后3天内出现低心排血量、心包填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原因死亡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右心室肥大57例(其中6例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存),单纯右心室肥大1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静止、频发房性、室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各种激动起源异常的心律失常共22例,不定型心室内传导阻滞2例;多数病例还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患者经常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 ,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甲亢并发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极为少见 ,易误诊、漏诊 ,延误治疗。本文特别报道 5例甲亢引起各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以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视。  例 1 男性 ,32岁 ,本院医生 ,健康状况良好 ,因消瘦、手颤 ,查T3、T4增高 ,TSH降低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经他巴唑、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后 ,症状改善 ,甲状腺激素、心电图恢复正常。  例 2 男性 ,2 6岁 ,因发热、心悸入院。经T3、T4、TSH检查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2种防治措施对心律失常转归的影响。方法:入选先天性心脏病膜部VSD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260例,年龄(16.3±12.5)岁,经胸超声检查VSD大小为(6.0±3.2)mm,随机分成两组:A组(130例)介入术后常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3~10mg,或后续口服强的松3~7d;B组(130例)介入术后根据是否并发心律失常情况再静脉滴注地塞米松3~10mg或后续口服强的松3~7d。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的各种心律失常,并对其处理,随访3~6个月,观察其转归。结果:260例膜部VSD患者介入术中或术后共并发心律失常55例,平均年龄(13.8±11.6)岁;出现时间(3.6±1.4)d。其中A组10例(发生率7.7%):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例,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干扰性房室脱节2例,左前分支阻滞2例;B组45例(发生率34.6%):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4例,间歇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0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1例,左前分支阻滞6例,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干扰性房室脱节9例;两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激素治疗后,B组中1例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转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随访3~6个月。B组中2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和3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未恢复,治愈率84.4%;而A组中只有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治疗后未完全恢复,转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治愈率90%,两组术后心律失常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VSD比较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极少,主要并发症为各种心律失常,如果及时发现,并给予激素治疗,约90%可以恢复,术后常规给予激素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一例患者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发作时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行电生理检查时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替性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室性逸搏心律,立即临时心脏起搏并返回病房,患者房室传导功能恢复正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再次手术消融左侧隐匿旁道后,患者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消失,体表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病程长短对心律失常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心脏彩超首次诊断SDHVD患者46例(A组)及无SDHVA患者46例(B组),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两组患者进行10年的动态心电图随访,对心律失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两组差异不断缩小,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及SDHVD患者病程延长两组差异呈增大趋势。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SDHVD患者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增加,建议对SDHVD患者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电图改变,并针对所发现的心电图改变并进行必要的干预,提高SDHVD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用心前区捶击法转复21例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情况。临床资料SVT患者19例,共21次发作,持续时间2小时~3天,均有心电图证实。其中预激伴SVT7例次;房性心动过速伴Ⅱ°房室传导阻滞2例次;其余病例怀疑房室结双通道或隐匿旁道伴SVT。入院前多数用过刺激迷走神经或/和药物治疗,试图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心电图表现及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患者的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结果观察到6种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①房性期前收缩或心房颤动诱发慢快型AVNRT,②AVNRT伴2:1房室传导阻滞或功能性束支传导阻滞时不影响心动过速周长,③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慢快型及快慢型AVNRT,④房性期前收缩重整慢快型AVNRT,⑤两条房室结慢径路交替顺传引起的慢快型AVNRT,⑥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不等速传导引起的1:2房室传导及折返。结论认识这些心电图现象并了解其形成机制,有助于体表心电图诊断房室结双径路传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房室连接处双层阻滞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821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27例房室连接处双层阻滞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结果:27例中13例存在交替性文氏现象,14例存在非交替性文氏现象。25例获临床治愈或好转,2例死亡。非交替性文氏现象疾病凶险,4例演变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伴束支传导阻滞者有黒矇或晕厥,其中6例需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结论:交替性文氏现象多见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非交替文氏现象中尤其是B型合并束支阻滞时,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2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动过速类型,房室结双径是其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基础,它存在上部、下部共同通道,而心房、心室不是心动过速所必需的。心动过速时可出现前向和/或逆向传导阻滞,本文报道的一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同时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及逆向文氏阻滞比较罕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0岁。阵发性心动过速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